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吉林城地处东北腹地的山间河谷,冬天漫长,寒冷干燥。这里不仅有长达半年以上的霜期,而且每年都会出现气温低于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为对抗难耐的苦寒,自古生于斯土的人们就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并完善着冬季取暖的方式。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万字炕,取自《吉林满族风俗》


火炕采暖是清代吉林城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

清代康熙初年吉林建城后,冬季采暖方式还是沿用自前代沿袭而来的火炕。火炕兼具寝食起居和取暖的功用,是对寒冷地区人民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特殊设施。自女真先民逐步从山林渔猎社会过度到定居生活后,便就地取材,利用东北丰富的林业资源,搭建木制居所,并以泥土为炕,利用烟气在炕洞内回旋时产生的热能,散热取暖,即便屋外气温处在零下,也能让室内保持适宜生活的温度。与《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金代的情况基本一致: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清代吉林城最早一批满洲旗人军户营造的房舍,所有屋子都设有火炕。其中南、北对炕之间又以一长条顺山火炕相连,叫做“万字炕”。正房西炕最为尊贵,墙上设有供奉祖先的神位,不许外人或晚辈去坐。以正房居中的堂屋为界,东边房间都是

由大锅灶烧火,西边的炕都是闷灶(《昔日吉林民间习俗》)。所谓闷灶是没有锅台的,单为烧炕而设计灶口在室内或室外设置。由于这种居室内,近三分之二的空间均有火炕,加之“窗户纸糊在外”的保温措施得当,因而冬季只要舍得烧费,室内是非常暖和的——即吉林俗谚所云“炕热屋子暖”。

火炕带来的冬季舒适感,对人们是那般重要,以至于文人墨客都不惜笔墨,大力赞颂火炕御寒的效用。清代诗人缪润绂就曾写有一首诗歌:

柴烘炕暖胜披裘,宿火多还到晓留。

谁道塞寒衾似铁,黑甜乡好更温柔……

随着吉林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蒙、汉居民迁入,火炕的形制也有了一些新变化:一些蒙古旗人

在居室舍弃了南炕,仅保留西炕和北炕,称为“拐巴炕”(《吉林民居》);后迁至吉林的汉族人通常只设南北炕,或者仅保留北炕。这些改变均为增加室内活动空间,保留北炕是因为房屋北侧为冷墙,不见阳光,保留北炕可以烘热冷墙,抑制冷气凝滞于室内,而房屋南侧是能够接受到光照的暖墙,不设火炕,对室内温度不会产生过大影响。

由于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吉林城百姓对火炕的搭建和保养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如火炕的搭砌讲究“七层锅台八层炕”,即火炕要比锅台高,以八块土坯为准;火炕内部的炕洞又结合居室面积,有三、四、五洞之分,炕洞搭砌要确保烟火齐走,受热均匀。因此盘炕的活计,在民间始终都是一种讲求经验的技术工种。另外火炕还要根据燃料差异,或一年或三年掏灰去油,以确保火炕使用安全。经验的总结与传承与使用便捷的结合,使得火炕采暖具备了一种特殊的生命力,至今仍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炕上的炭火盆,取自《吉林满族风俗》

冬季辅助采暖的火盆和火墙

在长期与严寒进行的斗争中,除了火炕,吉林人民还创造了许多辅助采暖的用具和装置。火盆是其中之一。火盆,质地有泥的、铁的、铜的三种。贫困人家用泥的,有钱人家用铁的或铜的(《吉林满族风俗》),形状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吉林民居》)。其中泥火盆因经济耐用,使用最为普遍。严冬时节,为了让屋内更加暖和,吉林百姓会把灶内木柴余烬用火铲和火筷子装入火盆,是为“拨火”。然后把火盆端进屋中,放置在炕上或特制的火盆架上。火盆中的氤氲热气逐渐散播室内,让空气中弥漫着舒适暖意。

或许是源于渔猎生活时的篝火,火盆除了取暖,还兼有炊具的效用。在从前,普通人家冬季常吃两餐,一旦中午饥饿,会在火盆上架设饽饽撑子,把一些冷饽饽烤热充饥。孩子们也会把山核桃尖朝下插入火盆的炭灰中,加热后拔出蘸水,借助热胀冷缩让核桃开裂,以不费气力吃到果仁。此外,火盆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其它特殊的意义:它是满族婚礼上的重要道具:新娘子接到婆家,首先要跨过地上的马鞍和火盆,以期望未来的新生活平安红火;它还是满族祭祀时的重要礼器,除夕夜迎接财神时,炭火盆会放在院内的供桌边,在祭祀仪式的高潮,由家长当作“

