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四年级十岁,被体校选中要转学去体校上学,哪位大神能分析下其中的利弊,多谢?

林青峰648


我现在也很纠结,我女儿十一周岁五年级。四年级的时候也被市体校看中,我没让他去。因为孩子成绩一直还可以,一般都能稳居班级前三甚至也能考到年段第一,体育方面也不错。我现在就是想以特长生的方式让孩子就读一个理想的初中.可是又担心一边学习一边练体育会影响成绩,因为体育特长生是必须要参加训练的。可是如果放弃了特长训练,又怕初中后学习成绩万一不好了(很多女生到初中了成绩就变差了)就没有其他特长可以上更好的高中了。真的很纠结,一边担心孩子的未来,一边又考虑孩子的身体和成绩。没有打算让孩子走专业体育路线,就想以后如果能当个体育老师也挺不错的。


寒倾城城


说个我身边的事,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跑的特别快,就被老师选中当了体育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参加各种比赛,各种运动会,区,市,省级的各种比赛,她为学校为自己赢的奖杯,奖状不计其数,学校以她为荣!然后,破格不用考试就直接升的初中。上初中了,根本不用学各种文化课,还是各种训练,各种比赛,给她自己也带来了各种痛苦,她的脚还经常脱臼,膝盖也经常疼痛!每次遇见她,不是满头大汗的正在做训练,就是一个人落寞的坐在操场上发呆!后来她不练了,宁可不上学也不练了,把自己关在家里,她的父母求她,学校老师去求她,校长去她家找她谈话!她是个好苗子,学校不想放弃她,没办法,她又回来了,还是没要没了的训练!后来,听说因为过度训练,她的脚彻底废了,连走路都困难,她热爱的跑步把她的身体毁了,文化课她又跟不上了,只能休学回家!后来我回到母校,原来的荣誉墙早就没了她的影子。再后来我无意中遇见她,她比同龄人显老,走路还是一瘸一瘸的!因为她的文化课只有小学的水平,她找工作就处处碰壁,她的身体又干不了重活,只能草草的找个大她好几岁的人嫁了!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她的关节就像被蚂蚁咬的一样!她退役后,学校补给她的钱,还不够她去医院做两次康复的,而那些所谓的奖牌,奖杯早就扔了,因为放在家里占地方,卖又不值钱,她这一生,是毁了!


纳纳和悦悦


儿子幼儿园时,市里到各幼儿园挑选跳水苗子。由于儿子机灵,身材不胖不瘦,头型(大脑袋不要的)也行,所以被选上了。一个市也就挑了几个小朋友,然后教练集中免费训练。每次训练都要在台阶上练站,脚只能一半在台阶上,看能坚持多少时间,还要每天在操场上跑几圈,另外还有在蹦蹦床上蹦高。这些都是下水之前的训练,我家每次都是开开心心地练,也不觉得累。但是每次训练后,经常有小朋友因为出汗了感冒发烧或太累请假的。也有人舍不得小孩吃苦就放弃了。我家的体能很好,从来没有感冒过,也没请过假。直到有一天,在蹦蹦床上由于蹦的太高,差点从蹦床角边上摔下来,幸亏自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才没事,把我吓得够呛。想想一路下去还要受很多苦,遇到各种危险,即使有发展,冠军只有一个,万一混不出名堂,再回来学习,那就来不及了。儿子很聪明,还是读书吧。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儿子一路读书,从不要我操心,除小学我跟他报名上学,初中到现在博士毕业都是他自己定的学校,工作也是自己找的。但愿他以后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用户4543398123352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总感觉其它朋友就此问题没有谈到点子上,凭想当然武断作答,并不能提供可资参考的、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我从事过青少年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工作,曾成功引导亲戚朋友家的数名孩子参加体育训练并最终走上成才之路,有较多的经验体会,对你正纠结的提问,相比较其它回答者,可以给你比较权威的回答。


竞技体育项目,毫无疑问是残酷竞争的项目。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像金字塔的底座,而最后真正能出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就像塔尖,大多数人被无情的淘汰出局。

尽管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淘汰率高,并不意味着你十岁的女儿不可以参加体育训练。我大概知道你目前犹豫不决、难下决心的心情,既想让孩子有通过训练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又恐怕选择不慎会耽误孩子的文化学习,影响孩子的前途。


我认为,在做最后抉择前,你必须重点弄清楚,并慎重考虑以下几点:

