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像這樣的場景,餘玉嬌已經堅持了4天。說起自己的“志願者”生活,餘玉嬌坦言,是母親將青白江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鏈接發給自己,“我媽說自己年齡超了,不然她也要和我們一起參加。”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餘玉嬌,青白江本地人,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專業領域為醫科學,去年9月份獲得該校授予的醫學博士學位,“我碩士學的是病毒學,博士學的是神經學。我們一家子大部分都是學醫的,因此非常支持我報名。”在餘玉嬌的帶動下,回青白江過年的表妹餘雯霈也一起報名參加了志願活動。她倆說,“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為家鄉出一份力。”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一天幾百輛車的排查量,累得餘家姐妹腰痠腿疼,但在餘玉嬌眼裡,這點辛苦不算什麼,“負責108國道執勤點的彌牟鎮衛生院醫護人員比我們辛苦得多,我們做志願者基本上是白天,而他們是24小時在崗,他們是更加辛苦,更加勞累的一批人。我和妹妹商量,白天的時候,我們儘量多做一點,讓醫護人員可以多緩一緩。”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除了到執勤點做詢問和測量體溫工作,餘玉嬌還發揮專業特長,加入到彌牟鎮衛生院發熱門診的建設工作中去。

餘家姐妹只是此次招募的219名志願者之一,眾多的志願者們在成綿高速青白江出口、成南高速青白江出口、二繞高速大同出口及成青路卡點、成德南高速出口、二繞高速人和出口、高鐵青白江東站、客運樞紐站以及各鄉鎮(街道)等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我們希望18歲到45歲的青壯年們,和我們一起,站出來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份貢獻。”餘玉嬌說。

父親是榜樣,經歷是財富

俗話說:“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日前,在我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志願者隊伍中,就有這樣一對父子兵。父親鍾城是一名共產黨員、青白江區義工聯合會的負責人,今年19歲的兒子鍾英豪是四川大學的大一學生。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鍾英豪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養成了學雷鋒做好事的好品德,經常在假期裡跟隨父親參加到敬老院、車站等地方開展志願者活動。當這次疫情防控的戰鬥打響後,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當代大學生,他毅然報名參加了我區的志願者行動。在這幾天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鍾英豪同父親及廣大的志願者一起,分散到各個社區進行入戶調查,對每戶人的常住人員進行身份登記,並瞭解是否有從外地外省回到青白江的人員。對於登記在案的歸來人員定期上門再次造訪,測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

“姊妹花”“父子兵” 志願者隊伍裡的“靚”組合

通過幾天的志願服務工作,鍾英豪感受到了父親及眾多志願者不畏辛勞、無私奉獻的精神,自己也成長了很多,他說:“父親就是自己最好的榜樣。能參加到這次的志願服務工作中,是值得珍藏一輩子的精神財富。”

(記者:羅冬梅、蔡麗、鄒世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