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借”和“贷”,怎么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区分?

于小鱼1891


初学会计者,最迷惑的就是“借”和“贷”。为什么有的科目“借”表示增加,有的科目“借”表示减少呢?这是个逐步磨炼体会的过程。

掌握“借”和“贷”的基础是弄清会计科目的分类及含义

会计科目分为五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五类会计科目有二组平衡公式:

收入-费用=结余(公式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二)

由于结余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将二个公式代入合并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移项得: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公式三)

左边的资产、费用类科目为同一性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科目为同一性质,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这个概念要死记,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规则。

在保持公式三左右平衡的前提下,

当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公式三等式的一边时(例如只涉及资产、费用二类科目),这二类科目必须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公式三才能保持平衡。

当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公式三等式的二边科目时(例如涉及资产、负债二类科目),这二类科目必须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公式三才能保持平衡。

上述描述,就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同类账户有增有减,异类账户同增同减。

只有遵守这个规则时,会计平衡式才能成立,这也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而我们要理解“借”和“贷”,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就需要知道会计科目的性质分类,并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财务意识流


我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

初学会计的人,都对会计中的记账方法即借贷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无法理解,但是,如果你学到后面或者做过会计就会知道,其实会计中的“借”和“贷”其实就是一个符号,他俩没有特殊的含义,只不过表示的是会计科目的一种变动,即用“借”和“贷”来表示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反映到各个科目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会计的三张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总表,反映的一个公司的总体财务情况,资产构成,也就是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的。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当期经营收入情况,现金流量表呢,由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这个科目主要由其他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构成。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公司的日产经营现金往来,用现金流量表来显示企业实际经营中支付或收取的现金情况。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利润会增加资产。

举个例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元,企业资产增加100元,负债增加100元,借:银行存款 100,贷:短期借款 100,你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平的。企业收到股东的投资100元,借:银行存款100,贷:实收资本 100,同样资产负债表也是平的,英语中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字面意思平衡表,正好反映了这种原理。


总之,会计中的借贷没有什么实际含义,他俩反映的就是资产负债表中各科目的情况,是一张活的资产负债表。


孙律在金陵


没学会计之前,就知道“借钱”、“贷款”,刚学会计的时候,思维还没有转过来,老师就让我们死记硬背住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借”,“贷”代表的含义终于悟透了!

不过说出来不也不怕大家笑话,写会计分录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使用过“Cr”、“Dr”这样的英文简写,到现在我也搞不懂到底哪个代表的是借,哪个是贷!

会计恒等式的借贷

会计虽然说的是记账,但是更多是一个反映历史的功能,不能直接创造价值!

不过有的时候,正是通过分析历史的规律,可以精准推导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会计恒等式,学过会计的都知道,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

转化一下,结果是:

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借贷其实就是对应的上述公式的左右,资产、成本费用做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做在“贷”方。

有人说日常账务处理的时候,可以说每一个科目借贷方都会有发生额,不然会像滚需求一样,总是一个方向,会金额越来越大。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当中的项目,是时点概念,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而收入、成本费用是利润表当中的项目,是时期数据,整个做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规范,收入一定要在贷方,成本费用一定要是在借方,不管你是确认还是错误冲销,方向不能改变,只能用红字蓝字或+-来表示。

会计分录的借贷

会计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简单的来说,不是只记录一个流水账,花了多少钱要知道都花到哪儿去了的意思,需要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选用“阴阳”、“正反”、“借贷”等等来体现,只不过“借贷”比较幸运,老早就被国际所认可。

有借必有贷,手上又可以衡量价值的资源,就必有资源的来源,是股东的,还是债权人的。

借贷必相等,资源的价值的货币衡量,不是天生的,是来源方提供时说多少就是多少。

说得有点空,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解释一波。

用钱购买生产机器,交换的双方都是资产,一增一减,对应的记录在借贷方;

