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字漢唐,祖籍河南,1951年出生於江蘇連雲港市,繪畫書法師從陳大羽,黃純堯、伍霖生、尉天池諸師,山水作品頗有造詣,稱得上是一位山水畫大家。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南山白雲閒,68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江山醉墨圖,68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柴門深掩雪洋洋,136X68cm


廣納博收

縱觀楊林生的山水作品,其立意明確,構圖嚴謹,虛實層次分明,賓主配合適當,專注用筆用墨,比較耐看,這是與他多年來對傳統山水藝術的研究學習分不開的。

楊林生出生於書香之家,10歲的時候他在家裡的舊書堆裡發現了一本《芥子園畫譜》,覺得很喜歡,便經常照著畫譜畫著玩兒,時間長了,成為一種愛好並逐漸變得著迷了。楊林生回憶說,除了通臨“芥子園”以外,他還臨摹過金陵畫派錢松喦的《紅巖村》、魏紫熙的《南京長江大橋》,以及小說中的人物插圖“春蘭”等作品,只要手邊能找到,都儘量找來學習,對繪畫的熱愛由喜歡變成了對藝術精神上的一種追求。70年代參加工作以後,楊林生隨當地畫家王宏喜學畫,見習了前輩畫師對人物、山水、花鳥等不同畫種從落幅到畫墨稿再到上色等整個全過程。他還在王的組織帶領下創作了中國畫《抗日山烈士陵園》,並參加了江蘇全省工人畫展。70年代以後,南京藝術學院的陳大羽老師到連雲港招生,楊林生由此結識了陳老師並拜其為師。陳大羽先生非常看中楊林生的作品和才華,邀他到家中做客,並贈送了一幅先生的畫作《傲霜圖》。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霜來數樹出淺黃,45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水鄉澤國桃花園,45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萬峰高處起煙雲,136X68cm


在南師美術系學習期間,楊林生師從黃純堯、伍霖生、尉天池諸師學習山水和書法。他還曾記得這樣一段小故事:當時黃純堯老師的畫室緊鄰班級的教室,黃老師擅畫山水,每天都在專心創作他的那幅代表作《銀線根根傳友誼》。一天,黃借了楊林生的大三角板畫五根平行電線的透視線,結果把三角板的直角摔壞了一點,直角不直了,黃老師為此感到有點歉疚。他得知楊林生入學前是畫山水的,就提出以後專為楊林生指導山水,使楊獲益匪淺,對山水傳統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楊林生立足傳統,博採眾長。他認為陸儼少老師的作品吸收了歷代山水畫家的技法,南北宗派兼容,學古不拘泥於古,且勇於創新。他曾經有一個階段集中系統地研習過陸儼少的作品,在構圖、筆墨等方面都深受其影響。

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楊林生積累了豐富的書畫藝術創作經驗,在繪畫技法上更是不拘一格,融入了許多藝術大家之所長。他的畫工整細膩,氣脈相通,靈氣十足,氣韻自然生動。他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元四家以逸氣為上的意境,重視寫生,師自然造化,筆力峭拔,墨色滋潤,層巒疊嶂,丘壑深邃。他的山水畫不僅看起來行雲流水,態勢如奔,而且在穩妥的佈局中含有外張或內斂之勢,不刻意求險而自險,不刻意求奇而自奇。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筆尖刷卻世間塵,136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欹枕捲簾江萬里,136X68cm


左筆賦情

2000年農曆正月,楊林生患了小中風,且後遺症嚴重,右半身偏癱,不能走路;後經康復治療和數年鍛鍊,能勉強艱難走路,但右手畫畫的功能卻徹底喪失了。這是最為迷惘的時日,期間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幾經猶豫,最終還是捨不得完全放棄畫畫這個專業和愛好。