聚宝盆”抱进屋子。

在吉林城,除了使用火盆,火墙取暖也由来已久。《满族大辞典》的火墙词条中解释道:一般设于室内间隔墙处或兼作间隔墙用。以砖或土坯砌为墙状,高1.5至两米,长与炕宽相等,内留烟道,外以泥抹严。墙端或墙后与地面相接处留烧火之灶门。在吉林,这种辅助采暖的的火墙,通常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使用,火墙的构造细节也有很大差异:如大型住宅的火墙分为吊洞火墙横洞火墙花洞火墙三类,其中三洞和五洞的吊洞火墙因散热均匀、容易搭砌、便于打理而最为常见。

尽管火墙散热量和散热面积具有优势,但烧火墙却只能消耗木柴和煤这两种燃料,这种较高的产热消耗,对于取得燃料比较困难的城市居民而言,并不经济实惠。特别是火墙要经常清理,避免受潮,一旦烟洞内的烟灰结块,极易引起火墙爆炸。故而火墙在吉林城内,并没有火盆普及得那么广泛。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洋玩意儿火炉和暖气

吉林城冬季采暖方式主要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制有关,但也必须承认,采暖方式也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晚清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吉林百姓的生活方式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洋风”侵袭。采暖设施、设备随即出现了一些洋玩意儿

首当其冲影响吉林城采暖的当属金属火炉的传入。最开始,或许缘于火炉来自俄国侨民汇集的哈尔滨,老吉林人把火炉叫做“别利器”或“壁里器”。这个词汇来自俄语печь,即火炉之意。据说火炉叫做壁里器是因为最早的通译官听闻俄国人说起火炉源于壁炉,且又常见俄国侨民在“洋房”中以壁炉取暖,故而在火炉的译音里带上了“壁”字。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种由炉圈、炉腔、炉箅、炉腿(座儿)组成的新式铸铁取暖用具,还是渐渐被简称为“炉子”。

铸铁火炉传入时就有很多式样:如花盆式、西瓜式、立斗式、立式等。火炉都是由专门工厂生产的定型物品,民国以后,由日本生产的铸铁火炉大量倾销吉林城,市场占有率极高。由于火炉取暖比火墙取暖节省燃料,使用起来又比较便捷,完全可以弥补白天不烧炕导致的室温不足,于是很快从一些机关、商号流行到普通居民家庭。但是这种铸铁火炉在当时属于比较稀罕的

洋货,对于许多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而言,火炉不仅在市面比较紧俏,而且价格也有点小贵。于是聪明灵活的本地人就借用火炉的特点,拿砖块在室内垒砌成一个简易的砖炉子。这种砖火炉和火炉一样,由上投入燃料,一侧装有铁烟筒,利用“拐脖儿”将烟气和粉灰引向室外。也有的干脆接在闷灶口,或把闷灶口下沉砌出炉子,借火炕的烟道排烟。这种砖炉子和灶台的区别在于上面没有大锅等炊具,而是点燃炉火后在上面盖有铁炉圈,既可以在放置茶壶烧水和使用小锅做菜,也可以在上面焙烤饽饽、土豆等食物。而最值得称道的是砖火炉供热效果远远好于传统火盆,因而迅速在民间普及开来。

暖气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在1900年前后,金属暖气传入吉林城。在《吉林旧影》一书中提到吉林名仕松毓于1901年在江畔修建的住宅洋楼(号称松江第一楼),室内安有暖气。尽管在吉林城的个别官绅住所出现,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暖气在吉林城内仍属于凤毛麟角之类的稀罕物,包括政府部门、大型商号,都还是使用传统的供热方式,甚至铸铁火炉都没有被广泛普及。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修建铁安里的旧照中已经出现了高耸的供热烟囱

暖气真正成规模使用,还是在伪满之后。1937年吉林铁路局先后兴建了供局高级官员居住的铁安里住宅区,和供官员居住的北宁里住宅区(《昌邑区志》)。其中铁安里住宅建于1937年,使用面积37500平方米,共70栋楼房(《吉林市房地产志》)。这片住宅区不仅建有路灯、上下水管网,还为所有住宅装备了新式暖气,由锅炉房集中供热。据老住户徐永辉先生回忆:

直到解放后,铁安里住宅区仍在七条保留着一个锅炉房,负责二条到九条所有住宅的供暖;铁安里十条,铁一小及铁路经校也在十条附近保留着一所锅炉房供暖。铁安里住宅区的室内都是床,没有火炕,采暖使用的暖气片都是日本小暖气片。日本暖气片非常漂亮,呈现圆柱体,没有棱角,安全考虑非常周到,不会发生磕碰流血事件。这些日本暖气片都是由铝合金制成,散热非常快。直到建国后很晚的时间,铁安里住宅区才逐步更换了国产大60暖气片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兴建的一些日式楼房里,虽装有日式地板,采暖却使用类似壁炉的装置——“别利鞑”。这种采暖设施一般设在房屋的屋角,供热方式、供热效果与暖气相似,只不过需要住户自行燃用。如吉林北宁里住宅区除桃园路五条外,其它日伪时期的住宅搂均使用这种别利鞑(解放后陆续拆除,改用火炉和小火炕取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一五期间,吉林热电厂的兴建,使得暖气开始在江北地区的楼房中普及。几乎所有新建楼房,无论是机关、厂矿、学校,都采用了暖气供暖。然而吉林市并非所有新建楼房都使用了暖气,六七十年代,为解决大企业扩建造成的城市人口剧增、居民住房拥挤的实际问题,吉林市建设了许多简易“火炕楼”,