向银行借钱买生产机器,活动的主体就涉及了另一方,机器设备是资产,银行提供的借款就是负债,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资产的增加我们用“借”表示,负债的增加我们用“贷”表示。

股东先公司追加投资买生产机器,活动的主体也涉及了另一方,机器设备是资产,追加投资的不是外人,所以是“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资产的增加我们用“借”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我们用“贷”表示。


财经奥迪特


我是做农村经济帐的会计,我来说说对借和贷的理解。

大家看这张收款凭证。第一行字:借方科目,现金。什么意思?就是说在记现金帐的时候,把借张三款垫付卫生费这笔帐,记在借方。可以推测,如果是还张三的借款,肯定记在贷方。你能这样想,说明你很聪明。

重点来了。再接着往下看表格,贷方下面有个总帐科目,写的是短期借款。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借张三款垫付卫生费这笔帐,在短期借款这个总帐科目里能查到。睁大眼睛仔细看,和现金帐恰恰相反,在总帐科目里,这笔帐成了贷方。不难看出,同一笔借款帐,现金帐和科目帐,一借一贷,截然相反。

再看明细科目,张三也是贷方。在记明细的时候,一定要在张三姓名后写明,贷1000。如果写成借1000意思变成了张三借村委的钱,小心会计被人家砸破脑袋。

倒过来倒过去,直接折磨人的智商,这是吃饱了撑的?当然不是,说通俗点,这样严格记帐是为了防止出错。检验记帐是否出错的方法,就是那句俗话,有借必有贷,借贷总相等。

先看明细科目。借了张三的钱,写上"贷"1000,等到还款的时候,在张三后面写上"借"1000。好了,有借就有贷,借贷总相等,这笔帐平了,完成了。

再统起来看。在现金帐里,这次经济往来,"借"是1000,"贷"是0,在总帐科目里,"借"是0,"贷"是1000你看,有借就有贷,借贷总相等,都是1000。说明这笔帐没记错。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是会计专业课的要求;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是对写作者的要求。大家说说,我把复杂的专业内容进行了简单化的普及解释,这个回答合不合格?


其乐桃桃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想借用我之前的文章,来告诉零基础的伙伴们一些财务知识,尤其是借贷的内在逻辑。

要理解公司的记账模式,先说说家庭记账的方法与缺陷。

相信很多爱理财或很细心的同志们都喜欢记账,简单的流水账也很方便、直观:只需要写明存款(现金)的收入支出金额与来源(用途),就能很快地记好账;即使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人,也可以做得相当漂亮整洁。

那么,企业是不是也是只用这个方法去记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流水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我以普通家庭为例,向大家详细讲述流水账的固有缺陷

第一,不能正确地反映家庭当期的收入、支出。

举三个例子:1、家里开了家小卖部,一个很熟且信用良好的用户跟你赊账,实际这笔买卖是八九不离十成了的,但按流水账却不能当期的收入;

2、还是家里开了个小卖部,现在店里弄了个储值卡活动,由于活动力度很大,一天收了3万多块钱,实际人家可能要消费个半年多才会消费完,而按流水账则把3万元全部充当了当期的收入;

3、依然是小卖部,现在是去赊别人账,赊账进货;按流水账不算成本,但实际这批货都开始拿去销售了,因此不算成本并不妥。

第二,不能反映家庭的负债情况。

有的人借钱充大款,谎称这些钱都是自己的净资产,这不是明显吹牛不打草稿吗?但从流水账的角度来看,这么吹牛好像没什么不妥。

第三,不能体现家庭的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情况。

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先前有100万,花了91万去付了房子首付,按流水账看,我们可以说这个家庭只有9万的存款,财务状况堪忧。实际却并不是这样。

家庭版“资产负债表”长什么样?

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家庭持有其他资产较多、信用类交易增多等等情况出现,流水账便捉襟见肘,

不能准确反映家庭的财务现状,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重大决策。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哪一种方式可以妥当处理流水账的缺陷,且较为简单呢?

