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20萬律師選擇事業編,他人眼裡光鮮亮麗,辛酸冷暖卻只有自知

說到合肥答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李鴻章故居、包公祠、三國時期的古戰場逍遙津都在這裡。在全國可以是二線城市,但在省內是最好的城市了。很多人對律師這個職業羨慕不已,筆者作為一位國內知名政法學校的畢業生,以身邊在合肥做律師同學的現狀來讓大家感受一下律師辛酸與不易。

筆者在合肥有三個同學在做律師,兩女一男。男同學算是比較成功的,212年畢業就到合肥做律師,人比較勤奮、也比較外向,算在也7年多了。男同學算是他們3個裡面最為成功的,在他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他出席各種活動、參加電視臺、廣播之類的節目活動,現在的年每年到手大概20W左右。

2019年他參加當地的事業單位考試,也通過了考試,現在打算辭職告別律師行業,去事業單位報道了。即將入職的那個事業編的崗位年每年到手約14W左右。他覺得律師的收入雖然有20萬,卻賺的都是辛苦錢,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工作時間不分什麼週末與家裡,甚至當事人半夜打個電話過來都不得不接,收入也不太穩定。而另外兩個做律師女同學明顯與男同學有些差距,問及收入現狀他們不願細談,只說以家庭為重,想必是不太理想。

年入20萬律師選擇事業編,他人眼裡光鮮亮麗,辛酸冷暖卻只有自知

律師更大的壓力來源於不穩定的收入,得自己營銷安源,跟個體戶或者打工仔比較像。


律師雖然的多勞多得,但其收入與很多不確定的主、客觀因素掛鉤。主管因素比如自己的專業技能,從事的工作是否屬於細分性專業,一般來說越是細分的專業越容易獲得更為豐厚的報酬,而萬金油式的律師一般比較辛苦,什麼案子都做什麼案子又都不是特別精通,為了養家餬口接到什麼案子做什麼案子目前80%的律師都是這種狀態,筆者的3個同學也是這樣;客觀因素比如大的經濟環境、所處地區的經濟、文化、法治程度都與律師的收入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越是發達的地區,律師成功機會大一些,因為發達的地區更為公平一些,社會分工也更為精細、明確。

當然還有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因素,比如貴人、機遇什麼的,這些東西說起了可能會覺得比較虛,但實際上對個人的發展、影響非常之大,如果缺少運氣,沒有遇到貴人或者一些好的機會,做律師想創出名堂非常難。

而公務員或事業編,則非常穩定,屬於旱澇保收的工作。一般來說在當地做公務員,雖然大富大貴的不太可能,但卻足以衣食無憂。而且單就工作的繁忙、辛苦程度,公務員、事業編比律師好太多太多,加入同樣是賺14萬,律師的工作量會比公務員的工作量多很多。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公務員或事業編的幸福感會比律師高跟多。

年入20萬律師選擇事業編,他人眼裡光鮮亮麗,辛酸冷暖卻只有自知

公務員、事業編的崗位很有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