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农村父母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是大学生不“吃香”的原因吗?

老张谈三农


本人是从农村考大学出来的,当然出来时间比较久了,但还是比较关注农村的发展的。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农村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这里夹杂着很多因素,但我个人认为农村孩子还是尽量去上大学,通过一二代的努力去改变家庭的命运。

一、农村孩子成绩不够理想,难以考上理想大学。现在农村家庭很多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留下小孩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乡下上学。由于老一辈的教育理念不太先进,可以只要孙子们吃好就行,根本不太管也管不了小孩们的学习。而农村的学校师资力量也比较弱,学习条件也不够好,所以孩子成绩普遍比较差。就是那个别天资非常好的孩子,能考上高中,其成绩也不拔尖,最后真正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农村孩子少之又少。如果上的是高职专科或者普通的二本大学,毕业后的待遇并不理想,不能大家带来示范效应。大家对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的兴趣不大,而考重点大学又难上加难,因此不再强求孩子去上大学。

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影响了农村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人人都会去算一本账,如果一个孩子高中考大学,等到毕业下来,少说也要花费10万元以上,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相反如果是初中毕业上技校再去工作,上学花费少,早几年开始赚钱,可以说从15岁到23岁这段时间里,上大学的比不上大学的在经济上投入多10万以上,而收入不上大学的会至少有10万元的结余。再相比较,上大学的比不上大学的家庭普遍家庭更贫穷。由于经济条件的考虑,家长也不强求孩子去上大学了。

三、大学生就业不理想也是家长不强求孩子上大学重要原因。由于经济转型,每年800万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特别是农村家庭在没有人脉,没有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更差。花了十多万元金钱,又花四年的时间上大学,到头来的工作工资不高,甚至找不到工作,很让家长伤心。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学技术好就业,赚钱多。

四、农村父母的眼光不够远,格局不够高。
虽说有不少农村父母愿意砸锅卖铁送子女上学的,但还是有很多家庭局限于眼前利益,觉得上大学并不划算。但是我想说,上大学绝对是划算的投资,我们不要只看眼前五年十年,把时间拉长点,二十年三十年后,看这项投资的收益是多么划算。上了大学的农村孩子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强的判断力和活动能力,也有了专业的知识,迟早会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单从赚钱能力来看,上过大学的比没上大学的一辈子收入绝对高得多,这就是教育投资的作用。


如果是我,我还是愿意让孩子去上大学的,你们会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为什么有些农村父母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是大学生不“吃香”的原因吗?

如今,很多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读不读大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发生的改变,多数以消极为主变。为什么有些农村父母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老农说出了几点原因,句句都是大实话,很让人心酸。

(1)投入和产出明显低于期望值。

在以前,上中专、大专都是有工作分配的,如果大学生更是香饽饽,不仅不用为工作发愁,甚至结婚、户口这些都能解决。谁家有孩子考上了大学生,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让全家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可是现在大学生满大街都是,毕业之后不仅就业难,而且所找到的工作工资也不高。而在农村里很多的家庭本来收入不高,上大学一年就得万把块,这让家里确实压力很大。何况近些年有些农大学生,毕业以后又回到了农村,甚至还有些在一些工地、工厂干活,和一些没上大学的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们认为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投入远远高于产出,明显低于了期望值,是白白浪费钱的事情。

(2)高不成低不就,娶媳妇更加棘手。

在以前,谁家如果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就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说“一家有大学生百家求”是一点不为过的。可是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差不多20多岁左右了,如果还读研至少25岁了。而且还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的择偶标准自然要高一些,这样的话农村里的女孩子本来少,读大学的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而城里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嫁到农村里来。再加上本来读大学就已经让家里拉饥荒了,自身又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这样娶媳妇成亲就更难了。读大学却找不到媳妇,这让很多的父母心灰意冷。

(3)家长思想也开放了,不把考大学当成唯一出路。

在以前,农村的孩子要想摆脱贫穷,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农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很多的家长也明白了,考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孩子头脑灵活,那一样可以有大作为。近些年在农村里就有不少的年轻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在外面发展很不错,这些成功案例也让这些家长们是非常的羡慕。而一些农村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进入到大城市打拼,可是工资不高又想要在城里买房,最后只有依靠父母!