答案就是:资产负债表

我们先看看企业版“资产负债表”长什么样:

零基础的伙伴们,看到这张表,多多少少会有点晕的,而在此基础之上,我稍加改良,做了个家庭版“资产负债表”

其实它的编制逻辑很简单,于家庭而言就是

家庭总资产=家庭负债+家庭本金。

资产就是家庭拥有、控制一切值钱的东西,而负债就是字面意思:家庭成员使用的信用卡欠款、花呗欠款、房贷、车贷等等;本金则等于资产-负债

其实编制的方法很简单:做好盘点、足够细心。

那么问题来了,当发生交易时,我们要如何记账呢?

根据刚刚说的恒等式,只要表格左边绝对值有变动,右边的绝对值也会相应变动。

(左边增加为“借”,减少为“贷”;右边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丈夫2019年7月30日收到了20000元的奖金,那么资产中的现金就会增加20000元(

),家庭本金也会增加20000元();两边总数依然相等。

再举例,妻子用现金花了2000元买了个扫地机,那么资产中就会增加一个新的资产,即扫地机2000元(),然后现金减少了2000元(),资产里面一增一减,总额还是不变的。

如果不是用现金买的扫地机,而是信用卡呢,则是负债中的信用卡加2000()元,资产中的扫地机加2000元(),两边还是相等。

这就是会计们常说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你看懂了吗?


谁可补天


要理解会计的借贷,以下几点是首先要记住的:

(1)会计中的“借”与“贷”已经脱离其汉语本身的意义,就好像人的姓名一样,并不因为某人名字中含有“伟”“辉”,他就伟大光辉,亦即“借”与“贷”仅仅是一符号而已。这中间隐含的一个要求就是,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不要在自己弄不懂一个会计分录的时候,强行将其往借或贷汉语意思方面想,例如有的人想当然的认为“借就是表示进,贷就是表示出”,在有的地方包邮这种理念也许可能还会解决理解上的燃眉之急,但这只是饮鸩止渴,而加大自己以后理解许多其他会计分录上的难度。总之一句话,“借”、“贷”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符号,虽然在其起源早期可能的确存在某种意义,但现在这种意义早已消然褪尽。

(2)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理解“借”或“贷”呢?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要区别几大类科目,再次要弄清楚这几大类枯木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主要是体现在其具体枯木记在借方以及贷方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

首先看几大类科目。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期间的关系,即:资产类=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自己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具体的会计科目到底属于六大类科目中的哪一大类。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等就属于资产类科目;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工资、预计负债、应交税金等就属于负债类;再如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未分利润、补贴收入等就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属于收入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费用类;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属于利润类,道理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可能要问的是,那么多的会计科目,怎么知道某一个具体的科目是属于六大类中的哪一类呢?方法很简单,几乎每一本会计书里面都有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在资产栏目里面出现的就是资产类科目,在负债栏目出现的就是负债类科目(当然,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于所有者权益是列示同一个栏目),至于利润表、费用类及收入类可以此类推。平时要关注某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自己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弄清楚涉及到的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科目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为方便,我将常见的一些会计科目在附录中做了列示。

也许又会问,为什么做这六大类的区分呢?答案是,这样区分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会计分录记录经济主体所发生的活动,以记录在案。

那么在区分六大类科目之后,对读写会计分录有何帮助呢?这就涉及到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即:这几大类科目在借方以及在贷方分别表示的意义。

具体可总结如下:

资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权益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收入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费用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利润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不难发现,只有资产以及费用两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其他的四大类都是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口诀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矩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咱们普通把账户辨别为资产、欠债、全部者权益、本钱、损益五大类。资产、本钱类账户普通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变少;欠债、全部者权益账户(两者兼并称为权益)普通都是借方登记变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求辨别是开销类还是收入类去分离登记,收入与开销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进步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矩之歌。

