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应邀去江东见周瑜为何不带赵云带关羽。如带赵云能否平安回来?

萩颩-亻壬


刘备应邀去东吴,为啥不带赵云,带上关羽?如带赵云还能安全返回吗?



这个问题的背景是,曹操南下,占领襄阳,刘表病逝,刘琮继位后投降,刘备一路逃到江陵,经与刘琦协商,由刘琦驻守江夏,刘备自己领兵前往夏口。这之前,诸葛亮已被鲁肃请去东吴,磋商双方联合。刘备隔江看见南岸戈矛森布,旗幡隐隐,知道诸葛亮的谈判,已初见成效。为了做好配合,尽移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驻军到樊口(今湖北鄂州市)。



因诸葛亮去东吴已好几天,未得确切消息,刘备派糜竺前往打探,糜竺到东吴后,周瑜设宴款待,糜竺要求带诸葛亮回去,周瑜说,吾正与诸葛先生商议军机大事,岂可离开?如果刘豫州肯枉驾光顾,亲来面谈,深慰所望。糜竺回来后,转达周瑜请刘备前去的意思,刘备就打算出发,关羽当时劝说道 : 周瑜多谋善断,又没有诸葛亮书信,还慎重一点。刘备觉得双方既然要结盟,不去不好,关羽说既然大哥要去,关某愿赔同走一趟。



一旁的张飞也要跟随,刘备说带关羽一人就行,张飞、赵云需要留守大本营。当时的刘备,将领也就关羽、张飞、赵云,至于糜芳、刘封、刘琦等,还不足以担当大任。刘备乘船带二十多个随从,前往东吴,吴军哨探急报周瑜 : 刘备来了,只有20多人!周瑜大喜,安排布置刀斧手埋伏就绪,然后出寨迎接。



进入周瑜中军大帐,二人寒暄叙礼已毕,周瑜设宴招待,这期间,诸葛亮偶然来江边,听站岗士兵们说,刘备到了,心中大惊,急忙悄悄往中军大帐打探,看见周瑜满脸杀气,两旁壁衣中,密排刀斧手,心急火燎,不知如何是好。再看刘备却谈笑自若、一副淡定,抬目上视,刘备身后,一将按剑而立,乃是关羽,诸葛亮欣喜曰 : “吾主无忧矣”!就仍旧悄无声息退走。



周瑜与刘备饮宴,酒过数巡,周瑜起身把盏,偶一抬头,发现刘备身后一人,高大魁梧,手按宝剑,目光如炬,忙问这位何人?刘备回说:“吾弟关云长也”,周瑜更是惊讶,再问 “莫非昔日斩颜良、诛文丑者乎”?刘备很骄傲的地说:“然也”!周瑜听说,惊出一身冷汗,虚与刘备、关羽应酬,再没敢把手中杯掷摔,发出信号。关羽暗给刘备使眼色,刘备会意,向周瑜告辞,周瑜也不挽留,就把刘备送出辕门。



刘备、关羽到江边上船,发现诸葛亮已在船上,诸葛亮问道 : “主公知今日之险乎”?刘备一脸茫然,诸葛亮说 :“今日若无云长,必被周郎所害矣”!刘备方才省悟。从上面故事看,关羽在酒宴上,已然手按宝剑,又偷偷给刘备眼色,说明壁衣中的刀斧手,周瑜的惊慌、尴尬,已被关羽察觉,而周瑜之所以取消行动,就是周瑜对鲁肃的回复 : “吾若动手,关羽世之虎将,必来杀吾!”,鲁肃听了,一脸鄂然。



要是那次刘备带赵云,能安全返回吗?这应该也是没问题。因为,后来就有赵云保护刘备,前往东吴结亲,赵云的细心、谨慎、执行纪律,都很到位,武艺也很高强,而且结亲那一次,赵云带着五百士兵,人数多,指挥的难度大。东吴方面孙权、周瑜两人,从两个方向指挥,相比这次周瑜一人,而且双方还在结盟,强敌已到眼前的情况,危险性更高,时间比较长,经历更复杂。


流誉后


在赤壁之战之前,刘备接受周瑜的邀请去江东鄱阳湖会面,共同商讨迎战曹操的大计,带关羽同去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刘备与关羽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能够同生死共患难,关键时刻会以命相博,以确保刘备人身安全。而赵云是因为志同道合在后面才加入团队的,不是结义兄弟。

二、周刘两人会见,是商讨攻曹大计。在刘备心目中,关羽是文武双全的。能够读《春秋》的武将,心中有韬略,每当需要决策时,都喜欢和关羽商讨对策,关键时刻能帮助刘备出主意想办法。

