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壮志未酬身先死,说明了什么?

小小的萤火之光


首先有几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卧龙凤雏的说法可能有问题 竟然诸葛亮和庞统都才华横溢 名声在外 那为什么庞统去投奔刘备的时候 刘备只让他去当个县令呢 以刘备之求贤若渴不可能没听过庞统的名号 既然庞统主动来投奔为何只给个县令 等到张飞把他发掘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报告给刘备了 诸葛亮才说庞统有大才 这才重用庞统 既然庞统与诸葛亮齐名那待遇也差太多了 那就引出第二个问题庞统是不是真的有大才 肯定是有的 那么多三国名人都称颂他 也不会是草包 那再来看为什么庞统突然的死在落凤坡了呢 刘备入蜀带的是魏延黄忠庞统 先看几段刘备和庞统在攻蜀期间的对话 刘备带大军入蜀 庞统建议刘备在和刘璋会面的时候埋伏刀斧手把刘璋干掉 然后趁乱夺蜀 刘备说恩信未立不可行 刘备的想法明显是对的 庞统的建议太急躁了 由此可以看出庞统立功心切 之后刘备在涪城大破刘璋举办庆功宴说今日之会可为乐乎 庞统说把攻打别人的国当成快乐不是仁者之兵 刘备听了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者之兵吗 你给我下去 把庞统赶了出去 刘备后来一想自己有些不对又把庞统招了进来继续参加宴会 刘备问谁刚刚有错 庞统说都有错 然后君臣一笑而过 刘备一直以仁义自居 庞统当着众人的面说刘备不是仁者打刘备的脸 刘备心里肯定不舒服 之后刘备攻蜀陷入僵局 庞统没有提出好的办法解决 刘备对庞统失去信心然后命令诸葛亮赵云张飞带兵入蜀 这个时候庞统本来就立功心切 等到诸葛亮等带兵来了 自己的首功就没了 这个时候要打雒城 所以庞统就没想太多走小路奇袭然后就中了埋伏中箭身亡 有个插曲就是庞统在进军的时候刘备把自己的的卢马给庞统骑了 很早就有人告诉的卢马妨主 当时打雒城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 庞统坚持要带兵走小路 然后刘备把妨主的的卢马给庞统骑了


风来的时候


庞统壮志未捷身先死,说明了什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写的悼念诸葛亮的两句诗,多少人读了都为之叹息。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他们一生的夙愿。可是庞统却早早的死了,马马虎虎算是壮志未酬吧,这能说明了什么呢?谈谈我的两点看法吧。

1.苍天无眼,天妒英才

庞统是德才兼备的一个人。司马徽曾对庞统评价说,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的。徐庶也曾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在徐庶看来,诸葛亮和庞统是不相上下的。庞统虽然很有才,但是他并没有恃才傲物,还很谦虚。史书上里有一段记载:顾劭曾问庞统,说他和庞统比,谁好一些?庞统说,陶冶世俗,甑综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论帝王之秘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这种人是很有雅量的。庞统也很有德,他在当功曹时,常常高度评价他人,以此来勉励他人,还想借此来整顿风俗,宣杨大道。

庞统是一个有大才,而且德才兼备的人,但一开始是怀才不遇的。在孙权那边不被重用,后来好不容易投靠了刘备,也只让他当了耒阳县令,经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才被刘备重用。他的出山可比诸葛亮冤多了。诸葛亮是先考验别人,然后风风光光的出山,庞统是被人考验,然后才出山。卧龙凤雏本齐名,可遭遇却大不同啊!

有大才还德才兼备,好不容易出山了,也为刘备献了一些计策,为刘备攻打西川立下了一些功劳,可还没完全施展他的才华却被流矢给意外射死了。

可悲、可叹、也可惜!只恨天妒英才,苍天无眼!你不同意,我也不同意,还有很多人不同意。所以后人在写小说,演电视剧的时候,尽量的改编,让庞统能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庞统的死是因为和刘备换了马,不然本来该死的是刘备,在这里庞统算是为主而死,比真实历史上的死好多了,有价值多了。在电视剧《新三国》里,导演还不满足,继续为庞统的死找一个更好的理由,在这里庞统是大义凛然的,是想以自己的死来让刘备有攻打西川的借口,是明知会死却要偏偏去赴死,这样的死不仅死得其所还无形中拔高了庞统的形象。所以你对庞统发出这样的感慨“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们都理解,大家也有同样的感慨。只不过真实的历史让我们很无奈,因为这样的人还很多,比如周瑜,鲁肃,还有那个天纵奇才的郭嘉,后人因此常常因此感叹苍天无眼,天妒英才!

