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川軍團厲害嗎?

人生常態變幻無常


我認為非常厲害。川軍雖然內戰軟弱,但是抗戰瘋狂,立下“日軍不退不返鄉”的誓言。

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無數中國軍人為了抵抗日本,放下曾經的恩恩怨怨,聯手作戰。其中有這麼一支軍隊,打內戰的時候像弱雞一般,鮮有勝績。然而在抗戰中,卻以落後的裝備死磕日軍,讓日軍都深為佩服。

抗戰前的中國,內部軍閥混戰,李宗仁的桂軍、閻錫山的晉軍、劉湘的川軍等各派軍閥自立門戶,還經常互相打仗。我們今天說的這支軍隊就是川軍。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四川內部更亂,一個四川省卻混雜了諸多武裝力量,而且相互征戰。後來,劉湘統一了四川,被稱為“四川王”,並且易幟,形式上歸於中央管理。

不過這支川軍在內戰中很不給力,經常被紅軍追著打。劉湘曾經有一支“神仙兵”,一手拿著煙槍抽大煙,一手拿著步槍衝鋒,在劉湘統一四川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和徐向前作戰時,很快便敗下陣來,“神仙兵”的統帥都嚇得閉門不出。像紅軍梭鏢隊攻佔湘軍陣地、主帥差點被生擒、武器裝備被大量繳獲的事情層出不窮。從這裡來看,川軍團似乎沒有什麼戰鬥力。

然而,抗日戰爭爆發後,這支曾經被人嘲笑的川軍部隊,卻做了很多讓全中國人民都尊敬的事情。在出川前,川軍將領就立下誓言:日軍不退,川軍絕不回鄉。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四川出兵出槍出民工,在抗日戰場上大顯神威。

在臺兒莊戰役中,正面防守滕縣的便是四川將領王銘章。在面對武器裝備遠遠超過自己的日軍精銳時,王銘章和122師的全體官兵沒有一個選擇逃避,而是正面迎敵。激烈的戰鬥進行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後122師全體陣亡,戰後日軍也感嘆這支部隊頑強的抵抗意志。

滕縣防衛戰只是川軍團在抗日戰場上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玩命抵抗日軍的戰役在川軍團經常發生,而像王銘章一樣的川軍將領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團級軍官中,川軍團一共有四百多名團級幹部犧牲在抗日戰場上,而出川的六名中將裡有四名殉國。當然,川軍團也擊斃過日軍師團長酒井直次,在抗日戰場上的作戰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川軍團雖然在內戰中表現軟弱,但是卻非常具有民族大義,所以在面對侵略的時候,能夠奮勇殺敵,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川軍團很厲害!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川軍厲害不厲害,我就說一次戰鬥。

1945年三月,日偽軍近三萬人,進攻第五戰區司令部老河口。從李宗仁手中奪得司令長官的劉峙,帶領五戰區中的十多萬中央軍逃之夭夭。只有川軍兩個師(有少量桂軍參戰,其中馬山中隊全部殉國),在老河口與近三萬日軍死戰。給日偽軍造成近九千人傷亡。直至川軍彈盡糧絕,才不得不撒退,老河口才被日本軍佔領。

劉峙的十六萬中央軍對日軍畏之如虎,逃之夭夭,而不足兩萬的川軍敢堅守老河口,至彈盡糧絕,戰鬥到最後,給日軍重大的打擊,大家說川軍厲害不厲害?


安平144796971


實際上,抗戰四川出新兵300多萬人,實際上真正的川軍卻很少。抗戰出川的川軍部隊,只有20多個師。川軍出戰兵力只有四川新兵的十幾分之一。

可以說絕大部分四川新兵,都並沒有參加真正的川軍部隊。而是分配到了其他各個部隊,所以才有了那句話無川不成軍。比如在1938年,16歲的四川青年黃茂三,就被編入川北師管區暫編第4團3營12連,隨後全團送往湖北,編入精銳的嫡系部隊第18軍宋瑞珂師。

比如,川北師管區改編的第18軍199師998團輜重營,後來整個又改編為,新1軍第30師第89團1營。以上只是2個小例子,實際上,大部分四川新兵,都被編入了嫡系部隊。

真正的川軍,在抗戰最突出的戰績,就是每戰必打,淞滬會戰,太原保衛戰,安慶之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武寧戰鬥,南昌會戰,襄樊會戰,中條山會戰,棗宜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一直到,晉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豫南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上高會戰一直到豫湘桂大會戰,廣西大反攻。

但從參加戰役次數來說,川軍參戰的戰役遠遠超過了桂系。桂系在抗戰時期參加的戰役並不算多,主要是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南寧會戰,廣西會戰等幾次。

