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产有哪些?

段德顺


美食有治愈人心的力量,也能让我们记住一个城市,甚至会为了一样美食去到一个城市,今年去过一次厦门,本以为对于我一个湖南人来说,会不适应,结果还是有挺多喜欢的东西,说几个我比较爱的小吃吧~

阿杰五香

去厦门一定要吃这个!!之前《十二道锋味》潘玮柏还有谢霆锋就去了这家店,在八市市场,一家很普通的店,环境甚至可以说不好,但是去了很惊喜,现做现卖的,五香又便宜又好吃,3块钱一条,帮你剪成几段放进餐盒。店里有位子坐可以不用边走边吃啦。买完就吃热乎乎的太香太幸福了。 炸腐皮裹上里脊肉洋葱和荸荠。炸得外酥里嫩。两头是最脆的部分。肉一口爆汁还混合着荸荠的爽脆。一点也不肥也不油。只有满口的香和肉欲。太好吃了,忍不住再来一份!

花生汤

一道甜品,煮方法较为讲究。传统的花生汤,必须用新鲜的剥壳花生仁,用开水浸泡后脱去红衣,再加白糖和橙膏(橙子酱)小火熬煮而成。

熬煮而成的花生汤,花生仁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吃过黄则和的花生汤,真的很喜欢,他们家还有很多其他早餐类甜品类,可以说是厦门很有特色的一家店了~

沙茶面

这可以说是厦门的特色,去那几天吃了几次,不知道吃什么时,随便进一家店点一碗沙茶面准没错~

沙茶本应读作“沙嗲”(沙嗲是盛产于东南亚的一种食用香料,闽南语的“茶”与普通话“嗲”谐音),到了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嘴里,便顺口叫做“沙茶”。

沙茶面的特色就是沙茶酱,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

除了沙茶酱,搭配上丰富多样的配料:豆腐片、猪大肠、虾仁、绿豆芽、韭菜,一口就让人回味无穷。

福建肉片

这也是是我去福建很爱的一样小吃,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口感有点Q弹又有点韧滑,加上紫菜加上榨菜,再加点醋加点辣,酸酸辣辣鲜美开胃,实在美味万分。

土笋冻

土笋”不是笋,而是一种虫子,长得很是惊悚,不过星虫的身体肉滚滚的,像饱满的笋,口味也鲜脆,所以闽南地区将其称为“土笋”,水煮后会凝固成冻,蘸着酱料吃,格外清爽。

推荐几个吃东西比较多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去人多的曾厝垵,中山步行街,那可以去厦门第八菜市场和猫街,还有极其有朝气的沙尾坡~

别看着是一家菜市场,但藏着太多好吃的,芋包王、阿杰五香……都是非常正宗的厦门古早味。猫街也很有特点,都是猫咪的建筑和涂鸦,也有很多小吃,比如饭团、头片、凉粉、麻辣烫等等~

看完这篇,如果你也爱吃,欢迎关注我~


长沙好好吃


我2018年去厦门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我觉得最好吃的就是厦门的芒果,又大又甜,应该不是厦门的特产是台湾青芒,回来以后就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芒果了。

厦门的小吃很多,说说我喜欢的吧。

海蛎煎,又叫蚵仔煎,海蛎非常新鲜,加上番薯浆,鸡蛋和蔬菜一起煎,还有酱料,真的非常好吃,在厦门的那几天吃了好几份。

姜母鸭,厦门的姜母鸭是放在砂锅里的,有点像我们经常吃的黄焖鸡,都是半只或者整只的卖,姜味很重,有点咸,可以配米饭吃。

花生汤,沙茶面,张三疯奶茶,苏小糖风伴手礼。

厦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好吃的,好玩的太多了,特产店里都是随便试吃的,而且很热情,热情到不吃都不好意思。