2.苍天虽无眼,更显人间有正道

记得《老人与海》这本书吧,它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会屈服。试看天下,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毛泽东也说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我们要有这样的气概,因为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过来的,我们就是风流人物。一代人有一代的人使命,近代史上那些叱诧风云的人他们的使命就是救亡图存,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实现伟大的复兴梦,庞统的使命就是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帮刘备收复大汉江山。只要是为了使命,为了心中的道,那么他就是他所处时代的风流人物。为道而牺牲,为使命而牺牲是值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庞统的死是有价值的。

所以,庞统壮志未酬身先死,说明了什么呢?我想那就是毛泽东说的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从来没有什么平坦的阳光大道,为了道就必然有牺牲!!!!!


图书馆和运动场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庞统壮志未酬身先死,说明了些啥?还真不太好说。不过,庞统死之前说了些啥,倒是说明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这个过程,值得仔细品味一下。


01

建言入蜀

益州牧刘焉死后,其儿子刘璋继承了他的职位。由于汉中张鲁不听招呼,刘璋就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

刘璋害怕张鲁报复,于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派法正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

法正私下向刘备献密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于是就有了类似于《隆中对》的一段君臣对话。

军事中郎将庞统对刘备进言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刘备心里清楚,诸葛亮也是这么说的,但心有顾虑,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 ; 曹操暴虐,我便仁慈 ; 曹操奸诈,我便忠诚。凡是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采用这等手段,恐怕失信于天下,这不行吧?”

庞统说:“凡事不能墨守成规,如今正当乱离之际,要随机权变才好。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悔之晚矣。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儿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乍到 , 在蜀中恩信尚未确立为由 , 而拒绝了庞统的建议。

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02

献计征蜀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住一年。

庞统就下一步的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秘计:

第一,挑选精兵,昼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策;

第二,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

第三,退还白帝城,连结荆州,慢慢图谋益州,此为下计。

如果犹豫不前,继续呆在这里,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久留。

刘备认为中计最好,依计而行。斩杀杨怀,高沛,直取成都。

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涪城。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

刘备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个宴会还高兴吧?”

不料庞统却很扫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师啊。”

此时的刘备已经喝醉啦,大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说啥呢,给我滚出去。”

于是,庞统起身退出。

看到庞统走了,刘备马上就后悔啦,立即请他回来。

庞统回来后,看也不看刘备,也不道歉,自顾自地吃吃喝喝。

刘备沉不住气啦,就问庞统:“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呢?”

庞统说:“呵呵,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

刘备哈哈大笑,酒宴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03

刘备之仁,庞统之不义

刘备说:我也想跟曹操一样做啊,可我玩不过他哦,我只好假仁假义,跟曹操反着干,忽悠那些不明白事的,才有了今天这点成绩。如果就这么取了益州,岂不就露了馅了哦?”

庞统:“逆取顺守,报之以义,古人都这么玩啊,也不算很不仗义啊!关键是叫别人占了先机,就没你啥事啦。”

关键是这一句,刘备听进去啦。

刘璋与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要做鸿门宴的故事。既然要夺人家的地盘,就别讲究手段啦,反正做的是下三滥的事,就不必一定要高大上的方式啦。结果重于过程。

刘备怕万一杀不了他,被刘璋杀了咋弄呢?董承搞得那个衣带诏,要不是我跑得快,就没命啦。这事不合适。

上中下三计,直取成都是好计,好说不好听啊,传出去不好再在江湖上混啦。那就中策吧,就说杨怀,高沛找事,我不得已才收拾了他们。

涪城宴会,刘备是真喝高啦,千年的老狐狸也露出了尾巴。

庞统一看明白啦,于是就有了“你我都有过失”一说。

庞统认为自己是看错人啦。向来就喜欢品评人物,自以为看人很准,但这次看走眼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带兵围困雒城。

庞统一个军师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

庞统躺在落凤坡,心里想,刘备不是啥好鸟,与其将来被他弄死,还不如躺在这里舒服哪!

就他那个个性,暂时还会对我不错的。

牵强附会,庞统之死,或许就说明了这点吧。


豹眼看历史


这个说明的话就是人太聪明的话,有可能就会死的特别早,就是英年早逝啊,这句话就特别的符合凤雏这个人。而且的话就是不要去出骄傲,要是有低调的话就永远低调,要高调的话就是永远高调,你突然想高调起来的话,有时候你飞不起来就会被狠狠的砸在地上,就会被摔死,而庞统也是这样子的。

这也是三国中最悲哀的一件事情,很多英雄人物没有得到,最后发挥自己强大的实力就这么死了,就像那个说出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的那一个人,他也是死得特别的早,真的是一种遗憾,可能遗憾就是三国中最多的一种吧。