川軍整體來看,在整個抗戰軍隊當中戰鬥力位於中游。主要是四川優質新兵,都被嫡系部隊先挑走了,其次是川軍缺乏炮兵,特別是缺乏重炮,影響了攻擊力和防禦能力。但是40%是四川新兵的遠征軍和駐印軍,確是戰鬥力很強的。


深度軍事


我也答一下。

最近發現國黨民國抗日名將網上變得越來越多。

我講一個哈兒將軍的故事,非嫡系,非名校,38年自募義兵出川抗日,39年收復餘杭地區,42年擊斃日軍中將、少將各一隻。

中將光桿,能打能抗,還能收復失地,還能收日軍高級將領的人頭。

"抗日名將"拿戰果來比把[捂臉][捂臉][捂臉]。


既然說川軍。就說說大家都喜歡的範哈兒吧。


1938年川康整軍。哈兒將軍晉升為光桿司令,第八十八軍軍長,沒辦法,只能回川自募。在四川編了4個團,但武器破舊不堪,就是這樣的部隊,這是當年部隊行軍的照片。

39年初,哈兒將軍帶著八十八軍出了川,在江西東鄉一帶同日軍作戰;次年夏,又轉移浙西作戰;冬,調太湖張渚地區擔任防守。日軍第二十二師團長土橋一次指揮敵偽.兩萬多人進犯,在宜昌一帶展開激烈的拉鋸戰。範親臨第一線督戰,終於擊敗日軍。收復餘杭地區。八十八軍升格為甲種軍。



就是這樣的軍隊,1942年擊斃日軍十五師團長酒井中將,擊傷四十師團少將旅長河野。開日軍將軍在戰場上被掛之先河。

老蔣一看,哈二哥厲害👍就把哈二哥掛一空職第十集團軍副司令。又把他的部隊拆散整編了。

此人就是範哈兒,人家連抗日名將都不是。

領的是四川出來的苦哈哈。打出瞭如此的戰績,這就是當年的川軍 。

19.05.19 晚間隨筆


笨笨伯伯


當然厲害。

王銘章、李家鈺這些名將就不說了。

川軍第88軍創造了中國戰場的唯一記錄,陣斬倭軍在職師團長。1942年5月28日,88軍擊斃倭軍第15師團長酒井中將,次日,再擊傷倭軍第40師團少將旅團長河野。

需要說明的是,第88軍不是川軍劉湘部精銳也不是鄧錫侯等人的老部隊,而是前土匪頭目範紹增自己光桿在1938年一月回四川招攬舊部新兵組建的,槍支彈藥是範紹增出錢購買與修繕的,完全一個烏合之眾的雜牌軍。


四川達州


在抗戰前,川軍被稱為“雙槍兵”和“草鞋兵”,被國人稱為“中國軍隊中最糟糕的軍隊”。但是抗戰爆發後,四川軍閥劉湘卻呈報蔣介石,並通電全國,一致抗日。劉湘帶兵率領川軍奔赴前線,死前他留下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四川是抗戰時期的大後方,抗戰8年間,四川提供了300萬壯丁作為軍隊的兵源。抗戰中,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兩個軍和一個旅出川抗戰。當時各戰區和各戰場幾乎都有川軍參戰,8年中川軍將士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總計約65萬人,有“無川不成軍”之說。

川軍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等大型的會戰,藤縣保衛戰中,川軍第122師師長王銘章率部堅守陣地,以傷亡萬餘人的代價,斃傷日軍4000餘人,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45師師長饒國華飲彈殉國、150師師長許國璋在常德會戰中為國捐軀、第47軍軍長李家鈺在豫湘桂戰役中掩護友軍為壯烈犧牲,李家鈺是抗戰期間國軍陣亡級別最高的八位上將之一。



抗戰時期的川軍武器裝備低劣,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川軍表現出了吃苦耐勞、作戰英勇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就連一向看不起中國軍隊的日軍也稱川軍為“國軍旁系的有力部隊”。


歷史軍魂


抗戰時期,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對抗戰貢獻之大,沒有哪一個省能與之相比。

四川號稱“天府之國”,是抗戰時期國民黨政權的大後方,並沒有受到戰火的直接波及。

但在八年抗戰中,川軍主動請纓,出川投入抗日救亡的血與火戰場,成為抗戰時期一支重要的力量,也是取得制抗戰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抗日戰爭中,川軍出了不少抗日名將,也經歷了不少惡戰,應該被我們記住。

四川省主席劉湘作為川軍的領袖,一貫積極主張抗戰,他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上向蔣介石親口表示,四川願意竭盡全力,不計得失,全力以赴投入抗日戰場。

