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被另外一个孩子打了。作为家长的你怎么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爆笑右江锅


现在的校园暴力屡屡发生!不能让孩子成为弱者,培养孩子学习的同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健更重要。不要老是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带她出去多作用运动强身健体,男孩子打打篮球,女孩子打打乒乓球,他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抵抗校园暴力,和来自同伴的欺负,陪孩子运动健身的同时还能增强亲子关系,告诉孩子同学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因为暴力产生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孩子变成了懦弱可欺的人,对他的今生未来性格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外,关注孩子的性格发展,锻炼他多与人沟通,学会交朋友,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你有很多好朋友,你被欺负和挨打的经历就会很少,一个性格开朗,朋友很多的孩子是不会有人欺负她的

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强身健体,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善于沟通交往!


用户贤子


哇,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一下子就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我的小儿子今年三岁半,这几天才在幼儿园被抓破脸,所以看到题目自己感同身受,感触颇深。

儿子三岁刚入园时有一次被打了,脸也被抓伤了。老师提前打电话给我说了此事,可能是考虑下午接孩子时有一个心理准备吧!老师告诉我是哪个孩子抓的,我一听,这孩子我知道,他们是同一天参加入园前生活体验的,看上去性格活泼好动,他的妈妈也见过了,性格大方温和。等到下午放学接孩子时,我看到自己孩子脸上有个小抓痕,伤口不深。孩子似乎已经忘记了被抓伤这件事,两个还在一起开心的玩耍。抓人的孩子母亲主动过来跟我道歉,并说他的孩子他回家一定会好好教育的。有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我就对自己的孩子说:“没关系的,他也是不小心碰到你的,他下次会注意的,你以后也要注意躲开一下,学会保护自己好吗?”小宝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最近又被抓破脸,有几处伤痕且已经出血。下午去接孩子时,老师同样把我们和孩子留了下来。老师当面向我们说了孩子抓人和被抓的经过,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抓人孩子的母亲就笑着抱起自己的孩子说:“哎呀,乖宝呀,你怎么又抓人了?妈妈让你不要抓小朋友嘛。”说完就在自己孩子的脸上亲了一口,孩子羞羞答答的抱住妈妈说:“不,我不。”妈妈也不说话了!

是的,妈妈全过程面带微笑且语气温和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过来看一眼我的孩子的伤势情况,也没有说一句抱歉的话。我安慰了一下我的孩子,然后我就问老师说这个孩子除了抓我的儿子,还抓过别人吗?老师说抓过,我说:“说明不是我的孩子的主要责任呢?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家长不能不懂事,我们送孩子来幼儿园,是希望首先给孩子一个安全保障,今天他被抓伤这么厉害,是谁的责任呢?如果说是老师的责任,也说得过去,孩子是交给老师的,但是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孩子那么小,真正需要严格教育孩子的人是家长!”抓人孩子的母亲,此时又对自己孩子说你看吧,你不听话闯的祸,妈妈在这受累。我看着那个妈妈说:“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孩子胆小怕事,不会还击,但是我不会以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我的孩子,我不会告诉他说有人抓你,你就去抓他,这样以暴制暴教育出来的孩子和那些经常抓人,打人,令人讨厌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位妈妈看着我,一句话没有说。

最后,我对老师说:“希望老师也能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不良行为,如果有些话老师面子上不好说,可以请园级相关领导参与干涉,要不然打人的孩子依然打人,他也感受不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指正,受人欺负的孩子永远受欺负,长此以往,对孩子心理上也会造成伤害!”

人常说,通过孩子看父母。孩子的言行举止体现出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第一个孩子打人,我并没有苛责或为难他们,因为我相信那么大的孩子,相互之间打闹玩耍,抓到碰到很正常,因为他的家长是有教养的;第二个孩子同样打了人,我却义正言辞地进行指责,因为我看到了孩子的这些问题,是家长过于娇惯造成的。长此以往,受伤害的可能不止这几个孩子。

我们的孩子就是来到人间的天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提供他们什么环境去影响他们,他们就怎么成长!同样,我也不会用别人的错误言行举动去惩罚自己和孩子,我只会通过恰当的渠道去干预问题孩子的家长。


