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面,白龍馬為什麼不在妖怪每次抓唐僧的時候,帶著唐僧逃跑呢?

古梁鏞


其實真的不是咱們的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不愛師傅,也不是咱們的小白龍不想救師傅,實在是,他既不能救並且還救不了。

造成這個情況時有多方面的原因,應該可以從幾個角度進行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小白龍的責任就是馱著唐三藏去取經。

在西遊原著中,第十五回有言:“菩薩道:“那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取經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所以可以看出來,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分工是明確的(在原著中是小白龍是沒有認師父的)小白龍的責任就是馱著唐僧,聽話就行,而帶著唐僧逃跑是相當於救唐僧的性命,而小白龍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這是第一個原因,因為用僅僅十四年就能洗清一身罪過,這對於動不動就活幾百上千年的龍族來說,這太容易了,既然這麼容易為啥我還要多幹呢,多幹了也不多給我開工資的。

其二、法力也是不夠,真的是有心無力。

在西遊記中,大家都知道龍族的地位是真特麼的低,連一個凡人做個夢就能殺一條,來個倆門神,就能給龍魂擋在門外。在看看小白龍的出身,雖是一條龍,卻被摘去了項下龍角,要知道角這個東西可是龍蛇類神獸的重要標誌,而小白龍被生生的折去了雙角,剩餘的法力不足十分之一。

大家想想看,唐僧怎麼著也是主角,一般人不敢怎麼著,敢抓唐僧的有一個是善茬子嗎?而且每次妖精要吃唐僧,都得什麼洗洗啊,整點儀式什麼的,但是小白龍呢,首先對於那幫妖精來說,沒什麼價值,萬一帶著唐僧逃跑,被妖精看見了追上了,一個大招把小白龍打死了,這個往下還怎麼演?你讓一條不比真的白馬厲害多少的龍去幹這個,你這不是難為龍呢嘛?

其三、小白龍對於猴子和八戒的實力是很清楚的。

這倆人一個齊天大聖,一個天蓬元帥,哪個玩起命來不能把三屆鬧個天翻地覆呀。作為取經小隊的第二名弟子,小白龍知道就算師父被妖怪抓了,也能救回來。如果救不回來,那隻能說明是不想救。

三打白骨精那段,唐僧不識好歹的把孫悟空趕走了,結果遇到了黃袍怪,主要戰鬥力沒了,實在沒辦法了,小白龍不得不親自出馬,化作侍女,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想要自己救救師傅,可是呢,還沒幾下子,讓黃袍怪打夠嗆,要不是跑得快,小命都沒了。後來還是小白龍出主意,請回猴子,三下五除二就把黃袍怪收拾了。

從這以後,小白龍算是明白了,打怪這個事就不是他乾的,有著三個師兄在,自己的任務就是馱著唐僧走就行了。

其四、小白龍要是帶唐僧逃跑了,沙師弟就失業了。

來,想想看,老沙的作用是啥,無非是挑個擔子、然後一有什麼事情就留下,照顧師父,所以說,這遇到危險,老沙的責任就是去保護師父,保護的好,就沒事,保護不好,就被抓走了,然後再由悟空和八戒去救。

這保護師傅的差事算是沙師弟的,如果自己都幹了,那讓沙師弟咋辦,總不能沙師弟也變成白馬吧?

綜上所述,其實在妖怪抓唐僧的時候,真的不是小白龍不出力,實在是小白龍有心無力呀,在西遊中,類似小白龍這樣的龍族真的是千千萬,地位相當的低,小白龍又是條罪龍,實力還低,在西天路上這麼多大妖的面前,小白龍真的很無奈,他的處境沒比唐僧好多少,唐僧起碼還有人要嫁給他呢,而小白龍呢,真給某個大妖怪惹火了,一招,觀音菩薩就能換條龍了,所以小白龍只能先保全自己,再去保護師傅。


平凡的帝企鵝


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白龍馬不是凡馬,為什麼卻眼睜睜看著唐僧被妖怪抓走?他為什麼不帶著唐僧逃跑?


