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老人过世了,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在这非常时期,怎么办?

八零后D大叔


应该学习我们村,村里有一老人过世,今天出的门,就请了十二个抬山的,四个挖眼的,不吃饭,每个人开260元一个。特简单,又不聚餐。


安抚出轨的女人


我赞成去帮忙,农村人口密度相比城市小,人大多都在村里活动,周围都是田野,附近也没有传染源的情况下是可以帮这个忙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戴上口罩。


白事历来都是农村大事,如果没有疫情,即便主人不邀请自己也要主动去帮忙,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邻居就是自己的命运”,年少时不理解这句话,怎么邻居就会变成自己的命运了?后来我舅舅家的一次火灾事故,让我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舅舅家盖老房子,因为两家房子之间的飞檐发生了矛盾,从此就不再有走动,宛如仇敌一般。一次舅舅家的小孩玩火把自家的牛圈给烧了,大家知道农村家里都堆得有柴草,一旦着火后果是很严重的。当时舅舅家是熊熊大火、浓烟滚滚,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来帮助救火的却是邻居一家人,等村里在田里干活的人跑路救助时,大火基本扑灭了,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这件事后两家人到现在都处的得比较默契。


所以说村里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家里有啥事都瞒不过村里人的眼睛。现在社会虽然各忙各的,但是有重要的大事大家还是愿意帮忙。

非常时期只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和平常一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为了疫情找借口,人都有生老病死。参加白事一方面是祭祀先灵,让他入土为安。可能在生前他是你的酒友,还是你的好伙伴,曾经也帮你不少忙,死后当然应该去送他最后一程,这就是真正的不忘本。


另一方面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谁家有白事家属是非常难过的,全家都沉痛在悲哀的气氛中,还要忙前忙后的把丧事办完,你的参与和问候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力量,让他们忘记伤痛努力前行。其实你做的是一件施善之事。


农人李哥


现在农村老人去世了,在这非常时期应该用非常的办法!先入土为安!

在我们这老人去世一般是放七天下葬,但也有非常时候。在我记忆中我们这有大暑节气去世老人的事,那时候没有冰棺等设施,大热天人放不到七天,就会腐烂变臭。我小时候就记得有一次村里人大热天送葬。蛐虫从棺材板里拱出来了,没办法用水冲掉棺板上的蛐虫。棺板抬在路上,一路都是臭气。

但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在家里不放七天。大热天人放三天左右就会有味儿,所以一般是提前下葬,就是先找几个人把棺材先到墓坑里。盖上不用土埋,等到下葬的那一天亲戚朋友都过来,大家走一个形式。

我认为在这非常时期,应该借鉴这种办法下葬老人,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先找上七八个年轻力壮的人,大家都做好防疫措施。先将老人送到墓地里,等这场瘟疫过去了,再招集亲戚朋友到家里给老人举行一个送葬仪式。

要不再一个办法是,将去世的老人放到医院的冷库里,等这场瘟疫过去了,再为老人举办葬礼。

必定现在是防疫的非常时期,人员少聚集,一切要为自已安全,也为别人安全着想,白事简办,还要让人们都可接受。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如果还有在此期问去世老人的事可以借鉴一下。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现在正是非常时期,还赶上农村老年人去世了,尤其在农村一个屯子的,有的屯子都有家族史,算起来都是亲友,遇着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是去参加帮忙,还是不去呢?这个时候真的有点儿犹豫不决,这位老人在村子里还有挺有名望的,如果不到场显得自己太尴尬了,主要还是怕传染。


参加葬礼的人都回来说,全村的人都大部分都去,自己不到场也不是那么回事呀,只能硬着头皮去吧,但是自己得想办法,给自己做个防护,买一个高档的口罩,带在自己的口鼻间,口罩戴完后,就去屯子老人去世的人家,但是自己事先想好一定的对策,到那里干点儿杂活,但是得少跟别人说话,不要跟别人近距离接触,有的点点头就可以了,他们也是理解的,毕竟现在是关键事情。

今天老年人去世,全屯的人都得去帮忙,去世老人家的人还得准备饭菜,招待老少爷们,有的直近亲属就不能说怕了,但是作为我就能不能吃饭了,因为我深知道,传染的利害关系,我会用善意的谎言,谢绝这次吃饭。随礼份子那是不可缺少的,别人花多少我也随多少,人到位了,礼分得也到位了,饭就不能吃了。


在这个非常的时期,去世老人的家人们也能理解,毕竟赶上这个时候,只要能去捧场,去参加,这就给自己家的面子了,如果不去的话,那都显得不近人情,毕竟都是一个屯的。但去的时候必须搞清楚,非常时期屯子里没发生任何特殊情况,所以才能去参加。

三农刚子


就在今天,我们村刚刚去世了一个老人。在这非常时期,作为邻居我们应该怎么办?换做原来,废话一句也不用说,只要听到消息立马就要去帮忙。农村有句老话说,喜事叫白事到。就是说如果家里有喜事的话,要收到请帖客人才能去,而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只要听到消息,根本用不着叫,都自动的去帮忙。

