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因为你的妈妈来自农村而嫌弃她吗?

情感书生谈感情


就我身边的朋友,熟人,长大后为人父母,大多数都不会嫌弃,妈妈来自农村。实话实说,大多数的人,在年轻不懂事的时候,对来自农村的妈妈,多少还是会有嫌弃的心态。

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只是道理上来说,大家都懂。但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特别是在年幼不懂事时。

长大之后,为人父母,才知道母亲的艰辛,10月怀胎,痛苦分娩。据有关机构测量,分娩时的痛苦达到了12级,这是目前,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级别。所以,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我一直相信,道理不能教会一个人,唯有经历过和教训才能教会人。甚至在生孩子时的母亲,还会面临着生命危险。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所以,成熟的人,多数都不会嫌弃自己的母亲。

年幼不懂事时,可能有很多孩子,会因为母亲来自农村,或因为母亲的各种缺点。而多有嫌弃,或者可以说是责怪母亲,给自己“丢脸”。这是性格使然,或者从小道德教育的缺失,又或者是人性的一种体现。

写在结尾:人,年轻的时候,可以犯点小错误。当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成熟,懂得感恩。母爱,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请善待你的母亲。


个性挑战耐性


不论是城市的妈,还是农村的妈,只要她是我的妈,她就是我心里最尊敬的,最伟大的人。

我生活在农村,从来不想像我妈要是城市里的人我就会高人一等,也不会因为我妈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我就觉得矮人一头。

我妈今年八十多岁了,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农村,可以说连县都没出过,养了我们子女七个,那可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吃米糠挖野菜都要把我们养活,现在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这么好,很多的人连二胎都不敢生,怕养不活,谁能想像,父母那个年代是怎样把我们养活的,还把我们一个个养大成人。

无论是农村的妈,还是城市的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来的时候,做母亲的都要经过那道鬼门关,都要经过生与死的考验,都要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养大,你会走路了,感觉能松口气了,又怕你碰着磕着,上幼儿园了,怕你饿着冻着,上小学初中,每晚陪你写作业写到站着就打磕睡,时刻担心你上学路上不安全,学校里被人欺负。

省吃俭用借钱贷款让你上完大学,有了工作,同乡邻居羡慕的对母亲说“现在该你享福了”,谁知她心里又有新愁了,你什么时候该成家了,找个媳妇又得一二十万,这钱又从哪里来?房子太旧了,又得收拾一下,这又要好多钱。

为什么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句话说,娘的心在儿身上,儿的心在石板上,自己做了父母后,才明白这些话,可惜,父亲已离我们而去,母亲也越来越衰弱。

妈,虽然你一辈子没走出农村,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佛,我最爱的最尊敬的人。


凡人农夫


怎么会嫌弃呢,都说母不嫌儿丑,我们做女儿的也不应该嫌弃母亲。就我而言,我妈妈生来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她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只是体弱多病,在她四十八岁那年,患了乳腺癌去世了。

我的母亲和父亲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也可以说是名意兄妹,因为他俩没有血缘关系所以结了婚。

父亲长年在县城工作,母亲在家务农,两地距离100多公里。母亲在家任劳任怨又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含辛茹苦把我姊妹俩拉扯长大。可惜老天不眷顾好人,让她年轻轻的就得了不治之症。

每年到了母亲节,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看到朋友圈里那么多人晒和妈妈怎么样怎么样,我就会无比的难过。



想当年家里那么多的田地,全靠她一个人种, 身体又不好,常年吃药打针的钱全靠父亲微少的工资。

记得有一年她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在昆明住院,一住就好几个月,当时我还很小,走失在昆明街头,对于一个没有出过门的乡下小孩来说,那可是无比的惊恐,好在被好心人抱了送到妈妈身边。

经过岁月的漂洗,在美丽的妈妈也会变老,母亲去世前,繁重的农活留给她的是黝黑的脸庞,鸡爪似的手,而我从未嫌弃过她,上街时常常挽着她的手,带她逛街给她买新衣服。

所以无论你的妈妈是农村妇女还是城市里的,都不要嫌弃她,有妈才有家,有妈的都是幸福的孩子,要好好孝顺,且珍惜。5月12日是母亲节,祝愿看到此文所有人的妈妈都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泥糖小丫


