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第一年考研,如果考不上,他想边上班边考研,这样合适吗?

沙漠风暴一滴水


我是

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孩子今年第一年考研,如果考不上,他想边上班边考研,这样合适吗?

我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先明确回答题主的问题:不合适。

边工作边考研,然后两头都没做好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考研那会儿,遇到一个研友,是一个初中教师,就是边工作边考研的。当时认识的时候,他已经考研两次了,次次失利,还在继续考,但都考得不太好。

作为普通中学的教师,他的工作压力并不大,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就想通过考研走出那片他自己觉得比较窒息的天地。

但他似乎对考研的认知比较浅,以为只要努力就行,两次不行,多考几次就能成功,所以从一开始就是打算边工作边考,而且报考的是一所985热门专业,目标不低。

最初,他给自己定下了三年考研成功的目标,但是三年后并没有成功,后面继续考,也不想更改目标。把大量时间用在考研上,工作自然做得不太好,据说考核年年垫底,没少挨校领导批评。

最终,他陷入了困境中。

因为考研,他之前的工作状态不好,时间长了,让他在那所中学有点待不下去了,但考研又很没把握,几次没考上,就失去了考研的好时机。一方面,他刚开始考研那会儿,考研还远没这两年这么热,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那会儿年龄也相对较小,学习能力较强,考研读研年龄也不是问题,但几年下来,年龄就大了。还考吗?不考不甘心;继续考那所985?把握太小;继续考但降低目标报考一所普通院校?年龄大了又花了那么多年,即便成功,结果考个普通学校,价值在哪里?更不甘心。

其实,这一切来源于两点:1、对考研决心不够,不能破釜沉舟;2、对考研难度认知不足。

对照一下,题主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两个问题?

就因为考研的决心不够,所以他觉得一次没考上,可以边工作边再考,以为可以两手抓,其实很难;就因为他对考研难度的认知不够,所以他可能觉得边工作边考也可以考上。

如果你是有心人,而你身边又有亲戚或者朋友是考研成功者,尤其是考上的学校还不错的话,你可以问问他们考研为什么能成功,十之八九你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因为下了大决心。

我自己对此感受非常明显,我觉得自己能考研成功,除了形而下的学习方法之类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形而上的“决心”——大决心!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边工作边考,很不合适。

一方面,考研本来就难度不小,这两年更难,可以预计,2021年难度依然会很大,对于多数考生而言,要考上,全力以赴尚且未必成功,还能边工作边考?

另一方面,如果题主孩子本来比较优秀,学习能力很强,为何不把时间好好用在备考上,全力以赴去争取考一个好学校,而要把很多时间耗费在不痛不痒的工作上?

当然,也许题主孩子并不太想考了,只是也不想放弃,就采取折中的办法边工作边考,如果是这样,我建议让他自己好好想想,要么工作,要么考研,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再考虑要不要考也行。

另外,读研虽然是好事,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做的,如果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也不必非要走考研读研的路子。

一切,取决于他自己怎么看待。


博雅燕园


如果真的想读研究生,如果今年真的考不上,那么我不建议边上班边考研。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身边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想考研,但是又想找一份工作做做,边工作边考研,但是最后却发现,这些人中几乎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也没有了考研的念头。


我为什么说不建议边工作边考研呢?

对于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而言,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看完几本书就能保证考上了,大多数人花费半年的时间去准备,连国家线都过不了,这就说明考研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考上研究生是需要系统的复习准备的。

  1. 首先边上班,边考研,考研复习的时间就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对于一个工作的人来说,每天会遇到很多琐事,即便很小的一件事,也会影响他去复习,这就是典型的一心二用,结果就是工作表现不好,考研成绩也不会很高,特别是那些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的人,基本上会放弃考研。

  2. 还是那句话,考研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是需要花时间去准备的,有句话说的很对“功到自然成”,这句话特别是适用于考研,但凡能够过国家线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考研上的,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复习准备的,理科的学生要做很多的试题才能掌握考点知识,才能提高做题速度,这对于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就会很劳累,这个时候即便想去复习,复习效率也不会很高。

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真想考研究生,并且今年考的不好,那么就花一年时间再去努力一下,这样即便没考上,也能让你安心去工作,如果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话,那就会和我那些当初同样想法的同学一样,不想去考研,甚至认为考研是多么幼稚的想法。

佛系教育


作为考研过来人,我第一年没有考上,后面工作了还准备考,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最终没有再考研,边考研边上班完全可以,但注意把握二者的关系,趁早努力,趁早考上为上策。