只要一聲令下,四川將馬上調集30萬部隊投入戰鬥,並且後期將發動五百萬蜀中兒女投入戰爭,同時在物資補給上也竭盡全力進行保障。

川軍的這種表態,對鼓舞人心,起了極大的作用。

1937年8月,劉湘、鄧錫侯率領川軍兩個集團軍開赴抗日前線。蔣介石出於個人目的,將川軍拆解補充到不同的戰區。

他們在裝備不足,缺乏彈藥、給養和醫療設備的條件下,劉湘向蔣介石、何應欽表示願意負責指揮南京保衛戰,誓與首都共存亡。

但是蔣介石不願意,將首都的防衛交給了唐生智。結果南京失守,三十萬同胞慘遭殺害。


(劉湘)

川軍在廣德、泗安之戰中,掩護大軍西撤,第145師師長饒國華,奉命扼守廣德縣城,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在彈盡糧絕,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自殺成仁。

楊森的第二十軍,做為的先鋒隊,全程參加了從淞滬會戰到三次長沙會戰的累次重大戰事,他手下的二十六師,在淞滬會戰中,全師4000多人戰死將近四千。

在臺兒莊戰役中,122師死守騰縣,面對日軍磯谷師團的重炮飛機,師長王銘章以下三千餘名川軍將士戰死,無一投敵。

李宗仁將軍戰後公開表示:“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完成戰鬥任務,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連日本人都稱讚這支“中國的草鞋兵”戰鬥力強悍。


(王銘章)

四川青年王建堂,在民族存亡之際,毅然投筆從戎,聯合數十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請纓殺敵。

大家推舉王建堂為首,取名"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出川參加戰鬥。

就在王他們出發前,王建堂的父親王者誠將一塊白布做成旗幟,正中寫著上斗大的一個"死"字。

旁邊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老人親手將旗幟交到兒子手上,目送兒子走上抗日的戰場。

這一幕在當時的四川,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無數偉大的父母,將自己的兒子交給了國家,只為了川人歷代講究的“忠義”二字。

在抗日戰爭中,每五個人軍人中就有一個川人,有"無川不成軍"之說。

八年中共有350多萬川軍出川參戰,其中有263991人再也沒有回到故鄉。

另外川軍中負傷的有356267人,失蹤的有26025人,戰損人數高達64萬。

四川也為抗戰提供了不計其數的戰略物資,老百姓省吃儉用,將每一分錢省下來打鬼子,川軍為保衛國家,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所以,要問我川軍厲害不厲害,我沒有別的話可以說,我只能說,向偉大的四川人民致敬!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抗戰時期,我國軍隊有相當部分是所謂的雜牌軍,而日軍則稱為“地方軍”,抗戰前日軍是很看不起這些“地方軍”的,可和這些部隊交手,才知道這些部隊也不好對付。川軍就是一支不好對付的部隊。

抗戰時期,川軍122師王銘章將軍英勇捐軀的事蹟在中國抗戰史上,可以說得上是家喻戶曉。四川人具有獨特的忍耐性和絕對服從上級的觀念,川軍122師在於日軍步兵第10聯隊在滕縣作戰時,雖然受到日軍沉重打擊,兵員數銳減,可憑著獨特的忍耐性和絕對的服從觀念,在戰鬥中進行了激烈抵抗。從未離開陣地半步。戰後日軍報道說“敵軍為了避免我方優勢火炮的壓制,一般只在至近距離使用手榴彈進行頑強、誓死的抵抗。所以當敵軍被包圍在村落或有牆垣的地點時,必定盡死力做誓死抵抗。當在村落或城市內部,將火力安排在道路兩邊進行縱向射擊,或側向射擊”

川軍王瓚緒的第44軍在當時就是一支不太顯眼的部隊,但是具一個日軍軍官在回憶錄中所寫。日軍27師團第3聯隊中隊長藤原彰在參加湘桂作戰遇到的情況尤其令人吃驚,他寫到“第44軍鬥志旺盛,士氣昂揚,作戰意志相當強烈。中國軍隊敢於向我軍固守的陣地發動那樣持續,猛烈的攻擊,自侵華戰爭開始以來直到那時為止,絕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時,儘管不斷有人中彈倒下,但是其他人仍然不顧一切的向高地上面衝鋒。他們攻擊之旺盛,戰鬥意志之頑強,完全超越日軍之上,與我們直到那時所遇到的中國軍隊相比,無論編制,裝備,還是鬥志,士氣,都完全不一樣了,簡直變成了一支精銳頑強的軍隊”。


老兵說軍事


在抗戰中,共有三百萬川中子弟出川抗戰,其中傷亡了64萬人,參戰人員及傷亡人員均居全國之首,完全不愧“無川不成軍”之名!可以說,四川雖不是淪陷區,但卻比淪陷區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當時主政四川的劉湘身患重病,但他帶病出徵。而且第二年,他就病死了。出師未捷,川軍的統帥卻先死了。悲壯乎。劉湘臨終前撂下一句話,日軍一日不退出中國,川軍抗日一日不還鄉。