顽皮的小伊


5月份跟闺蜜去厦门三日游。

睡了很晚才起来,悠闲地逛了逛,去吃了个早餐,我点了白粥套餐,一大碗白粥,一点咸菜,一个卤蛋,10元钱。


在一家农家乐吃了午饭,点了一盘生蚝,一条3斤的鱼,鱼捞出称重确认后在你眼前当场拍死,毫无心理准备被这场面吓一跳,当然食材新鲜无比啦。鱼头豆腐汤,鱼身一半清蒸一半红烧,味道挺不错。送了一盘青菜,价格也不便宜,去了400多,虽然生蚝2元一个……

芒果吃了好多,大青芒才4元一斤,老板总会问是不是现吃,然后建议买比较熟的。 海蛎煎也很出名,游环岛路看到了本地人在挖海蛎子。

晚上从鼓浪屿出来10点多了,去中山路逛了逛,满大街的本地特色沙茶面,吃了一碗。味道嘛,额,只能说我不爱吃面……


向阳厨房


我几次去厦门游玩或出差,除了不忘记去鼓浪屿看大海,去曾厝垵,去厦大照相,玩个痛快,还不忘记顺手捎带一些小特产回广州。带得最多次,也是我的亲朋们最喜欢吃的“鼓浪屿陷饼”,不值多少钱,但色泽美、皮酥香、馅适口,小巧玲珑,好装袋。厦门的鱼皮花生也很不错,咸中带甜,香郁酥脆,很多人买,很受欢迎。当然,还有牛肉粒、麻糍、椰子饼……听说不错,但我较少带回。我多在龙头路购买。

厦门美景,令人向往的地方;厦门手信,人们喜欢的特产!


用户5917278406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鹭岛, 简称厦、鹭, 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龙海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海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漳州台商投资区接壤。厦门由厦门半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厦门通行闽南语,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组成部分。厦门也拥有众多的美食特产。今天胖哥就来介绍几种美食特产,如果你有其他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叶氏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摊主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好吃得很。一元钱,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

沙茶面

沙茶面,(闽南读音:sa-te-mī,英语sate noodles),是一道著名的汤类面食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同安县(现厦门市),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国的沙茶面分闽南沙茶,广东潮汕沙茶等风味。其妙处在在于沙茶酱的制作,而沙茶酱用以制作汤头。其中以厦门的沙茶面为典范。

蚝仔煎

蚝仔煎是福建省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泉州是蚝仔煎的发源地,冬至以后,随着牡砺(闽南称蚝仔)盛产季节到来,蚝类小点心相继应市。其中“蚝仔煎”的独特风味,更是脍炙人口。 提起蚝仔煎,民间有“土地婆,不吃蚝”的传说。据说,土地公愿世上人人一样富。土地婆生气地说:“世界上人人一样富裕,咱们闺女出嫁,就没有人给抬轿子啦,要让富的富顶天,穷的无寸地。”人们恨透土地婆。听说土地婆不爱吃蚝肉,偏在她诞辰时用蚝肉和番薯粉制成“蚝仔兜”供她,表示报复。从食谱发展看,“蚝仔兜”,就是 “蚝仔煎”的前身。

黄胜记肉干

“黄胜记”系厦门最具知名度之中华老字号,至今已有166年的历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年方十六的“黄金香”创始人黄知江,从祖籍漳州许县东山出发,提着竹篮,内装自家创制的肉松肉干,乘坐斗篷小船,来到漳州龙海石码镇沿途叫卖,闻说厦门港口繁荣,即转船到厦门进行试探性售卖。当踏入厦门,见到都市繁荣,生意兴隆,即萌生留居厦门之念,决意在厦门开工设店。开始生产肉松肉干,因选料精良,配料独特,加之精工细作,所产肉松色泽金黄,灿若黄金,其味香鲜,无与伦比,甫一上市,即广获好评,销路日广。恰店主姓黄,故取名“黄金香”作为字号,由此“黄金香”品牌日渐发展,声名远播。由于经营得利,“黄金香”老字号生意日渐兴隆,家族成员份份投入该店经营,广开门店,并创立了“黄金香送记”、“黄金香佑记”、“黄金香胜记”等分号。抗战前后,黄金香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尼拉、槟榔屿等地,名扬闽粤台,声播东南亚。