玲珑科目


你好,这种情况很常见。昨天我的小孩还在幼儿园被其它小朋友打了。分享一下我的处理方式:

不是很危险,就不强行干涉

我昨天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时,在教室门口看到一个小朋友去捏我儿子的脸,儿子当时的表情很痛苦,两人为了争一个玩具在打架,但我没有急着冲进教室,老师也没发现他们在打架。就这样,我看了差不多1分钟,直到儿子实在是受不住了,我才冲进去制止。

我没有及时冲进去,不是因为我不心态儿子。而是因为我觉得小孩子之间的事情先让小孩子自己去处理,不到很危险的地步,大人最好不要强行干涉。当然,这里的不干涉不是指不管不问,而是你可以站在边上看,如果情况不对,要发生危险了,再去制止。

制止后不要急着谴责

我昨天进去制止后,第一件事就是抱抱两个孩子,没有急着谴责他们。

先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打架。两个孩子都和我说是因为抢玩具。我先是和儿子说,你被打了很痛对不对,儿子回答是。然后我就和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要和沐沐道歉,因为沐沐被你打痛了 ,而且你抢玩具时不能去打别人。小朋友立即和儿子道歉了。然后我又和儿子说,你肯定也有不对的地方,好朋友之前抢玩具正常,但是不能打架 ,不如你也道歉吧。然后儿子也道歉了。

很多家长喜欢第一时间制止,并谴责孩子,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觉得你不理解他,也会越来越叛逆。

教孩子保护自己,比教孩子还手更重要

当两个孩子都冷静下来后,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保护自己 。比如,你可以教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不用立刻还手,而是要用手挡住他打你的地方,不要让别人伤害到你。有时候孩子往往会忽视这点,而是直接去还手,殊不知有时候还没来得及还手,就被其它小孩打中了要害,尤其是眼睛和头部。所以,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比教孩子去还手,更重要!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教孩子,如果别人打你,你就要还手。但是还手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不如多教孩子一点礼仪和规矩,不抢玩具,懂得分享,爱护朋友,这样才可以避免很多冲突的发生。


我是宝藏妈妈,陪你分享我的育儿宝藏,做有温度的育儿说,喜欢请点赞点关注哦~


宝藏妈妈


先看情况吧,我女儿总被一个小姐姐撞倒,碰到,抢玩具。之前我总觉得小朋友不是故意的,所以总说我家娃“姐姐不是故意的”“轻轻碰下没事的”“玩具给姐姐玩一会”对方家长也打个哈哈就过去。时间久了女儿变得更胆小,然后也不说什么,开始我以为她变乖啦。直到有次我发现那个欺负她的小姑娘实打实的踹我女儿肚子两脚,当时真的很火,反手就给那娃腿上一巴掌,并且很凶的警告她不可以欺负妹妹,她那样踢人会让妹妹受伤的。那小姑娘就跑了,后来那女孩再也没欺负我小孩了。我娃很高兴我帮她忙,经常说“姐姐不欺负我啦!妈妈以后别打姐姐,姐姐会疼的。”我就给她赔礼说:“妈妈错了,妈妈不应该动手。”但我其实心里不为自己冲动打了那娃一巴掌而自责,有时候真的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七根紫藤


做为宝妈,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起玩耍时孩子被别人打了,委屈的跑回来告诉你,“妈妈,有人打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先宝妈妈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解决办法!

1、了解事情的经过在决定处理办法!先宝今年5岁了,在上幼儿园中班,因为今年刚转学过来,和小朋友不是很熟悉,所以在玩耍过程中,刚开始难免有些拘谨!有一次和同桌的小朋友玩耍时,发生了不愉快,对方一言不合就对先宝出手,把他的脖子抓伤了,有个小伤痕流血了!放学接先宝时,老师就给我讲了事情的原委,对方的家长也在旁边一个劲儿的解释道歉,只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误会,先宝没怎么在意,也不觉得有什么委屈,我也就翻篇过去了!可没过几天,再次的事情又发生了,上次是脖子,这次是额头,老师告知,对方小朋友帮别人收玩具,先宝误以为对方抢玩具,就说对方是坏小孩,抢别人玩具,对方听了很生气很委屈,动手抓了先宝,既然双方都有错,是一场误会,解开了也就过去了,但这次,我对老师和那位家长都说了,一次两次我可以接受,事不过三,再怎么说,动手这个行为,本来就是不对的,这次过后,先宝在也没有被那个同学打了!