我妈这一辈子活的很憋屈。从来没有真正的为自己活过,她的人,她的精力,她的时间是我爸的,我弟的,我弟妹的,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的,但是唯独永远不属于她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不屈从于命运,不想窝在一个小地方这辈子就跟泥土打交道,于是18岁便从农村进城在她远房的叔叔家里帮忙干活。当然,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肯定好不到哪里去,看人脸色小心翼翼是家常便饭,她每天要做好的就是一个保姆的角色,做饭,洗衣服,干各种家务,最主要的是还要去厂里上班赚钱。而赚到的钱只能给自己留一点,其余的都要交给婶子做生活费。所以别人的青春是有颜色的,她的少女时代就是干活,没完没了的干活。很快,转眼到了适婚的年龄,婶子就开始张罗着帮我妈物色人选找对象,我妈第一个相亲见面的对象就是我爸。当时只想着快点离开不在给叔叔婶子家里添麻烦,又听附近邻居的大娘说这家子是过日子的好人家,我妈就决定嫁给第一眼并不满意,身材矮小,黑瘦黑瘦的我爸。当然仓促的选择和盲嫁肯定是没多少爱情的营养,也许所有的不了解和不合适都被最后的隐忍给吞噬掉了……我爸年轻的时候爱喝酒,脾气特别不好,阴晴不定,动辄对我妈就是脏话连篇,破口大骂,而他又是我奶奶四个儿子当中最不受宠的,有什么好事都轮不到我们家,除了忍受我爸的语言暴力攻击,还要忍受她那个势利眼又霸道的婆婆,所以我妈是两面受气。当时我奶奶还掌握着全家的经济大权和物质分配的权利,我爸在大队的工资要全部上缴,就连过年发的带鱼,也要给我奶奶。这个蛮横的老太太想着办法的欺负我爸妈,又想着办法的讨好她那很富有的二儿子。所以,分回去的带鱼,我奶奶只把尾巴和鱼头切下来给我家过年,中间最肥美的会给到她最喜欢的儿子和儿媳。我妈当时分到鱼时,气的全部倒进了院子的狗食碗里,哭着就回家了……

生活的考验远远不止这些,真正让我妈感受到绝望的是我的到来。是的,重男轻女的戏码是这个大家庭的重头戏。当我奶奶得知我妈千辛万苦生下的是个女娃的时候,连看都没看我一眼撇撇嘴转身就走了,只打发了15岁的姑姑过来伺候月子,而她就在也没有出现过。我姑只会做一大锅面汤让我妈上顿吃了,热了再吃下一顿。连想吃个鸡蛋都没有……

因为我的到来没有让我爸称心如意,所以他身上压根就没那种初为人父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抱怨和咒骂。用我妈的话说,刚生下来的时候我爸连看我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更别提抱抱我什么的。哪怕是我半夜肚子疼发高烧哭的死去活来他也无动于衷,只有我妈央求着隔壁的大娘一起抱着我往医院里跑……而他每天就是上班喝酒打牌,晕晕乎乎,浑浑噩噩,回到家里满身酒气跟我妈各种找茬生气,闹够了就倒头大睡。内心无助又无奈的她,只能抱着我靠在墙上一夜一夜的流泪……直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才深深的体会到她那个时候的孤独和压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委屈和绝望和着眼泪硬生生的吞下去……这种情绪无处发泄,转而向内受到攻击的只有自己的身体,于是导致了后来严重的气管炎和体寒……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我一天一天的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明白如果不争取,不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只能在这个小城市里按部就班的活下去,所以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拼命的学习,参加工作以后我玩命的工作。这一切的动力源泉都是来自我妈。当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我开始给老妈买各种她曾经舍不得或者买不起的东西,一双又一双时尚又舒服的皮鞋,一件又一件品牌的羽绒服、羊毛衫,好看的包包,纯丝的披肩漂亮的围巾,以及金项链金戒指,甚至内衣内裤,只要是我看到的都要给我妈买!我还要带我妈体验她生命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走出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感受繁华忙碌的生活,第一次坐飞机俯瞰脚底下的人和物,第一次坐船感受夜晚迷人的休闲轻松……

我太爱我妈了,其实不仅仅是爱那么简单,是因为当我长大以后,长到她那个年龄的时候,感同身受作为一个少女,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向往和缺失。所以对妈妈我永远有着一份同情心,她如花似玉的年龄祭奠了现实和命运,她内心的理想和追求的激情被生活无情的打压掉了。她为我们的付出和忍让,永远无法报答。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妈妈“活”一次,把我的生活、努力、见识、乐趣都分享给她。唤起她对年轻的感知和喜悦。让她梦想的生活在我身上展现,我想她会满足一点吧!

