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的发动机数据上与合资水平相当,行驶品质却差很多?

勇敢的心2019a


其实现在国产车不论发动机还是行驶品质都比合资车好多了,关键是耐久度不如合资车


静34438972


好多人看待国产车发动机感觉国产技术不行,要说技术,发动机是一个含金量高的部件,大多数人都认为国产车与合资车差距最大的就是发动机。

感觉一台车的发动机技术,比如说动力,尾气排放,燃油经济实惠,国产发动机已经有20多年了吧,现在就说一下油耗跟可靠性做个对比。如果说什么车非常省油我感觉不合适,一辆车省油跟开车的人有很大的关系,不能拿这个比较。厂家在造车的时候会测试这个车的发动机油耗。下面我就把别人已经比较过的发动机数据给大家分享一下。

自主品牌发动机,奇瑞艾瑞泽跟名爵发动机都是1.5T,两款车都搭载了自主品牌目前效率最高的发动机,价格也不贵。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对比一下就知道国产发动机技术怎么样了。马自达2.0L热效率百分之37,奇瑞艾瑞泽跟名爵发动机热效率分别是百分之37.1跟37.5,国产的发动机效率比马自达还要高,马自达是在2011年上市的而奇瑞跟上汽发动机是2017年才出来,有代差。发动机的可靠性不能跟油耗那样测试一下就知道了,需要大数据做支撑如果说可靠性就不能客观评价了。一台发动机只有使用几年以后才能知道质量怎么样,目前自主品牌发动机能使用几年的还是不多。

部分国产发动机目前技术比较领先,可能是数据指标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比合资品牌差。相信国产发动机以现在发展速度会有很大突破。




丝路摩登


提问者发的长安2.0T蓝鲸发动机的行驶品质一点也不亚于同等价位合资车!我的座驾是一辆1.8T迈腾,但我试驾过长安CS75plus2.0T。长安CS75plus2.0T一点都不比迈腾差,但价格相差了近十万。


氧硫硒碲


国产汽车和合资汽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合资汽车而不喜欢国产汽车?为什么有钱买国产的少,钱多的买合资车的说法多?国内汽车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太多,尤其是发动机漏机油的问题,很多国产汽车无法解决,最大的问题是密封垫的耐用性尚未解决,导致汽车行驶数万公里后,发动机机油渗漏。当然,一些合资品牌的汽车也存在机油渗漏的问题,但相比国产车概率还是小一点。

运动状态肯定不一样,发动机参数差不多不代表车开起来动力感觉就差不多,背50斤重的东西跑步和背80斤重的东西跑步,同一个人同样的状态,所以比较整车的动力性不能光看发动机的参数,还要看整车重量,这个道理很简单,动力在传递过程中损失很大,发动机输出相同的扭矩,第一,从发动机动力输出到整车接受驱动力,但是整车重量不一样也会影响整车动力性,中间有一个动力传递的过程,发动机一样。第二,变速箱有一个传动效率的概念,如果经过一个传动效率差的变速箱传递,还需要看变速箱的传递效率,整车开起来就会感觉没劲。

国产汽车发动机声音异常的概率确实高于合资汽车。特别是与合资汽车行驶8万公里后的故障率相比,国产汽车的故障率更高,这意味着发动机声音异常问题更多。主要原因是发动机零部件耐久性差,导致发动机经常出现异常噪声。

汽车三大件对于一辆车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觉得国产车不行,主要是觉得国产三大件不行。但国产车发现20多年了,也不是没有好技术。例如:

奇瑞1.6TGDI-瑞虎8

奇瑞瑞虎8搭载的有着“中国芯”美誉的1.6TGDI发动机不仅拥有出色的动力,而且热效率极高,达到了37.1%。在自主品牌中达到了第一,已经接近世界顶尖水平。也就是说,发动机热效率越高,也意味着油耗越低。因此,瑞虎平均油耗8.6L/100km,在同级别当中也算比较出色了。

得益于缸内直喷、全铝缸体以及奇iHEC(智效)燃烧系统、快速升温的热管理系统、快速响应的增压技术、降摩擦技术、轻量化技术五大科技,使得奇瑞1.6TGDI的动力大大提升,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290N·m。它还采用了自主品牌很少涉及的技术:鱼肚型进气道、高压直喷系统以及高能点火系统等。

长城1.5GDIT-哈弗H6

哈弗H6采用的是1.5GDIT直喷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由长城自主设计开发,其账面数据相比国内主流1.5T优势明显。该发动机首次采用了自主开发的CVV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集成悬吊式中置直喷喷油器、可变排量机油泵、缸盖集成水冷排气歧管等设计,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发动机动力和节省油耗。

缸内直喷可以说是该发动机的最大亮点,在缸内直接喷射燃油气体,能够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稳定性更高,对充气气流运动的设计依赖性更小;同时,在活塞顶设计和喷射导向设计上的自由度能更大,尽可能地压榨发动机的每一滴燃油,爆发最强的动力。有了技术支撑,这台1.5GDIT发动机才能爆发出124kW的功率和285N·m的扭矩。

结语:

当然不可否认,国产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正在接近与合资汽车的差距。毕竟我们起步晚么,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国产汽车更加注重质量,我相信我们将来还是可以赶上合资汽车的!