眼下正是特殊时期,村里有人去世,面对这样的事情,村民们应该怎么办呢?特殊时期就应该特殊对待,亲戚朋友肯定是不能来了,各村都已经封路了,村口都有人专门儿看守,想来也来不了。虽然外村的亲戚朋友来不了了,但是作为左邻右舍,遇到这样的事总应该搭把手。因为这样的事情,按照农村的风俗,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家人不能做的。但是有一点必须应该记住,平常这样的事情去帮忙,都要留在事主家里吃饭,而这个时候是坚决不能聚在一起吃饭的。

我们村有一户村民,本来打算今年正月初六是儿子结婚的日子,也是因为赶在这个特殊时期,婚礼只能推迟。而且平常村民们不管红白喜事,也都会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设宴招待大家。而现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也已经锁了门,不管谁家有任何事情,都不能在此聚餐。对此村民们也都很理解,赞成村委会的做法。

今天我们村里这个70多岁的老人去世,左邻右舍们都戴着口罩来了。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外人帮忙的,大家也都很自觉地戴着口罩,来帮着张罗一些相关事宜。不同的是来的人很少,只有几个关系特别不错的亲邻,不像往日那样,会有很多的村民和亲戚朋友都来。同时也简化了平时一些繁琐的规矩,一切就简,家人和几个亲邻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程序,然后大家就散了。




因为病人是在今天下午去世的,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今天晚上灵柩要放在家里,只有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去火化。商量完毕以后,邻居们都各回各家,没有一个人留在事主家里吃饭。大家都商定,等到明天早晨的时候,再去参加葬礼。

题主说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其实这个也不必纠结,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有没有病源应该相互比较了解,只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大家不在一起就餐,是不会有什么危险性的。邻居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应该去帮一下忙的。


灵子


这真是个棘手的难事,村子里的老人去世了,绝对应该帮忙,因为没有哪家能一家人把老父老母抬得到上山去。尤其是那些比较小的村子,人少,更要全村人帮忙。即使是非常时期,总不能让亡人老停放在家中吧。所以帮忙是一定要去的。你问在这新型肺炎病毒传播时期,帮忙的人该怎么办?


我认为:


一、先将本村人员作一次摸底,看哪些人是从外地回归人员,是从何地返乡的,是从何时返乡的,哪些人近期去过外地,去过什么地方,哪些人接触过疫区人员等等。


如果本村之人没有人是从疫区回来的,也没有人接触过疫区和到过疫区的人员,这在当下还算基本安全,帮忙之人各自严格做好自我保护,戴好口罩,大家齐心助力,快速把登仙之人送上山、安葬好后立即回家。


二、如果事先知道有从疫区返乡人员,大家可以谢绝此人及其家人以及亲密接触过此家人的人员帮忙,让这些有安隐患之人自觉自我隔离,远离丧事现场,并报上级领导备案。


三、如果有人正常感冒发烧,也要作最坏设想,谢绝此类人临场帮忙。


四、帮忙人员可以建议逝者亲属,从安全和大局出发,不做追悼纪念活动,迅速将亡人火化入土,在没有出殡之前,村民尽量减少登临灵堂。


五、最好不要吃大餐,平时只帮忙,不吃饭,做好事,速回家。


总之,关键时候,乡邻乡亲的,忙还是要帮,但都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到人安己安,大家平安!


一生好人大司马


现在是非常时期,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村里人去世了这种情况是不能够延期举办,丧礼的必须按照农村的风俗进行举办。村里人去世一般村里大部分的户都要派一个人去帮忙办理丧事。毕竟哪家都有老人,或者说谁都有百年之后的时候,因为丧事不是一个人能够办理的,必须全村人需要帮忙办理,而且这种办理都是没有报酬的义务办理,这就是民间的习俗。



现在在好多农村对于红白事的办理,只能实行办事程序简化。对于喜事的办理一般是推迟办理的时间,对于丧事是不能够推迟时间的必须如期的办理丧事,毕竟人已经过世,早早入土为安。在我们这边村里前两天一个老人刚刚去世,也是非常的时期,办理的程序也是按照农村的丧事办理的基本的程序。家里的亲人在家里找村里比较亲近的人来帮忙办理,当然也有村里其他的人来帮忙。这个时候来参加帮忙办理丧事的人,来者就是人情,不来就是公道,也不能够说三道四,毕竟非常的时期也不好让人家冒着风险来。

当时办理的人都佩戴了口罩,一般都是医用的口罩,当然都是村里知根知底的来帮忙。这些人春节前后没有外出的村民来帮忙办理,他们根本没有接触到外人关于这种疫情的情况。这样对于办理丧事的人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还是小心为上,毕竟现在是春节前后人员流通量太大,不知道哪一个人是否接触过其他的人没有。



