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历史总探长


张作霖回奉天的前几天,深夜召见张学良,两人商讨当前时局和东北日军动态,同时张作霖对返奉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犹豫不决,让张学良拿个主意。学良也不敢擅自表态,日本人在山海关一线调兵遣将,他爹又把日本关东军得罪得不轻。张作霖本打算坐汽车绕路回奉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手下人考虑大帅的身体和路途的安全,并且认为沿线安排了兵力坐火车方便、快,而且吴俊升、张作相几个把兄弟都认为坐火车万无一失。没辙,最后抓阄定的坐火车。



1928年6月4日凌晨05点30分,也有的记载是05点23分,在皇姑屯三孔桥,一声惊雷半截车厢飞上天。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浑身是血炸飞出车外,宪兵司令齐恩铭封锁现场,将大帅搭上他的专用汽车,重病保护之下送进奉天大帅府。



奉天省长刘尚清和齐恩铭商量必须严密封锁消息,派了重兵把大帅府重重包围,除了至亲至近之人一律不准进出。经过抢救医治,恢复了点神智,晚上9点多回光返照,交代后事,与世长辞,终年54岁。大家商量秘不发丧,五夫人(又叫寿夫人)镇定自若,擦干眼泪,对外宣布大帅身受重伤,但抢救过来了转危为安。早有细作给小日本传话。当时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南满铁路总裁都携同家眷已探病为名去打探消息。要说这五夫人,也确实是个英豪,出身名门,富有才气,对上尊敬有加,对其他各房太太子侄都不分彼此恭恭敬敬,无有偏颇,是张作霖的贤内助,年纪轻轻就掌了家,张作霖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大帅被炸后也是拉回到她这里养病。



这次逢遭大难,处变不惊,心里强忍着泪水,脸上还得笑盈盈。明明知道害人的凶手就在眼前,还得好茶招待,谈笑风生,对这些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小日本表达感谢。五夫人纵横捭阖,在交际之中传达出大帅虽受了重伤,但人没事,过段时间就康复,这消息可把他们给愁坏了。小日本坐不住,老来探病还想派医生来以帮助看病为名打探,最后又想了个招,帅府的一个厨师长的个头和相貌有点像张作霖,包扎包扎化了妆冒充张作霖躺坐在床上喝粥,让他们在外屋或明或暗地瞧瞧,这才让他们死了心。关东军一下傻眼了,没想到张作霖没死,他们趁乱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吞并东三省的计划落空了。后话就是拍电报,派专人通知张学良,少帅稳住阵脚,收缩兵力,剃头返奉为父奔丧。


明明凶手就在眼前却不能说,明明杀人者就坐在对面却还得笑脸相迎,落后就要挨打。百年前的战争年代如此,当今的和平世界也是如此。国际话语权是靠自身实力挣来的,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愿吾中华以史为鉴、聚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


溪丘


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作霖于当日不治身亡,他的死讯被立即封锁,大帅府在十七天后才对外发布了张作霖的死讯。张作霖死讯之所以能瞒天过海,与一个女人关系很大,她就是人称寿夫人的张作霖的五夫人。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通电全国退出北京回东北,但他的身份还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刺杀传言早就有之,张作霖对此也有耳闻。对于这次回奉,张作霖原本打算乘坐汽车出发,但因路途坎坷颠簸而放弃。

张作霖在出发之前也与张学良等人商量过此事,最终决定还是乘坐火车。在返奉的前几天,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就觉察日本守备队在皇姑屯车站附近有异常举动。齐恩铭立即电告张作霖,但张作霖并未重视。

但他针对刺杀传言也作了一些防范措施,主要是在出发时间上做文章。张作霖将一日出京的时间改成二日,但二日出发的却是其五太太寿夫人及佣人等。张作霖一行是在三日凌晨出发的,张学良等人为其送行。

张作霖的随行人员有前国务总理靳云鹏、国务总理潘复等高官,及其六太太马岳清及三公子张学曾和医官杜泽先等,另外还有两位日本顾问町野武马和仪峨诚也。列车到达天津站后,靳云鹏町野武马在此下车。

下午四时,专车抵达山海关站,张作霖在车上吃了最后一顿晚餐。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就从奉天赶来山车相迎,晚上十一时专车抵达锦州。沿途的车站都部署了岗哨,四日清晨专车到达皇姑屯,张景惠在此上车。