加爸的一日三餐


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岛、礁、岩、寺、花、木诸神秀相互映社,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城在海中,海在城中”很贴切的概括了厦门这个美丽的城市。

厦门的旅游业很发达,重工业几乎搬离岛内,所以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在厦门很常见。生活舒适,生活节奏慢,在加上优美的人文环境使之吸引大批的中外游客观光。

来厦门旅游,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回去该带点什么东西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厦门的几年告诉大家,来厦门旅游回去有什么值得带的特产。

1,姜母鸭,厦门地区传统名吃之一,流行于闽南厦门、泉州地区,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 炖好了的姜母鸭香味迷人,里面的汤汁很鲜,加上鸭肉嫩而有劲道,味道真是一绝。

2,赵小姐的馅饼,赵小姐是早年鼓浪屿上一个大户人家千金。上世纪中叶,她随家人移居南洋。随着时光的流逝,身在异乡的她,越加怀念儿时鼓浪屿生活的点滴,怀念鼓浪屿岛上的美味馅饼。光阴荏苒,相隔近半世纪,她的后人在承载祖母记忆的鼓浪屿开了“赵小姐的店”。3,
金门高粱酒,金门高粱酒是我国台湾地区的三大名酒之一,销量一直很大。其中白金龙酒、陈年高粱酒每年供应量都以100万瓶的速度上升。金门高粱酒香醇甘洌,风味独特,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4,南普陀素饼,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等建筑精美,雄伟宏丽,所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南普陀寺实业社所制作的南普陀素饼向来有“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并且荣获<>金鼎奖,享誉海内外。
5,苏小糖牛轧糖,苏小糖·牛轧糖———厦门伴手礼新名片。 【超实力】:连续两年获得十佳伴手礼及最佳设计奖; 【超人气】:2014年至今,牛轧糖销售超1亿颗; 【更健康】:不添加防腐剂、固化剂、明胶; 【更好吃】:微甜不腻,不粘牙。
6,黄远堂凤梨酥,1968年,凤梨酥的创始人黄远堂,将凤梨(又名:菠萝/旺来)入馅研制出凤梨饼,起源于台中的凤梨饼,伴手礼的最初发祥,实现了贫寒人家在喜事大事之余也能吃上饼的愿望。以上6款是我回家会值得带的伴手礼,个人觉得大部分能代表厦门的文化和美食。厦门除了这些肯定还有好多其他的特产,也值得带回去。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我们共同探讨,感谢。


卡沐冬冬


  国庆快到了,很多朋友都选择去厦门旅游,我自己也很推荐大家去厦门玩,10月份正是厦门天气好的时候,旅游当然少不了吃吃喝喝,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厦门的特产。

  1.凤梨酥。说到厦门的特产,凤梨酥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去鼓浪屿的时候,随处可见卖凤梨酥的小店。厦门的手工凤梨酥,外皮酥软,内陷酸酸甜甜,属于老少皆宜的产品,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当伴手礼带回去给家人朋友都是不错的选择。

  2.南普陀素馅饼。作为厦门的著名景点,南普陀寺的馅饼也非常出名,一般是绿豆馅的,现在也有红豆、香芋等其他馅料的,因为是素饼,价格也很便宜,不会过分甜腻。

  3.日光岩馅饼。比南普陀寺的素饼会甜一些,也很好吃。其实,厦门的茶点还是很多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组合装,多试试新口味。

  4.贡糖。闽南一带贡糖是很出名的,属于闽南风味的特产。样式比较多,我自己是不怎么吃的,是在太甜了,但是因为加入了花生,吃起来又很香,搭配茶来品尝的话,还是挺合适的。

  5.海蛎煎。海蛎煎是闽南一带的特产,厦门当然也有很多。我自己是吃不惯的,因为比较腥一些,不过没吃过的朋友去厦门或者泉州等闽南地区城市,都可以尝一下。

  厦门的特产很多啦,文昌鱼也是值得去尝一下。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意见,若有不足,欢迎指正。