不过,虽然现在大学生不再像过去吃香了,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老话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虽然暂时农村的大学生混得是不理想,可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路还是会有帮助的,这也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经历。所以,如果家里有条件,孩子成绩也不错,并且也积极上进,那还是尽量让孩子读完大学吧,这样人生才不会有遗憾。


农夫也疯狂


现在随着适应学生人数的减少,农村大学生数量相对于往年少了很多,农村的家长也对于自己孩子,考不考大学,不那么积极了,那么为什么现在农村父母不再执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考大学呢?

一、投入与产出.

在前几十年的时候,如果一个家庭能够供养出一个中专生或者大学生的话,那简直是一个光宗耀祖的事情,毕竟那个时候的中专生或者是大学生往往能够被安置工作,可以说考上中专或者是大学的话,基本上就是端了一个铁饭碗。

现如今的农村家庭想要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话,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先不论小学中学期间的花费,他说大学4年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就可能耗掉一个家庭的所有积蓄,所以对于很多农民家庭来说,送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相当于是一场赌局。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学生毕业以后,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工资水平也很低,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农村家长投资让自己的孩子读大学相当于是赌博失败了,所以就有很多农村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大学。


二、娶媳妇难.

对于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本科毕业以后已经是23 、24的年龄了,如果他们在上研究生的话年龄可能就更大了。往往这些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需要面对很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但是他们又到了婚嫁的年龄,身上没有什么存款、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刚刚踏入职场,在这样的条件下,娶媳妇就变得更难了。

三、非唯一出路

现如今的农村家长的思想也慢慢的开放了,他们也认识到上大学并不是自己孩子将来的唯一出路。

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们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学到了一技之长,也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能说会道,在社会上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饕餮视听


大家好,我是ANNA,我来回答。

关于农村有些人家长不在执意让孩子上大学,现在已成为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至少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尤其这几年回老家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这种现象,可以说已经五六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通过每年回去和大家的聊天交谈,我觉得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也许还有其他的,大家一块留言讨论。

(1)关注点变了

2000年前后,那会儿村里大家讨论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这会占据大人们的一部分话题,会说谁家的孩子考第一了,谁家孩子又拿奖状了,如果那会儿方圆哪个村子出了一个大学生,大家能谈了好多天,而且那家还会摆酒席庆祝,而且那会儿家长会现身教法,就说你看看人家都考上大学了,你们要好好学,将来也考大学。

那会儿大学给我的感觉是特别自豪的一件事,而且考上大学了还有酒席吃,给父母争光。

而到现在我们回到村里的时候,大家更多谈论的是谁家买房了,多大的,然后什么样的装修,谁家又买车啦,什么牌子的?花了多少钱?更多的是这一方面的讨论,可以说村民的关注点已经有发生了变化,大家的意识已经不再关注大学了,如果大家都不关注呢,那肯定就不会去执意做这件事了

家长们不重视了,不关注了,那孩子们自然也就不会好好学了,到时候考不上大学,也是理所当然的,那这样刚好,没考上,也不强求,各自欢喜。

(2)上大学并不能有效的改变命运,至少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

很现实的一个例子,周边村有一个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他供了两个大学生,那时候我们那的家庭收入当然也不高,也是靠天吃饭,然后大部分人就出去打散工,当时工价也低,然后当时这一家,听别人说就是从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就年年欠债,到最后甚至连他们亲戚都不愿意借钱给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无底洞,好多人也劝他们别读了,要么学个厨师或者出去打工之类的。

后来呢,这两个学生也挺争气,也都大学毕业了,到了外地去工作,在城市里,按说这会儿大家应该很羡慕了吗?但是其实现实状况不是这样的。 毕业之后他们又面临着结婚,面临着买房,他们的父母还在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得到解脱,并不是说这两个孩子不争气,只是他们的工资远远跟不上现在物价的变化。

那这样的例子,就会给更多的家长一种错觉,读书越读越穷了。而且好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找到太好的工作。

现在本科生已经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考研又成为了一种趋势,教育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增加了更多的家庭经济负担。

(3)和现在大学生给大家的印象也有关系。

因为现在网络的发展,信息的通畅,农村也有这些条件了,对一些大学生现状也有了一些了解,好多大学生在学校里混日子、打游戏之类的,也都能了解到;而一些大学生可能回到村里也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了,啥也不会干,还沾染上了一些不太好的风气,好多家长对这也是比较反感,