2003年,楊林生正式決定嘗試改用左手畫畫。

改左手的訓練過程是異常艱辛艱難的,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當時楊林生已經五十歲出頭,思維、習慣一切都已成定勢,要改談何容易?楊林生介紹說,“剛開始和未學過畫的人一樣,什麼都不會。我感覺不是一切從零開始,而是從零下開始,困難相當多,握筆不穩,運筆發抖,手腕僵硬,手部小肌群不聽指揮,頭腦考慮問題左右顛倒,還有諸如心裡明白,手不配合,畫出來的與頭腦裡想的不一致……等等等等,一切都要推倒重來。” 要解決面臨的很多問題,如用筆的方向、線條的輕重疾緩、線與線之間的連接、結構上的布白等等,要想成功,沒有好辦法,唯有兩個字“多練”。楊林生說:“我學畫的路上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成績,但學習還算刻苦,改左手的前幾個年頭,效果不如人意,我燒掉的廢畫有三五千張,足足裝滿了我的代步三輪車三車之多。”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活著沒有精神是不行的。”這是當年陳大羽老師送給楊林生的諄諄教誨。“這句話很看似很普通,卻是做人的精髓,”楊林生說,“我牢牢地記住了大羽老師的這句話,特別是身處逆境時,它也使我終身受益。”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丘壑自然之理,136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花果山奇稱險峻,136X68cm


畫中詩書

楊林生的山水畫常常從讀詩開始,讀一首詩,詩萌生畫面,然後溶合中國畫的技法進行表現。他說,這三者結合,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楊林生的大幅山水《丘壑自然之理》,靈感來自石濤和一首詩:“丘壑自然之理,筆墨遇景逢緣。以意藏峰轉折,收來解趣無邊。” 楊老感覺這短短的二十四字,寫出了山水雲煙以及運筆用墨,讀後頭腦中頓時出現了一幅生動的山水畫面:山峰群立,錯落有致,溪流曲折,山裡山外,歲月靜好。另一幅四尺山水《雲從鐘山來》,來自王安石寫雲的詩句,“雲從鐘山來,卻入鐘山去。借問山中人,雲今在何處?”。《花果山奇稱險峻》則是來自楊老家鄉花果山的一首小詩,描寫東海第一勝境,道教發源地之一“花果山奇稱險峻,水簾洞雅見幽深。齊天大聖流連處,似假疑真直到今,” 活脫一幅花果山山水圖。楊老此前曾多次登臨花果山寫生,“師古人亦師造化”,對山石景點都很熟悉,畫中山體宏偉,植被茂密,樹木蒼鬱,筆墨濃重,透著詩意和些許神秘感。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雲從鐘山來,136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雲麓煙巒知幾層,136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雲亂水光浮紫翠,136X68cm


確守初心

楊林生痴迷國畫,始終確守初心,堅持老老實實學畫、作畫,以傳統的真功夫示人。當被問及“你從事山水畫創作以來,最大的困惑是什麼”,楊林生感嘆萬千。他說:“中國山水畫知識面廣量大,已出多位大師、名家,高度幾難到達,吾輩人生苦短,學的太少,本人加上受條件限制,做好傳承已屬不易,想要更上一層樓,取得突破,只有不斷的學習。”

楊林生喜歡看的專業書,除了《中國畫論》、《清代畫論》等等專著以外,還有老一輩藝術家的相關著述,如《黃賓虹畫語錄》,吳弗之《中國畫理概論》、《畫微隨感錄》等。楊林生說“我看畫論用比較法,橫著看。讀畫論好比淘金,有些段落需一字一句仔細琢磨,慢慢領悟,在實踐中有意識地加以應用。”對於陸儼少、白雪石、孫其峰、施雲翔、徐湛等國畫技法類書籍也均廣有涉獵。當然這類書不是偶爾觀之,而是經常翻閱,溫故知新,特別對大師的東西反覆推敲、揣摩,爭取理解領悟。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一葉歸舟暮雨灣,45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一帆風順,45X68cm

楊林生的山水畫藝術

楊林生,終南陰嶺秀,136X68cm 


丹青結緣六十載,左筆再繪山水情。從最初臨習《芥子園畫譜》到如今如的60年中,楊林生先生從未停止過寫生、作畫和對國畫畫理及筆墨的探究,他的左筆山水也獲得了業內同行和專家的充分肯定。在其從事中學美術和老年大學美術教育的工作期間,他教授繪畫、書法和篆刻知識,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美術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在教學中提出“畫法四好”的理論:想好、調好、蘸好、畫好,深入淺出,生動直接,也深受美術教育界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