在距皇姑屯车站不远处的老道口和三洞桥,是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点,由日本人管理经营。张作霖所在的第十节车厢中,当时只有张作霖、吴俊升和温守善。专车在驶过三洞桥时,突然爆发出两声巨响。

(寿夫人)

张作霖所乘的车厢被炸碎,车身崩出只剩两个车轮。吴俊升脑袋扎进一个钉子,当场死亡。六太太脚部受轻伤,温守善急忙爬到张作霖跟前,发生张作霖脖子上有个洞,浑身是血。他与张学曾将张作霖台上汽车。

汽车高速向大帅府驶去,张作霖被抬进了东院的小青楼,紧急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于当日上午九点去世,享年54岁。张作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伤势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速速回奉天主持大局!”

当时日本人最想知道的就是,张作霖有没有被炸死,这对他们接下来在东三省的行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东北军政大权的顺利交接,寿夫人强忍悲痛,当机立断,下达了封锁死讯的命令,大帅府不能有任何哭声。

大帅府中的一切活动正常进行,除了贴身丫鬟外,其他人统统不得进入张作霖遗体所在的房间。在安排妥当后,寿夫人秘密为张大帅制作了棺椁。随后她将奉天省长刘尚青召来,要他在奉天戒严并关注日军动向。

刘尚清走出张作霖房间后,就大声对副官说,大帅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已经醒了。这让当时张作霖随行的人员大为放心,张作霖的死讯只有寿夫人和刘尚清知道,就连张学良夫人于凤至都不知情,别说日本人了。

对于张作霖的死活,日本人是一头雾水,一直处于猜测之中。次日,日本电通社报道称张作霖伤重,业已于当晚逝世。但很快电通社又报道称,张作霖已死说系误传。据本社奉天局详查,张作霖于今朝恢复知觉。

由此可知,隐瞒张作霖死讯的工作是做的密不透风。寿夫人在稳住局势后,找了一名副官化妆成士兵前往北京,要求张学良立即返奉主持军务。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的突然到访,让现场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林久治郎以看望张作霖为由,前来打探消息。寿夫人安排刘尚青应付林久治郎,两人正在寒暄之时,不知情的于凤至突然端着一碗参汤要去送给张作霖。但刘尚青并未阻止于凤至,因为当时寿夫人在大帅的房中。

如果阻止的话,林久治郎必定看出破绽。不久,于凤至拿着空碗出来说:“大帅的伤势恢复的很好,他让我传话,这段时间不想见客。”林久治郎听到后,便识趣的起身离开大帅府,一场外交危机被化解于无形。

日本人没有亲眼看到张作霖,是不会罢休的,于是又派来领事太太和川岛芳子前来一探虚实。寿夫人再次进行布置,大帅房间里放着戏听,还不时的有人端茶递水。这让前来拜访的两位女人,确信张作霖没有死。

当时的各大报纸都在猜测张作霖的情况,日本报社认为张作霖当时陷入昏睡状态,但已于次日恢复意识,除了近亲外,不接见外人。他们还猜测张学良会将军队后事托交杨宇霆负责,自己于近日回奉天看望父亲。

之后的日本陆军部不断受到张作霖死亡的信息,但都是采用不确定的说法。这说明当时大帅府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乱局中稳住了日本人。6月19日夜张学良秘密返回奉天,6月21日晚,张作霖死讯正式发布。

综上,张作霖在伤重去世后,大帅府通过封锁消息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成功的稳住了当时的乱局,寿夫人功不可没。


野史也是史


张作霖死的时候,张学良还远在万里之外的兰州,一得知消息,立刻往回赶。为了保障安全,他还化妆成一个伙夫。而此时的大帅府,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寿夫人站了出来主持大局,她强压心中的震撼,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她严令所有的家人严禁哭闹,对外严密封锁了张作霖已经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紧急召来奉天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进帅府商议大局,密不发丧,以求稳定局面。五夫人只用三招稳定局势,保证了东北军政权力的顺利交接。第一招:秘不发丧,一切照旧。五夫人以张作霖名义发表通电:主座“身受微伤,精神尚好”,“省城安谧如常”。与此同时,大帅府邸依然灯火辉煌,烟霞阵阵。杜医官每日仍按时到府上班,填写病案。厨房每日三餐仍按时送饭进去。家人一律不啼哭,不戴孝。 第二招,与日本周旋应付。日方天天派人“慰问求见”,都被“婉言谢绝”。主持家政的五夫人浓妆艳抹,与前来窥探虚实的日本太太们从容周旋。 第三招,全城戒严,耐心等待张学良回来。五夫人下令全城戒严,稳定局势,一旦日军有异动,立刻还击。同时,耐心等待张学良回来,保障张学良本人的安全。


游戏王的人生


1928年6月4日早晨5时23分,张作霖的专列在皇姑屯被日军炸伤,并于当日上午9时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4岁。张作霖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快回奉天!”