前不久闲聊,我妈说看人家韩国日本的老太太每天都那么优雅,脸上永远保持着姣好得体的的妆容,不像我们每天都灰头土脸,老眼浑浊,糟老太太一个,其实我也应该画画妆……我在旁边一边处理订单一边嗯嗯的应付到,殊不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早点开手机,给她买了一套化妆品彩妆,当做母亲节的礼物了…



凯米啦


我来自农村,现在在城市定居。以前上小学中学大学的时候会嫌弃她,毕业工作后也会,因为家里穷,妈妈耳朵又聋,不识字,很多东西跟她解释不清,举个例子:农村人喜欢叫孩子的乳名,而我的乳名是很土的,所以特别讨厌妈妈在别人尤其是同学面前叫我。跟她说过多次别叫,但她每次都叫。不是因为妈妈忘记了,而是她脑子不是正常的。所以特别不希望妈妈来学校,觉得很丢脸。

上初中是在镇里,贫富差距明显,城乡差距也显露出来;上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后,都会填一些家庭状况的表格,每当写农村户口时,特别担心被别人看到。

高中大学申请助学金时,每次都要把妈妈耳聋写上,这样申请到的概率才高。在金钱和尊严面前,只能选择前者。这导致自己一直很自卑不自信,并把一切归因于妈妈,归因于家庭。

怀孕生孩子后,不知道为什么思想突然改变了。不再嫌弃妈妈,还对以前的事很愧疚。妈妈叫我的乳名不再排斥,也非常愿意带妈妈出去逛街,不再介意妈妈耳聋,很自豪是农村人。

最后祝妈妈母亲节快乐(✪▽✪),身体健康。


qzuser202096036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很不舒服,对每一个人来说,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自己,对于妈妈,我们只能感恩,我们怎么能因为妈妈来自农村而嫌弃她呢?!


每次想到我的母亲,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我的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十三年了,这十三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同时也很自责,以前年纪小,不懂妈妈,不理解妈妈,经常惹妈妈生气。如今自己做母亲了,懂得了母亲的真正含义,突然就理解了妈妈,可是却再也没有机会告诉她了。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贫穷的山区农村,虽然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读过几年书,但是她却教会了我很多道理。首先我的母亲让我读懂了“知识就是力量”。

虽然家处在偏远的山区,山高箐深交通极为不便,生产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我们一家大大小小8口人,但是从小母亲就以开朗、乐观、积极的心态影响着我们,并把“知识能改变命运!”“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东西,但不能没有文化!”“农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这些话来引导和激励我们。

她不仅千方百计让我们吃饱穿暖身体不受罪,而且,更注重我们的思想修养和意志锻炼,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其次母亲教会了我要“勤俭持家”。为了一家人能够吃饱穿暖,母亲以坚韧的意志、善良的品性和勤俭持家的家庭作风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幸福而温暖的家。

老家农村山高路远,地里的庄稼几乎都是广种薄收,于是她没日没夜的操劳,农田里,她精心栽种下烤烟、包谷、水稻等庄稼,院坝里,她细心养殖鸡鸭、猪狗等畜禽补贴家用,用一年辛苦积攒的钱供我们四个孩子上学。


同时母亲让我读懂了“孝爱”。爷爷在世的时候总是叨念,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但是母亲任劳任怨伺候体弱多病的老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她是儿媳更是女儿。

从小看着母亲毫无怨言伺候、孝敬爷爷、奶奶,让他们安然度过晚年,享受人世间挚爱的亲情。虽然,他们曾经承受失子之痛,但是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爷爷活到了90多岁。

村里的人都夸我的母亲不仅有担当,更有孝心,所以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作为儿女的我们一天都不敢忘记她的教诲,一直把她当榜样,把“孝爱”延续和传承。


我们可以选择人生的方向,但是我们不可以选择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出生,无论贫富贵贱,母亲都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记住、感恩、珍爱和孝敬的人,嫌弃她就等于抛弃了我们自己,所以希望天下所有的儿女在有生之年,好好珍爱、孝敬自己的母亲!愿所有的母亲健康、幸福、快乐!


花腰妹


中国一直有句话就是”子不嫌母丑”,所以怎么可能因为妈妈来自农村而嫌弃自己的妈妈,难道妈妈来自农村她就不是你妈妈了吗?