阿雷谈车


为何自主车型发动机数据与合资车水平相当,行驶品质却相差很多?

首先明确一下“行驶品质”的概念,所谓的行驶品质,主要表现在隔音滤震、开起来的稳定性甚至包含驾驶角度的操控性、乘坐角度的舒适性等综合因素,而这一系列因素并非单单由发动机数据来决定,还跟变速箱的匹配、底盘的综合调教等因素息息相关,这就非常考验汽车厂家的造车功力了,并不是数据好就一定代表行驶质感好。

当然,一辆车的行驶品质肯定离不开它本身的市场售价,如果售价不同,即便是两台数据相同的车型,也很可能存在行驶品质不同的现象,售价更贵的车型意味着它可以用更好更贵的材料,这当中所包含的方面则非常广泛,总的来说一辆车的综合实力绝不是仅靠发动机数据来体现的。

回到自主车型,其实当下的自主车型在行车品质方面虽然已经非常进步,甚至并不会比同价位合资车型差,但始终未能突破20万往上的市场,至少大部分的自主品牌还没有到真正要拼比行驶品质的地步,所以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并不存在自主车型的行驶品质要比合资车差很多的说法。


德华与车


国产汽车与合资汽车行驶品质差很多,这位朋友,你能确定吗?

从技术方面来说,汽车并没有太高精的技术,它更多的是体现发动机的技术,以及整体的装配能力,还有就是调校水平,而对于一般的汽车消费者来说,可以说九成九的消费者来说,你是不会体验出来汽车的行驶品质的,千万不要说自己可以体验出来汽车的行驶品质。对于一般消费来说,能体验出来的就是舒适性和简单的操控性。就是你拿运动型汽车和家用舒适性汽车相比,会有那么一点儿感觉,你拿SUV和轿车相比,会有那么一点儿感觉,同级汽车来说,合资车不要标,你和国产汽车相比,不可能有行驶品质的差别的,

所以这个问题问的有一点儿太过技术性了,对于汽车在极限条件下的品质,才是汽车高技术的一种表现,但是对于9成消费者来说,都是不会体验到的,也不想去体验这个。他们都是汽车测评人 和专业汽车人士去做的事情,消费者只是用来参考,作用选择汽车的一个考虑项的。比如80公里每小时的麋鹿测试,一般消费都是不会去这种做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国产汽车一点儿不比合资弱,很多国产品牌也是超越合资的,只能说国产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弱而已,产品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能开就行的国产车了。并且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哟。


百乐鱼


数据都是6000转地板油的时候的最大功率,油耗都是高档位匀速运动,最大功率一样有什么用,你根本用不到,关键是1000--2000转时候的平顺性和油耗,低转速的扭矩


眼前苟且心向田野


这个不单单是发动机的原因。

大众的发动机1.6 1.5调教功率很小,跟国产的发动机功率差很多了。

这个月要看变速箱、悬架、底盘各个零件的配合了。国产车没有特别强的地方。比如发动机强项有本田马自达。变速箱强的有爱信,采埃孚。底盘强的有宝马标志……

而国产配置强[捂脸][捂脸],没办法突出强项。各项零件拼装到一起,无法到达最好效果,即使把所有好的零件组装到一起也不行!行驶品质自然看运气了。


七海车游


因为这个数据在测试时标准不一样,比如大众车,马力,扭矩,参数并不高,但是它测得的标准是作用在车轮子整车方面的,而有些国产车的检测数据是空载的状态下得出来的,所以大众车数据不高动力却显得好一些。

还有就是个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调教匹配,同样的功率输出,人家动力扭矩爆发的早,转速更低,这也是关键。


胡杨l树下


首先我国家用汽车的发展。起步并不是很早。在一个局限于汽车框架锻造技术。发动机和底盘变速箱固然重要。但是车辆整体的。轻量化也是举足轻重。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大品牌在车型换代时都会强调自家的车辆的轻量化升级。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发动机数据上,虽然以可以跟合资品牌媲美。但是在车辆整体的整备质量和车身轻量化并不占优势。所以目前来说,我国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