一、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孩子必须确有体育特长。这里说的特长,并非是孩子已经掌握运动技能,而是指孩子是否具有运动天赋,即适合某项运动的很好的身体条件,比如身体形态、身体协调性、耐力、爆发力等,还有智力悟性、反应速度、吃苦耐劳精神、适应长期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训练的意志力等。


建议你联系市体校的选材教练员,深入探讨一下,问问教练员对你女儿的身体条件到底有何评价,看看选拔你女儿的理由,再结合你对女儿智商、意志力的观察了解,权衡她是否适合竞技体育训练。

二、所参加训练项目是否本市体校的优势重点项目。这一点也很重要,反映了本市体校在此项目上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水平、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反映了本市体育行政部们及市体校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及经费投入程度。只有重点优势项目,才有能把孩子训练培养出色的可能。


比如我们徐州市的体育训练单位,女子篮球、女子足球、女子排球等集体项目,皮划艇、武术套路、武术散手、摔跤、柔道、乒乓球、蹦床等个人项目,都是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实力的优势重点项目,把孩子送到这样的项目参加训练,能达到在全省正规赛事中夺冠水平,起码达到位居前三名的水平,今后输送到省队、国家队就有极大可能,也可以进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

三、参加青少年体育训练,未必会耽误文化学习。现在各市级体校,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训练队伍,都是体教结合、业务训练,也就是正常上课,接受文化课教育,在课余及节假日参加体育训练。就如同在一般学校上学的孩子,放学后再接着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练器乐、声乐、绘画等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或是将来考取大学相关专业。而大学每年也都招收体育特长生、体育专业学生。

我的观点历来都


是发现孩子有体育特长,最好先送去训练一段时间,比如半年、一年,通过训练进行观察、评估,如果确认孩子有极大发展潜力,就继续训练。如发现孩子潜力不大,难以达到成才标准,就权且当做身体素质锻炼了,就要及时果断的终止训练,转向专心文化学习。

四、女子体育项目与男子体育项目比较,成材率较高。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训观察和评估,可以让孩子正式的继续训练下去,你女儿也真的不怕苦怕累,喜欢训练,我认为不必为孩子的前途担忧。


毕竟现在时代的女孩子都比较娇贵,肯吃苦训练的不多,相对来说,女子体育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不如男子体育项目。因此,女孩子参加体育训练,更容易出彩,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概率更大。我开头所说的亲戚朋友家的数名参加体育训练孩子,都是女孩,有的被选拔进省队、国少队,有考进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体育训练专业,都是成功典范。

但愿如上回答,能为你提供参考助益。


太阳升Sun


非常不建议去。说下我自己身边的事。我小学5年级的时候,县里体校过来招人,问班主任哪些孩子体育不错,直接就挑了几个,我当时也在内,然后每天早到学校 晚回家跟着体育老师练。我内心比较抗拒 ,觉得自己是女孩子,来月经还要去跑步非常不好,家里爸爸妈妈也不懂,觉得被挑去就是好事。就在去考核的前一天我下楼的时候就崴了,肿得非常严重。就没有去考核了,现在想想太庆幸了。不然自己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了,第二年家里有个亲戚也被选去了还考核成功,表哥表嫂非常高兴,觉得是极大的光荣。先是去县里体校上学,一个暑假来我家玩,有点认不出她来,原来挺清秀的姑娘减了个短发,人特别黑,说是练摔跤,天天要锻炼,跑步练肌肉。跑步要吃类似激素的东西,刚开始她练得很认真,上午锻炼 下午学文化课,但后来满满体力不支,也有氛围影响,高年级得同学笑话她学这么认真干什么.....慢慢地后来的文化课几乎都在睡觉。她和我妹妹提前上学同年级的,小学成绩非常不错的,三年体校下来,文化课一塌糊涂.拿试卷问我妹妹都是最基础的题目一大半不会做。小学里我妹妹成绩比他差很多的,表示她去体校可惜她这聪明得脑袋了。后来我们市出了个奥运冠军,表嫂就把她弄进市体校,这个奥运冠军以前就是这个市体校出来的。后面毕竟女孩子,爱漂亮了,本身也没有出成绩,很多同学和他说那锻炼身体得蛋白粉还是激素药会让她长胡子,就不练了。现在一直怨她妈妈,说自己又没成绩出来,还荒废了学业。过了很多年,我认识一个朋友,她的老公当时就是在市体校,因为身体素质不错的还被挑去省体校,参加全运会摔跤得了第三名,然后因为种种原因早早就退役在家了。什么都没有,因为吃激素药,忍只有一点点高。一个男生只有1.5,又壮壮的,看着非常不协调。