张死后,其灵柩并没有下葬,而是停在了大帅府东门的东厢房里,一直到九一八事变。我们从张作霖临终遗言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张学良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回到奉天,主持东北大局。据记载,此次事件共计死亡人数为20人,受伤53人。

最可笑的是,皇姑屯事件发生之后,日本人却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的罪行,根本不承认这件事是他们所为。就在爆炸过了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当时奉天的交涉总署日本科科长关庚泽,他给日本驻奉天副领事河野打去电话说:“日本人在交叉点附近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

但是河野死不承认此时是日军当局所为,于是便反问道:“是否已有确实证据? ”

关庚泽不容置疑地说道: “证据尚待核实, 但系日本人所为则是确定无疑的。”

张作霖——剧照

当然,此事的的确确是日本人所为,且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中国也已经确定是日本人所为,并提出抗议。但是日本人为了推卸责任和营造自己是无辜的假象,于6月4日早上8时的时候,日本总领事馆派内田领事与奉天交涉署日本科科长关庚泽会同调查。

最后调查的结果已经确定是日本人所为,但是日本当局就硬是说成是“南方便衣队投掷的炸弹造成的”。于是中国方面开始单独进行调查了,6月5日,奉天兵工厂派俄国工程师罗米托夫和达尔尼两位专家,由关庚泽等陪同,再一次进行仔细测量观察,并拍下现场照片 10 张。调查后俄国专家鉴定分析发现有两个可疑之处:

一是炸药量,根据爆炸程度判断,其炸药量有500磅到600磅之间;其二是炸弹的位置,一处是在桥东南侧石垛上方与上边铁桥脚连接处,另外一处则是在中间桥洞之副桥的北端位置;其三是炸药放置的方向,通过探查发现,炸药是从铁桥上面安置的。

通过这几点我们不难看出,炸药就是日本人所守备的南满铁路线上偷偷安放的,除了日本人能做到这一点之外,其余的人根本完不成。所以,日本人想推卸掉这一责任,根本是不现实的。

张作霖像

日本人此举,就是想以打掉张作霖来解决满洲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制造混乱,让其部下分崩离析,从而全面控制东北全境。但是日本人的如意算盘似乎并没有打好,张作霖死后,东北非但没有散,反而还得到了更好的稳固。

当然了,这一点还是在张学良赶回东北,正式接受东北军政大权以后。在张作霖死后,大帅府立即全面封锁消息,争取张学良从北京回来的时间。这一点,张家的人做得非常到位。

在事发之后不久,日本当局就派出相应的人员,假借看望之名,前往帅府一探究竟,如果张作霖死了,那么就可以采取下一步计划。但如果没有死,那就暂缓计划的进行,并作出相应之表现。

皇姑屯事件

但是帅府的人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慌张,反而越显镇静。特别是张作霖的几个姨太太,在面对日本人的询问时,表现得镇定自若,说道:“大帅的确是受伤了,不过好在没有伤及要害,现在已经处理好了,不日即可痊愈。”

前来“探望”的日本人看到她们镇定的眼神,再看看帅府里一切正常,便相信了。等到张学良正式回到奉天,权力交接完毕之后,张作霖的死讯才传出。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张家人不愧是军人之家,其心理承受能力,其全局观都要比常人强得多,当然,这也是老张家的独特家风和规矩的表现吧!你们认为呢?


