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规定“男同志45岁退居二线”,即使他管理能力很强,身体很好,您如何看?

灿烂的格桑花


45岁退二线这种做法,其实是企业的无奈之选,你不腾位置,年轻人得不到晋升机会,而且45岁虽说自我感觉年富力强,其实精力比照年轻人还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内退以后呢,可以出去找份工作增加收入,或者培养下退休前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很多同志觉得我还能干嘛,其实现在需要的是企业更快更高效的发展,不管说学习能力还是家庭的羁绊都不利于再从事重要岗位的工作了!

老同志发扬下风格,同时去私企发挥下余热有利于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毕竟还是有相对先进的管理经验的!而且据我所知,私企对国企出来的老同志的经验还是比较认可的!

再一个现在提前退可能会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提升问题,发扬下风格还是很好的嘛!收入不降,又能成人之美也是好事嘛!

您是哪家单位的?还要人不?45真的可以退休吗?


鼠标侠


能够规定“男同志45岁退居二线”的企业,不会是私企,肯定是国有企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管理层干部的年轻化。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这时候退居二线,实属浪费资源。


就我们单位而言,中层以上的领导大部分是40岁-47岁,而中层以下的管理层,大多是40岁以下。尤其是这些中年人,他们工作很热情,也很有干劲。很多领导带着他们的工作团队,创造了很多的工作成就。


45岁的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们工作了将近20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工作能力,身体也很棒,这时候,让他们退居二线,实在是浪费资源。


从这点看,能制定这样的政策的企业,只能是国企。私人企业,不会这么奢侈,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来养闲人。


让45岁的人退居二线,让他们提前养老,离退休还有20年,这20年,他们突然失去了干事的动力,懒懒散散的养在公司里。这对公司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利润率。


实行干部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但是不能一刀切。


近年来, 大力提倡实行干部年轻化,让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这种做法是对的。我们也非常的支持。


但是,这种规定45岁以上的人全部退居二线,是不合适的。45岁以上的员工,有很多也是非常的优秀的,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完全能胜任领导岗位。


这种政策,会大大的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年轻员工。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他们干的多么好,自己如何的优秀,45岁以后,照样得提前养老。干好与干孬,都是一样的结果,那他们就不需要努力了。


这种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这种弊端,远远大于年轻化带来的积极效应。也背离了干部年轻化的初衷和目的。


实行这样的干部政策,也反映出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企业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人才政策呢?


原因一是形式主义。为了迎合上级的政策,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照抄照搬,套用上级的政策。这就是形式主义。


原因二是过于追求政绩。自己将干部年轻化的年龄界限降低到45岁,真的是大大降低了年龄线。这不是为了企业发展,不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是领导层追求自己的政绩,为了得到上级的夸奖。


原因三是企业人满为患。很多国企,员工众多,而且几乎都是终身制,不会轻易辞退国企员工。一个员工,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退休。尤其是一些领导层,一般都是45岁以后才晋升的领导,这时候怎么让他们退?如何让年轻干部上任?只能是出台这样一个硬性规定。让更多的大龄领导退出来,让年轻人进去。这反映出企业的员工太多,已经不能满足员工成长的需要了。


综上所述,我不赞成企业制定这样的政策, 照搬照抄上级的干部政策,而不贴合自己的实际,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职场百灵鸟


男同志,年富力强、能力很强,但45岁就让退二线。这项“土政策”,不是认真贯彻上级年轻化的精神,而是歪曲、教条执行上级的政策。上级要求搞年轻化,是为了促进企业活力,出发点是好的,但下级企业搞年龄层层递减,这是违背上级精神的,应该给予纠正。

上级为了促进年轻化,解决队伍活力问题,历史上搞过三次大规模的年轻化。最近正在搞第三次年轻化,出发点是正确的。这项政策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把男同志年龄递减到45岁,对企业是促进还是伤害,还待进一步论证。

第一,上级不提倡搞年龄层层递减。

上级规定男55岁、女50岁退二线,一般指处科两级人员。但把男同志降低到45岁退二线,这是教条性、机械化执行上级规定,实际上对企业发展不利的。目前,教科文组织定义45岁还是青年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45岁正是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却让这批有能力有干劲的同志退出历史舞台,是企业发展也是一种损失。

第二,退二线政策虽好,但在基层执行变了味道。

所谓退二线,就是从事调研任务,可是单位又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多数单位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回家“玩”去。待遇执行在在职的80%,甚至100%。你让一个45岁的男人回家玩去,终止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拿着待遇,不干活,还要等15年才能达到60岁退休年龄,对这一批人也是浪费,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建议不要机械执行退二线政策。

比如,上级规定男55岁、女50岁退二线,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就不要再层层递减了。把男同志减到45岁,距离60岁退休还有15年。这是浪费人才的一种做法。如果非要45岁“一刀切”,也要配套好退二线政策,比如,成立课题组、检查组、指导组,发挥他们的经验丰富的作用,帮助企业再发挥“余热”,不是为了图管理省事,就让他们统统回家。


职场火锅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国家规定执行延迟退休办法,企业员工规定年龄在65岁。对于有些企业霸王条款,规定“男同志45岁就退居二线”可能另有目的。

一、提升更新换代的速度。这个快速换血肯定是因为考虑到企业目前的情境,或许是想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年轻人体力足,思想易于接受,就能保证在一线的员工全部是年轻人,保证企业能够达到一些加急任务。大家知道部队的更新换血能力是非常强的,征兆十七八青年入伍,两年时间一到,该退伍就基本退伍了,留下一些身体素质好,思想好的优秀青年留队,就是这个道理。