三、两人是盟友相会,不是单挑,只需要有威慑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行。关羽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杀文丑的显赫战绩,对周瑜及其诸将能形成震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而赵云的名声显然没有关羽响亮,虽然实战能力不差,但震慑效果不如关羽。

四、诸葛亮看不上关羽的智谋,也不喜欢关羽的自行其是 ,一般喜欢带赵云出去完成任务,平时两人工作配合比较默契。而当时诸葛亮尚在东吴未归,万一工作中需要赵云从中协助,把赵云带走会给诸葛亮的行动造成不便。

五、在独立完成任务时,刘备喜欢和关羽搭档,既需要关羽的智谋,也需要关羽的勇猛,关羽的孤傲和刚愎自用,也只有刘备才能驾驭和控制使用。而带赵云去,虽然有勇猛的实力,但不到真刀真枪实干时,赵云的威慑力显示不出来。关键是需要出谋划策拿主意时,关羽的自以为是还是个优势,能成为刘备的主心骨。而赵云则是言听计从,不如关羽足智多谋。

所以,刘备无论带关羽还是赵云去,都能平安回来,但带关羽去更合适,既可以出谋划策,也可以震慑对方。留下赵云,是给诸葛亮以备用,以防不时之需。


正阳资讯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很巧妙,因为关于和赵云的处事方式不同,我们知道,赵云在蜀汉可是一位儒将,也就是说赵云并非像关于、张飞一样是个大老粗,一句话不对就开干的那种,反倒赵云是那一种比较沉着冷静的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赤壁大战前夕,东吴都督周瑜,已经将诸葛亮控制,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被刻画成了一个小气的人,他一直想办法弄死诸葛亮,却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而此时的刘备则视诸葛亮为宝,也知道诸葛亮去了东吴可谓之是凶多吉少,刘备卷诸葛亮去了江东几日还不见回来,刘备不免有些担心,后看糜竺出面,隔岸喊周瑜,说刘备想要见诸葛亮,但是周瑜不肯,非要刘备亲自来。

这个换谁都知道,周瑜有小心思,但是刘备却十分大胆,既然是凶多吉少,就没有什么将道理可言,直接换上关羽就行,毕竟关二爷无论之从外貌还是武力,都能震慑住人,毕竟嘛,打架玩的就是气势。

书中讲到,周瑜要杀刘备,是以摔杯为号,见刘备竟然真的按照自己的套路来的,心中不免暗爽,寒暄了几句,周瑜眼露杀机,正准备摔杯子,但是却发现刘备身后红光耀眼,才发现刘备身后跟着一个杀气森森的红脸大汉,心中便是明白其人是谁,毕竟嘛过五关斩六将的人儿,怕怕的,眼前的人够他收拾吗?

后来周瑜放刘备回去,后来诸葛亮嘱咐刘备,归去之后让赵云接他。

当时如果换赵云,赵云虽有名,但是气势上不去,一不小心淹没在人群当中,周瑜一个看不见,摔了杯子咋办?二叔自问赵云战力不输关羽,但是打起来刀枪没眼,就怕万一


北派说书人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翻阅《三国志》中对刘备生平的记录,他亲自去东吴,只有赤壁之战、荆州归属纠纷、举兵伐吴等三个时期。而在这三个时期,刘备最有可能见到周瑜,是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不久。但是《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刘备是带关羽前去江东。

也就是说,刘备、关羽、周瑜等三人,是没有可能同时见面的。

01.赤壁之战前后,刘备方势力和孙权方势力,是怎么联系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方势力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发生大规模战役,史称赤壁之战。

在赤壁之战开始前,刘备方势力和孙权方势力的联系,是由诸葛亮、鲁肃两个人负责对接的。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开始前,刘备方势力负责和孙权方势力联系的人,只有诸葛亮一个人。

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双方,都在进行着对荆州诸郡归属的争夺。双方都在比拼时间,抢先占据荆州诸郡。最终以刘备一方占据荆州五郡,孙权一方仅占据荆州一郡为结束。

据《三国志》的记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双方,都在忙着抢占荆州诸郡,根本没时间去联系。真正有所接触,是在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的时候。

但是,刘备迎娶孙权妹妹的具体细节,《三国志》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简单的记述。那么,究竟刘备有没有亲自去东吴,有没有带关羽去东吴,就无法得知了。

以上就是赤壁之战前后,刘备和孙权双方的联系记录。

02.周瑜是在什么时候离世的?

