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不會重新崛起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香堂風子


日本能否成為亞洲第一大強國?我轉了轉地球儀,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日本已經是強國,這個無需否認。和平憲法對日本軍事的制約,在內有安倍修憲、外有特朗普要求日本協助更多的形勢下,和平憲法對日本自衛隊的限制被打破的時間不長了。

但不管怎麼說,亞洲第一強國這個稱號不容易拿到——競爭者也不少吧?

東亞的東方大國;

北亞的俄羅斯;

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

西亞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沙特、埃及、以色列等

還是要爭一爭的——雖然對很多國家而言, 是重在參與吧。


政治上親日國家不少

印度、泰國就反對1952年的《舊金山條約》,支持日本。蒙古、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是親日的。

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日本關係也很好。

G20前日本還和法國簽署《海洋安保協定》,活生生的把法國拉進太平洋,給予法國太平洋國家地位——法國在太平洋有海外屬地。

日本和中東的沙特、伊朗、伊拉克、以色列關係都不錯。

若日本軍事上放開了,恢復滿血狀態,日本想要組成一個亞太版北約並不困難。

經濟上日本對外投資是亮點

由於日本國內不算很大,難以成為各國的主要出口國,而日本也是大力發展外貿型經濟。因此日本總是需要在各國進行投資生產,獲取原材料、當地生產等有助於當地國家的經濟活動。

日本的外向型投資,是很多國家親日的理由——雖然不能出口到日本,但日本的投資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僅次於美國 科研經費世界第三

日本科技優勢主要在消費電子產品、機器人、汽車工作、鋼鐵、機械、化工、金屬工業。

2003年日本發射凖鳥號行星探測器,並在2010年6月成功返回地球,成為人類人造航天器首次在月球以外的行星著路並返回地球。

2007年日本發射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並計劃在月球建立不需要補給的月球無人基地和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太空建設深太空港。

在核武器上,1940年日本海軍就開始研發核武器。1941年東條英機就讓仁科芳雄開始仁計劃的核武器開發計劃。1943年因為核武器或許有不成功的機會,日本海軍才停止核武器計劃。1945年2月,日本成功分離出鈾235。

軍事上自衛隊定位為美國輔助部隊

日本自衛隊正規人數是25萬,比英國正規軍人數還多。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實際航母級別、可升降F35的出雲號等軍艦,航空自衛隊擁有F35等第五代戰機,其實力不可小覷。

日本軍費雖然維持在1%GDP水平,但也是世界第七高軍費國家。


綜述

日本就是東亞的英國,保持強大的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在國防上跟隨著美國的步伐走,享受著美國的軍事保護,執行效率高、科技高、小而精的作戰策略。

雖然日本未必能夠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但其實力不可忽視。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不要比了:

1: 中國城鄉滿大街跑的都是日本造的汽車,日本城鄉的街道上能看到中國製造的汽車?

2: 各國記者肩扛的“長槍短炮”大多是日本產的而不是中國產的;

3: 高科技產品“光刻機”,中國需花十多億美元從荷蘭進口,而日本產的光刻機,產品供大於求,但,卻對中國禁售;

4: 截止目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等若干獎項,中國大陸的科學家還未染指,而,日本已有多位學者獲此獎項;

在此決無長倭寇志氣而滅自己威風的意思,要做到知其知彼才好,中國的家底很薄,被列強奴役了百年之久,新中國成立也才70餘載,其間還鬧了很多自廢武功的運動,近三、四十年才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與老牌的工業、科技強國比,還是有需要我們努力追趕的領域,所以,切不可做個夜郎方為上。


魔法釘板


日本本身就是亞洲第一強國這點是無可置疑的,從範圍上來說除了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就亞洲幾個國家來說,中國是世界大國,印度是區域大國,南亞的霸主。那亞洲第一強國的桂冠自然是日本的。

那日本有沒有可能超過印度成為區域性大國呢?這恐怕很難,眾所周知,綜合國力的組成是軍事、政治、經濟三大要素。

軍事上印度的軍事規模遠大於日本,而且擁有核武器、航母等進攻型武器。軍工科技上印度有國產戰艦,而日本的戰艦隻有空調是自己的。日本的“心神”戰鬥機在美國支持了雷達技術、發動機技術、航電技術的情況下,發動機推力僅有5噸,遠落後於印度“光輝”戰鬥機的8噸推力,和中美俄14噸以上的大推落後更多。