2、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第二次先宝被抓伤了,回到家后我仔细的询问的先宝事情的经过,和老师说的一样,但先宝也告诉我另外一个信息,那个小朋友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懂不懂就打人,我观察过,那个小朋友个子比较高长的比较壮实,借这个机会,我就给先宝上了一课,首先我们不能欺负别人,尤其是比自己弱小的,但也不能被别人欺负,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从小就教先宝,不能动手打人,有事情好好的用小嘴巴说,所以他从没动手打人这个习惯,当别人欺负他时,他会大声的说到“请不要欺负我”,即震慑了对方,也以此引起大人或是老师的注意!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先宝很有侠义之心,不怕事儿,看到同学被欺负,想要替同学主持公道,这些都是值得表扬的地方!很多自我保护的方法,我都是从小以绘本的形式,亲子阅读时教给他的,所以先宝自己能随机应变!

3、提高孩子的体能!但凡受人欺负的,都是比较弱小的,或是性格很内向的!俗话说,柿子挑软的捏,就是这个理儿!那么,要想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负,就要让孩子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让别人想欺负前,还要心里琢磨一下,我能打得过他吗,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

要想孩子不被欺负,首先还是要从孩子自身着手,学会保护自己,增强体质,毕竟做家长的不能随时跟着身边,帮他善后,要学会自我保护!手工码字,你的每一次点赞,每一个关注,都是我不断成长的动力!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分享育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先妈育儿


今天女儿放学回来说,和朋友在学校的楼梯上,被一个男生一把抓在脸上,随后男生就飞快的跑开了。女儿很沮丧,莫名其妙的被抓了脸,回了家还是觉得脸上些火辣辣的疼。

我查看了一下,发现女儿的的右脸颊上有一道微微发红的抓痕。我给伤痕拍了照,稍微安抚了女儿,问她被挠了脸后都做了些什么?女儿说,一下子懵了,又到了上课的时间,就匆匆回教室了。女儿并不认识男生,但是看到他跑进了2年1班的教室。

我们长住国外,这里的孩子们大都很有礼貌,很少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凡事有利弊,就使得女儿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

我告诉女儿,首先,一定要知道是谁抓了你?可以到2年1班教室问问其他同学把名字记下来。

其次,要告诉老师,是谁做的,避免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

如果老师警告过后,男生再犯,妈妈就会去和老师,甚至是对方的家长联系沟通。


傍晚时分,女儿说右侧太阳穴处还是有些疼,我也给学校老师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老师说星期一会查明情况。我会尽到父母的责任去守护女儿,希望女儿能够顺利平安的健康成长。


美溪的育儿时光


我家小侄女最近几天出去玩耍,因为母婴店里面设置了一个儿童玩耍区域,里面有一个滑滑梯,因为都要玩这个滑滑梯就被一个小朋友给打了。

当时我家侄女被打的愣住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说实话看到自己孩子无缘无故被打的惨兮兮的是谁也都会难受。

孩子妈妈非常的气愤,虽然当时没有对另外一个打人的小孩说什么并且把侄女带回家,回来后是对孩子进行了“教育”,说是以后再被打就打回去。

听到这种言论我是不太认同,孩子被打直接以牙还牙打回去这种方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教育方式:

1、家长的态度。其实小孩子玩耍磕磕碰碰常有的事情,也没有家长想的那么复杂,关键在于打人孩子家长的态度。家长一味的纵容、觉得自己孩子有本事,再外面“厉害”,这种想法会让被打的一方瞬间火大。家长应该马上制止,并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应该一起分享玩耍。

2、对待孩子的态度。告诉被打的孩子这个不是自己的错误,是打人孩子的不对。她不懂得分享,自己以后要懂得保护自己,看到这种情况要及时的躲避让开,保持和这种孩子距离。另外这一次这个小朋友打人,我们要原谅初犯者,不要因为这个是搞得自己不开心。




