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岗职工怎么继续生活下去?

手机用户50906468621


下岗职工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特别是夫妻双职工下岗,更是雪上加霜。下岗职工年青找工作还好点,年老下岗要想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曾经一邻居夫妻双方下岗,男方还患有哮喘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寒暑还要吃药打针,上有老下有小都要扶养,两口子日子苦的象黄连。因为年令大找工作没人要,靠摆地摊渡日。风里雨里,为了生计和着泪水过下去。

下岗职工确实沒有错,国家为了深化改革,牺牲了曾经为国家做出过无私奉献的一代职工,他们是牺牲品。作为改革既得利益者的国家,要关心关爱关注这个群体,要切实拿出政策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对于年老干不动还没到退休年令的年老下岗失业职工,出台具体优惠措施,不能在不闻不问,一拖再拖,让下岗失业人员再一次失望。



上善若水事故理赔学者


我爸94年下岗那年我三岁。妈妈摆地摊。爸爸做零活,单位一个月三百多的生活费。保险只买养老保险,医疗没有买。97年胃出血,奶奶出的医疗费,那些年家里条件不好,生活也很一般般,多谢爷爷奶奶的扶持才能过日子。2010年我出来工作了家里才有了好转,妈妈也没有摆地摊了,去超市打工一个月两千块钱一直做到现在七年了。17年爸爸胃穿孔住院,医疗费五万多都是自己掏的单位没报销,老妈到处借钱,恰好那年又是家里房子翻修重建,住了三十多年的老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没办法住了就翻修,现在装修还没弄完,因为没钱。以前爸爸是单位的困难职工每年还有五百的补助,家里房子翻修连补助都没有了。2019年初单位说没钱给职工买养老保险要职工自己垫付2.5万,爸爸只好去借钱交。平时家里有什么要钱的要买东西的几百块钱的我还能支付下。几千上万的我是没那能力拿出来的。下岗职工真的不容易,活得比农民还艰难,生活上还不如农民。


幸福公主小妹


我是2002年下岗,2万元买断工龄,在水泥厂一直工作了15年。下岗前企业效益非常好,只是因为属于煤炭行业,随着煤矿行业一起破产,新引进的30万炖旋窑生产线就那样放在雨里,(10年后还是那样放在哪里)。那个时候我已经35岁,在家陪着老父亲,直到家父去世,才南下打工。二年后手上有了一点钱,为了还债,就继续响应国家号召(西部大开发

)去了山城重庆开了一家店,直到血本无归。回家时,只想见亲人最后一面,但是听到一个最想听到的消息02年破产时的那些领导因为侵吞国有资产被判刑。相信一下回到身上,就再次走上打工的路,这一次是去上海。开阔了眼界懂得了什么是什么,(活着比什么都好)。08年奥运会,10年世博会让我一下认识的到什么是自己,认识到自己于他人的差距,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更体会到钱是赚的,不是省的。于是在12年回到景德镇,在市区买了一套房,现在孩子也大了,工作也稳定,还有10年我也可以退休,我觉得当一个保安挺好2000多的工资,企业还交社保,安心做下去,未来带带孙子,孙女。不给家庭甜负担,就知足了。平安人自有平安福。各位老哥老姐,每一代有每一代的难,每一代也自有每一代的福,顾虑太多,伤的是自己,苦的是家人。开开心心每一天,乐乐呵呵过大年。


啊雄57


60年代出生的下岗职工,他们是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国家心甘情愿奉献,为企业无怨无悔工作,但一旦被下岗,却变成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一批人,他们最难,最累,最苦。

这批人觉悟很高,人性很好,不吵,不争,不闹,但他们是人,也要生活,也得吃饭。究竟老年下岗职工怎么继续生活下去,我认为要做的主要有:

1 身体健康第一,你必须明白身体健康是你生活的唯一的真正的依靠。古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第一条,保证住自已有一个好身体。

2 凡事量力而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要量力而行,不年轻了,不耍英雄,要根据自已实际情况而行动,尽最大努力工作,但不强迫自已,不要挣了一分钱,却花了一千元,得不偿失。

3 选择一个自已能干的工作,倒如,门卫,环卫工人,或者,摆个小地摊等。

4 如果儿女孝顺,工作收入还可以,你也可以给他们帮忙,带看孙子,孙女。

5 如果孤独,可以找找政府,让政府出面找个力所能做的工作。

老年下岗职工,有的还自缴纳了养老金,不管多少,退休了还能自已养活自已,有的无力缴纳,老无依无靠,难,难,难。

但生活还得继续,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奋斗中千方百计生活下去。


一张一弛


人年老了下岗真的是一种无奈,好的工作岗位肯定没人用,也就是干一些零活或者去打扫卫生。其实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强度大,而且工资待遇低。生活没有什么保证。


对于这样的准弱势群体,据说因为国家的老龄化到来的早,还要延长退休年龄,我想这些人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窘迫。在国家还没有太富有的情况下,在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弱势群体的接受能力,不搞一刀切,毕竟岁月不饶人。那些手中握有公权力的人还不愿意早退下来呢。

可以肯定的说年龄越大越没人愿意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弱多病也会越来越多,这些靠打扫卫生的老年下岗职工,把青春献给了工作岗位,年老了下岗,生活用什么来保障?我想出了靠自己的双手和儿女们的孝敬,就只有等待国家有好政策出台了,难道还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吗?你说为多的困难,有再多的抱怨又能怎么样?好好爱自己吧!健康不生病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了!



