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

焰火的财经分享


应该说,非常少,非常非常少。

有些人的工作就是股票投资相关的,包括投研、销售等,但如果说前提是不工作,纯粹在家靠炒股为生,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首先,在不啃老,不做寄生虫,没有其他额外收入的情况下,算一算自己一年的生活费是多少。不工作确实可以省掉很多费用,包括交际、交通、娱乐、服饰等消费,但基本生活还是要有的。如果还上有老下有小,一年十万块的费用是免不了的。

所以,如果想不工作纯粹靠炒股过日子,这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本金足够多;第二,水平足够高。

本金这个前提不用多说,你就十几万,想炒股年赚几十万几百万,还是洗洗睡吧。要是有个千八百万,还敢下这个决心。

另外,国内炒股,七亏两平一盈利。如果你的水平不是全国股民中前10%的存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股市这玩意,对普通股民非常不友好,因为你是和全国几千万的人一起交易,按概率来说,除非天赋异禀,或者运气逆天,水平一般的很难长期盈利。

总之,确实有靠炒股赚钱甚至赚大钱的,但这种人,万中无一。这和30年前甩掉铁饭碗下海可不一样,投资是个脑力活,而且相对公平,如果自己不是拔尖那种,还是算了吧。

(晴溪)


孙建波


不参加工作,靠投资股票维持生活,是不靠谱的行为。鲜有成功的。

有个同事的老公,由于沉迷于股市,最后辞职进行职业炒股。在2015年那波牛市期间,赚了一些钱,于是以为自己成为了股神。在牛市即将冲顶的时候,头脑一热,卖掉了自已唯一的一套房子,买了股票。后面的结果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很快股票到达了顶部,接下来开始了长达4年的下跌。不用说,房子肯定是没了。后来同事因为这事和她老公离婚了。她老公现在在哪里都无人得知。

其实这样的事例还很多,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对大多数人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安心工作。把炒股当做一项业余投资即可。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了,也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我们从网络上,会看到有一些职业的股票分析人员。他们整天在网络上搞直播,教大家怎么买股票。这些人确实是在职业炒股,但是他们并不以炒股为生。而是靠广告收入,粉丝打赏,股评文章等来维持生计。炒股只是表面上给大家看的。所以千万不要受他们的影响。


南公子


我是不炒股的,但是我身边有个十几年的兄弟,靠炒股为生。我自己也服务过几家上市公司。我聊一聊他的故事。


他是山东淄博人,依托在一家专业公司,职业炒股,据说这家公司非常专业,他的老板赚了很多钱。2016年甚至在上海开了分公司,派他去上海做总经理,一年之后分公司解散。


印象很深的是,他在2015年春天,经常给我打电话,很兴奋,股市行情好,赚了很多钱,到了五六月份,告诉他太亏了两三百万,情绪很低落。


最近一年来,他每次告诉我,他对股市很绝望,想退出,又不舍得,想等一波行情再说。


眼看着他从信心满满、想要以此职业为生,谈起经济大势意气飞扬,到患得患失、情绪低落,感觉他就坐在一架不听话的过山车,起伏不安。


而我所见到的上市公司,往往看到不健康、不良性的作风,很多公司失去了积极进取的本质,开始变得傲慢、贪婪、腐朽,甚至变得愚蠢。


炒股,我真的不懂,暂时也不想去懂。


向金港的象


高中同学曾经得一场大病,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炒股赚钱后辞职,买了一栋千万的别墅,娶妻年轻二十岁,生一对双胞胎儿子,目前的状态是带自己家孩子。另一同学羡慕,学着炒股期货,工作老婆全没了,人已失踪。都是身边普通人,总结一下,全靠运气啊


千寻5325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工作,只靠炒股生活看着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国股市牛短熊长,一赚二平七亏,我想没几个人敢冒险做个职业股民。但是,我可以告诉您有成功的。就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案例!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就这么做了,而且还成功了。因为就在我们公司开的户,我就把整个过程讲给大家!