第一,如果有边上班边考研的思想准备,那么所找的工作,最好是相对清闲一点的,工作要认真干,但是要有空余时间,那么才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考研究生。

我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第1次考研报的是四川大学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但是没有考上,后面我还想考,后面我找了一所私立学校从事教师,然后没有做班主任,课后有一部分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很好的准备考研。

第二,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就考了研究生,一边工作,一边考试。


她考的是重庆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生,平时上班,空余时间抓紧时间复习,寒暑假就去读研,一边上班一边读研也是不错,工作学习两不误。

第三,上班之后,知道自己不足,而且对现有工作不满,迫切希望提高自己,学习动力很强,这也是对考研有利的。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持有者


你好,根据我个人考研的经验以及我自己周边的很多同学的经验来看,边上班边考研很困难。

我先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考验经历。我大学毕业当年没有选择考研,而是去工作了。工作了半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本专业的工作。当时有人建议我去考研以后当大学老师,很久之后我下定决心考研。做出来的决定是边工作边考研,但是尝试一段时间后发现我自己根本适应不了。

白天上班想看书,环境不允许呀!下班回去累的不行,根本看不进去书。最后犹豫来犹豫去选择了放弃工作,专心复习。最后差一分无缘我心仪的院校,我决定第二年继续考研。这一次,我是先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集中精力复习备考心仪的学校。直到最后被录取了!


你要是真的想考研,就下定决心认真复习。复习时间必要太长,我身边有很多人考研的时候都不是高度紧张的状态,而是张弛有度。这样最后一定可以上岸。

一旦做了决定,就坚持不懈。很多人考研的时候用一年就可以了,也有很多人考了二年三年,只要你有恒心,不三心二意。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愿每一位考研人都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红皮儿的小萝卜到底行不行


以我和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给您一些参考。

首先,考研这件事,是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备考的,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的时间,而且必须不间断的专心致志的投入全部精力复习备战。尤其是如果准备报考名校或者是热门专业,是需要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才可能得到想到的结果。

我当年考研的时候,有点像跟风一样,感觉很多同学都考研啦,我也试试吧。从四五月份开始了解考研的情况吧,然后复习阶段中间有点断断续续的,中间暑假经不住诱惑又回家玩了玩,9月份开学继续复习就感觉是重新开始一样,之前复习的基本也都打了水漂,忘光了。也没有做好复习规划,就是稀里糊涂懵懵懂懂的复习着。当时报考的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又是名牌大学又是重点专业,难度可想而知,我对自我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后来因为数学成绩拖后腿,没考上,不过运气比较好,调剂回了自己的母校读研。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建议您的孩子第一年备战考研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开始,到复习资料的搜集整理,再到复习进度的安排,培训机构的选择等等,都要慎重考虑,不打无准备之仗,争取一举成功。而且整个复习阶段,人的状态肯定有所波动,但是即使低谷阶段,也不能中断复习,每天必须保证一定的复习时间,保持住备考的状态,不能因为一段时间的状态不好就前功尽弃。

其次,再来说说一边考研一边上班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论是第一次考研还是二战考研,身边的朋友们大部分是专职备战考研的,也有个别人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也成功上岸了。毕竟考研是个大工程,系统的复习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的投入。

一方面要看具体从事什么工作类型,是否能够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如果工作很忙,996,经常加班,那下班就累得够呛了,也没多少时间复习备考,鱼和熊掌想要兼得可能性就不大了。如果工作是比较清闲的,能够按照正常的上下班作息时间,保障每天能够有三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周末能够有整块时间深入复习,那么可以考虑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另一方面就要看个人的自制力了。如果个人自制力超强,能够做到下班后不被各种因素所诱惑,独守空房专心复习,那可以考虑边工作边考研。但是如果自身没什么自制力,抵御不住各种诱惑,那就很可能下班后就去浪了,嗨到半夜回家看到考研的参考书也不想动了,直接躺床上睡死过去的可能性比较大,考研也就成了一个口号而已。


初见人生


关键是看孩子怎么学,我同事的侄女,就是一边上班,一边考的研究生。

一开始她妈不同意她上班,女孩说,这样更有动力,在上班的过程中,看看自己不如别人,就会更加努力。

结果还真考上了,并且考的学校很好。

孩子只要能吃苦受累,自己拼了命的学,并且是甘心情愿,就没有不成功。

关键是看孩子自己的决定,祝他目标实现,天遂人愿。


范本娜


别听那些说没可能的,我大学同学,也是考了好几次,最后是边工作边学习考上的,后来我毕业工作,我们科室新来的也是中间工作了又考研毕业的,这样的多了去了,但是,边工作边学习真的有点难度,得有很大的毅力才行。


差不多的完美主义


我觉得边上班边考研不适合,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执着让孩子考研,如果第一年考不上,既然都能找到工作,那就别考了。

1、边上班边考研,精力有限,真的很难两边都顾及到。因为刚参加工作,新手上路肯定也是比较费力气的,要熟悉工作环境,处理人际关系、完成工作任务,一定是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的。这种情况下再去准备考研,试想能准备好吗?第一次专门备战一年还没考上,现在竟然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结果倒能考上,你觉得这可能性大吗?