方圆文史


张作霖被炸身亡,却成功地瞒过了所有的人,直到少帅张学良顺利接掌大权。这离不开一个人的策划――张寿懿。


张寿懿是张作霖的五夫人。

张作霖有六个老婆:赵夫人、卢夫人、戴夫人、许夫人、寿夫人、马夫人。

而五夫人张寿懿,人称之为“寿夫人”,是最受张作霖的宠信的,她也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张寿懿,原名王雅君,母亲姓王,她是随母姓。出生于黑龙江爱辉镇,是汉军正白旗。

张寿懿是名门之后,据说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后代,但根据史书记载,袁崇焕并没有后代,所谓袁门之后是后人崇仰附会。

张寿懿的父亲叫袁寿山,清朝的爱国将领。在与沙俄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寿懿的母亲名叫王松岩,海城县杏林世家,从小进入戏班,小有名气。后来在一次演出中被袁寿山看中,纳为外室。

王雅君出生于1898年。父亲袁寿山殉国时,她才三岁。作为外室,母女二人失去了生活依靠,母亲重操旧业,唱戏为生,相濡以沫,生活很艰苦。



1916年,张作霖受邀参加奉天女子学堂结业典礼,瞄上了代表致辞的王雅君,老色匪惊为天人,就找人上门提亲。母亲还犹豫不决,但王雅君却表示同意。

1917年初,张家大院喜气洋洋,锣鼓喧天,一朵鲜花从此就插在了肥料上。

张作霖这厮出身低微,从小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当了打家劫舍的土匪,整天和一帮土匪混在一起,言语粗鲁,行为不知礼数。

但张作霖对知识分子还是很尊重的,当了官以后,他也装模作样地在家里讲究起来,学些规矩和礼法。

五夫人张寿懿出身名门,上过学,有文化,又受母亲的影响,举手投足间有大家风范,张作霖就很欣赏她,依赖她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

五夫人头脑也好,为人大度,在家中和其他几位夫人关系处理得特别好,对伺候的仆人也多施小惠,赢得一众赞誉,让张作霖很高兴。

随着张作霖地位逐步提高,经常要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寿夫人知书达礼,能言善辩,张作霖带出去也涨面子,就常常让她陪同交往。

1923年秋,张作霖这个老色鬼在天津又瞄上了天宝戏班十八岁的小美女马岳清。寿夫人知道了,就将马岳清接到帅府,先收为贴身丫鬟,提高身份,再将其嫁给张作霖。张作霖就对五夫人更加信任。

张作霖就让五夫人冠上自己的姓,还为寿夫人建造了一座小青楼,做为“闺楼”。张作霖就这种认识水平,建个楼还是个青楼。


张作霖一共养育了十四个子女:8子6女。张寿懿为张作霖生下四个儿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

张作霖奉命辽西沙漠瀚海剿匪。他本身就是个大匪,也不知道剿的什么匪?

在辽西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栉风沐雪,餐风露宿,寿夫人王雅君追随张作霖在军中,当士兵们因条件艰苦而情绪低落之时,她就向士兵们发表讲话,鼓励士气。部队打了胜仗,还代表张作霖为士兵们发赏。所以在军队中,五夫人也受到广大将士们的衷心爱戴。

两次直奉战争以后,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对外交际活动更加频繁,寿夫人随伴迎来送往,作用就更加突出,外交才华也得以充分体现。


张作霖对寿夫人相当信任。寿夫人去营口视察经营状况,发现帐房先生栾贵田精明能干,回去后就向张作霖举荐,张作霖就将栾贵田调到军需处,主管财事,后又提升为军需处长。

有一次,张作霖检阅卫队,看到卫兵中有个矮个子,很不高兴:“谁让这个家伙来当卫兵的?”,旁边有人说是五太太推荐的,张作霖连忙改口:“怪不得这么精神,升为班长吧!”

当然,大家都知道,张作霖自己也个头不高。

1928年2月,寿夫人由北京返回沈阳处理帅府中事宜,没有与张作霖随行,却因此逃过了一劫。

6月4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寿夫人正在准备迎接大帅归来,迎来的却是被众人抬进来的血肉模糊的张作霖。

上下顿乱成一团,局面几乎失控。

寿夫人站了出来主持大局,她强压心中的震撼,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她严令所有的家人严禁哭闹,对外严密封锁了张作霖已经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紧急召来奉天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进帅府商议大局,密不发丧,以求稳定局面。又派人去滦州前线通知张学良迅速回来。

为了防止日本关东军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事变,寿夫人又以奉天省公署的名义在各个重要新闻媒体上刊登张作霖“安然无恙”的消息。