我们是93年大学毕业,94年我就在证券公司上班。我的这位同学开始被分配到物资局下属单位(我们那个时候包分配),不到两年单位效益不好,就被买断了工龄。

之后我记得很清楚,96年初就用这笔钱在我们单位开个户,那时候正好赶上512点那波牛市,他说他不喜欢在股票大厅跟年龄大的人一起看盘,想学巴菲特那种买入一直持有的方法,于是就买了四川长虹和江苏春兰。以后,在证券大厅很少能见他,最后出手的时候大概赚了八,九倍的样子。这以后就一直用这种方法,他有一套止损策略,盈利不到目标坚决不卖。我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一个阴差阳错投资不及预期的故事,写的就是他。说的就是06,07年那波行情本来持有的西飞国际由于为别人转户换成广州控股的故事。简单说吧,到今天为止,他持有的科技股还涨的不错。

他平时根本不在电脑旁看盘,喜欢到处旅游。从96年到现在的确再没干过别的,1999年结的婚。至今,生活的幸福美满!我沈阳所有大学同学都可以作证。如果没有这个真实案例我真的不敢以肯定的方式回答您这个问题,而这个例子实实在在就在我身边,可能他身上有一些运气成分,但是他的这种长期持股的做法是否值得散户投资者借鉴一下呢!


振兴中华之谈股论势


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说实话没多少人成功,基本都是被割的韭菜,我就是现成的例子。

有句话说,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揽那瓷器活。炒股票这事是非常专业的,可是偏偏许多老百姓不信邪,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个。记得08年大牛市,我周围的同事不管老的少的,全炒起了股,有的一天几千几千的挣。我也禁不住诱惑开了账号,但我根本不懂纯属瞎掺和。而且08年已是牛市尾声,我进场就是给庄家扔钱去了,结果赔了不到两万吧。15年牛市我又长不教训,继续进坑。其中一个用友网络,从70到最惨跌到了20多。一直拿到18年尾,倒来倒去终于把亏的钱挣回来了。我再也不炒股了,都不够心累的。我认识的朋友,炒股十多年现在也没挣着钱。涨的时候觉得还得涨,舍不得卖。跌得时候懊悔,涨的时候为什么没卖。牛市挣得熊市又赔回去。还有一个朋友,五万块钱到最后省了五千,涨的时候不卖跌了猛卖。

股市对普通人就是一个坑,那都是专业人士才能玩的。那些股市里暴富的故事,你只看到了他吃肉没看见他挨打,一般人还是好好上班吧!



记录者Monica


闲逛的油条君,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来回答下。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身边这样的人比较多。

我们村算是先富起来的那些村,股票在我们村兴起来应该在1996年左右,一开始几个人去城里炒股,再后来发展到天天早上和上班一样,做班车去炒股,最多时候,应该有几十人啥事情不做都去城里炒股,和正常上班是一样的作息,早出晚归,像是正常事业一样,那场面很是壮观,证券公司大户室基本都是我们村的人在里面。

再往后发展就有喜有悲了,我先来说几个我知道的吧,第一个就是我父亲,尴尬!我爸就是第一批去炒股的人,本来有生意,做的还不错,自从有了股票以后就天天做股票了,谈股票那是相当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因为股票影响了很好的生意,现在基本就是以前赚的都送股市去了,关键有点贪,赚了也不卖,赔了也不止损,没有提前的计划,根本不行。在我认识的亲戚中,现在有出去打工的,干工地的,在家种地的,听说现在仍然在股市奋斗的也就2.3个人了,这几个人可以说就是精华了,那这几个也就是真正赚钱的人,这么说吧,比例连10%都到不了,这个数据可能就是你说的成功吧。

我个人也炒股,但是我比较谨慎,有我父亲的前车之鉴了,我就小心很多,我一般不进行操作,只在行情好的时候,拿出一点钱来参与下,前前后后赚了些钱,这些年做生意都投到生意上了。我对股市的看法是,可以参与,但一定不要当成工作,因为这个不是工作,除非你有绝对的自信,你就是那10%不到的成功人士,我本人是没有那个自信的,所以不参与。

再有个自己总结的关键是,投入到股市的资金一定是你闲余的钱,一定不要把所有身家,甚至借钱炒股,这个是我坚决反对的事情,因为我试过,本来操作很没问题,真正投入的资金多了以后,心态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不建议全部身家投入股市。这个也可能是我自己心理素质差吧,我也是根据自己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希望对股民有点帮助。

现在我是空仓,但是一直在关注,等待机会,我一直感觉股市应该有机会的,看到机会一定把握住,一次行情赚个翻番还是没问题的,股市是外财,也是可以发家的财,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握的,谨慎投资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观点,希望对看到的朋友有点帮助,有好的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互相学习进步!有问题也可以私信我,知无不言!