向哲洪涛


靠山山倒,靠水水转!只有靠自己:我38岁~40岁因企业破产倒闭,下岗三年在家,我天天坐农郊中巴车去15公里外的乡镇企业打工跑销售约七个月,老板嫌我业务量小回拒我;我一气之下想自己创业,可手上又没钱,不敢嗐折腾,就做小贩子卖过水果、河虾,没固定摊位,城管要管,刚起生意,他们就来了,我骑着小三轮车躲起来,他们走了,我再出来,几次下来,黄金时间一过,市场上的人没了,卖给谁?水果烂了,自己吃,河虾死了,水煮盐虾放在冰箱里慢慢吃,一晃半年又过去了,钱也没挣到;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一没学历,二没一技之长,怎么办?眼看小孩要上学了,无奈之下在小区内找了个洗车行帮人家打工洗车,平均每天要洗50辆上下,又苦又累,做一天算一天,每天给60元。我边做边跟技术师傅偷学技术,学会了抛光打蜡、室内清洗、发动机换油和清洗等基本技术活;四个月下来又换了一家刚开业的洗车行在西门停车场内,老板请我去开展业务,每天给我80元,带2个徒弟,另外接业务按营业额的10%提成给我,我一个月下来也能拿到3000元~4000元;为此,我把这个车行当自己的事业做,从原来每天3~5辆的业务发展到20多辆,以自己认真的态度和技术,也带来了固定客源,并创下了一天洗车带打蜡的营业额近5000元的记录,还上了电视新闻😝😝一次偶然的突发事,停车场旁的电信大楼外墙刷白色涂料,结果碰到一阵刮风,把停车场上的车子搞得斑斑点,用毛巾擦不掉,用手抠,有划痕,无奈之下,近23辆车主打电话叫来了《无锡60分新闻》记者,让其报道讨个说法,双方因价格争论不休,记者采访让我做“老娘舅”,我按市场行情报了个良心价“每辆300元”,并现场作示范,让一辆车半小时内恢复原样,获得大家一致公认,我从上午10点一直干到晚上次6点,一共17辆,当天晚上我是趴在床上睡觉的,浑身腰酸背痛……我在那里干了近一年半,渡过了下岗的困难时期,2011年年初经朋友介绍,通过政审参加了公安辅警,一直干到现在,我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一个老男人7o


我爸今年六十五岁,谈不上下岗,也算下岗吧!他就是在老家帮人家打零工,干一天活可能三个月都没活做。那种日子过的真是好窝囊。

因为要照顾父母,又要带小孩,就选择在家做零工,做一天领一天工资。我妈人懒什么活都不做的那种,靠他做那点零工养家。本来还有点零工做的,遇到心坏的邻居他到处说我爸身体不好不能请他做工,连着几年都没人请他做零工,跟下岗有什么区别,下岗起码还有点补助。因为没有收入,全村人都看我家笑话,处处为难我家。那种日子过的好辛苦,连盐都吃不起更别说吃肉了,过年是最开心的了,因为那天有鸡蛋吃,一家人煮两个鸡蛋放两瓢水煮,跟吃白开水差不多也很知足了。



苦日子终会过去的,熬过就好。后来别人请人家做零工十五块一天工资,我爸就五块一天工资跟别人做,当别人听到他那么低的工价,都排着对请他做,问题是工价太低了,根本赚不到钱,我爸就说我不做一分钱都没有,那你们不是更难翻身,难道我穷你们也跟着穷。


懒爸爸的育儿记


下岗职工属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及优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实施那是很大的一个流程,从上到下得有人发起提案,现在从上到下就沒有人关心关注当年的下岗工人,即便有人发出呼吁那也是人微言轻引不起重视,因为能发起提案的人,出台政策的人他们亲戚朋友怎么有可能成为下岗职工,所以,下岗工不会在这些权利人的视线范围内,边就不会放在心上,下岗工人更说不上话,怎么可能出台对于下岗工人的优抚政策,即便出台了一些也无关痛痒,还会被权利部门限制或掠夺完了落实不到下岗工人头上。


用户2882438691817


到现在想起下岗还是痛心不已,好好的企业,熟练的工人,说解体就啥都没了。说是解决产能过剩冗员过多,通过整合拍卖承包方式重组,精简人员节省开支,规定负债企业倒闭,明明很好的企业都玩负债了,承包拍卖不还是进入个人腰包?大批国有资产流失,我们一个县几十家工厂全部倒闭,工人全部下岗。

我父亲是转业干部,响应号召,我母亲八几年就下岗了,我们哥仨95年下岗,在家里根本活不下去了,来到大城市,多年打拼,总算有了立足之地,老家很多原来的同事生活潦倒,养老保险都没钱交,流水线的技术外边不管用啊,不敢出来闯的晚年堪忧。


老牛拉车三十年


四十八岁下岗协保在社会上漂荡三年帮老板打短工知通自己技术在社会上不够用,读了快速进修班取个制冷职业技术证书,改行做值日制冷工(冷冻机),做到退休。到社会上靠一门手艺不行,要谦虚,原国企的态度行不通,但有精通手艺也不行,要有至少二门,本人有体会:1975年学电工,2002年学制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