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今年初三,沉迷游戏无心学习,性子也很固执,不听劝阻,我该如何帮助他?

justtheone


下面我将用一亲身经历的、真实成功的案例回答你的提问,请耐心看完,希望对你能有所启示和帮助。

像你弟弟的这种情况,是属于典型的游戏上瘾症,要想让他彻底戒掉游戏,安心学习,不是不可能,而是绝非一朝一日之功,你要有足够心理准备。

为什么这样讲呢?

我要告诉你,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以前我亲戚的儿子,就是这种情况。我和亲戚花了很大的功夫,费了很长的时间,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把他儿子从游戏坑里拉了出来。

我亲戚的儿子是什么情况呢?

大致说来,和你弟弟差不多:初二时,其父母给他买了手机,开始了玩游戏。到了初三,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无心学习,成绩狂跌,为此经常和父母闹得不可开交。

我了解情况后,给他儿子量身定制了一套戒掉游戏瘾的方案。最后居然奇迹般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要着急,慢慢往下看,以此作为参考参考。

首先:分析原因,知彼知己

我先帮亲戚分析了他儿子沉迷游戏可能出现的几种原因。你也可以对照一下,看看你弟弟是否也有这些情况?

①青春叛逆期家长发现不及时或处置不当。

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3阶段的叛逆,也是最后一个叛逆期。这个期间,学生的叛逆反应最强烈,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一般是12~18岁。如果家长发现不及时,或者处置不当,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②孩子不能辨别是非,防范能力弱。

孩子由于正处于叛逆期,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蠢蠢欲动,都想去试一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又不太强,心理又比较脆弱,防范意识不够。所以,一旦接触上了恶意诱导游戏,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③学习生活枯燥,家庭关系紧张。

学习生活本身就枯燥无味,特别是上了初三,学习任务紧张,活动量少,根本不能满足其膨胀的兴奋。此时,如果家长管理不到位,情感沟通不顺利,如果又加上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学习上就很有可能分心走神,通过迷恋上游戏的方式来躲避家庭纷争,逃避学习。

④还有,周围环境的影响,你不可小觑。

现在几乎是人人玩手机的时代,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有了手机,又一不小心接触到了几个沉迷游戏的伙伴,那就麻烦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影响对一个孩子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如果是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楼主所说的那种恶劣情况。

然后: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

当我亲戚搞清楚了产生这种情况可能出现的原因之后,接下来就针对其儿子的“病况”,进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

①找准时机,“讨好”孩子。

讲清危害,攻心为上。

③转移注意,淡化游戏。

④外出旅游,陶冶情操。

⑤严防死守,控好设备。

⑥长期抗战,及时鼓励。


百科问吧


对于性格固执的玩游戏孩子,强制性改变他,棍棒教育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很伤心劳肺,建议这样做。

一.要成功先发疯,呵呵,纵容他放肆一次。我有个亲戚算是个老板,自己很忙,平常顾不上孩子,一旦喝酒,立马管教孩子,查作业,问学习。孩子哪里买账,偏不听他的。爸爸一气之下拳脚相加,打得鼻青眼肿,孩子更加倔强,只要爸爸不在身边就是游戏。学业基本荒废。

有一次盛怒之下的爸爸举起皮鞭,怪,这孩子一反常态,站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登着他,说,打吧,总有你打不动的一天,那时候看看,到底谁打谁。

爸爸高举的皮鞭定格在空中。

二.第二天正好周末,大清早,爸爸妈妈一起出门,什么也没说。大约11点,孩子电话来了,火急火燎,妈,赶快回家,我们家发洪水了。爸妈相视一笑,“你都13岁了,话也不会说,家里...”妈妈慢吞吞地回话,一点也不着急。说,我和你爸到省城去游,在高铁上呢,你...把打游戏的聪明劲拿出来...挂了电话。不一会,电话又来,“妈,物业电话总能发给我吧...”妈妈说,宝贝,一楼电梯外面有,挂断电话。

晚上11多电话又来了,“..宝贝,我们可能得一周时间,家里实在憋屈得很...吃什么,你的零花钱呢,挂了啊”

第二天下午,小俩口才回家,一改问长问短的唠唠叨叨。爸爸看电视,音量最大。妈妈翘起二郎腿拨弄手机。孩子再也蹦不住了,大声吼,卫生间里漏水了...

爸爸慢吞吞地走进卫生间,噢,原来是马桶的软管坏了,小菜一碟。于是把早准备好的软管换上,继续看电视。

三.周一,班主任回话,孩子作业基本做完了,就是潦草。

周二,语文老师回话,课堂没玩手机,好像有心事

周三,数学老师回话,孩子开始做题了,竟然做对两道!

周末,孩子一改霸道的模样,问,爸,你们这周又要出去吗?