政治上印度在美俄兩國間左右逢源,且是南亞的地區性大國。而日本做為二戰的戰敗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多方限制,更有日本是美國的殖民地的說法,兩國政治上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經濟上日本略強於印度,但印度經濟在高速發展中,GDP增速長年在7%左右。而日本GDP長年零增長甚至負增長,被印度反超也是時間問題。

以體量來說日本做為無資源無能源且災害頻發的國家,能成為亞洲第一強國本身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從日本人75歲退休來看,日本也是一個非常勤勞的民族,從中國抗日戰爭就有400萬漢奸到現在頭條上有依然有很多人為日本說話,說明日本也是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




神奇的小波


很明顯日本不太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了,近代日本率先學習西方,國內近代化較早,工業化開始也早於其他國家,所以那時候日本可以在亞洲屬於數一數二的強國,而亞洲這些大國目前都是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國力翻著跟頭地往上升,日本很難再超過它們。


一個國家強大了首先要具備兩點,第一是強,第二是大,過去有人說我們國家大而不強,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們很強大了,但是有些小國,比如歐洲那些國家或者日本,它們可以強,但是沒有辦法大。國土面積就那麼大,人口就那麼多,資源就那麼一點,如果不侵佔土地很難變大,而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在提倡和平,反對侵略,況且就那個體量,它們對戰爭的維持力並不強,誰也打不過,或者說打一仗之前的一切發展付之東流。


發達國家的標準更強調人均,所以那些百十來萬人口的小國多數都成了發達國家,可是如果要是看總體實力和發展潛力,它們遠遠不能和人口過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相比。可以說它們現在的強已經到頭了,它們的人口和資源潛力也就到這了,那些大國的發展才剛剛開始。

在亞洲體量比日本大,又正處在向上發展的國家恐怕不止一個,我們國家不必說,發展能力非常強,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雖說發展並不是那麼順風順水,但是畢竟是在向好發展,只要潛力尚在,超過日本的可能性別管大小,總歸是有的。


鍋蓋頭司令


日本將會再次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甚至再次成為日寇都不是沒有可能!

我們不妨來捋一捋日本目前處於亞洲第一的優勢~

一,國民整體素質哪國強?答案無疑是日本。

二,教育,科技整體水平哪國強?答案無疑是日本。

三,青少年整體素質哪國強?少年強則國家強,家長強則少年強!無疑還是日本。

在這三大立國之本的優勢前提之下,

日本這個國家由於生存資源,

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等因素,

直接導致其不可能長時期立足生存於本土,

很自然地隱藏著向外擴張的賊心和賊膽,

而且這是己經歷史印證的事實。

何時再次重演?

只是個時間、國際形勢向其有利傾斜之時和國力不斷更加強大等因素的到來之時!

我國東面兩大強敵環視,

一是同床異夢的俄羅斯,

一是包藏狼子野心的日本。

因此,

我們應該採取的長期性國策是象美國遏制我國發展那樣,

明裡暗裡地遏制俄羅斯和日本的國力發展,

以防後患。

敵國弱則我國安。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1942年至1945年間,日本被剝去了帝國的外衣,這個帝國曾經包括日本本土、琉球、朝鮮、中國東北三省、整個中國海岸、整個法屬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荷蘭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西太平洋,一直延伸到關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南。


在美國的地毯式轟炸下,日本的大城市變成了燃燒後的瓦礫,廣島和長崎變成了死城,日本二戰造成了200萬軍人傷亡,50萬到100萬平民死亡傷亡。 然而,在現代史上最具毀滅性的失敗25年後,日本自誇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第一、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在麥克阿瑟的統治下,日本站了起來,宣佈放棄戰爭權,並在20世紀60年代達到10%的經濟年增長率,70年代達到5%,80年代達到4%。日本以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資源貧乏,曾經創造了一個有美國一半的經濟奇蹟,而且在許多技術領先世界。 這是日本人的非凡成就。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似乎準備超越美國。 但沒有發生。日本的經濟萎縮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日本早就被中國超越,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讓日本相形見絀。 1988年,世界十大公司中有八家是日本公司。如今,日本前20名中沒有一家公司,前100名中只有6家。日本的國債是國內生產總值的200%。 日本要超過鄰居成為亞洲第一需要一個更大的奇蹟。


