事情總有正反兩面,你們知道哪些古代王朝不為人知的一面嗎?

東門外張漢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王朝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比如所謂的康雍乾盛世,不過是拍皇上馬屁的自吹自擂而已。

其實不用說什麼數據,僅僅從當時無數人的回憶就能看出這個盛世。

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乾隆時期的出使日記中說:“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在馬戛爾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這樣的……“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善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

中國是農業國,農業是國家的根本。

滿清相對明朝來說,有著很大的優秀。

因為諸如紅薯、土豆、玉米等作物在明朝進入中國,但還沒有來得及大面積推廣。

相反,清朝時期這些作物已經開始普遍種植。

同時,傳統的水稻和小麥,也有很大進步。

在這種大背景下,滿清農業仍然不怎麼樣。

專家吳慧認為,明代的畝產可以達到343市斤,而清代前期和中期可以達到367市斤,增加並不明顯。而到了清末,這個畝產則降到243斤。

每個糧農平均產糧數明萬曆時的6510市斤、乾隆晚期4749市斤、嘉慶中4286市斤、清末3584市斤

自明末至清,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糧農,可養活人最多的是乾隆中期,達到8.9人,其次是明末8.3人,乾隆後期起便呈下降之勢,由6人,5.4人,直至4.6人。

可見,清朝並沒有大幅度超過明朝,只是略高而已。

在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尚且如此,對比洋人那就更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就軍事方面,乾隆吹噓的十全武功基本都是忽悠。打緬甸、廓爾喀、越南根本不能算是贏。打一個區區只有幾萬人口的川北大小金川,花費了34年時間,使用了近60萬人力、7000萬白銀。其餘打敗的回部、臺灣等,也均非什麼強敵。

其實,整個康乾盛世遇到最厲害的敵人,不過是沙俄帝國。

而第二次雅克薩之戰,俄軍區區826人及12門大炮,面對3倍數量清軍,竟然憑藉彈丸之地的簡陋土城,死守了10個月。最終彈盡糧絕,除戰死病死外僅剩下150餘人,俄軍才投降。

由此可見所謂盛世清軍的真正實力。


薩沙


看到此題,我想起清明節去某寺院遊玩,遇到一群人圍著一位大師在討論佛法。我好奇駐足聽了一會。

只見大師站在人群中間侃侃而談:“當下佛法式微,全國正式比丘和比丘尼只有二十來萬,你們可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發展,幾乎全國十分之一的人都是三寶弟子……”


這裡這個大師說到了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重要節點——魏晉南北朝,確切的說佛教在漢地獲得官方認同是在羯趙時期。

雖說早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陽就修建了內地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但是佛教一直得不到官方和士大夫階層的承認,民間信仰也寥寥無幾,直到石勒建立後趙。

後趙,中國歷史有名的禽獸王朝,除了王朝建立者民族羯族擁有人的權力外,其餘民族皆可殺之,甚至被當做口糧。可以說各民族在羯族統治下都經歷了自己民族最黑暗的一段時間。但是後趙時期,羯族統治者信仰佛教推崇佛教,在此期間佛教終於在內地站穩了腳跟。

這裡說一下後趙石氏的身份。

西晉末期,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其中匈奴是夏之後裔,商代夏,夏朝移民北走荒漠,成為了匈奴;鮮卑族自認為是有熊氏之茵裔,和炎黃同宗;羌族氐族世代與華夏族混居,此時期也沒有佔據中原的政權;和其他四族不同,羯族世居中亞,和華夏本無關係,是作為匈奴的奴隸來到了中原。



這裡就有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其他四族都可以漢化,但是羯族不接受漢化,或者說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

石勒建立後趙初期,還能認可中原文化,重用中原士族,倡導儒學。這一系列措施,引起了以石虎(石勒侄子)為首的傳統羯族的不滿。

石勒死後,兒子石弘繼位不足一年就被石虎斬殺,繼而石虎上位。

石虎登基之後,極度壓制儒學道學,並大肆推崇佛教,諸事皆問之於佛。當時的佛教徒為了迎合石虎,也歪曲佛學,為石虎一系列的禽獸行動開脫。

這是因為佛教來自於西域,當時的佛教徒也多是西域胡人,尤其是佛教上層僧眾,比如佛圖澄。後趙對佛教的推崇,實際是借佛教文化重塑西域胡人認同,這與內徙中原的許多民族大相徑庭。