闲逛的油条


看来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在寻求答案,作为这个问题本身的提出者,容我自答。

为什么我想知道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能够成功?

我目前站在十字路口,即将面临这个艰难的抉择。

我叫焰火,38岁,重庆人,汽车制造企业从事物流管理,月薪8000~10000。工资收入看,没法跟一线城市比,但在重庆算中上水平。

2015年,上证指数4000点左右时期,没有抵挡住诱惑,在朋友的游说下进入股票市场。记得刚入市那会,被牛市的疯狂情绪蛊惑,懵懵懂懂的红着眼睛,在市场里追涨杀跌,先后将家里所有积蓄投入到股市里。


当时的我就一超级韭菜,万劫不复本该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是因为上辈子积过德,重仓个股华西能源在停牌2个月后连续5个涨停板,资产直接翻倍。我当时工资低,看着股市几天赚到钱等于3年的工资收入,屁股拽上了天,走路带起的风能把人都刮倒。


后来的剧本大家应该猜到了,牛市结束,股灾来临。我因为有盈利的安全垫,侥幸存活了下来,本金损失不大,但是之前赚的所有钱,统统还给了市场。

身边带我入市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并不知道他究竟损失了多少,只是再也不愿谈论股票,口头只挂着:都是骗子,骗老百姓的钱。

意识到市场的残酷后,开始重新学习和认知股票市场

灾后余生后,很长的日子里过得浑浑噩噩,一度迷茫,看着股票市场里的陌生,曾经的盲目自信显得多么可笑。

或许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失败,或许还没有被市场彻底的打倒,我决定磨砺前行,重头认知这个市场里的一切。

于是我放弃了游戏时间,减少了社交时间,闲下来就一门心思学习股票知识,从最简单的理论知识开始学习,再到理解各种技术指标、网上找教程,论坛里去跟帖等等,都想到的都尝试过。

最迷茫的时候,曾经还看着大盘K线发呆,就一直呆呆的看着,一看就是4、5个小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建立自己的理解和交易模式,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016年,心态怂了,主要学习中度过,没怎么操作。

2017年,开始尝试用独立思维选股,学会仓位控制,跟市场打个平手。

2018年,变得更有耐心,建立自己的一套股票交易形态体系,开始小幅度盈利。

今年,在市场里的盈利,已经相当于目前工作工资收入好几年。

既然工作、投资两不误,抉择从何而来?

2019年是汽车企业的寒冬,特别是位于西南汽车制造中心的重庆,汽车产量整体下滑了60%,全国之首。我工作18年的汽车企业未能幸免,股东撤退、产量下滑,人员分流离职,很清楚不过了,大厦将倾,我即将面临失业。

失业不代表结束,再找一份同样待遇的工作不是难事,可汽车制造就业环境恶劣的重庆不行,得去外地。身边有的朋友则去了沿海城市,那里有宁德时代、吉利汽车这样的大企业,年薪翻翻。

我却不愿离开这个城市,一则我的家在这里,这里有我的妻女,父母也年事已高,都需陪伴。二则按目前的状态,股市投资赚钱也能养活自己,还能够负担家庭的支出。

人生短短30000天,金钱不应该是生命追逐的全部,我不想按照上班工作的固定模式生活,但又有点忧心,不工作的话,会不会导致自己现有的股票投资技能及心态产生倒退。


朋友,你们有更好的建议吗?

请给我留言!


焰火的财经分享


凤毛菱角!

为什么?因为想要靠着股票投资生活,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但是第一个条件几乎已经抹去了97%以上的人群。

第一个条件,拥有300-500万的资金!

为什么要那么多资金呢?因为A股是一个熊长牛短的周期市场,一轮熊市的时间为4-5年,牛市的上涨时间为1-2年,所以,你需要6-7年的时间来完成一笔正常的投资,获得相应的回报!

什么?你说每年都可以盈利?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恭喜你,你一定亏得体无完肤!

所以,7年的生活成本+7年的贬值成本注定需要你有足够多的资金来维持。以每年10~15万来计算,其实就需要100万的开支。而在这个开支之外你还必须有更多的盈利,才能让你未来有财务自由的可能。

所以,没有300-500万的资金,想要靠着股票投资为生,那就是一个笑话。我亲眼见过有人拿着100万资金辞职炒股的,而4年后,100万的资金变为了10万,最终只能灰溜溜去找工作!!

