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算”天氣 這位老人讓“天有可測風雲”成為現實

他破解了世界級氣象難題,他是“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他發展了世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核心技術,他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

25歲 他解決世界級難題 “算”出天氣變化

1935年,曾慶存出生於廣東省陽江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上學時,他一邊下地,一邊讀書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慶存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4年,一場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麥凍死了,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糧食產量。曾慶存在北京看到了這個消息。當過農民,捱過餓,曾慶存想如果能提前預判天氣,採取防範措施,損失肯定能夠大大減少。所以,當北大物理系安排一部分學生去學習氣象學專業時,他欣然服從。

1956年7月,曾慶存本科畢業後,作為國家選派優秀學生進入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學習。國際著名氣象學家、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基別爾是他的導師。基別爾給曾慶存選了一道世界著名難題“應用斜壓大氣動力學原始方程組做數值天氣預報的研究” 作為他的論文題目。天氣預報的方程屬於流體力學範疇,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方程組之一。

会“算”天气 这位老人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

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依靠經驗來預判天氣,但由於無法對各種要素定量、定時、定點分析,準確度較差。進入現代社會,科學進步讓人們有了想要準確預報天氣的“野心”。20世紀50年代,客觀定量的數值天氣預報成為一個新興的學術領域。當時,各國的科學家都在求解數值天氣預報的原始方程,但多年來毫無結果。

1961年,世界上首個用原始方程直接進行實際天氣預報的方法——“半隱式差分法”被提出。“半隱式差分法”從分析大氣運動規律的本質入手,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不同的大氣運動過程,提出後即用於天氣預報,並一直沿用至今,奠定了當今數值天氣預報業務模式的動力框架基礎。而這個劃時代的方法,正是出自當時僅僅25歲的曾慶存之手。

会“算”天气 这位老人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

曾慶存:你第一個解決了,人家還沒解決,這個結果出來了我不是立刻要告訴老師嗎?過去那個機房非常熱,我在那裡面沒吃沒喝地弄,一出來,莫斯科那時候零下三四十度。但是我已經忘了冷,高興得一出來就脫衣服,發燒感冒我也不知道了,最後困得坐地鐵,不知道怎麼就暈倒了。等我老師一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高興得要命了,我也高興得要命。

以詩抒發報國志 為國再攀“衛星氣象高峰”

“溫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驅前。男兒若個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邊。”1961年,在獲得蘇聯科學院副博士學位後,曾慶存寫下這首詩,隨即馬上回國。回國後,曾慶存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氣象研究室工作,他發展了至今仍是世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核心技術的“標準層結釦除法”和“平方守恆格式”等方法。

会“算”天气 这位老人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

1970年,曾慶存迎來一個全新的身份,衛星氣象總體組技術負責人。當時,我國決定研製自己的氣象衛星,曾慶存被緊急調任。面對祖國緊迫的需求,曾慶存克服重重困難,解決了衛星大氣紅外遙感的基礎理論問題,並用一年時間寫出了當時國際上第一本系統講述衛星大氣紅外遙感定量理論的專著《大氣紅外遙感原理》專著,這是國際上這方面最早的理論專著。他提出求解“遙感方程”的有效反演算法也被世界各主要衛星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所採用,服務於實時天氣預警和短期天氣預報。

1979年曾慶存出版了《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為數值天氣預報和大氣動力學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曾慶存也成為國際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的奠基人之一。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於防災、減災、救災,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曾慶存:1998年大洪水那次我們是預報出來的,我們預報洪水夏天的雨量要多50%,我用方程算出來的,不是查出來的。

会“算”天气 这位老人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

倡導推進“寰”的建設 盼早日為“地球做CT”

2018年,我國首個專用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寰”在北京市懷柔科學城破土動工、計劃2022年完成。這個被形象地稱為“可以為地球做CT” 的大科學裝置, 是曾慶存目前最關心的。現在,他的身份是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工程的倡導者和推進者。

曾慶存:有句話叫“老驥伏櫪”,還有句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管活多大年齡,你一定要有精神,你要走下去,你研究科學要有精神和堅定的決心,一代代傳下去,真正為真理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