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不是壞人的“壞”,更不是惡,“壞”是一種對事物的洞察,能夠看見事物潛在的邏輯,這種喜歡探究和打破恆定思維的性俗稱格“不老實”。

事物分兩面,表層叫顯規則,潛在的層面叫潛規則,“壞”的人就是能夠看到潛規則的人。

就好比“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不是女人真的喜歡壞人、惡人,而是“壞男人”比所謂老實人更加了解女性,知道如何使女孩子高興,從而獲取芳心。

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是明白利益的本質。

因為個體認知多寡和環境的不同,利益交換的二者間往往信息是不對稱的,對於價值的衡量結果不同。

所以沒有絕對公平的利益交換,“壞”的人總是能在利益交換中,想盡辦法獲取更多。

“壞”的思維是要玩什麼套路賺錢,“老實人”的思維是怎麼強化自己從而多賣點錢;

賺是講套路,定規則,在錢或利益不斷交換和流轉過程中,獲取更多。掙是單純出賣勞動力。

老實人的思維是:”我的付出能不能匹配人家給我的錢“;

“壞”的人思維是:“怎麼能更少付出,更多回報”。

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是具有逆向思維。

人越“壞”想法就越不老實,總喜歡探究“為什麼”。

老實人都很聽話,最怕的就是犯錯誤,容易逆來順受;

“壞”的人從不聽話,青少年時期容易表現逆反心理嚴重,成年後發展成逆向思維,俗話說的“不按套路出牌”,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新東西,才能顛覆。

沒有逆向思維怎麼可能找到人生進擊的道路?

老話講“好孩子沒出息,壞孩子有發展”大同小異。

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情感束縛小,懂得“不要臉”。

社會是人情與利益的混合體,而“壞”與老實區別就在於怎麼對待情感束縛。

老實人害怕拒絕人,害怕談利益,顧慮太多。

顧慮:因顧忌而思慮,本質就是慫!

而“壞”的人,情感束縛很小,懂得放下面子,人情與道德很難綁縛住“壞”的人,其實在利益面前,面子真的不值錢。

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能更專一。

壞的人每天想的都是得到什麼,怎麼得到;

好人道德束縛過大,每天糾結應不應該得到,最後不了了之;

壞的人,只看結果;

好的人,太注重形式與過程

一個分心的人勝不過一個專一的人。

為什麼你沒錢,因為你不夠“壞”

“壞”一點,才能更獲得尊敬。

尊敬始於忌憚。

給你發好人卡的人,表面上尊敬你,實則心理瞧不起你;

說你是“壞”的人,表面上討厭你,實則因知道你“壞”而內心忌憚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