日本有1.27億人口,然而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日本人將減少2500萬。為什麼?日本是地球上最老齡化的國家,平均年齡為45歲,幾十年來生育率一直低於零人口增長率。 為了維持適當的人口,其婦女的生育率必須是2.1個孩子。日本的生育率是每名婦女生1.27個孩子,這還不到目前人口所需的三分之二。

1960年,當日本正大步超越西德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時,其49%的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不到8%的人超過60歲。 如今,日本只有23%的人口在25歲以下,超過30%的日本人超過60歲,日本的平均年齡已經飆升至45歲。 坦率地說,日本正在老齡化、萎縮和死亡。 到2050年,25歲以下的日本人不到19%,而44%的日本人將超過60歲。中位年齡將達到55歲。


日本1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已經連續28年下降。二十年來,日本高中畢業班的規模縮小了35%。 孩子都去哪裡了? 然而,日本發生的事情並不是日本獨有的。 俄羅斯人口的萎縮速度是日本的2到3倍,每年失去50萬人。德國和烏克蘭這方面和日本勢均力敵。

從現在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翻一番,達到20億。拉丁美洲和亞洲將增加10億以上的人口。 到2050年,預計只有孟加拉國、埃及、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這六個國家的總人口將增加近5億。 如果人口是國運,太陽現在已經不在旭日東昇的土地上,太陽正在西方落下,日本的時代已經過去。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就目前世界總體格局而言,日本永遠也不可能掘起為亞洲第一強國。

這是世界大國博弈的客觀結果所決定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不考慮日本自身的努力,因為就憑日本那點地方,那點資源,無論日本人怎麼的努力,也絕無成為亞洲第一的可能。

日本要成為亞洲第一,有倆道坎是必須要邁過去的:

第一,美國的衰落。美國跌下神壇,失去世界領袖的地位,風光不再。日本可以不受節制,為所欲為。

美國失去世界第一的可能性極大,但日本要想為所欲為,則難於上青天。

第二,美國失去世界領袖地位的同時,必然是另一個大國的掘起,這個大國放眼全世界,唯一可能的只有中國,中國掘起為世界第一,那當然的也是亞洲第一,日本成為第一的路就是絕路。


歲月如歌0898123456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了工業強國的發展,不僅完成了成長產業的替代,還在低速增長的背景下,實現了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特別是日本工業確實從客觀來看,幫助了日本恢復到了一個經濟大國地位,經濟大國地位有了,那麼日本謀求戰略和軍事大國地位就開始了!日本現在還想恢復二戰前,亞洲第一強國的夢想基本不可能實現,因為現在的日本不具備爭奪第一的實力、國力。但對日本不可小視的是,日本仍然沒有放棄發展軍事力量!

日本近年來軍費大漲,日本防衛省一直認為增加防衛費用是當務之急。而日本首相安倍上臺後,每年都增加日本防衛費用,比如在2020年,增加的預算購買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改裝出雲號航母,研製日本下一代國產戰鬥機。

日本在2019年的防衛省費用增加到2000億日元,雖然日本債務負擔日益沉重,會限制日本發展軍力,但日本仍然在迅速發展軍事力量。近年來,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自衛隊武器系統升級、換代很快,尤其是潛艇、驅逐艦、防空導彈等武器上,比如日本擁有美國提供的愛國者-3防空導彈、新式宙斯盾戰艦27DDG,自行研製了一些坦克、反坦克導彈、運輸機等武器,特別是蒼龍級潛艇,目前的數量達到了12艘。由於美國的限制,日本對地攻擊武器和彈道導彈早前沒有發展,甚至日本妄想的洲際導彈、大型航母更不可能擁有。由於沒有大型的武器,日本自衛隊只能為美國軍隊“打工”,打下手。這造成了日本現在的國力、軍事實力很難實現亞洲第一,未來20年內基本不可能。

而要想成為大國,核武器也是必須的。雖然日本在國內擁有30噸核材料鈈,但是在美國的壓制下,日本想壓制核武器的苗頭基本沒有,並且日本國土狹小,戰略核打擊迴旋餘地很小,擁有核武器反而自己打不起核戰爭。美國也是防止日本崛起重要國家,美國擔心日本崛起後對美國造成威脅,造成了美國時時刻刻壓制日本武器發展。