庞统的死也说明很多谋士都是太脆弱了,根本不会什么武功。

像很多厉害的人都是不会什么武功的,虽然他们非常聪明,但是没有强大武功去保护自己,再怎么聪明也没什么用,尤其是在三国这么混乱的朝代,很多时刻都是容易被人杀死,就算你上一刻非常的辉煌,但是你下一刻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说不定还能够满门抄斩的。这都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董卓袁绍,还有一些厉害的人物,都是非常有钱,有权势差点就可以统一天下了,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失去了天下,没有统一天下。


都被曹操给打败了,曹操最后成为了北方霸主,可是曹操也被又被他们打败了,这都是一个因果循环。而身为主公的他们都这样子了,更何况是手底下的谋士呢,要是没有一个强大的人物保护的话,都是非常容易去死的,就比如刘备有赵云去保护,而曹操是许褚去保护的。他们都是非常爱惜自己,就是因为自己敌人得罪的太多了,要是没有一个人保护的话,就很容易死翘翘。

而虽然说庞统没有什么敌人,但是他是这么聪明,而且他死的时候是代替刘备死的,很多人都知道刘备骑着白马,而庞统当天就是骑着刘备的马,所以就被发现了,所有人虽然不认识刘备,但是知道那匹马所以就射马的主人就是刘备了,可是庞统那天坐在上面,所以也就是代替刘备去死。



也说明了三国很多都是一种遗憾,英雄都没有成功,最后都失败了。

很多聪明人都是死的非常早的,就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聪明了,像诸葛亮这种人都会委曲求全保护自己,但是庞统实在是太骄傲了,总是喜欢展现自己的优势,而且曾经差点得罪了张飞,只不过张飞非常喜欢他聪明,所以才放过了他。他在东吴混不好,所以才到刘备这边,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不好,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局。



同时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很多英雄都是死的特别的遗憾,三国不一定只有那么光辉的时刻,一步又一步的成长起来,还有一些人刚刚成长起来就已经彻底的消失了,就比如关羽曾经达到了天下无敌,但是最后还不是死的非常的惨呢,这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人生一样。

你们认为庞统是应该要怎样才能够改变自己,欢迎在下面评论。


史研


说明了运气这玩意,真的很重要。

庞统是怎么死的?他是中流矢而死。也是说敌人并不是特意瞄准他射箭,而是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支乱箭,把他射死了。

可真够倒霉的。

按照常理,庞统是文官不是武将,是参谋不是先锋,他上阵杀敌,应该是在中军指挥。不可能冲到第一线和最前沿。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



可是偏偏被一支不知从哪飞来的莫名其妙的箭就给射死了。这运气太差了。

相比之下,诸葛亮的运气就要好得多。

长坂坡那么凶险,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诸葛亮能跟着刘备全身而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庞统之才,略逊于诸葛亮,与法正在伯仲之间。如果不是发生意外,将来封侯拜相少不了他。

所以说,运气啊,太重要了。不服不行。


上将嗳福斯


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

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这就是东南之处的童谣。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就是三国仙人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庞统的评价,可谓之高。

庞统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在同刘备时入川中埋伏死于落凤坡,年仅36岁。壮志未酬身先死,说明了什么?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许多的超自然现象,如诸葛亮的借东风,摆续命之阵。可以说那时的名士,不会一点巫术、卜卦之学都说不过去。那么浮人来看看,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英年早逝说明了什么。


  • 龙凤不呈祥,大汉难再兴。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光有龙气的存在是不完整的。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二人都是仰慕刘备贤德之名而出仕的。当时刘备留诸葛亮留守荆州,自己与庞统入蜀地帮助刘璋,引狼入室而已。庞统身死,凤死龙飞。刘备没有龙凤相助,没有大一统国家君主的命运。倘若刘备在东征东吴时庞统未死,何苦犯下如此大错,也不至于多年基业毁于七百里火烧连营。


  • 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二人都是当世齐名的大才,龙凤齐名,却互相争斗,不能通力合作,那时,刘备的打算就是留一人守荆州,带一人取益州,扩展疆土。庞统这只凤过于高傲。刘备军一路凯歌,得益州指日可待,在进攻洛城的前一天。马良带来荆州诸葛亮的书信,亮曰:亮夜算太乙神数,今年岁次癸亥,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此时诸葛亮也算出这将帅二人将有灾难,刘备也略有担忧,可庞统不这么想,看看庞统怎么说: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唉,诸葛亮叫你小心,而庞统则说诸葛亮阻止自己拿的功名,有点狗咬吕洞宾的意思。本来刘备看到诸葛亮书信打算不进兵,而庞统自作聪明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已斩蜀将冷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结果庞统身死落凤坡。龙凤争斗,必有一死。二人都是当世大才,谁也容不下谁,可以说庞统不死,诸葛亮很难施展才华。这既是三国中紫虚上人对二人评价:雏凤坠地,卧龙升天。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凤雏凤雏,虚负凌云万丈才啊。