七悦妈


我觉得小孩子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今天这个挂彩,明天那个受伤都难免。


我儿子1-2岁的时候,有段时间,一出门就找别的小朋友玩,抢玩具、打人都会有,对方家长介意的,我会将孩子抱开。对方家长如果比较开明的,我们都是站在旁边看热闹,孩子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玩具抢不过的,哭也没用,隔一会会找其他玩具继续玩,如果家长介入的话,越哭越起劲。也有时会动手打人,有次被其他大的小朋友打哭了,他就发现不能随便动手,被打会疼。

在我儿子长大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会告诫他说,不能随便动手打人。但是别人打你骂你的话,你要大声的警告他,不许这样做,让老师同学都知道。如果他还是继续这样打人骂人的话,那你就打他,打一次,把他打疼了,这样他就不敢了。



我一直认为小孩子打打闹闹都正常,关键是如果小朋友被人打疼后,不敢还手,不敢告诉老师家长,那就问题大了。

在这里我觉得爸爸的角色很重要,我家里很多冒险的动作,很多刺激的游戏都是爸爸完成的,妈妈会觉得太危险了,不敢放手,但户外活动、体力活,跟爸爸玩了一段时间,明显感觉会孩子更加有胆量,更加勇敢。


二妈陪娃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前几天发生在我们小区的一件事:几个孩子在小区花园玩儿,不知为什么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那个被打的孩子懵了一下后,果断回手给那个大他不少的打他的孩子一巴掌,然后快速跑到家长身边。


家长们这时也看到刚才发生的事情,那个被打的孩子跑到妈妈身边后,开始委屈地哭起来。那孩子的妈妈抱着孩子安抚他,明确地告诉自己孩子刚才处理得对,自己不会责怪他。

回到我们的问题中,这样的问题问出后,标准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应该问对方为什么打自己,如果讲道理不能解决,可以找对方孩子家长……


可是这真的只是标准答案,我想说的是生活中没有标准答案,这里我只想回答作为一个妈妈心里最想给出的答案。

当自己孩子被打之后,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任何一个家长心中都会有愤怒的,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打回去。而事实上很多孩子被打之后直接懵在那里,除了哭不会做别的。我相信我们小区这个孩子能做出这样的回应,除了孩子的个性因素之外,与平时家长的教育不无关系。

我的观点更偏向于,只要孩子没有主动错误,被别的孩子打了,不反对孩子打回去。当然如果孩子比较柔弱,不敢打回去,则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找其家长理论,让那个打人的孩子道歉。


智绘妈妈


我三岁多上幼儿园,九几年,那个时候在班上是算年纪比较小的。

班里有一个智力缺陷的孩子已经八岁,而且有暴力倾向,几乎班里所有的孩子都被他欺负过,我也是被欺负的对象,我太小了,太难了。

我是农村孩子,教室门口就是水田,那个孩子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抓起水田里的稀泥往其他人身上扔,你越是躲他越是来劲儿,而且他是班里块头最大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放学脸上衣服上都有泥巴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那个孩子主动退学。

因为上学的时候年龄小个子小,家里人总是教我,不要跟别人挤,不要跟别人争,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跟我一样,从小养成懦弱的性格。

所以,当别的孩子打了我家孩子,我支持她打回去。

很多专家说不能提倡以暴制暴,但我更相信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生性顽劣,觉得欺负人好玩,而有的孩子被欺负了,只会委屈大哭,我家孩子就属于后者。两岁左右,我就开始教她,第一,受了欺负要还手,第二,受了委屈受了伤要告诉爸爸妈妈,即便是我三天两头地教她要懂得还手,多数时候她仍是懵的,这就是性格内向胆怯使然,还有孩子天生的善良。但这个世界有时候可不那么善良,正义不一定都能得到伸张,你必须得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你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当然,我们也要分不同的情况应对处理。

如果只是玩游戏意见不合,发生争执,你推我攘,小孩子其实伤不到哪里,这个时候我会静观其变,交给孩子们自己处理。

如果对方只是不小心打到孩子,我会先安慰她的情绪,并肯定地告诉对方小朋友我们没有怪他,然后引导对方小朋友道歉,并教孩子学着原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