  闽南网 柯金定


福建闽南网


馅饼

馅饼绝对是厦门特产界的头把交椅了,便宜、好吃、容易带,几乎每个来厦门的游客都要带好几盒走。不用专门去买什么赵小姐李小姐,厦门随便找家超市去买都能买到,各种陷的都有,个人比较喜欢南普陀素饼和椰子饼。

肉脯

在鼓浪屿、曾厝垵、中山路的特产店都能看到,也属于方便带而且好吃的,但个人感觉肉脯貌似全国各地都有啊,没啥特色,可带可不带吧。

海产干货

沿海城市吗,海产品肯定是少不了的,带不走新鲜的,就带些干货吧。也可以直接去超市买,不用特意在特产店,水分比较大,什么干贝啦、墨鱼干啦,喜欢就带一点呗,尤其是内陆地区来的游客。


姜母鸭

姜母鸭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吃,因为是药膳所以据说各种滋补,一般是店里现做的比较好吃,不过现在超市里有真空包装的,一只或半只的都有,自己买回家尝尝或者送人都不错。

同安封肉

跟杭州的东坡肉有点类似,就是一整块的红烧肉,不过味道没有那么甜。做得好的封肉肥而不腻,软糯可口,非常下饭,跟姜母鸭一样,现在超市里也有真空包装的同安封肉了,可带。

暂时想到这么多,关于厦门旅游,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我哟~!


叶走走


随便推荐一些我吃过并觉得好吃的伴手礼吧,以下推荐仅供参考。

1、厦门馅饼

推荐義蘭饼店的绿豆馅饼,我觉得是厦门馅饼中最好吃的,甜而不腻。他家还有椰子饼、鱼皮花生我觉得都非常好吃。总店在中山路大同路附近,不方便去店里买的也有淘宝店可以购买。

2、凤梨酥

推荐黄远堂家的,跟義蘭一样都是厦门老字号,有专门的伴手礼盒包装,送人自吃都不错。中山路上可以买得到,或者直接淘宝购买也很方便。

3、鱼松

推荐古厝甜头,两三年前有一次去鼓浪屿买过,很好吃,据说最近在中山路有开分店,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可以买一些回去。

4、牛轧糖

推荐苏小糖,同样在鼓浪屿和中山路都有店铺,店铺装修的非常小清新,店内也有试吃,买回家送人或者自己吃,喝茶的时候当茶点吃不错。

谢谢大家观看











蓝上青天


厦门作为一个处于闽南地区的旅游城市,其中的一些特产可以说是闽南特产,甚至是福建特产;只不过因为厦门的旅游属性及其知名度,又或者某些特产在厦门地区做得更好些等等原因,许多冠以厦门特产名号。当然大家也不会太去计较这些,总不会因为说厦门花生汤,漳州就去争抢说我们的花生汤也很好喝的。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接吃的吧,然后再大概说一些伴手礼的。

一、吃

1.姜母鸭

除了饭店里的热呼呼的姜母鸭之外,在一些特产店里也可以看到做成袋装的伴手礼。不过在小闽看来,姜母鸭还是直接在饭店里吃比较好,刚刚出锅,热呼呼的,更有口感。也许大家在中山路、曾厝垵等地旅游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些饭店里,将一些姜母鸭切好放在黑颜色(或者深褐色)的陶锅里,等待有客人点餐时候就直接加热,一样热呼呼的,但小闽觉得在灌口的一家饭店里的姜母鸭倒是更好吃一些,而且价格更便宜(忘记店名了)。


2.花生汤

大家在中山路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黄则生花生汤的店,经常是挤满了人。当然厦门有些小店里也会有花生汤,只不过黄则和做成了一个品牌;不过味道确实还是蛮不错的。小闽小时候也曾经做过:把花生仁放进装有开水的䁔水瓶里并盖上盖子,稍等几分钟后摇一摇水瓶再倒出来,花生仁的皮基本就去掉了,甚至花生仁能掰开两半;即便是还整个完好的花生仁,用手一搓也就成两半了;尔后将处理好的花生瓣入锅煮熟,并加入适量的糖就可以了。当然这个只是家中简单做法,如果像黄则和这样的店估计有自己更好的处理方式,不然得准备多少个暖水瓶才能够用?