華夷之間的分野常常以文化為核心,而非族群。石勒平定中原後,按照漢族知識分子所構建的國家要求,所推行的一系列崇儒國策,使部分漢族知識分子對政權有了認同感。

石虎即位後所推崇的佛教西域文化,使原本一度和諧的民族關係,產生了一定的矛盾。

石虎即位後,對當時的佛教首領佛圖澄大加敬奉。每次朝會,佛圖澄必定參加。參加朝會時,以太子為首的群臣要迎出殿外,攙扶佛圖澄進殿,群臣齊呼“大和尚”。


不僅如此,太子王公要五天去拜謁佛圖澄,司空李農需要每天去問候起居。

在石虎的推崇下,當時後趙境內建立了八百九十三所寺廟,這數量已經相當驚人了。後趙佛教徒也達到了空前的萬餘人。

石虎推崇佛教,並不是認同佛教理論,而只是因為佛教屬於西域文化而已,對於非胡人佛教徒,石虎一家也是該殺殺,該吃吃。比如石虎兒子石邃在做太子之時,經常挑選尼姑講經,之後姦淫殺害,並且將尼姑屍體混合豬羊肉,宴請百官。


別酒流年


提到北齊,一般人都會馬上想到,這不就是那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禽獸王朝”嗎?

確實,北齊短短28年的統治,出了6任皇帝,其中多是血腥殘暴、荒淫無道之徒,每一個單拿出來都堪比夏桀、商紂、隋煬帝。

但是,這個神秘的短命王朝,卻有著非同一般的藝術成就。他們的皇帝們坐江山表現雖不及格,但卻都有著極高的藝術審美!

北齊皇帝們很兇殘,但都非常崇拜佛。或許是這些帝王們生前窮奢極欲,卻都向往著死後能夠進入極樂世界吧。

與其他朝代相比,北齊時期的佛像,勝在其線條的柔美和動態,雖然動作單一,單一點也不覺得乏味。而且,其人物面部微笑含蓄且傳神,甚至超過了油畫蒙娜麗莎,表達了佛教柔和和安靜的性格,處亂不驚的威儀。




另外,北齊時期的壁畫,也造型大膽、鬼斧神工,體現了這個神秘王朝非同一般的審美情趣,確實很讓人神往。下面是高洋墓中出土的一系列壁畫作品。



深夜聊齋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

提到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一面我倒是有話要說,三國時期,大家的傳統影響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但是在歷史上偏偏留下來了許多不同的記載。

以史為鑑今天就說幾個三國時期鮮為人知的一面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一、亂世之中的長壽者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由於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以及各種瘟疫的影響,人民的平均壽命極為短暫。這一點可能是大家對於三國時期非常直觀的一個印象,甚至曹操也在自己的詩文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一場瘟疫下來,甚至建安七子這樣的豪門世族都不可避免,全部死於建安22年的大瘟疫。


但是就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三國時期卻湧現出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長壽的人:活了105歲的隱士張臶jiàn(136-240)字子明。

張臶一生歷經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漢朝七位皇帝,曹丕篡漢後又活到了曹叡稱帝后,享年一百零五歲。

另外三國時期還有一個孔明,叫做胡昭。這個胡昭胡孔明也是位隱士,不論誰來請都不做官,後來活到了八十九歲。

二、海軍遠航作戰

三國時期教科書上寫過,孫權曾經組織船隊發現了臺灣島,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探索臺灣島。


除此之外,鮮為人知的是孫權還搞過一次萬人組成的龐大海軍艦隊從長江沿岸北上一直到達渤海。這一次遠航作戰體現出了當時中國最為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

只不過孫權建立遠洋艦隊的初衷是和遼東割據勢力公孫淵聯合南北夾擊曹魏。結果公孫淵藉機殺了孫權的使者,把人頭獻給曹魏表達忠心。順便吞沒了孫權的財產,孫權知道後氣得要死,但是自己再也組織不出另一隻龐大的艦隊了。

三、西域王子、印度和尚已經參與中外文化交流

據記載,三國兩晉時期西域諸國和印度等國並未因戰亂而斷絕和中原的往來。

西域有一國王子,因為仰慕中原文化,把王位都讓給了兄弟自己跑到中原來。後來趕上八王之亂,又跟著衣冠南渡,在南方出家為僧。一度得到皇帝、宰相的認可。這就是著名的高座道人,現在南京的高座寺就是紀念這位歪果仁的。

另外世說新語裡還有記載印度苦行僧在鬧事表演魔術的記載。

四、晉朝建立時就有預兆一世而亡


晉朝自從晉武帝司馬炎替代曹魏稱帝后,心得意滿,於是打算算一卦晉朝國運如何。於是司馬炎讓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去抽籤算卦。

結果司馬衷抽到了一個一,意思是晉朝只能延續一世!當時群臣都嚇傻了,不知道咋辦。有一個大臣挺機靈的,趕緊打圓場說:一就是統一四海,一也是萬物之始的意思,這是昭示著晉朝將久遠傳承啊。

結果大家都知道,司馬炎死後,晉朝交到了傻兒子司馬衷手裡,果然引發八王之亂,西晉果然一代就滅亡了。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哦。