我妈妈也是来自农村,但是她努力活成了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女人,我外公本来家境很好,虽然不是地主但是也因为家境好成了被批倒的对象,后来外公因此抑郁生病看病花了很多钱,家里的田土也被充公了,因此到了我妈妈那里家境真的非常不好,我妈妈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家境不允许,只能念到高中毕业而放弃了继续大学,后来农村考试考了老师,虽然我妈妈考试成绩前列,但是也被当时一个有权势力的人安排了侄子顶了我妈妈的名额。



后来我妈妈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嫁给我爸爸,但是我爷爷奶奶家里特别穷,当然在那个年代贫穷是家家户户都存在的情况,我妈妈结婚后相继生下了我们兄妹三人,因为家里经济负担重,我妈妈又去考试在我们村小学当了一名老师,但是后来因为家里孩子多经济压力实在太大,我妈妈放弃了老师的职务,去城市里打工,在这几十年的时间,我家里生意经历多次失败,我妈妈因此受了很多苦,但是再苦再难的时候,我妈妈从来没有让我们放弃学业,只要是学习需要的东西不管多贵都给我们买,在我们那边其实一般初中高中念完就出去打工,但是我妈妈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一直督促我们学习直到我们一个个考上大学,在这二十多年里我妈妈的辛苦我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是一个女人却活的比男人要强还要累,真是好不容易带大我们,现在又开始带孙子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我的妈妈不仅出现了白发,还变的很爱唠叨脾气不好,有时候唠叨多了我也不耐烦我会顶回去,但是顶回去的时候我又特别后悔,心疼我妈责怪自己为什么要回嘴,我的妈妈为了我们子女几个付出了她能给予的一切,小时候她无限包容我,现在她老了我也应该无限包容她照顾她的,所以从那次后,我妈妈每次唠叨我,我忍不住的时候就告诫自己想想妈妈的不容易,要多忍让,现在我一般什么都依着妈妈,她养了我小,我肯定会养她老,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妈妈永远是这个世上我最爱的人。


小雏菊姑娘


我来自农村,现在虽然因为孩子读书住在城市,总感觉城市的铁窗有点冰冷。有时看见别人抱小孩,我总是习惯性伸手去抱抱,乡下带来的菜习惯性去左邻右舍分一分,家里有啥开心的不开心的习惯性去分享一下,刚开始他们狐疑的眼神真让人受不了,但渐渐地,他们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了。现在虽然与附近的人相处融洽,但始终感觉没有乡村来得自在,悠闲。我不管以后孩子会不会嫌弃我是乡下的,但我的心扎根乡村,我的人也本该就属于乡村,我以后还是会回到乡村,过那种东家长西家短,聊聊家长里短的日子。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日子过得舒不舒坦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所以没必要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语去主宰父母的生活,虽然说陪伴是孩子对父母最暖心的回报,但让他们过得惬意自在才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最好的反馈。如果你让她待在语言不通,行动缩手缩脚的地方,你还不如让她回她想回的地方,过她自己想过的日子,而你多抽点时间去看看她就远比山珍海味来得重要。所以,就我而言,我不但不会嫌弃自己妈妈来自乡村,我还会为自己来自乡村而骄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就是我,真实而不矫揉造作的我!





叶叶心语


妈是哪里人,我就是哪里人,爸妈就是我的根,怎么可能嫌弃她呢?

是爸妈给了我生命,在我出身前,妈妈给我提供了这个世界上最安稳、最舒适的房子,让我住了十个月,从在娘胎里开始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我怎么可能嫌弃她呢?

是爸妈哺育了我,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从第一声啼哭到牙牙学语;从懵懂少年到娶妻生子;从留守祖孙到盼儿孙绕膝,我欠妈妈的太多太多,我怎么可能嫌弃她呢?

爸妈是五零后生人,他们这代人,吃过了常人从未吃过的苦,经受过常人从未经受过的磨难,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妹拉扯大,又经历了娶儿媳难、买房子贵等各种压力,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下决心要让妈妈过一个幸福的晚年,现在我还在为之奋斗,可是妈妈正在逐渐老去,我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我非常惭愧,又怎么可能嫌弃她呢?

朋友们,母亲节即将到来,让我们共同唱一曲“母亲节快乐歌”,妈妈,您辛苦了!





行者二旺


请话不要说那么绝对。什么样子的人都有。不是农村户口的也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农村也不是每个人都嫌弃自己的父母穷。农村其实。还比城里人好一点。我是发现城里人才是没人情味。相互都不串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跟牢房一样。我们农村不一样啊。到处你串我家,我操你家。唠唠嗑,几下子就把时间打发了。万物都不是绝对的。人老了被嫌弃,确实存在。有句俗话都是说欺老不欺小。还有一句就是老背时。我们农村有句老话叫老背时,不过我总感觉。人是自己的宿命。这跟运气命运这些要占主要关系。你比如老伴儿,儿女。能得到他们的爱戴是天注定。不是说去强求人家。对自己好一点。或者说到大路边去对人家说儿女对你不好之类的。这些都是多余的,会起反感。我是相信命运。命中有时终就有。命中无时别强求。也不要去纠结这些东西。在中间对谁好对谁不好,又没一个标准。说出来也不起半毛钱的作用。只会起反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