在劉湘的感召下,川軍子弟前赴後繼,百折不撓,後來有四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壯烈犧牲。第一位饒國華,四川資陽人,這是劉湘的嫡系將領,跟隨劉湘一起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勳。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饒國華是中將師長,出征前,他遍掃祖宗陵墓,為母親慶辦一次大壽,和妻子殷殷切語,交代後事。饒國華抱定了不掃除倭寇,誓不還鄉的信念,不成功便殺身成仁。

從出征的那一刻起,饒國華真的就沒有打算再回來。

饒國華率領他的第一四五師駐守廣德,拱衛南京。陣地被日軍狂轟亂炸,屍體堆積如山,饒國華卻始終不退,直至全師所剩無幾,饒國華拔槍自殺,他的這個師幾乎全部陣亡。時間是1937年12月1日。

請記住,饒國華將軍的名言,威廉第二如此強盛都要滅亡,何況你小小日本,將來亦必滅亡!

第二位是王銘章,四川新都人,國民黨中將師長。出征前,王銘章回了一趟老家,對妻子和六個孩子說,我平生有一個志願,就是在家鄉辦一所中學,如果我戰死,你們就把我所有的積蓄除留部分家用外,全部拿出來捐資辦學。

王銘章說,不把日寇趕出中國,絕不生還。一語說罷,妻子和孩子們已經淚流滿面。這是生離,更是死別。妻子再也見不到自己的丈夫,孩子們再也見不到他們的父親了。

王銘章率領部隊先奔赴山西戰場,參加太原戰役,因為上級指揮的不當,致使王銘章部隊損失慘重。第二年,王銘章奔赴滕縣。說起滕縣,很多人不知道,但若說臺兒莊,舉世皆知。

滕縣是臺兒莊的門戶,正因為王銘章在滕縣死守不退,才為臺兒莊大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沒有滕縣的死守,哪有臺兒莊大捷?這話不是小編說的,而是李宗仁說的。

王銘章在滕縣戰鬥到最後一刻,彈盡援絕,身中數彈而壯烈殉國。時間是1938年3月17日。王銘章享年45歲。王銘章死後,他的部隊幾乎全部陣亡。好悲壯的川軍!

請記住王銘章將軍的名言吧: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更不足以贖川軍二十年內戰之罪愆了。

第三位是許國璋,四川成都人,相對來說,許國璋的名氣稍微小一些,他也是川軍師長。說起1943年的常德保衛戰,大家會想起虎賁將軍餘程萬,卻鮮有人知許國璋。

畢竟餘程萬是中央軍嫡系,而許國璋只是雜牌軍。陷入困境後,許國璋本可以像很多國民黨將軍那樣選擇撤退,可是他沒有。許國璋說,如果撤退,讓我有什麼面目去見長官?

激戰中,許國璋身中兩彈,倒了下去。可是許國璋還沒有死,為了不受辱於日本人,他給自己補了一槍,壯烈殉國。時年46歲。時間是1943年11月21日。

請記住許國璋將軍的名言:為國捐軀,軍人分也,今當決一死戰,敢有退者,必手刃之。

最後一位是李家鈺,四川蒲江人,川人普遍長得矮小,李家鈺更是其中典型,人送綽號李矮子。在四川軍閥混戰的年代,李家鈺也是一方梟雄。可是,奔赴抗日戰場後,李家鈺變成了英雄。

從1937年奔赴抗日戰場,李家鈺一直戰鬥到了1944年,從軍長,升任集團軍總司令。一身征塵,血染戰袍,馬革裹屍,魂歸故土。豫中會戰,國民黨的中央軍一觸即潰,土崩瓦解。

可是,李家鈺沒有退,他沒有任何抱怨,因為他是軍人。戰鬥到最後,李家鈺的一個集團軍基本上所剩無幾,他本人中彈身亡。李家鈺是第二個陣亡的國軍集團軍總司令。時間是1944年5月21日。

李家鈺犧牲後,享受了國葬的待遇。

請記住李家鈺將軍的名言:男兒仗劍出鄉關,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跪射俑


抗戰中的川軍厲害不厲害你倒是給個標準出來啊,沒有標準怎麼評判厲害不厲害。

如果以出兵多、自己死人多為標準,那川軍簡直就是厲害的一塌糊塗,厲害的舉世無雙。

如果以戰場上取得勝利、戰果大小、收復失地、繳獲武器、俘虜數量為標準,那川軍就真算不上厲害。

這種沒頭沒尾沒標準的提問,壓根就是在瞎問,沒有標準得出的結論也是瞎扯。

所以現在請大家先設定標準出來,才好評判。當然標準不侷限於我說的這兩種,大家可以提出多種標準,只要大家都認可並且放在古今中外戰爭歷史上都適用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