为掩人耳目,寿夫人又让家人如同往常一样,井然有序,还故意安排医生每天出入,作出按时诊治的假象。

日本领事前来探视,《朝日新闻》记者也来采访,寿夫人都给予接待,还若无其事,谈笑风生,安排楼上的留声机放着戏曲唱片,家人也如常送饭上楼。

日本领事夫人前来探访,五夫人明白她想探测张作霖的生死确切消息。日本领事夫人在客厅中,五夫人就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为其梳妆打扮,浓妆艳抹。日本领事夫人坐下饮茶,听到后面屋中张作霖标志的骂声“妈了个巴子”。

19日,张学良乔妆打扮,通过了日本关东军严密封锁的京奉铁路,回到了沈阳,立刻接手了军政大权。

21日,大帅府正式发布张作霖死亡消息,世人才恍然大悟。

五夫人张寿懿,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这个惊天动地的历史拐点,以她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精心布局,避免了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张作霖逝世后。六位夫人都未改嫁。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寿懿移居天津。解放前夕,离开天津到上海,转赴台湾省,于1974年病逝( 以张寿懿的孙子张闾实博文为准 )。


馋嘴肥猫铲史官


(仪峨诚也)


张作霖的死讯之所以能够隐瞒15天,最主要的是日本关东军被爆炸发生后在火车上的张作霖日籍顾问仪峨诚也给误导了。

首先要说,现在许多资料上说仪峨诚也叫嵯峨诚也,这是不对的,日文图书《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和《日本陆军将官辞典》均写作“仪峨诚也”。

皇姑屯爆炸发生时,根据仪峨诚也自述,他就在发生爆炸的火车上,他第一时间观察到了吴俊升与张作霖的情况。

根据仪峨诚也观察,爆炸发生后吴俊升是重伤,而张作霖意识还很清醒,

仪峨诚也也是第一个在爆炸发生后抢救张作霖的人,所以当时来说,仪峨诚也的说辞是最有可信度的。

由于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军部少壮派行为,并不是日本国家战略,所以当事件发生后,除开军部少壮派,日本其他部门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姑屯爆炸案现场)

当时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派人去打探消息,日本领事馆的人自然就找到了在现场的仪峨诚也。

而仪峨诚也大概率也不知道军部少壮派要炸死张作霖,所以他就把他看到的情况如实告诉了日本使馆方面。

但是要注意,当时日本使馆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自称在发生爆炸车厢,和张作霖、吴俊升站在一起,衣服虽然有爆炸痕迹,但是本人却基本毫发无损的日本现役军官仪峨诚也少佐。

日本领事馆肯定不会怀疑仪峨诚也撒谎,在见不到张作霖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就在爆炸现场却基本没受伤的日本现役军官,以及他证明张作霖被抬走时意识还清醒。


那么,日本领事馆自然认为张作霖受伤情况不严重,因为常理来说,不可能在三个人站在一起遭受了大威力炸药的冲击,两人重伤,一人轻微伤的情况。

所以当奉系发布消息,声称张作霖与吴俊升遭受轻伤时,就连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结合仪峨诚也的报告,都相信了奉系所发布的这一则消息。

关东军参谋长斋藤恒在日记里记载:“五时二十分左右,张作霖列车似在京奉线陆桥脚被爆炸。张(作霖)、吴俊升、嵯峨顾问均负轻伤……上午十时左右,人心已经恢复平静。”

事实上在十点左右,张作霖与吴俊升都已经去世了。

当然,之后日本方面为了探听张作霖伤势,还做了许多试探,但是日本方面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相信张作霖没有去世,只是受伤,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了与张作霖、吴俊升在同一个车厢,甚至声称与张、吴二人站在一起的,几乎没受伤的仪峨诚也证词的误导。


兰台


这件事是寿夫人与于凤至的功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从北京撤离,准备回到奉天。

结果日本人早就在路上埋好了炸弹,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被准确无误地引爆。

张作霖直接被炸药给炸飞了,喉咙流血不止,跟身边人说马上要小六子回来。

张作霖回到奉天之后,就死了。怎么隐瞒这件事呢?