2、直接就业也有好处,考研至少要上2年,如果将来再读博,那时间就更长。把深造的时间放到工作中来,就可以积累很多经验,甚至有的人还可以成为小领导呢。我的亲戚当年就选择本科直接就业,结果他的同学有读研的,现在还不如他的待遇好呢。

3、读研也很辛苦的,没必要执着于读研。最近,我想大家都非常关注南邮研究生自杀的事件,万一遇到无良的导师,那读研的过程该有多么折磨人,生生能把人逼得自杀。虽然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个例,可是就算导师很好,大家也知道读研比考研更辛苦,既然都能找到工作,自己也考过一次没考上,那就放弃得了,还不如认真做好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来呢。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我自觉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我觉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如果结果还不如愿,那就是我自己能力不够,没必要坚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让自己倍感痛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觉得这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所以,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还请海涵!


道道快谈


我觉得这样做事不合适的!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关于项羽的“背水一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打胜仗,他就断绝了将士们所有的退路:把自己一方的渡船全部弄沉,再把将士们吃饭的饭锅全部打破。他为什么要这样“搞破坏”呢?项羽“破釜沉舟”当然是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项羽还真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

而考研党如果今年首次考研没考上,那么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是边上班边考研,这种做法就没有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危机感,因为你第二次考研时手中的工作就好比“巨鹿之战”中项羽军队里的“渡船”和“饭锅”一般,有着手中的工作当作“靠山”,你可能会在心中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就算第二次考研还是没过又怎么样反正我现在有工作可做......如果是抱着这种想法参加考研,考研通过的概率有多少呢?答案不言自明。

考研想要顺利通过,需要一定的专注度

对于学习能力非常强悍、一心二用依然能保证学习效率的人而言,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工作的时候考研,心中的压力会非常大——考研复习的时候想着工作的事情,工作的时候想着考研复习还没到位,如此充满矛盾的心理加上如山的压力,不仅考研复习无法进入状态,就连工作也无法心无旁骛,这种做法无论是对于考研还是对于工作而言,都是相当不利的。

考研想要成功,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

有些人选择考研之后,在即将参加考研初试的前夕就放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无法下定决心,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毅力,临阵脱逃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考研对于大部分研友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是擦亮他们人生底色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是考研的难度并不容小觑,考研初试通过了之后还有复试,过了国家线还要过复试线和自划线。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研友看来,考研和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有的一拼。

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钉子户”张非参加4次高考,2次考上清华,1次考上北大,还有一次考上复旦,但是他在参加考研的时候却碰壁了——他成功通过考研初试,却在复试中“折戟沉沙”2次,最终放弃考研这条路。虽然张非的例子只是个例,但我们也不难从侧面可以看出,考研的难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对于一些研友而言,如果目前已经有了心仪的工作,那么不参与考研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很多人选择考研也只是为了找到好一些的工作而已。当然,如果你想要在科研事业方面做出非凡的贡献,那么最好暂停手中的工作心无旁骛准备考研,这样被目标院校录取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微雨润苗


考研热持续升温,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孩子今年第一次考研,如果考不上,想边上班边考研,这样做合适吗?我觉得不太合适。

因为刚上班,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熟悉环境,熟悉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中,恐怕很难。俗话说:心无二用。搞不好,结果是工作做的不好,领导有意见;考研准备不充分,错失机会。

现在考研越来越难,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第一年考研考不上是正常的。毕竟今年考研人数341万,能被录取的也不过七八十万,因此考不上正常。那么,考不上怎么办呢?现在二战、三战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今年考不上,可以选择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来年再战。

我朋友家孩子985大学毕业,第一年考研,英语失利,没能过国家线。第二年就全力以赴,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地努力备考,最终心想事成。

当然,边工作边考研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那需要付出百倍的经历。而且上班两年之后,在对工作能驾轻就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专心备考。

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热打铁,毕竟有了第一年备考的基础和经验,有了应考的技巧。经过一年的努力,再次走进考场,信心也是满满的,考上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