3.沙茶面

在认识沙茶面之前,小闽首先知道的是沙茶酱,这是小闽比较喜欢的一种酱料。大家在卖沙茶面的小店里,可以看到有许多的各类,但汤料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菜料有些不同。小闽在集美古龙明珠附近的一家店吃得比较多,店的面积相对岛内的一些小店面来说大不少,菜料像杨国福一样放着,自己想要加什么料就报给商家(比如香肠、鹌鹑蛋、青菜等等)。隔壁的牛肉店也很不错,大家如果有去也可以偿偿。


4.海蛎煎

有些店面会挂成蚵仔煎,这是闽南语的说法。大家如果看过一个电视剧《转角遇到爱》,里面由小猪饰演的男主号称是“蚵仔煎王子”;所以海蛎煎不仅仅是厦门特产,在海峡那边的台湾也有此特产,甚至连“蚵仔煎”的说法都是一样的,所以连一份小小的特产都能证明两岸同根,台湾还等什么呢?赶紧回来吧。


5.封肉

说到封肉,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同安”,同安是厦门的六区之一,大家在哪都看到“同安封肉”,说明同安的封肉确实做得不错;封肉口感鲜嫩,肥而不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下做法试着做一下。


6.五香

一般在一些传统节日,特别是需要祭祀的时候,小闽家中都会做一些五香条。小闽的做法是:将猪肉、葱等配料切碎,与面粉和水搅拌(粘稠状),如果喜欢的话也可以放马蹄爽等其他配料;然后再加入适量的五香粉、盐、油等佐料,具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入调料。然后将搅拌好的面料放入提前准备好的蛋皮(一般在闽南地区的小商店里都可以买到,就是五香外面包着的那一层皮;买回来的蛋皮都比较大,大家可以将一大张切成两三小张来用),卷成圆卷,再放入油锅中炸(不是煎)。待出锅后,为了方便食用可以切成片(要整卷拿着吃也可以,显得豪迈);最好是刚刚出锅热呼着吃,盘中用几根香菜点缀,如果有甜梅酱沾着吃,口感更不错。


7.鱼丸

小闽的印象中,鱼丸好像福州的更有名气;至于厦门,小闽目前只在鼓浪屿看到过,据说是用墨鱼做的,因为小闽家的鱼丸都是母亲大人做好的,也没问是怎么制作的过程。在鼓浪屿的鱼丸,大家可以往巷子里走,可能会遇到一个大婶在卖,相对便宜,味道还不错,据说是他自己做的。至于外面的店里,相对贵一些。


8.麻糍

以前经常会有小贩骑着自行车,后面架着一个装有糯米团的铁桶,如果有客人买的时候,转到铁桶上的把手就会有糯米丸出来掉入到做好的粉末中,形成麻团。最近小闽在厦门的集美大学门口(万达广场)附近有看到一个阿嬷在卖,也是一辆车,一个铁桶。现在市场上许多包装好的麻糍可能形状、包装、材料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也算是大同小异吧。

除此之外,还有烧肉粽、土笋冻等等美食,大家就边走边找边吃吧!


二、礼

有旅游的地方就必定有伴手礼。

除了上面说到的袋装姜母鸭,还有馅饼、贡糖、麻糍等等,这些在厦门随处可见的特产店里都可以见到,大家直接进去看就行了。不过相对来说,建议大家不要在景区里买,一般都会比较贵,有时候超市反倒便宜一些。当然有些也差别不大,比如鼓浪屿馅饼,在超市可能8元一盒(前两天遇到一位朋友是买的这个价),而一些非景区特产店是一盒10元(小闽曾经买的是这个价格),而景区里的应该差不会太多,大家对比一些就知道了。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介绍太多。小闽喜欢随心的旅游,走哪玩哪,看啥喜欢就吃啥,不刻意去找哪些店、哪些特产。不过每个人的旅游方式不一样,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