以史為鑑


其實這個問題有點類似一個哲學問題,如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好比是一把雙刃劍,有好也有壞的,無論是一個王朝還是皇帝,都是如此,不過由於歷史記錄和保存的問題,勢必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這就只能靠個人結合已有的史料進行推測了。

以我們熟悉的隋煬帝為例,人人都知道隋煬帝荒淫無度,然而他力主開發京杭大運河卻造福後世,此外隋朝在他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為後來盛唐奠定了大一統的基礎。

隋煬帝和隋朝作為一個具有兩面性的君王和王朝,這個由於年代較近,記錄的史料多,人們還能知道,相比之下,在更早的殷商時期,則更為令人容易讓人產生片面的看法。

許多人都看過《封神演義》,都認為商紂王是個大昏君,是禍害天下的大壞蛋,然而事實不單單如此,甚至從更長遠的角度,更高的層面說,商紂王是中國的大功臣。

商紂王除了一些演義中描述的荒淫之外,他其實還是一個具有開疆拓土功勞的君王,紂王在位期間,他推行牛耕和灌溉排水,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對內清除異己,加強王權。

增加經濟和加強王權,根本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用兵,毫無掣肘的用兵,在殷商內部,紂王打壓一些不安分的諸侯國,對外他常年攻閥東夷,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一帶。

紂王不僅逐漸征服了東夷,擴大了華夏領土的地域,更是首次把領土勢力擴張到了天津、連雲港等地,對華夏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紂王也是一代雄主。

可是世人因一部《封神演義》,就認為紂王是個暴君昏君,從而忽略了他所創下的功績,這是片面的,這不符合歷史的客觀性,我們看問題應該客觀全面。



老陳講史


北洋軍閥獨裁統治時期,也是我國曆史上比較“民主和自由”的時代!

自1912年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到1927年蔣介石在形式上統一中國,這一段時期被稱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也叫“民國北京政府時期”。

按照一般認知,在這一時期內,北洋軍閥可以用“腐敗,獨裁,專制”來形容。但是,也是在這一時期內,各種思想文化被傳播開來。著名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而且,馬克思主義也是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各種黨派在中國組建傳播。

在這一時期,三權分立思想也得到了初步的嘗試和應用。司法權的獨立性也得到一定體現,雖然,不可能真的在政治上實現三權分立和民主。

也是在這一時期,輿論真正的起到了監督政府的作用。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言論相對自由,各種報紙媒體敢於監督政府作為。《新青年》,《民國時報》《晨報》是其中傑出代表。

1919年,《民國時報》公開揭露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中國作為戰勝國,要求廢除列強在華的不平等條約,被和會拒絕。同時,德國在山東的侵略權益,也被日本繼承。這件事被報紙披露以後,中國政府迫於壓力,沒有在合約上簽字。同時,曹汝霖,章宗祥等賣國賊也成了過街老鼠。



這一時期,報紙真的敢“指摘”政府的行為。報紙真的敢引導民眾的情緒。同時,民眾敢於用遊行示威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同時,文人在這段時間內,被社會和政府尊重。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文人的待遇很不錯。

當時,一個警察的工資是兩塊大洋,而普通老師的工資卻能達到40塊大洋!當時,一個人每月花三塊大洋,就能吃飽。



1918年,李大釗給毛澤東介紹了一份圖書館助理員的兼職工作,月薪8塊大洋!

而像劉半農,田漢,錢玄同這樣的大家,能達到200大洋以上。

季羨林在濟南的一箇中學教書時,月薪是160大洋。


當時,北京城小汽車很少,鳳毛麟角。而北大教授胡適就有一輛汽車,售價12000大洋!1917年,胡適的月薪是280元,1931年漲到600元!版稅和稿費收入比工資要高的多!解放後,胡適先去了美國,後去臺灣。

1921年,魯迅等人翻譯了兩本小說,就獲得了1000塊大洋!

最厲害的是,(1916年-好1927年)北洋軍閥聘請了蔡元培當北大校長!要知道,蔡元培可是同盟會領袖,國民黨四大元老,他是反對北洋軍閥的!蔡元培每個月光稿費就有300大洋!


勇戰王聊歷史


回答了:

比如說清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其統治時間內社會,整體上比較穩定,人民的生活比較富足,特別是康乾盛世。

但是與此同時清王朝的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以及八股取士,嚴重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直接導致了社會思想的單一化,為閉關鎖國提供了思想前提,也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重要原因。


難得糊塗zhjx


文宋,對外戰爭勝率一般都在百分之70以上。

盛唐,對外戰爭勝率一般都在百分之50以下。

原因是宋戰爭多發生在國內,勝少及亡國。唐戰爭多發生在國外,敗無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