办理的时候一般通知外村的亲戚来吊销的话,通知外村每一个村只允许来一个人,并且是一个与去世的人有比较近的关系亲戚,春节前后也没有出现外出的。在这一个村里的所有有关系要来吊孝的人,只允许这一个亲戚来吊孝并且带着他们的礼钱和一些吊孝的东西,这样避免了人员过分的聚集。原来吊销的人一般要通过当地的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再确定没有出现异样的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够进入村里面。在办理丧事的时候,基本上不管他们吃饭,只走程序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来吊孝的人也只是开着车来,登记完以后再鞠个躬就回去了,也不在丧主家吃饭了。毕竟现在们的生活水平好了,对于吃饭的问题已经不特别的苛求。

平常的时间举办丧礼一般为三天的时间,现在基本上简化为1~2天的时间,最长为两天的时间。也就是第一天火化,第一天就举行丧礼,下午接着就到地里的墓地入土为安。那样省去了不少的繁琐的礼节,而且也非常的节省。非常时期的确响应了丧事简办的要求,对于过世的人家里省了很多钱,当然办的总体上来说也没有人去说三道四,因为非常的时期,能有人帮忙把过世的人入土为安就非常不错了。



总之,对于现在非常时期过世的人的村里,一般要有人来帮忙做事,但是丧事的办理程序非常的简化。主要是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简化的程序,而且也对丧主家节省了很多,一般不留在那里吃饭,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人去帮忙办理丧事。在举行葬礼的一些礼节上的人来主持一下,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多少事情了,而且这些办理的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知根知底的没有外出的人,办税人员一般要求距离在一米之外进行谈话交流,当然要戴上口罩防止感染的可能性。在丧礼举行期间一天要对现场消毒2~3次,避免了可能疫情的发生。非常时期你们那边过世的人是如何办理丧事的?敬请大家下方交流。


宗元三农堂


村子里有老人过世了,家里人都去帮忙了,在这非常时期,怎么办?今年的春节很特别,特别的是在这非常时期,我们很多事情都要特别对待。


在我们当地,早就要求各村民不能聚餐,不能互访拜年,不能走亲戚。为的是大家的身体健康,为的是对大家健康负责。

对于在特殊时期家里出现人员去世的情况,我们也早就下发通知了,对于去世的仪式一律从简,要在72小时之内火化出殡。只能直系家属不能超过20个,不能超过三辆车去火葬场,火葬之后不能落家,要直接出殡。出完殡之后不能搞聚餐。并且在来去火葬场的路线要事先给当地管理部门,要避开镇区人员密集区。


所以是做的很严密的,就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的。对于你说的,你家人都去帮忙了,这其实在特殊时期是不可取的做法,更不能人员扎堆,更不能人员团体聚餐,我估计你们当地村干部会管的,不容许大操大办的。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这种情况只能祈求没事。各位参与者自己做好防御工作。看你说的情况他们已经去帮忙了,事已发生,你总不能把人叫回来。农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特别是红白喜事。白事尤为邪乎!

在农村差不多都是较为亲近的家族或邻居。有事相互帮忙,不用找,义无反顾的帮。白事呢,家族关系较为亲近的要戴孝守灵,其它杂活只能由关系远点或邻居帮忙处理。这都是些不成文的规矩。一个人再富有,再用不着人,爹娘亲人过世后也得请人帮忙为亲人入土为安。这是为人的处世之道。倘若人家有类似事找你,你以忙或其它为借口推脱不去,外人都会对你不齿,人品不行。

题主的问题,确实无奈。非常时期,特殊事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自己注意防范,多加小心。最好不要再生枝节。这样的事无论发生在哪里都非常棘手,很难顾及周到。总得有人具体处理,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只能自己关心自己,做好防护,只要有心,不要过于担心,也许没事的!


花生常态


结婚、办生日酒,把钱随到了,人不用到,就可以了。

老人去世了,钱到人也必须到。天上没有刀子吧,就是下刀子也要顶张桌子去帮着张罗。

老人去世的事,在矿区、农村真的算是大事,谁家再有钱,再有势力,在老人去世的时候,没有人捧场是丢人的事情。

在去之前,先和村委会沟通一下,在外来吊唁的亲戚朋友们有无可能来自疫区的人员。能不能对参加吊唁的人群挨个进行体温检测,做好第一手防护。

希望村子里帮着主事的人,要求每一个来的人都戴好口罩,做好个体防护。主家每天两次对家里进行消毒,保证卫生清洁。

要摆脱以前吃大席的习惯

尽量不要在主家吃饭。如果主家在村里的要求下采取盒饭分装的方式,你就可以在主家吃饭,请主家给你一次性的筷子,吃完即扔掉包装袋里。

要戴好口罩,离别人一米以外的距离聊聊天,说说话,不与他们玩扑克、打麻将等,防止交叉传染等。

防护工作是第一位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祝你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