四.水到渠成,开诚布公,“孩子,我们是不是要谈谈你玩游戏的事了”

五.家长首先以身作则,不看电视,不沉迷手机,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尤其不把酒场麻将场地设在家里。

六.孩子在改正毛病时夸张地鼓励,陪伴他一程


一鸣男


我是个初三学生,我在前一段时间也很沉迷游戏,每次打游戏打到晚上两三点,然后我一次模拟考后发现我跟别人的人差距是多么的大,心里的那种自卑感蔓延进心里,然后我把我的手机给我妈,跟她讲把手机看好,一个月之内不要给我,我努力的学,也获得了回报,我还有几天就中考。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告诉他与别人的人的差距,让他反省,我推荐你让他看一个视频,是衡水中学学霸张锡峰的演讲,讲的非常好,我看了有很大的触动,我看哭了,因为他说到心坎里去了,真的很好的一篇演讲,建议去看下



洋葱娜


我记得我小时候上网,打游戏,也是非常厉害。我感觉吧,第一,得从孩子身边朋友做起。环境很重要,学校里家长也管不住,不过放假期间,一定要把孩子身边朋友把握好。我那时候就是我教给我朋友上网,他教给我抽烟。第二,还应该从孩子心理上去改变,多看一些感恩视频,虽然孩子属于叛逆期,但是心还是很脆弱的。第三,家长说教和棍棒教育也是离不开的。男孩子,该打就要打,打屁股就行,别不舍得,我是独生子,也还是被我妈打的没地方跑。家长平时也要多教育,不管有没有用,总得让他心里知道,父母反对他的这些行为。


颠沛流离走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更新,科技在发展。为预防青少年沉迷于游戏,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陪伴法。为防孩子逃学去玩游戏,放学不回家,去网吧,有的家长一天24小时跟着孩子一起上学,更有甚者雇人盯着孩子,这个办法也是消极的。

  2、限制法。家长要规定孩子每周玩游戏的总时间,这叫“限制玩”,还要对孩子玩的内容密切注意。只有发现孩子所玩游戏的倾向性,才能对有害的游戏,不健康的内容加以限制。

  3、升级法。请玩电脑的行家,与孩子一起玩,先玩孩子玩的低档游戏,而后逐步升级,玩高档的游戏,直到程序设计。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境界,而境界一高,便不会迷恋于简单视觉、手指反应,激烈敲击带来的刺激满足,而学会动脑筋了。

  4、疲劳法。比如,孩子每天晚上玩3个小时,父母不仅不限制反而让他玩6个小时、8个小时……直到孩子玩得筋疲力尽,家长还要逼他再玩。这样,逆反心理使孩子觉得再玩是一种负担了,便不想再玩。

  5、开拓法。所谓开拓法就是家长想方设法地开拓孩子的兴趣,开拓孩子的友情,开拓孩子的亲情。加深孩子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情等等,这可以谈化孩子只对游戏的痴迷。


吃嘌呤


个人觉得,其实喜欢打游戏不见得就一定是一件坏事。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360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只有学好语数外理化,未来才能成功,才能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如果游戏打得好,将来也完全可以把打游戏当成一种职业。未来社会中,传统的行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等低端行业,可能都会消失。因为信息化和科技化越来越发达,很多行业都不需要太多的人才了。反而娱乐和文化产业会发展的更壮大广阔。当然打游戏,也是得看他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呢,他打游戏呢?就仅仅做只是觉得刺激,过瘾。一味沉迷于游戏,那也不要担心。

本身他这个年龄段,尤其是男孩子,肯定喜欢打游戏。你一味的强制他阻止他,反而他会有一种逆反的心理。你越不让他的他越打。

我觉得每天应该给他固定一个时间段,让他打游戏。和他做一个约定,就是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保证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而且成绩不可以退步,如果退步了的话就不可以再打。这样慢慢的他度过这个年龄段。

将来他步入高中。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可能他看到别的同学对于人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他有了新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许游戏你让他打他都不打。


柄柄香


我是写过一个专栏:

《如果让你孩子爱上科学而非游戏》

但那个专栏是针对1到6岁的孩子。

对于初三这般大的少年,确实是很难对付。

因为他们已经成瘾多年。

其难度比抽烟成瘾更难戒,比喝酒成瘾更难戒。

我曾经努力帮亲戚戒游戏瘾,以失败告终,失败过程在这个悟空问答的这个回答里面。

孩子沉迷网易游戏“第五人格”,走不出来怎么办?