所以身体素质一般出不了成绩等于什么都不是,就算底子好 悟性高,出了成绩也不顶用,还要死撑到最后。代表国家拿到奖牌才算数。


我是周佩佩


我的舅婆是一线城市市体校的教练,现已退休,她从不让自己的孩子练体育,我小时候也被体校选过,家里人咨询她,说坚决不要去,有几方面原因:

一个是因为搞体育的文化素质很差,基本属于半练半读,不可能学的好。

二,我们有很多项目很难出成绩,主要是训练的方式和亚洲人身体结构有关,所以像刘翔这类人极少出现,你要想好你的小孩是这方面的天才吗?有好的教练吗?如果其中一个不是,那你的孩子准备好为体育事业默默奉献吧,时间不会很长,出不了师基本退役找工作吧,基本就是炮灰了。

三,我们有些强势的项目,就算你的孩子真是天才,你也很看好她,有两种结局一种是下级体校输送的苗子没有更好的了,就你家是天才苗子好(想想这个可能吗?),另一种是你家孩子和很多天才一起竞争,最终有一些人进了省队(或几个直辖市),又经过淘汰最终进了国家队,但只有拿金牌的会被记住,如果你有这个信心和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你小孩未来的话可以放手一博。

四,这个不能多说,只能意会,搞体育的为什么退役年龄都很年轻?仅仅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吗?女的说话嗓子和男的一样,只是声带的关系?自己去想。

五,我们的体育是举国体制,所以目的性很强,同样的,被送去练体育的孩子家长目的性自然也就很明确,但有的时候付出的代价不是所有人承受的住的,一块金牌的背后是几万人不同梯队搭建起来的。你要确保你的孩子能拿金牌,银牌以下不会被记住的。


跳跳虎阿拉丁


种事情,可能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我来举个我认识的小朋友的例子。

那是一个小男孩,体质很好,活泼可爱,他从小就学习打乒乓球,在四年级 的时候,他父亲带着他去外地一个体校面试,他就面试过了,体校收他了,希望他在四年级时就转学到体校去上学。

当时他父亲是这么想的,在我们国家,打乒乓球想出头,想打到全市乃至全国冠军,那一定是难上加难,他要求不高,只要求孩子能取得专业资格证,最后考个教练证,他就这么个要求。

那个孩子上体校之后,他母亲因为孩子太小,在家里就受不了,于是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她私自把孩子又转了回来,他父亲看到以后 ,一声叹息 。

后来,又上初中了,他父亲又一次带着孩子去了,发现当初不如他的孩子,现在已经打得比他好多了。于是,他父亲再一次给他报名,他也大了,就坚持了下来,打得非常好,专业运动员资格和教练证都取得了。

在高考那年,他就以特长生的资格参加了考试,结果考上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他父亲非常开心。

现在那个小伙子一边上大学,一边打乒乓球,确实打得很好。在没事时,也开班教小朋友打球。

不过,也没能成为专业运动员,也没有在什么在大型赛事上获奖。

不过,他们家的希望已经都实现了,所以也是此行不虚。 你看,你的想法是什么,希望孩子能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再仔细斟酌斟酌吧!


Longsuixinyuan


不知道是什么项目?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一刀切,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比如进体校的目的是什么,我儿子游泳队有个比他高两级的孩子小学毕业就进了专业队,他的教练说,其实是为了升学,因为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如果跟着专业队训练拿个一级运动员,到时候上大学很有帮助。

体校教练到处招人,可他你不管你以后一定有什么成绩,进了体校最后一事无成的是大多数。如果是真要做专业运动员,就要冒着被淘汰之后,既没成绩,也没文化的情况


shining82886151


这事情如果发生在我家孩子身上,我不会同意孩子上体校的。因为我家孩子就是艺考生,我知道艺考生一路走来不容易,也知道艺考生花钱很多。所以说当孩子被体校看中后,你要考虑清楚,家庭经济是否比较富裕,孩子是否有吃苦的能力。总之你要考虑全各方面再决定孩子的去留。