特别是珲春街的北京路至松江路两侧,均为火炕楼直到八十年代开始,火炕楼才陆续被改建为暖气楼(《吉林市建筑志》)。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伪满时的一户人家院落,柴垛清晰可见


燃料变革

在吉林的冬季,再好的采暖设施、设备,都离不开充足的燃料。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燃料不足,也只能如吉林古老的俗谚所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挨日子。幸好吉林城周边山高林密,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来,柴薪就为百姓抵御严寒提供着燃料。

在吉林城初建之时,吉林城近郊皆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城内居民生火取暖,多就近取材,使用元木或窑柴(《吉林民居》,元木疑应写作原木)。其中最常见的是从山上锯断树木,以利斧劈成柴火柈子,垛码整齐,自然干燥后作为燃料。除去木柴,各种谷物蒿秆和茅草也是重要的燃料。从前吉林城内百姓,无论贫富,但凡有院落,必然会设一柴棚,一般人家通常会一次备下一年的烧柴,富户甚至会备下几年的燃料耗用。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1936年的卖柴人

城中百姓购买燃料主要会去专业市场,吉林城自清代起,就形成柴、草、炭分市设场的习惯(《吉林百业话溯源》),其中柴禾市场设在临江门头道码头。在丰满拦江筑坝前,松花江上游采伐的林木,会采用放木排的方式,在此码头集散。因而在这里,骨板(原木劈成两大块)、木柈、枝杈、苕条、榛秸堆砌的柴禾垛星罗棋布,随市民任意挑选。而从民国开始,吉林城西关临江门北侧和东关岔路乡,都形成了规模更大的柴禾市场,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职业劈柴人——“

扛大斧子的”。至今,西关柴禾市场虽早已消失,却还为吉林市留下了著名的“柴草市”这一地名。

除柴草燃料外,煤炭也很早就成为吉林的重要采暖燃料。早在南宋时期,出使金国的朱弁在北方就看到了煤炭被当作取暖燃料。在他所作《炕寝》一诗中就写道:

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踪伏。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

只识绝可迩,将尽还自续。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

清代晚期,随着吉林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吉林周边的林木大多被砍伐殆尽,于是使用煤炭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早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吉林将军和隆武就请示过开采煤矿,可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富俊担任吉林将军时,才小范围获得国家批准,可随即因塌方事故煤矿又被迫关停。道光元年(1820年)富俊再次以山林砍伐日远,旗民乏薪为由(《吉林市发展史略》),请开煤窑。此后,煤炭开采日渐成为洋务运动中吉林地方发展近代工业、实边筹饷的重要举措。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蛟河采炭所办事处旧影,取自《吉林旧影》


自晚清起,随着火炉的使用越来越被普及,在吉林城,煤炭为冬季烧煤炉暖屋及冶金与烧机、汽锅炉等之用……煮饭亦有用之者(伪满版《吉林新志》),逐渐成为与柴、草平起平坐的重要燃料。在当年,城内市民须在煤场购煤,火石岭、蛟河、舒兰等地出产的煤炭皆受城内百姓认可。煤场售煤,大块的价格要比煤渣、煤面高,为了节约开支,许多市民会买回便宜的煤面,掺入黄土和水,坨制

煤坯。煤坯的模子即土坯的木模,比例适宜的煤土泥被模子拢成砖坯状,晾干存放,以备烧用。

然而烧煤也给百姓生活带来许多问题,其中粉煤灰细末对室内外环境卫生的污染要比草木灰严重许多,煤烟中毒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炉灰渣这种难于处理的固体废物,对城市风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以伪满之后,吉林城百姓在冬季普遍烧煤,炉渣煤灰往往随意倾倒在道路上,经年累月,街道逐渐升高,建筑则相对下陷,并衍生出许多环境问题,并最终成为解放后城市改造中极难处理的一个大难题(《昔日吉林民间习俗》)。


从火炕到暖气,清代以来吉林城市冬季采暖小史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吉林市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八十年代初吉林热电厂“热水过江”工程为起始,火炕、火墙、火炉逐步被暖气取代,国营煤场也因平房的减少而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进入新世纪后,为提高环保水平,吉林市取缔了大批中小规模的锅炉房,采用大电厂集中供暖的方式,暖气片、地热管、成为主流采暖方式。加之空调、电热扇等新式供暖辅助电器共同作用,让那些数百年承袭的冬季采暖方式在城市中渐渐走入了历史。



煤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