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凌晨4點,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凌晨4點,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劉炯 贛州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醫生

2019年1月27日 星期一 陰間小雨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值晚班。昨天下午五點半,我準時來到醫院發熱門診接班,這已經是我這個春節值的第3個班了,本來這幾天我是休息的,可是由於醫院新增了兩個發熱門診,兒科醫務人員不足,當黃榮主任給我電話時,我立即答應了。

聽上一班的同事說,今天發熱門診已經接診了一百多個發熱的患兒了,我想我這個班應該也不輕鬆。我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和口罩開始接診。

“您的孩子只是普通感冒發熱,不用緊張,回去好好休息吧。”接診了一名發熱患兒後,我安慰著患兒家屬,讓他們安心回家。

晚上7點,一對夫婦抱著一個小男孩走進診室,我照例詢問病史:2歲5個月,發熱38.2度伴嘔吐1天,有親戚從武漢回來並與其有接觸!

瞭解到這些後,我內心的弦瞬間繃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幾個字立刻浮現腦海!我不敢怠慢,馬上通知急診科護士按疑似病例接診流程開展診療,同時向醫務科、院感科、門(急)診部主任彙報情況。幾分鐘後,急診科護士鍾麗芳已經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來到患兒及家屬身邊,一邊安撫家屬的緊張情緒,一邊執行我的醫囑,然後與患兒家屬充分溝通取得同意,對患兒及家屬進行隔離。

醫院領導瞭解情況後,立即作出具體部署和統一安排;副院長、兒科專家李兵飛,門診部主任黃榮和康劍立刻展開病例討論,肯定了我的判斷,考慮該患兒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嚴格隔離,同時急測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清澱粉酶測定、甲流病毒抗原檢測、肺部CT,幫助初步判斷感染的可能類型及程度。院感科張琪、鄒前健指導防護措施,再一次強調要將患兒及家屬留在留觀室隔離,同時聯繫市疾控中心準備送檢咽拭子。

醫院檢驗結果顯示白細胞正常、C反應蛋白正常,中性粒細胞計數偏高,排除甲流。晚上21時40分,檢驗科李文忠主任將咽拭子標本按要求封存,送往市疾控中心進行CDC核酸檢測。

此後,就是焦急的等待……

這期間,患兒鬧著要吃東西,可是家長的手機沒電了,護士鍾麗芳立刻想辦法讓同事給孩子叫了一份外賣。“到了晚上10點多,患兒安靜了下來,家長的情緒也穩定了,我就每半個小時左右進去觀察一下病情,一晚上寶寶睡得還挺香的呢!”鍾麗芳護士彙報說。

昨天晚上,按照正常排班安排,我11點就可以交班了。但是孩子的事讓我一直牽掛,所以我也沒有安心休息,一直在等待檢查結果。

今天凌晨4點,院感科張琪科長打來電話,說核酸檢測陰性,警報解除!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我記下的這些,是一個兒科醫生在發熱門診的普通夜班。有人問我怕不怕,我想,基於我們現在對疾病的認識、日常的培訓演練和規範的防護措施,即使正面面對患兒,我心裡也是有底的。這樣的疑似病例可能還會遇到,無論最終是否確診,我都會嚴陣以待、保持高度警惕,不漏診,認真負責做好每一次排查,築起防控疫情的堅強防線。

战“疫”日记|凌晨4点,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這是日記裡提到的護士鍾麗芳的朋友圈

感言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放棄休假堅守崗位,抗擊疫情衝鋒在前,這些都只是職責所在。防控疫情,我們每一名醫務人員都感覺責任重大、壓力巨大,但能在這個時候堅守在最前線,承擔起守護群眾健康和安全的重任,感覺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很振奮,也很有成就感。

1月30日,我報名參加了醫院組織的援鄂醫療隊,雖然不一定能選上,但我也特別期待能都帶著裝備,和戰友們一起走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如今,我們正在進行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只是千萬醫務人員當中普通的一員。對於打贏這場戰爭,我有十足的信心,因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和我們一樣的人,守護著大家的平安和健康;在我們身後,還有強大的祖國和廣大的人民群眾。讓我們一起加油! (夏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