在《西遊記》原著中,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玉帝所賜),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準備不日遭誅。

後因南海觀世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可是他不認識唐僧,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又稱八部天龍馬)。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白龍馬在原著中被稱為“玉龍三太子”,白龍馬的戰力值雖然不高,但是,也不是可以隨便捏的軟柿子,曾經和孫悟空打了很久才落敗,和黃袍怪奎木狼打鬥時候也是戰了七八回合被偷襲才落敗。為什麼只和黃袍怪戰了七八回合就敗了,一是被偷襲,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觀音摘走了他的須下明珠,使他戰力大大下降。

那麼他既然擁有不俗的戰力,為什麼眼睜睜看著唐僧被抓走?甚至好幾次自己被一起抓走,或者被小妖牽走,也不反抗。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如來說:取經者必須苦歷千山,遠經萬水。

如來:“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取經的的這個善信就是唐僧,他必須苦歷千山,遠經萬水,才能取到真經,這個道理其他師兄弟和白龍馬是非常清楚的。唐僧所有的磨難都是他自己應該承受的,躲是躲不掉的。原著中通過孫悟空的話把這個道理解釋的很清楚,請看原著:

孫悟空說:“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夠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者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是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傳於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這番話是孫悟空對豬八戒說的,原著中描述,豬八戒聞言,對孫悟空非常佩服,連忙點頭稱是。

一句“若將容易的,便作等閒看”,把這個道理解釋的清清楚楚,孫悟空這話的意思就是,要想順利取得真經,就作一個旁觀者。不然就越幫越困難,幹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白龍馬正是如此,他兢兢業業馱著唐僧,一步一個腳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幹好自己的事,只有一次在絕境中,才化作人形,和黃袍怪打鬥,不敵負傷以後還力勸豬八戒去找回孫悟空。


第二、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馱唐僧絕不是輕鬆的活。

原著第二十二回,在流沙河邊,明確指出了馱負唐僧之難,以豬八戒之強壯,尚說“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以孫悟空之神勇,也講“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

而白龍馬卻默默地做著眾人不屑為又不能為的工作,對於唐僧這個重如泰山的凡夫來說,白龍馬想帶著唐僧逃跑也不是那麼容易啊!


第三、五個人的角色分工明確,才是一個完美的團隊。

在取經路上,受《西遊記》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產生錯覺,認為孫悟空負責降妖,沙和尚負責挑擔,豬八戒負責牽馬,其實原著中,牽馬的是沙和尚,挑擔的是豬八戒,這個是題外話。

說回白龍馬,那麼,白龍馬的角色就是馱著唐僧去西天取經,白龍馬非常清楚幾個人各司其職,才能圓滿完成任務。所以他只是忠心耿耿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不痴心妄想投機取巧,這個是非常難得。

有大本事,卻能安守本分,不僭越,這是非常難得的智慧。試想,如果白龍馬不馱著唐僧,天天想著降妖除魔,唐僧能到達西天靈山麼?顯然是不能。有白龍馬馱著唐僧,他還走了十四年,如果白龍馬不好好幹活,估計兩個十四年都到不了西天。


第四、白龍馬的重要性就在於他忠於職守。最後成為五聖之一。

在功成之日,白龍馬同唐僧等人同受如來加封,是為“五聖果位之時”,

詩曰:一體真如轉落塵,合和四相復修身。五行論色空還寂,百怪虛名總莫論。正果旃檀皈大覺,完成品職脫沉淪。經傳天下恩光闊,五聖高居不二門。

那“一體”(唐僧)所合和的“四相”中當然也有白龍馬。可見白龍馬在取經集體中決不是個可有可無的小角色,而是有著相當位置的。他也得到了如來的肯定,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注意,白龍馬是菩薩果位。



以上就是劍寒認為的妖怪抓唐僧的時候,白龍馬不馱著唐僧跑的原因,不知各位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我是劍寒,網絡文學作家,我的古典仙俠連載小說《狂仙》每天都有更新,現在關注可以免費閱讀。


劍寒八萬州


看了《西遊記》這麼多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頭條居然看到了這個問題,果然是腦洞大開。

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如果每次妖怪來抓唐僧都被白龍馬帶著就跑,那還要什麼孫悟空,直接一匹白龍馬,小跑著就到了西天了,一路閃避,也不用妖怪了。直接一集跑到一天。大結局,全劇終。那觀眾看什麼啊。其實如果靜下心來分析,我感覺應該是這幾個原因。

1.白龍馬在不幻化成人形的情況下是沒有全部的法力的,白龍馬的原型是小白龍,你讓他幻化成一匹馬,他的法力是不會全部迸發出來的。

2.白龍馬也可能有這個能力,但是,正如觀音菩薩所說,取經路漫漫,不可以投機取巧,如果小白龍開掛般的飛跑,還有各種開掛功能,這顯然與觀音菩薩的教誨所違背,心不誠,顯然是不能取到正經的,所以,小白龍幻化的白龍馬,是不會開掛的,帶上唐僧躲避妖怪。唐僧必須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取得真經,帶唐僧躲避妖怪,無疑是壞了唐僧的取經大業。