大学生失去了神秘感。

(4)没上大学也不一定过得不好。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高中就可以了,能识字,会算账,他们宁愿把上大学的费用去投资,去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上去,有的会在县城买房子,有的会在镇上买商铺,有的会去做生意,有些是学技能,学修车,都是很实实在在的一些职业。

我们村小学当年有14个同学,最后读书完成的只有三个,但没读书的现在在村里也是有房有车,盖的3层楼,开着大汽车,活得也很滋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对比。

(5)农村生活满足感

很多人认为吃的有了,住的有了,然后剩下的花销,而且通过他们的自己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里做些小生意,也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小富即安,而且在农村吃的又是无公害蔬菜,环境又好,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的心态。就包括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家,有时候不是也有这种心态嘛。

其实造成农村人不在执意送孩子上大学有很多因素,但并不能说他们不重视教育,现在村里的小学没了,只有镇上有小学,有初中,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县城里去读书,但是等他们孩子到了高中的时候,可能他们就会又和他们父辈一样的想法,陷入循环,这就是现状。


ANNA


讲真的,我就是这样的父母,不必刻意让孩子得第一,不必刻意让孩子学习好,也不必刻意让孩子上大学,让孩子学自己喜欢的事。

我小时候其实就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从小学习好,听话,也爱学习,但学出来以后,发现也并没有什么,相反还没有那些上学时不好好学的孩子有出息,能挣钱。

从学校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东奔西跑,同龄人孩子都开始学走路了,自己还没有对象,现在同龄人的孩子有的都上大学,而自己孩子还小,更可怕的是我发现最近几年自己变老了,心也老了,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朝气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了。或许这就是成熟吧!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不再强求,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过的有意义,我觉得上不上大学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主意,尊重孩子的选择。

今年,我好几个老表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当然,考的分数高的自然选择继续上学,但还有些孩子考的不怎么样,只能上三本院校,而且现在学校毕业出来还不包分配,都是自己应聘上班。

但是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也不好找,有的孩子在大学还学不到真正的本领,这样无异于让孩子荒废了几年,而且学费也很多,不是一般农村人可以负担的起的。我老表就让孩子上技校,真正的学一门手艺。

所以,对于农村人的孩子来说,如果孩子考的好,还是会让孩子继续上大学的,如果考的不怎么样,家长也不会强求,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

其实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农民们在心里也默默的算了一笔帐,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2万(一般的大学,学费,生活费等)上四年就是8万元,出来之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到时候孩子的年龄也大了,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又是一大笔开销。思来想去,孩子上不上大学也不是那么必要了。

一点肤浅的看法,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指点,欢迎留言!


乡村小二哥


我就没让女儿上大学,农村女孩22岁上4年大学26岁也就结婚了,4年花去10万元,大学生工作没有,4年上班也能挣10万块钱,结婚买辆十几万的车多好,4年大学拿张废纸有吗?大学1分钱没有,不上大学就有20万,买辆车开上路别人说生活幸福,大学生拿张废纸顶在头上是人都说脑子坏了!这是我的看法和想法,当今社会挣不到没事,千万别花没有用的钱,上大学花的钱有啥意思?现在好多企业是个人和个人承包的,老板的是技术,能生产出产品的人,大学生文凭啥用?你有口才,没技术生产不出产品!老扳养你?你做几天小三吧!


油工师付


我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出身,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如果不努力读书,将来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在父母亲的教诲下,也在父母的辛苦汗滴中,我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

但是,有些农村父母不在执意让孩子上大学,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低,传统观念作祟。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上了大学,花不少钱,但是毕业以后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挣的钱也寥寥无几,还不如早早参加工作,早挣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慢慢也形成了和父母一样的学习观念,也就被父母的这种观念同化。没有了学习动力,反而听从父母的安排,早早辍学打工。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不知道让孩子通过学习来改变人生,却愚昧的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其次,家庭实在困难。

有的家庭困难也是孩子求学之路的绊脚石。可能大多数认为上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由于没有钱,而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记得有一期《少年说》当中,有一个孩子就是在节目中感谢自己的姐姐,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一起读书,姐姐放弃了自己的求学机会,自己打工供弟弟上学。