这件事事关重大,平日里最受张作霖宠爱的寿夫人独当一面,马上下令封锁消息。

不许任何人做出悲伤的举动,自然也不能发丧。另一方面,就是连忙急电张学良回来。

日本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先是派日本军官林久治郎过来表示慰问。

这个时候于凤至出来了,拿了一碗羹汤说要去探望自己的公公。

于凤至此前知不知道张作霖已死,还真不知道,不过她从里面出来后,便对大家说,羹汤都被张作霖喝光了。

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给日本军官听的。

他回去后,日本人还是不放心,又派了驻奉天领事的太太前来探个究竟。

结果寿夫人表现得风轻云淡,似乎张作霖真的只是受了点轻伤,没有死。

日本人这才相信了张作霖还活着,而另一边张学良终于赶回来接手了军队。

这才发布了张作霖身死的讯息,日本人知道后,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十点历史君


张作霖遭遇“皇姑屯事件”,却能瞒住日本人的眼睛,此事不得不说得益于两个女人——一个是张作霖的五夫人寿夫人,一个则是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专列在经过皇姑屯的三洞桥时,日本关东军军官东宫铁男迅速按下了炸药的电钮,只听“轰”的一声,专列瞬间脱轨翻滚。

这一瞬间,张作霖被炸成了重伤,随后昏迷不醒,吴俊升则因被一颗铁钉击中头部而当场身亡。

张作霖被迅速送回沈阳帅府抢救,但很不幸的是,他最终仍然不治身亡了。

日本人虽然看到张作霖专列被炸毁了,但是却没有收到张作霖当场被炸死的消息,只是听说他被迅速送回了沈阳,究竟有没有被炸死,他们谁也不知道。

所以,日本人只能打着探望、拜访张作霖的旗号去帅府打探打探消息,可是,他们还没进入帅府,帅府便用一句“我家大帅受了伤,又受了惊吓,不便见客”拦住了他们。

日本人为就此放弃打探消息吗?显然不会。为了能够打探张作霖是生是死的消息,日本人可谓是绞尽脑汁。

于是,为了蒙骗日本人,让他们相信张作霖没死,只是受了点轻伤,寿夫人和于凤至轮番“登台唱戏”!

日本人一见没办法直接见到张作霖,所以采用了迂回策略,既然自己见不到张作霖,那便让自己的太太去拜访寿夫人,寿夫人可没事,总不会说受了惊吓不便见客了吧?

寿夫人一听日本人让日本太太来拜访自己,虽然她也不想见,可是她知道如果此时再拒绝日本太太拜访的话,必然会受到日本人的怀疑,从而暴露张作霖已经身亡的消息,所以她收起了悲伤,浓妆艳抹地出现了在了日本太太的眼前。

只见她笑呵呵地对日本太太说:“大帅受了点轻伤,受了点惊吓,我刚刚服侍他睡下,这才得空出来接待你们,抱歉抱歉。”

日本太太听说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心中将信将疑,随后又见寿夫人开了瓶酒说要庆祝张作霖逃出生天,再一看她淡然自若的神情,哪是悲伤的模样?

所以,日本太太也相信了寿夫人的话,张作霖没死,只是受了轻伤。

日本人得到了太太带回来的消息,也惊疑不定了,难道张作霖真没死?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确定张作霖到底死了没有,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日本人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也没因此放弃继续打探更为确切的消息,帅府想要瞒过日本人的眼睛,总不能让寿夫人唱独角戏不是?所以,张作霖的儿媳妇于凤至闪亮登场。

张作霖一死,奉系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如同一盘散沙,此时日本人如果对奉系出手的话,恐怕奉系只会被打死打残废。

所以,奉系必须得在日本人确认张作霖已死的消息之前,选出一个人作为张作霖的接班人。当时呼声最高的是张学良、杨宇霆和张作相三人,张作相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为了让张作霖走得安心,也为了奉系能够迅速稳定下来,所以便支持张学良接手奉系。

只不过,张作霖返回奉天的时候,张学良被留在了北京,所以想要张学良顺利接手奉系,便得拖住日本人,也就是继续瞒住日本人。

于凤至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虽然张作霖已经死了,可是为了不让人知道这事,她亲自去给张作霖送饭,并且逐日增加饭量,她是在释放一个信号——看看,张作霖的放量增加了,说明他的伤快好了!

她之所以亲自送,也是害怕日本人在帅府安插了眼线,之所以逐日增加饭量,也是故意做给日本人可能安插在帅府中的眼线看的。

如此一来,日本人更相信张作霖没有被炸死,只是受了轻伤了,所以更加不敢动手。

经过寿夫人和于凤至的“登台唱戏”,总算骗过了日本人的眼睛,让他们相信了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的事,为张学良顺利返回沈阳接手奉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928年6月19日,张学良安全顺利地回到了帅府,然后在20日接手了奉系,稳定了局势之后,这才在6月21日宣布了张作霖的死讯。

日本人一听,顿时傻眼了,什么,张作霖已经死了?!