记账规矩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跟它正相反。

损益账户要分辨,开销收入不普通。

收入增加贷方看,变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根本核算办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跟考核证据、登记账簿、本钱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咱们也可以把七种办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办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家庭理财知识ppt填审证据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本钱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核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开销跟预提开销账户。待摊开销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开销,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开销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开销,主要属于欠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时期(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联合以下的口诀举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开销进损益。

预提开销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掉。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依照账户的用途跟结构举行分类,待摊开销跟预提开销都属于跨期摊提开销,两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两者在资金耗费工夫先后的差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开销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开销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开销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开销贷:待摊开销。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大概是制造开销,也大概是管理开销等,主如果时期开销,综上所述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开销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开销贷:预提开销。其借方主如果制造开销、管理开销、财务开销、营业开销,综上所述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开销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开销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两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本钱法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从前,本钱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好处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二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推断。

当年分从前,直接冲本钱:比方96年1月1日举行长期股权投资,采取本钱法举行核算,理财知识入门书籍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调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本钱。

当年分当年,好处算一算:若是如果例题中96年5月2日调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跟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本钱,后者计入投资收益。这类情况下,出题者普通都会假设各月的利润均摊配。

以后年度分,二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调派股利吗,这时咱们就能够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停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依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而后推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从前已冲减的投资本钱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从前已冲减投资本钱)的差额冲减投资本钱。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跟冲减本钱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本钱,若从前已冲减本钱,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非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从前已冲减投资本钱)的差额恢复,不论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从前已冲减本钱数额。


跪射俑


这个“借”和“贷”,只是记账符号而矣。没有实际意义。该记借方记借方,该记贷方记贷方。

把地面,房屋,現金,银行存款,叫作资产;把老板家的钱入到厂里,叫入股,还有银行贷款,或从其他人借的款,这些统称负债。账理的平衡关系是资产等于负债。来了一笔业务,就分析这笔业务是资产或负债,如果涉及资产,增加了记入借方,减少了记入贷方,。如果是负债,增加了记入贷方,减少了记入借方,记账道理,资产和负债正相反。

这种记账方法是国际记账法,是从义大利产生的,由义大利传入日本,滿清后期传到中国。原先我们用的是收付复式记账法,后来为了和世界接轨,就统一改用借贷复式记账法。

比如:买了支笔用一元,动了现金,这是资产减少了,就记入现金账的贷方,同时记在管理费的借方。借张三一千元,现金记借方一千元,而应付款――张三,记贷方一千元。

就按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在借有贷,借货数目相同,。


用户4825271474414


焦点财税:只为提供优质财税干货!

点击右上角一键关注,获得更多精彩财税知识!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和“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其实,“借”和“贷”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种记账符号,如果愿意,你大可以把它们理解成A和B。借贷后面的科目,叫做会计科目。


传统的会计记账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只反映现金的收付及人欠、欠人的事项,只记载了经济业务的一方,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导致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不完整。


于是,我们采用复式记账法,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


于是,运用这种原理,有了借贷记账法,采用两种记账符号来表示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说了一堆,其实会计是要多看看就能自通的,慢慢来,不要着急。


其实,不管在什么行业做会计,其相关的记账原理和记账规则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借与贷只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会计账户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常见的资产类会计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常见的负债类会计科目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常见的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成本是指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常见的成本类会计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常见的费用类会计科目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入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常见的收入类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点击右上角【关注】一键关注焦点财税!

精彩不迷路!