……

我之前针对“大龄少年”的办法不管用。

原因应该是我一直没在其身边管着。

若是跟我同吃同住,应该是能帮他戒掉的。

现在,我大概说说我的办法。

首先,我得设想:

假如我有一孩子,上初三了,沉迷游戏无心学习,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这当然是设想,实际上我不会让自己孩子走到这一步。我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管控这问题。

但为了回答,我就设想一回。

一、找到原因

很多学生之所以沉迷游戏,这是因为他们把游戏当做精神的“避难所”。

(图片来自:desertharborretreat)

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这让他们痛苦。

成绩不好,家长说,老师说,同学也不待见……

为了躲避这种时刻伴随的痛苦,他们就在游戏中畅游,以便能找到“一时”的安宁。

(图片来自:desertharborretreat)

在游戏中,他们时而幸福,时而兴奋,时而安宁……

而你,要把他从这种状态拉回到“痛苦的现实”,难度可想而知。

……

总而言之,游戏是他们的一种逃避手段。

正如,极度痛苦的人,他们用酒来麻醉自己一样。

既然问题找到了,那么,还是要从他们的学习入手。

想办法,树立起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若成绩实在是太差,看看,能不能再复读一年。

比如说,他们读初三,但成绩很差,然后看看,能不能想办法,从初二开始读。

如此,确保他的成绩能跟得上。

想要留级一年,很有难度,而各地的难度不一样。

……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留级从而让自己孩子的成绩跟上,绝不能简单粗暴。

第一步:

要在他状态很好的时候,先跟他好好沟通,沟通几次,获得他的同意后,才能走这一步。

否则,留级可能会有反作用。

第二步:

要跟他促膝长谈,谈到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为止。

但是,他可能不听你的,或者一直反感你说的话。

这时,你要这么办:

想一想,生活中,你家亲戚中那个比较有威望,且你孩子对他有好感。那么,你就要亲自去请你的亲戚,来帮忙说服你孩子。

这很重要。

尤其是,当你孩子反感你说的任何话的时候。

要学会借助外力。

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舅舅常常跟我谈心。

结果呢,每一次谈完,我都热血澎湃。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舅舅比较会鼓励人,或者鼓动人。

一个人能去扭转别人的观念,这是一种强大的本事。

假如你没有,你就要学会借助别人。别钻牛角尖,要灵活。

第三步:

当你的孩子,在某个强者的说服下,已经下定决心,留级一年,以便能让自己成绩跟得上。

此时,不代表就完成了任务。

因为那个游戏瘾还一直存在他心中,随时可能复燃。

假如:

你的威望和能力不足以让其痛改前非,自觉遵守。

则解决办法可以是这样的:

前几个月,每天接他放学,以阻止其可能放学后进网吧。

接他放学后,对其态度好一些,或者给他买个零食。

这方法虽然很low,就好像对待一个几岁小孩子一样,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等他成绩上来了,游戏瘾戒得差不多了。

才能回归正常状态,那时再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看待。

除了放学后去接(监管)他。

回家后,做完作业了,让其看一些好电影。

哪怕是视频网站付费VIP,你也得舍得花这钱。

周六日,让你看一些精彩的好电影。

这能转移他对游戏的注意力。

除了使用好电影转移孩子注意力外。

还有运动,旅游等也可以。

另外,多带他出去吃吃烧烤,既能培养你们父子感情,母子感情,也能暂时转移他内心的那个瘾。

俗话说,吃人嘴软。

你请他吃好吃的,他内心就会倾向于听你的,别去惦挂游戏。

当然,前提是他喜欢吃烧烤。

……

做完以上步骤后,你还需要,在头条,经常搜索一些“游戏危害的”新闻,让你孩子看。

比如:

某某某因为在网吧待了多久多久,然后over了。

某某某因为游戏成瘾,后来犯罪了。

……

……

等等,这样的新闻,你可以给其看看。

暂时想到以上这些办法。

显然,实施起来有难度,因为父母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谁叫你之前没注意这问题呢。

这是你应该付的代价。


寒木钓萌


对于这个问题不要太着急,有句话说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自然之道,同样他也适用于教育孩子。就像他爱玩游戏,要想改变他第一步是你要先和他融为一体,和他一起玩或者讨论游戏无非是最好的切入点,当然这需要你先在游戏上下一番功夫,和他有了共同语言后,他对你的防御力就会大大减少,你的一些话他会慢慢的听进去。还一个重要改变的是给他建立一个目标,比如带他去知名的大学,科技展览,游戏竞技的地方去参观,借势鼓励孩子,告诉他这么美好的世界只有努力学习才会融入到这样的群体,在目前学习阶段如果只玩游戏是没机会进入到这生活圈的。你一旦触动孩子内心的那个点,他会暗下决心改掉自己的缺点,这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记牢一点,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


义乌行知王老师课堂


现实太残忍,你必须给他找个他觉得比游戏更好的分心就行了。你知道我侄子问我第一句就是叔叔你知道我那一局有98k吗?想想自己也玩游戏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哎……


提百万看世界


一个男孩,必须要让他爱上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其最感兴趣的爱好,能让他持之以恒、长年累月地坚持锻炼。一方面,只要他的兴趣最重心放在这个体育项目上,喜欢玩游戏这个习惯,也就不足为虑了;另一方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万一你弟弟真是沉迷于体育项目而不好好学习,那也是一个好习惯呀,至少能锻炼身体,或许还可以考取体育学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