我先说一下我家孩子的情况。

孩子高二开始学特长,学的是体育舞蹈,从高二下班学期开始到高三结束,孩子一共花了16万,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庭,一年半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我们夫妻两个全都上班,外加爷爷奶奶的资助才勉强过得去。更让人担心的是孩子在这一年半中状况百出,一会这问题一会那问题,做父母的天天过得提心吊胆的。特别是艺考的时候,天天跟着孩子天南海北地飞,花钱不少,受罪很多。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专业证很难拿,现在很多考生成绩不好考本科不容易,都想走艺考这条路,这样艺考生每年增加不少,但是现在的艺术学校的招收没变,还有递减的趋势,所以能成功拿到艺考证的真的很少。

再有现在的艺考证是4:1的比例发放的,即使你拿到艺考证,文化课过了本科线也不一定能够被大学录取。所以说艺考真的不易考。

不过我家孩子比较幸运,顺利拿到艺考证,文化课考得也不错,超本科线80多分,成功被武汉体育学学院录取。和他一起参加集训的伙伴,专业证考取了,但是文化课没有过本科线,很遗憾落榜了,一年多的专业训练和考试,花费了父母十几万,真的很可惜。

再说一下孩子班同学的情况。

高三下学期孩子回到学校集中学习文化课,在他们的班级中有几个就是专业院校的学生。因为高三特长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们没有考取专业证,是在混日子,这样班内的纪律不是很好,班主任为了维持班里的纪律,每天都安排一位家长前去监督学生。由于我本身工作不是很忙,所以就把这个重要的任务接下来啦。每天我都要到孩子的班内维持纪律,同时课下和孩子们谈谈心,了解一下班级的动态。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孩子课堂表现,我发现专业院校的学生对文化课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特别是上数学课就是听天书,要不然就是睡大觉。有一次我和其中的一个专业院校的学生谈心,问到他们在专业院校的情况。他说在专业院校老师只重视专业课,对于文化课老师不重视,我们更是应付。高中三年课程我们根本没有进行完,别说是参加高考,就是基本的单元小测试我们都不会做,每门考试几乎都是20分以下。750分的高考题我们凭自己的实力能考200分已经不错了,想过艺术生本科线不可能。有一次英语小测试,我想试一下自己的能力,所有的英语选择题我全都是认真做的,结果75个选择题我只做对了一个,还不如平时我蒙的准确率高。

再有在我们专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低,都注重吃吃喝喝,拉帮结派。很多学生根本没考取专业证。不仅花了父母大量的钱,而且还耽误了自己的学业,现在我很后悔。

专业院校的老师对我们管理不是很严格,一般只是对我们进行专业训练,带领我们出去参加比赛。所以在整个高中期间我们的文化课都扔了,专业课也没有学好。现在在这个班级里,我就是混日子,学也学不会了。我们也只是希望高考碰运气,能考多少分是多少分,文化课想达不到本科线,最后没办法只能走专科了。

不过我们专业院校的学生一般专业课都比这种到高中才学专业的学生强,这是唯一的强项。自己如果高考考不好的话,可以上一个比较好的专科,回来以后到培训学校当专业老师。我上了八年专业院校,花了父母将近50万,我希望今后毕业以后在培训学校努力工作,争取减轻父母的负担,这就是我今后的打算。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专业院校有很多弊端,我不建议孩子去专业院校学习的。

所以说专业院校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美好,在专业院校真正能走上国际化比赛的人少,大部分是平凡人。所以说家长一定要考察好再给孩子做最好的选择。


妞妈教育心得


读大学之前一直在体校训练,总的来说,那就是一个培养职业运动员的地方,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文化课的会有周末以及寒暑假,但是训练没有周末寒暑假,我到体校的第1年过年也就放了几天的假,就又回去训练了,在我那一届我们班大概有拳击队散打队摔跤队柔道队跆拳队水上队还有我们射击队,还有一部分同学是从来没见过的,他们是在田径游泳中心训练,真的是一点书都没读过。就挂了个学籍,除了所有的项目对都会练习的体能之外其他各个项目队练习的内容都不一样,像我们班拳击队,摔跤队散打队的那些同学基本上都是鼻青脸肿的,因为要打实战,下了擂台是哥们上了擂台是对手,一点都不留情面,体能训练对我们说来只是简简单单的4个字而已,但其训练量之大之残酷,说实话是外面的人无法想象的,像8个100,三个800,一个20,倒数两个,这些都是经常出现的,基本上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做准备活动热身跑,然后一些专项练习,开始400米操场20圈,最后的那几个人重新跑20圈,下午的体能一般跑直到走弯,50或者是负重跑,就是扛着自己的队友,其中内容之繁杂难以细数,我们很多同学都尿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