3.小白龍為什麼會幻化成白龍馬,是因為他吃了唐僧的白馬。小白龍馱唐僧西去,其實就是他的贖罪之路。必須心誠,當然不能使用法力,除非是迫不得已。就像黃袍怪那一集,孫悟空別唐僧給趕走了,豬八戒和沙師弟又打不過黃袍怪,八戒還張羅著分行李,小白龍無奈才幻化人形救師傅。

當然,這些只是我的猜想,我感覺最重要的還是觀眾們的觀影體驗,遇見妖怪就跑,沒法演。


校園小萌新


白龍馬在入西遊的隊伍就已經分配到了腳力的這職位,

在分工明確的小隊裡,

你4師弟總不能想大師兄一樣又化緣又打怪又引路的吧?


火哥說生活


因為白龍馬只是一匹馬,他只負責做唐僧的“腳力”。這是在觀音菩薩配置取經隊伍時做的分工。

所以,固然“白馬非馬”,白龍馬絕非普通的馬,而是小白龍變的。他的變化術、戰鬥力也不弱,但他在整個取經路上僅僅在寶象國出手了一次。那是在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八戒、沙僧戰敗,唐僧被變成老虎,妖怪在朝中宴會上開始吃人的情況下,他變成一個美豔宮女出手的。然後,不敵妖怪戰敗後,又發出人聲,竭力要八戒去請來悟空,方過了此難。

所以,除非極其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白龍馬只是負責“腳力”。在這兒,“白馬非馬論”是不存在的,他就是一匹普通的馬🐴。

一匹普通的馬,怎能帶著唐僧跑過妖怪呢?


鄭光赫


小白龍被唐曾收服之前,吃了唐曾的白馬,唐曾沒有腳力了,小白龍就變成了白龍馬充當唐曾的坐騎,小白龍本身法力就不高,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路保護很顯然分工已經很明確了!如果說一遇到妖怪白龍馬就馱著唐曾跑了,那孫悟空都不用降妖除魔了還怎麼玩?還能成佛嗎?在劇中白龍馬也就是在寶相國出過一次手,還受了傷這也是為了勸說豬八戒去請孫悟空打基礎,為什麼呢?因為小白龍已經變成馬了!馬就是馬它的職責就是把唐曾駝到西天,降妖除魔!是孫悟空他們師兄弟的工作!


老孫天天見


以我淺薄的知識來分析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實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來,白龍馬的地位在西遊記中地位是非常低的,龍在裡面的地位並不高,誰都能欺負他,它是屬於坐騎行列的,即使取經成功了,也就封了個八部天龍,說到底就是個看門的。

還有取經的路上,他們四個是分工好的,猴子除妖,八戒牽馬,沙僧挑擔,小白龍馱唐僧。

再有孫猴子說過,馱著唐僧駕不得雲,騰不了霧,何況小白龍了,唐僧是凡人之體,必須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方可成功,取不得巧。最後再說一點,本身除妖的事情就是猴子的,何況有八戒沙僧協助,再說了小白龍跟他們三個比,道法太淺了,所以根本用不到他出手。


阿三影視


因為唐僧取經本來就是要接受考驗的,一路上的各種磨難都是規劃好的,這些都是九九八十一難的範圍。如果遇事就跑,怎麼能顯出他求取真經的誠心啊!



如人飲水727


跑不過呀


奶茶傑哥


呵呵,我是老吳,小說是我寫的,我來回答你::

1、變成白龍馬步行到西天取經其實也是龍太子修行的一個過程。記得悟空對唐僧說過,為何非要不行過去?俺老孫一個跟斗就把真經取回,何必遭這個罪?龍馬可以帶他跑,就跟三兄弟可以揹他飛一樣,但有違菩薩的初衷。

2、其實也是背不動。唐僧在途徑流沙河的時候,曾希望悟空八戒揹他飛過,二人表示:師傅是個凡人,揹他過河無法施展法力,重達千斤,太沉!道理也是一樣,白龍馬在唐僧每次遇到危險,都是步行逃跑,未有騰雲駕霧逃跑,其實也是無奈。

3、有些妖怪或者人物法力確實高超,還沒來得及跑就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