浴火


雖然很多愛國青年不服,但可悲的是幾乎所有愛國青年的文化程度都相對弱那麼一點,靠他們只能在遊戲裡再次強大。

而日本自二戰廢墟中站起,靠美國扶植,自身的反省和天皇不再掌權,日本徹底變成了一個現代國家。再加上日本東亞人的智商,全新的日本再次騰飛可以想象。

日本本土面積小,但在世界投資和移居體量卻大。

秘魯等國事實上已經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日本。

其文化和人員向世界的傳播過程中是溫和和富有建設的。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在國際上形象不錯。

而日本的強大科研能力註定日本很容易成為軍事大國。俄羅斯與日本在中國領土上的戰爭發生過,並勝之。現在為四島之爭日本在軍事上並不悚俄羅斯。相反,在不動用核武的情況下,俄羅斯已經事實上戰力不如日本。俄羅斯的海軍更是如此。日本正在升級全新的世界一流的八八艦隊,有興趣可以瞭解下。

而遺憾的是,作為深受其害的國人,除了嘴皮子上打勝仗外,在實際發展中,遠遠的難以追趕上日本。

搞到今天,連食品安全,醫療科技,生活用品竟然都以從日本得到的為榮。現在有錢人去日本治療成為事實。真正的國人當引以為戒,知恥而後勇。但事實上沒有什麼辦法,中國是精英階層移民最多的國家,智商最高的那群人,幾乎都選擇了用腳後跟來愛國,但他卻是國情不確定性的無奈。沒有真正高智商精英階層來領導並發展科技,談何發展?所以我們聽到的都是學術造假和拿來主義,看看你身邊幾乎所有的現代產品,基本都是別人家發明的。我中華何時才能走出歷史的怪圈呢,這又是一個問題。


yhh1881


如果不論國土不論人口,那麼現在的日本還是第一,這一點毋庸置疑。

日本已經平均綜合在亞洲最強了,那麼還談什麼崛起?你該說它能不能守住這亞洲第一。


“船小好調頭”

如果將世界比喻一片波濤洶湧的海洋,中國和日本相當於一艘貨輪和一艘快艇。

當年的改革日本很迅速自上而下就能夠做到迅速的改革,並且能夠迅速的吸收西方的優點,是因為日本整體的體量小,任何改革都能夠迅速實行。就像一艘走錯航線的快艇,輕輕一撥動船舵就能夠轉向。

而中國不同,中國的改革往往需要一個時間,而且過程很漫長,並且需要不停的適應,是因為中國的國體過於龐大,改革時期的中國就相當於一艘貨輪,它的轉向往往很漫長,但是一旦調整航線,就會乘風破浪暢通無阻。


日本守得住這個亞洲第一嗎?

很多評論員評論中國和日本時都會客觀的用一句話概括“差距在縮小”

日本從清朝末年就開始領先中國,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前夕,日本當時領先中國“一百年”這點毋容置疑,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國力漸漸開始恢復,差距也就慢慢的縮小。

首先從國體來說,中國的國土資源和日本的國土資源比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基數上就高出日本幾個等級。中國現在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避開和中國做生意談合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來看,現在的中國是高於日本的。

再者隨著歐美國家的對中國的壓制和封鎖,中國這些年的製造業也在逆境中突破成長,中國的製造業現在已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方面,在“科技是國家第一生產”的推動下,中國的科技創新也在逐年上升,2010年(SCI)收錄的世界科技論文總數量中國佔10.4%,直觀點:“航空航天”“中國高鐵”“天文觀測”“量子領域”“通訊領域”這些都邁入世界前列,而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開始的成績。

隨著今年的“5G”的退出,又讓世界見識到中國“智造”。

軍事上,我無法評價,但國慶閱兵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不是嗎?

但中國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整體教育水平有待提高,而且中國足球更要提高。


雖然中國今天的成績是可以值得稱讚的,但我們不能驕傲,不可以去小瞧這位“鄰居”,居安思危一直都是我們國人的優良品德之一,我們要為實現“中國夢”做奮鬥,要為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而做出努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


話說回來,全宇宙不都是韓國的?他們才是“第一”呵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