那么在股市里达到这个资金体量的人有多少呢?数据显示,不到3%!

第二个条件:耐心和闲钱!

你必须拥有足够多的闲钱,以及足够多的耐心才能够在股市里保持一种常胜将军的姿态。而这个需要常年累月的锻炼才能够做到,并且积累这一笔闲钱也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所以,没有5-10年的股市历练,你是无法在市场里获得持续盈利,并且有把握靠着股市为生的!大家可以去看下那些投资的高手,基本都是以10-20年为一个起点的,有谁说自己炒股3-5年就成为高手的吗?没有!因为连一轮完整的牛熊市都没经历过,哪能谈得上成功?

第三个条件:交易系统!

毫无章法的投机,买卖,以及凭借着运气和趋势进行投机和买卖,那么你最终的结果就是赚得了一时,赚不了一世。

真正的股票高手,都是有自己交易系统的人。而这个交易系统的磨炼和完善,需要几轮完整牛熊市的实践和优化。

所以,整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只有当你建立起了一个正确的交易系统,你才有资格说,我凭借着这个交易系统能够在股市里长期盈利。

因此,你问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我认为A股里占比不会超过1%!包括许多现在考股市获得巨大利润的高手,也都不只有股票投资一种收入。

那些,想要辞职炒股的人,其实都是在牛市末期,甚至一轮行情的末期,出现了脑热冲动的想法。如果真的去做了,结果一定是输多赢少。如果只是冲动,但没去做,恭喜你,至少你还保留了一份“饭碗”!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在身边比较少见,更多的还是以工作为主,股票投资作为业余和副业的比较多。而专业做股票的人,成功的也是有的。但是成功概率比较少,也存在成功多年一朝失败回到解放前的案例。

我的同学里,有一个做股票比较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在厦门有四套海景房,大约700-1000万一套的价值,并且还持有大约2000万流动资金专业炒股。我和她联系过,知道她炒作股票,主要是联合一些资金体量大的投资者,一起炒作某一些个股和主题性机会。具体到这个公司股票做什么行业的,盈利状况和未来前景如何,她倒不是非常了解也不关心。和我的风格不太一样,也就联系少了。

还有一个是深圳的朋友,他炒股规模比较大,通常发信托产品和私募来投资。在14-15年牛市通过网络认识的。后来电话联系多,但是从未谋面。15年指数在5000点时,他比较频繁电话我,警告我要及时撤退,他的信托,私募以及配资都已经撤退完毕,产品也都清算了。这给了我一些警示,开始收缩战线,基本是不开新仓,只卖不卖,但是,仓位依旧比较重,还有融资。而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就是股zai崩盘,他在指数跌到3600点时又联系我,告诉我政府救市了,形势会逆转。他的几个信托产品已经重新建立仓位,并且加满杆杠,准备大干一场。再后来,我因为逐步解套而退出市场,而他则因为就是重注入场后,再也没有联系了。

我也不知道,投资股票成功的人有多成功,按照我15年之后经历的教训,目前我是平时只投入约100万在股市,只有在市场出现稳定和非常明显的行业增长逻辑时才会调动资金入市。比如,今年年初1-2月,就调集了近一千万资金进入5g里的信维(20元的成本,30元左右退出)和深南电路(80元的成本,120多退出),持有到6月前后,完成了50%以上盈利后退出资金,依旧只留100万左右。我一般的操作都是以保持“盘感”作为目标,通常都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态看待市场以及市场风险。只有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具备,我才会采取大动作投入资金,而且一般盈利目标实现后就撤出投入资金,保持最低的市场参与,以锁定利润和控制大的市场风险。每年实现盈利目标就基本上没有大动作,只会保留市场盘感和参与感而已,因为资金体量的关系,现在对于“暴富”没有强烈的追求心态,甚至每天写写头条,每月在头条赚个万把元,我都会比较满足。

我比较欣赏的还是我同学说的,一个建行的员工,持有茅台十年以上,目前还在银行坐柜台,身价已经上千万(茅台500多的时候,因为我同学是营业部总经理,因此可以看到客户账号),我目前一直追求这种成功,但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和对风险的敬畏之心,依旧每年只做几个大的波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