焦点财税


会计上的借、贷是会计记账的专用名词,关于借、贷的使用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上也是不同的,这对会计来说不是问题。但对普通人来说要区分和理解这两个词就有难度了,简单讲只要知道钱的来源和去向就可以了明白会计上“借、贷”的意思了。举例,我们手里自有资金会计上称为资产,借来的钱即会计上的“借”,同时增加了本人的饥荒叫负债,顾名词义背负的外债,即会计上的“贷”。会计原则要求复式记账,要同时反映钱来源的渠道,所以会计就要用“借”表示增加了资产,用“贷”表示资产增加的原因,这与中国的阴阳理论相辐相成,这是钱的来源。同理钱的支出也这样,举例,我们用钱购物,钱花了等于现全资产减少,会计上记“贷”,同时你拿到了想购买的商品,这时会计规则就规定了商品的会计属性,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不管是啥总之你买来了商品就使现金和物品等价交换了呗即会计上的“借”。举一反三,基本就这个理,当然这只是针对门外汉通俗说法,千万别用会计理论衡量。


金华悟道


会计中的借和贷 ,是抽象了的会计记账符号,与过去的收和付比较,能更好地记帐,平账。如果所有业务都视作现金收付,转账不过是收付同时进行,而“省略”了现金科目记账而已。一切“现金”流入企业,是贷方业务,即“收入”方业务,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导致现金增加的有关来源类科目。反之,所有“现金”流出企业,是借方业务,即“付出”业务,借记现金流出什么地方或哪一方面的有关占用或运用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最令人费解的还是“现金”科目,会计上把它视作了资金“占用”科目,一笔资金,好像被“现金”这家伙“借去”了一样。过去的会计,只有财政上的资金收付记账法的会计要素最好理解。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块板。将资产、费用看作资金占用(运用),其它块板看作资金来源。为方便,我们称其为相反两个方面。对于资产、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余额为借方。对于相反方面,其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为贷方。会计记帐时,每一笔业务不是相反双方同增与同减,就是同一方内不同科目的一增一减。记账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而且可以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但多贷合计数与一借数或多借合计数与一贷数必须相等。所谓“多”是指只一笔业务涉及三个或者以上科目。对于转账业务,借记某某科目,贷记某某科目,它不需要涉及“现金”类科目而不需要对“现金”科目记账。所谓“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只要做到建帐时借贷双方各自初始合计余额相等 ,且从第一笔业务开始,始终遵循记账规则记账,则无论某一时点,双方余额合计总会相等。为具体起见,现举例如下:例1,向银行贷款10万元,转存该行,借:银行存款——某行10万元,贷:短期借款——银行借款——某行10万元。例2,取得销售收入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 ,款项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某行23.4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2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万元。这两项就是同增型业务。例3,归还供应商货款3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借:应付账款——某供应商30万元,贷:银行存款——某行30万元。例4,用现金8万元支付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生产工人工资——计件工资8万元,贷:现金8万元,这两项就是同减型。例5,用存款支付日常办公用品费0.2万元,借:管理费用——办公费0.2万元,贷:银行存款——某行0.2万元。例6,将预收账款12万元转作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借:预收账款——某购买商12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12万元。例7,向银行取现9万元,借:现金9万元,贷:银行存款——某行9万元。这三项都是彼增此减型。当然,还有所谓备抵账户,它主要是为抵减某个科目而设置的,如累计折旧,是专门抵销固定资产科目而设置,贷记增加,借记减少,余额在贷方。计提折旧业务时,借记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固定资产账面保持了原值,通过两个科目抵减后,能够看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备抵科目仍按被备抵科目归属相应会计科目性质。备抵账户还有: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未实现融资收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结算等资产类科目,以及未确认融资费用等负债科目。计提资产减值业务时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这一费用科目,贷记有关备抵科目。还有两种账务处理,如未实现融资收益,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应收款科目,同时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有关收入类科目;核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借记有关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融资费用科目。还有一类共同性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贷款——利息调整,交易性金融负债——变动损益等 ,属于一般行业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增加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贷记有关收入科目(变动损益)。价值减少时作相反分录。又贷款——利息调整,记账时,借记应收利息(合同本金×合同利率)科目,借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记利息收入(贷款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科目。它们既可起到抵减性作用,又可起到附加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