再次,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诱惑很多。孩子们的自我约束力很差,就会被社会中的一些坏习惯影响。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班里就有一个女生,受到同村孩子的影响,说是去太原打工可以赚很多钱,父母觉得是个好机会,这个同学就辍学去打工。结果,误入了传销组织,过了好几年,自己才逃出来。

还有一方面就是父母觉得供一个孩子读书的花费实在太高,等着孩子将来上完学,还要买房,结婚,生孩子,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和钱挂钩,就早早打消了供孩子上学的念头。

不管由于什么样的原因,学习都是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在这条求学之路上需要的是家长不遗余力地支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园自己的大学梦!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是一名有一儿一女的宝妈,毕业于教育类专业。喜欢读书,喜欢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路携手,共同成长。

余争的世界


我是农村人,我最关心的是农村事!

关于农村有些父母不想让子女上大学,并非大学生吃香不吃香,而是供不起!

众所周知,上大学不是想上就上,就算你考上了,父母的经济来源跟不上,那做父母的只有给子女安慰:别读了,东村那小孩读完大学,照样回家养猪,西村那小孩小学毕业去打工,现当上了老板!父母脸上笑着说,心中淌着血!

为了生活,父母带着中学毕业的孩子进城打工,他们不求富贵荣华,只求有吃有住就行了。结果,晚了!

总的来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父母,都没有不想让孩子上大学的心里!

好了,我是天涯,欢迎评论,多多关注!谢谢!


椰岛农事


农村不再执意让孩子上大学,不是大学生不“吃香”的原因,而是孩子大学毕业后的买房、结婚、带孩子让农村的父母伤不起!



我家亲戚,大学毕业,今年31岁,现在某二线城市工作,

月薪7000多元,未婚,三无人员(无房无车无存款),房租2400元/月,吃喝用度大约2000元/月,每月给父母1000元,然后就所剩无几了!这要是在农村那可是铁定的剩男一枚!

家里原来为供应他上学,基本也没剩多少积蓄,好不容易他大学毕业了,不再问家里要钱的时候,父母年岁也大了,需要他反过来供给父母生活补助!

近些年农村家家起楼房,他家周边都盖楼了,就数他家地基最低,一到下雨天,他家的锅碗瓢盆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雨停了好几天了,他家还在看海,被逼无奈,也只好起楼!但是却欠下一堆债!估计再过两年差不多能还清债务!

他的发小,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一开始跟着别人做吊顶装修的活,后来熟练了以后就自己单干,另外还承接安装门窗的木工活,就在村镇周边干,这家干完去那家,由于没上学,家里早早的就攒足了钱帮衬他盖起了三层楼房!发小在24岁的时候就结婚了,现在已经是俩孩的爹了,大孩今年已经大班的小朋友了!发小每天就在附近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家里,也不耽误挣钱,一般一单生意毛利润也就几千块钱,一个月的进账不固定,但是一年十几万是没问题的!

亲戚好几次都想回家找个工作,家里孬好还有栋现成的楼房,不用惦记买房了,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岗位,所以一直拖着,再寻找机会,而他爸爸也曾不止一次的表示,要是当年不上学,现在也怎样怎样了!话语间很后悔当年的努力,觉得不值!

曾经的同学,当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是那么的欢天喜地,而发小因为学习不用功,没考上学又是那么的落寞!根据现在的现状,真要感慨一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而这样的状况还不仅仅是个案,只要考学后基本没有回农村的,在外工作就意味着需要有个住所,单单买房的首付就动辄上百万,就农村家庭,有几家能撑起来的?所以说伤不起呀!就眼前的事实证明,老百姓对于考大学的事,除非孩子非常优秀,要考考个大的,以后完全靠自己!至于其他的大学,真如题主所说,家长真的不是很执意的非让孩子考大学不可了!


平衡一样


不能这样说,这样说是不对的!

我儿子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因毕业那年报的太高,硕士研究生没被录取,又复习了半年接着考,在等通知期间去洛阳银行招工,一个月培训完毕,直接让他做对公户的工作,后来要转正式了,去读研究生了。研究生毕业,在报考博士期间又找了个大学研究院工作,通知书下来了,他不想读了,我因此和他冷战了一个月。现在马上博三了,他现在认为我逼他是对的。

我儿子还不是死读书的那种学生,:

以前找工作别人挑彵,现在是他挑工作!

我认为普通的老百姓想改变命运只能靠知识!所以说孩子们还是多读书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