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邱仲麟:中國歷史上的鯨豚擱淺

海出大魚:鯨類擱淺的時空分佈史料辨析:擱淺的規模與鯨魚分類龍困淺灘:科學與文化的多元視野

鯨魚為何會在海上死亡?科學家們提出了諸多假設,例如海中的鯨魚屍體因海潮被衝到岸上,或是地球磁場改變導致活鯨失去方向感。然而目前的科學研究,並未就這一問題給出定論。不止是現代科學家研究這一問題,在各類明清地方誌和文人筆記中,也可窺見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探索。根據史料記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魚在海上互相搏鬥後,失敗一方被海流衝至岸上。查閱康熙、道光年間的地方誌,可見記載兩條大魚互相爭鬥導致一方死亡的事件。這樣的觀測,不禁使人聯想到被譽為“殺人鯨”的虎鯨,也時常會襲擊其他鯨類。另外,如暴風雨、海溢、霖雨等異常氣候現象也會導致擱淺事件。異常氣候使得海潮氾濫,退潮後鯨吞便擱淺岸邊。古人觀察到的鯨魚擱淺事例,往往伴隨著暴風、洪水或其他直接威脅到人類生活的自然現象。萬曆年間的諸多方誌,都展現了秋季風雨多發時期的鯨豚擱淺現象。亦有文人筆記與方誌互相印證的案例,表明海溢事件與鯨豚擱淺的聯繫。

上述這些古人對鯨豚擱淺事件的分析,似乎可以與今日的海洋生物學互相印證。然而,今人與古人之間,畢竟存在巨大的文化、思想差異。長期以來,古人觀察到鯨魚擱淺時眼睛往往已經脫落,與今人觀察到的現象無異。但是,古人的解釋具有特殊的時代特徵。不少人認為鯨魚的眼睛之所以不見,是因為化作了“月明珠”,而鯨魚之所以會擱淺岸邊,是因為其觸犯了神明。柳宗元在《設漁者對智伯》中,認為“大鯨驅群鮫、逐肥魚”,因其“貪而不能止”,最終“北蹙於碣石,槁焉”;梅堯臣亦曾作詩“有時隨潮來,暴死疑遭謫”。這種說法到了宋代,漸漸發展成“貶謫說”——鯨魚觸怒海神、龍王而遭到“貶謫”和懲罰而擱淺岸邊的故事開始流行。直至明清,文人也熱衷於用這一理由解釋鯨豚擱淺,如大魚因為得罪龍神而失去雙目的傳說曾風行於清代的山東地區。除“貶謫說”之外,“閏魚”說在長江以北的地區也頗為盛行。“閏魚”傳說初見於明代,方誌記載認為,每逢閏年,海灘上就會出現巨大的“閏魚”,它們身軀巨大,退潮時擱淺岸邊,骨骼甚至可以作為建材使用。這一說法在清代得到了延續與闡發,清代後期,咸豐、同治年間的文人筆記,則體現了“貶謫說”與“閏魚說”的互相結合。

鯨豚擱淺以後,古人作出的應對也不盡相同。自古以來,百姓對於充滿未知與神秘的“神物”的降臨,都充滿著敬畏之心。有些地方的百姓,即使要割取擱淺鯨魚的鯨鬚、鯨肉,也要先“向龍神問卜”,得到了神明的允許後才敢執行。官民在發現鯨魚擱淺後,並不總是取肉而食,有時還會積德行善,嘗試將鯨魚送回海中。光緒年間的一條記載,顯示一條擱淺鯨魚的脖子上,懸掛刻有“康熙七年釋放”字樣的銀牌,照此推算,該鯨魚壽命應當接近兩百餘歲。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鯨類中壽命最長的弓頭鯨,壽命確實可達兩百餘年,而縣誌中對於這條鯨魚外形的描述,也基本符合弓頭鯨的外形特點。由此推斷,在康熙年間,可能存在鯨魚放生的事例。在不少鯨豚擱淺事件中,當地人認為鯨魚是“神龍”象徵,地方巡撫也不將“龍困淺灘”的事件上奏,還可看到百姓自發潑水救濟“神龍”的記載。

鯨魚體型普遍較大,對擱淺後的鯨魚,古人有著許多“妙用”。民以食為天,對於未知食材,中國古人從不缺乏大膽嘗試。在鯨魚擱淺後,許多記載顯示,鯨肉成為了當地百姓的美餐。永嘉縣的方誌稱鯨魚肉味美,與牛肉類似;海鹽縣的方誌記載,有居民在割取鯨肉後,特意運送至州縣販賣。雖有人因為食用腐朽鯨肉而患病,但還是不能阻止百姓對鯨肉的熱愛。此外,晉朝郭璞注《爾雅》,已有熬製鯨豚油脂的記載;清人筆記中,提及鯨魚熬製的油脂,可供數縣百姓用作燈明。鯨魚骨骼還可作為建材,《海門縣誌》有鄉民用大塊魚骨作橋的記載,象山縣的祠堂將鯨魚骨用作房梁。晚清民國時期,擱淺鯨魚的骨骼有時還用作展覽,安置於公園門口供人觀賞。民國以後,隨著科學知識的傳入,出現將擱淺鯨魚製成標本的記載。至此,邱教授梳理有關鯨豚擱淺的具體史實,依據豐富多樣的史料,深度剖析了中國歷史上對於鯨豚擱淺事件的不同認識。

邱教授的演講結束以後,馮賢亮老師進行了簡要點評,認為該研究涉及領域廣泛、使用史料精湛,對在座師生很有啟發。復旦大學劉永華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徐茂明教授等老師與學生,分別從歷史人類學、政治敘事、博物學、歷史自然地理等角度發表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