不过,不论日本人怎么拍大腿后悔,怎么痛恨骗了他们的那两个女人,他们也错过了向奉系发难的最佳时机。


宁糊涂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作霖胜,之后部下郭松龄倒戈,浙江军阀孙传芳反奉,均被张作霖击败,1927年张作霖从奉系首领一跃成为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达到了人生巅峰,这其中,离不开日本人的帮助,当然帮助张作霖,日本人也想从张作霖手里拿到一些好处,比如在东北修建满蒙铁路,通过张作霖进一步控制东北乃至全国等,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张作霖跟日本人根本不是一条心,拒绝了日本人的很多次,于是,日本人策划了“皇姑屯事件”。

日本人想借此除掉张作霖这块绊脚石,在东北制造混乱,进一步控制东北,但在炸弹爆炸后,大帅府却异常的平静,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日本人也很奇怪,这一切都是源于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的功劳,她与日本人斗智斗勇,粉碎了日本人的阴谋。

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伤后,奉军警卫队立刻将张作霖送回大帅府,当时的张作霖已经奄奄一息,满身是血,对五夫人说:“赶紧让小六子(张学良)赶紧回奉天……”

过了一会儿,张作霖便气绝身亡,此时小六子正在关内,整个大帅府上下举足无措时,五夫人张懿寿压抑内心的悲伤,假装镇定自若的样子,命全府上下秘不发丧,严守秘密。之后,又在奉天的畅销的报纸上刊登张大帅无恙的新闻,又令奉天政府对外发表电文,大帅一切安好,正在养伤,状态良好,不日便能回归正轨,奉天一切正常。又派人送密信给张学良,告知家中有大事发生,速速回奉天。

为隐瞒日本人耳目,五夫人命全府上下如往常一样,各司其职,还故意每天请医生出入帅府,做出给大帅医治的假象。

这期间,当时奉天有名的报纸《朝日新闻》也来采访,五夫人盛情接待,接受记者采访时五夫人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仿佛往日一样,大帅的屋子里依旧播放着戏曲唱片,府里的下人依旧给大帅送饭上楼。

日本人觉得很诧异,便派领事前来慰问,表面上是慰问,实际上是来探测大帅的生死,五夫人依旧打扮的浓妆艳抹,与日本领事夫人邻座饮茶,畅谈家室,偶尔听见大帅又在屋中骂人,“妈了个巴子,真不让老子省心”。

这一切都是五夫人为了掩人耳目,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子,但小日本真的上当了,以为大帅没死,便没敢在东北挑起事端,五夫人的足智多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成功的遏制了日本人祸乱东北的企图。


历史课课代表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策划了针对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当时张作霖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的交叉处,火车突然爆炸,当时的张作霖身受重伤,并没有接着死亡,然后张作霖被手下掩护送回沈阳。回到沈阳大帅府没多久,张作霖不治、重伤身亡。

此次事件是日本关东军预谋策划的,因为之前日军曾拉拢过张作霖,张作霖自己也知道,如果和日本人为伍,自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支持,自己的武装力量能成为全国第一,但是张作霖自己也知道,如果和日本人狼狈为奸,那么会失去民众的信任,而且张作霖也知道日本人不是人,不做人事,所以他宁愿被日本人设计炸死,也没和日本人为伍。

张作霖当时被炸身亡,但是此时的东北无人主事,日本又虎视眈眈,所以大帅府秘不发丧,对外宣称张作霖身体没问题,是为了等待张学良在西安归来主事,那么大帅府是如何做到不让日本人知道张作霖的生死的?其实这多亏了张作霖的五夫人寿懿夫人。

寿懿夫人关键时刻顶上去,指挥大帅府的人:

一、不许哭,一切照旧

五夫人寿懿夫人命令大帅府的人一切照旧,不准哭,不能让任何人看出异样,大帅府依旧每天进进出出,高高兴兴,这让日本密探都被蒙混了,以为张作霖真的是没有事情。

二、关键时刻,亲自出马

当时日本人为了打探张作霖是否死亡,专门派出了平常和大帅府有交际往来的日本贵妇打探消息,五夫人强装精神,化好妆,打扮好,高高兴兴接待日本人,这让打探的人也看不出虚实,给日本人造成了假象“张作霖没死”,一直坚持到张学良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