二、新员工比老员工好管理。不管什么岗位的人只要时间一久,就会变得“老油条”,所以采取老同志退居二线,这种方法也能让员工变得“听话”。一个单位里,什么人最容易在里面捣乱?就是那些“老油条”,公司高层也最反感这种人,如果个别开除一些“害虫”,会有理由上的弊端,要以什么理由开除?不听话能开除吗,仅仅是不听话,没有犯错,我们是不能随意开除一个员工。所以企业有了这项规定:年龄满45岁,有权力让你退居二线,这样大家都没有话讲。

三、老同志有各种“拖累”企业的“病”。一个单位里,最要不得各种“病”,员工身体各种疾病,思想上各种病,小团体集聚起对抗单位的病,大家想想看,这些“病”都出在哪些人身上,就是那些在单位里的老同志,所以公司企业有这种规定,就掌握了主动权。

员工如何看待。

一、做好预后准备。目光放长远,永远是一句不会过时的话,要想让自己过的舒服,就要把自己的后路都考虑好。前面几年你是新员工,没问题,企业并不会让你退居二线,但我们总是有年龄大的一天,那时候该何去何从,作为员工现在就要开始考虑了,别人,企业不会为你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在打拼。如果企业有这项不厚道的规定,在43岁就要考虑了,要主动找下一家,还是等着退二线。

二、尽量让自己脱颖而出。任务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即便企业的这项规定出台,肯定还有各种空间,在大部分员工45岁清退之后,我们也要谋求一线天机,也许如果你独树一帜,在企业里因为各种能力突出,深得老板青睐,你还是能突破这个规定。


上山樵


虽然很多男同志在45岁的时候还是黄金年龄。但是给年轻人让位置,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年轻。还是好的的制度。

为了解决干部的终身制问题,中国花了几十年的努力。现在看,效果还是好的。虽然有一刀切的嫌疑,但是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

1、保持工作团队的年轻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江山代有人才出,离开了谁地球都照转。领导的岗位就那么几个。你不下来,年轻人就上不去,你干到60岁,比你小10岁,20岁的人就没有出头之日。企业的人才梯队如何保持活力,怎么给年轻人以上进的信心。再说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生理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会打来心理年龄的老化。我才41岁,就感觉很多时候要更加的放开心怀,因为总喜欢用30来岁的人,觉得他们靠得住。而30以下的感觉都是小屁孩。经常忘记了自己29岁的时候就独当一面 ,并且做的还不错了。当年苏共总书记勃涅日涅夫,就是不注意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导致苏联在最高峰的时候转头向下。这个教训不能不牢记啊。


2、退居二线,不等于撒手不管。放下具体事情去做更深程度的思考,为年轻人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以后,邓爷爷设立中顾委,把当初建国的那批精英放在里面,为新领导保驾护航。既保持了干部团队的年轻化,又为现任领导团队的发展提供建议。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既克服了老人领导带来的思想僵化,又不至于浪费了老人的经验和高度。企业也是一样。既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又使传承不至于断裂,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何况放下具体的管理事务,跳出原来的圈子,可以更好的进行战略层面的思考。

3、退居二线,收入不会减少,时间也有空余。干干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也不错。

一般来说,退居二线不会影响其收入。又多出来很多的空余时间,既可以给现有领导提供建议,还可以干干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无论是钓鱼写字等陶冶情操的,还是出去做第二次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年龄不算大,再创事业高峰也不是不可能。何必耿耿于怀,放不下手中的权利呢。

综上所述,45岁退居二线。是一个好的制度,虽然有一刀切的弊病,却为保持团队的年轻化和权利的有序交接打下了保证。


下乡知中


这是一个很痛心的消息,对没有稳定工作的男人来说,如同被人搬石头砸到脚,到了45岁之后如何熬得过后半辈子。

现在大部分的结婚男人都在28-35岁之间,想想小孩那时才多大?应该还属于高中/大学期间,而孩子和家庭的输出财产部分都来源于男人。

那时已四十几高龄,退居二线相当于减掉一半的工资,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的幸福。

我在想四十几岁的男人应该是最有能力的年纪,无论对工作的稳定还是技术的含量都比年轻人高出好几倍。

自古以来大多名人不是到了这个年龄才出名得利的么?年轻时的经验是往后的财富啊!

并不是说四十几岁之后就过气了,那时候才是真正展示才能的时刻。

所以并不支持男人四十几岁之后就要退居二线的说法。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得有成熟稳重的员工,能够快速的理解处理问题,不像年轻人那样盲目前进,只看眼前,不看出路,把企业带进坑沟里,一失足成千古恨。





玖柒影视



大部分企业设定“退居二线”是为年轻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腾位置。一旦决定让你退居二线,说明你已经到达自己事业的天花板,即便不退二线,想再晋升也是很难了。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职务变动,及时调整“退居二线”后的心态失衡,如果你依然想发光发热,那“退居二线”后依然可以保持工作热情不减,工作态度不变,一如既往地发光发热,这时候就是你自己的爱好了。如果你想通了,那么你完全可以放下工作的重压,开始好好地享受生活,因为我们的工资待遇不变,不再担任实职,工作压力将大大降低。


桦楠枫1989


话少理端,45岁男同志离开工作岗位,一般不会发生在行政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要可能集中于有些效益比较好的私企或者国企。45岁正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年龄,正是那年富力强干事的年龄,45岁离开工作岗位,我觉得不是利于单位的工作。


记者小李哥


这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为有才干的年轻人提供上升通道,一般适用于中层,高层可以大些。表面看确实不公平,当干之年,经验能力俱佳,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如果都是这样的思维,一个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老气横秋,年轻才俊都辞职另谋发展,是不是一股子没落气氛?


手机用户50040561378


45就退居二线,实质是半退休状态,现在生活水平提高,45到55都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年轻化似乎成为职场主管们时髦的代名词,有没有想过人力资源浪费,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退休年龄应该延迟才对,还提前退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