海浮人


庞统一死,直接导致诸葛亮从荆州入川,关羽缺少了一个最佳军师。试想,诸葛亮在荆州辅佐关羽,他既熟悉荆襄人脉地理,又与东吴关系良好,是孙刘联盟的创立者,关羽再任性傲慢,诸葛亮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想想,要是关羽在诸葛亮辅佐下,发动荆襄战役,会有什么结局!孙刘联盟就不会那么快瓦解,即使孙权想夺荆州,凭诸葛亮的谨慎,东吴还能轻易偷袭成功吗?简单地说,是战争总要死人的,还是刘备人才太少了,死一个庞统,就少了一根顶梁柱。刘备巧取豪夺益州,本来就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益州易守难攻,正常进攻是难得手的,且劳民伤财。刘备凭借刘皇叔的名号,与刘璋拉亲戚,才得以入川,这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之后中心开花,里应外合,才能巧取豪夺。过程中,四面处处都是敌人,付出伤亡也很正常。庞统为了主公创立基业,呕心沥血,身先士卒,折戟沉沙落凤坡,也算是死得其所,我想刘备取成都后,应该是非常怀念这位好军师的。只是,庞统一死,直接诸葛亮从荆州入川,关羽少了一位最佳军师。


笑傲江湖161104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司马徽先生给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定的高级职称。就是说这两个人都是最好的人才。

庞统在东吴应聘时,孙权问他,庞统不是很在意的回答,使孙权没有用他。却在赤壁之战时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也是立功一件。

诸葛亮在给庞统写的推荐信上说“庞统之才,强我十倍”。庞统却故意不用。

刘备取得荆州各郡的胜利,站住脚跟。正好张松来见,并献上益州地形图。使刘备打算取益州。这就是庞统有了施展自己的机会,因为荆州各地刚刚平定,诸葛亮对荆州熟悉,需要他安抚筹划各郡的事物。庞统由于显然不合适留守荆州。

刘备与庞统攻取涪关,久攻不下。这时彭羕来投,法正与庞统将他推荐给刘备。彭羕告诉刘备“前寨前有涪水,两侧是高山峭壁,如后被用军队堵住撤退的路,河水暴涨必然全军覆没”。“为将之道岂有不知地理乎”。刘备赶紧命令魏延的前军撤退。

庞统攻取涪关后,在攻打雒城时,被流矢击中身亡。刘备感念他有功,派人远风水好的地方埋葬。庞统被埋在了“落凤坡”。


庞统英年早逝,的确是可惜。庞统有才,但却清高,他去孙权那里应聘就是前例。后有诸葛亮推荐信,他不用。说明此人确实清高傲气些。在攻打涪关,被彭羕指出布阵的缺点。庞统肯定不会不懂得行军的地理常识,只是他的清高与不在意,是之处于危险之地。

庞统英年早逝,在于他的清高侍才无物,与诸葛亮的处处谨慎入微相比,只能说是计不如人了!


路遥lgy


暗示刘备无法一统天下,而且使得作者可以自圆其说,所谓的凤雏卧龙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都两者兼得,结果是死了凤雏,梦想破灭的第一步,尽管后来还是夺得了益州,但最终只能维持了个三国鼎立。

再说凤雏,他是刘备集团的一位军师,甚至可以说是和诸葛亮属于不同终端的体系。

体系很重要,优化的体系代表着效率和效益。

若是凤雏活着,相信诸葛亮可以管理荆州体系,而凤雏则是管理益州体系,相辅相成,再加上二人是挚友,心意相通,双管齐下,想必曹操就要倒大霉了。

奈何啊,凤雏挂了,诸葛亮自个挖下的坑就要自个填。

荆州、益州都得管理,最后只能将荆州托付给关羽。

时不时的打听与指导关羽,说明诸葛亮依旧对关羽的信赖程度不如庞统。

但也说明一件很重要的事,战略调整与人事优化还是诸葛亮,也就是刘备集团的致命点。

毕竟战略体系因庞统的死崩坏,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修复或者更新,奈何都不是,愣是拖着原系统继续前行,刘备集团能不泥潭深陷?


鸿哥iouyh福小铺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庞统向刘备献上上中下三条臭不要脸的“妙计”,都是坑陷刘璋用的: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这个不行,否。选择一个中等不要脸的吧,庞统被自己的这个中计给害死了,刘备选择得!

反正都是窃取益州,刘备就不选择“无用兵之劳”的上计?为什么!当下有句名言,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才是刘备得真相。他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庞统被KO掉了。

这就好比,刘备和庞统兵在前线败下阵来,刘备逃跑了五十步,庞统逃跑了一百步,刘备就讥笑庞统,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逃跑了,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庞统跑的远了一点,中箭了,活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