前面的分析,可以排除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后,见过刘备的可能性。那么,余下的两个时期:刘备和孙权争夺荆州归属权、刘备举兵伐吴,就更加不可能相见了。

因为周瑜在建安十五年,就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而刘备和孙权争夺荆州归属权,是在建安20年,刘备举兵伐吴是在建安26年。

因此,周瑜和刘备会面,就更加不可能了。

03.总结:

刘备应邀去江东见周瑜为何不带赵云带关羽。如带赵云能否平安回来?

刘备最有可能去江东见周瑜,是在赤壁之战前后。但是,前面分析过了,刘备并没有亲自去,而是派诸葛亮全权代表自己。赤壁之战后,双方都在忙着抢占荆州诸郡,也没有时间去见周瑜。

因此,刘备到底有没有见过周瑜,有没有带关羽去见周瑜,都还是不确定的事情。


参考文献:《三国志》

老爹有话说


刘备去见周瑜带关羽不带赵云,是因为关羽第一个主动请缨,而且赵云很可能当时不在现场,所以才会这么安排。

在《三国演义》孙刘联盟以后,周瑜借糜竺前来犒军之机,邀请刘备前来商议军事。当然,周瑜的真实目的是觉得刘备是个枭雄,想趁机把他杀了。所以刘备来的时候,周瑜就命刀斧手躲在壁衣中,待机而动。只是周瑜没想到的是刘备带了关羽前来,担心刀斧手不敌关羽,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最终没敢动手。

而刘备带关羽来其实也是因为他们都怕周瑜居心叵测。在糜竺回报以后,关羽就跟刘备说“恐其中有诈,不可轻去”。刘备也知道有一定风险,只是此时大家刚刚结盟,彼此缺乏信任,因此不得不去。关羽于是请命一同前往。张飞也要同去。刘备最终决定带关羽前去,而命张飞和赵云守寨。

书中并没有提到此时赵云是不是在现场,不过以赵云对刘备的忠心,如果在现场肯定也会出来要求一起去,既然没写,那应该是不在场。更重要的是刘备并不需要带太多的人前去,关羽既然第一个请命,那么即使赵云在场,而且也提出了请求,刘备肯定还是会优先考虑关羽。

当然,不管是带关羽、张飞、还是赵云结果都差不多,关羽固然有斩颜良、文丑的威名,不过张飞也曾经力战吕布的,赵云有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的惊人战绩,都不是一般刀斧手能对付的。主要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中任意一人在场,周瑜都不敢轻举妄动,刘备还是可以平安返回。


不沉的经远


大家都知道,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称王,这可是一件十分让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刘备应邀去江东时为什么不带赵云可能有几个原因,这其一啊,关羽与刘备是桃园结义的好兄弟,所以好兄弟去哪,关羽自然会要去哪,这个道理就摆到现在依然行得通。其二,有可能当时因为一些策略,一些谋计,刘备算到了这次出行必须有关羽在身边,所以并未带赵云。其三,就是在刘备要出发之时,赵云并未在刘备身边,所以关羽便自动请命,主动请求跟着刘备出发。所以前面问道,如果带赵云能否平安回来,其实这件事儿谁也说不清楚,首先,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演出这一段落,作者很明显也没有想写这一段,其次,他带赵云能否平安回来,都是对这个三国演义非常痴迷的观众私下猜测,但是作者并未这么写,所以,在这次出行如果刘备带赵云能否平安回来谁也不知道。


范丽丽


罗贯中这么写才能写出关云长的英雄气概,因为此罗贯中安排了一整出戏,那就是让周瑜把刘备诓到江东,并埋伏下刀斧手,以摔杯为号杀了刘备,刘备浑然不知,关羽执意要同去,为什么不让赵云去呢?赵云主要是个干活的,没什么压人的威势,此行主要是开会,没有行动任务,恰恰需要关公的凛凛神威,震慑周瑜就可以了,赵云虽然武艺高强,可惜未杀上将,惟关公数次斩杀上将,天下英雄,无人不惧!周瑜在酒席前与关公近在咫尺,若有异况,周瑜必危!故周瑜改了主意,这都是罗贯中的意思。


意识物理学


从形象上来说关羽比赵云有气势更能镇住周瑜,而且关羽的威名想必周瑜也听说过,这会使得周瑜不敢轻举妄动。论功夫和忠义更是没得说了,因此带此人去才是最佳人选。如果带赵云去恐怕真的很难平安归来。


历史之经典


这个事得去问罗贯中,罗贯中想让谁去谁都可以去,他可以主宰三国中每一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小编以后不要再提这些无用的问题,实在不明白去百度查查,也可以到康熙字典中查查,如果找不到你就就到罗贯中坟前烧几张纸他就会告诉你的


云中子56


刘备去过几次江东?哪一次带关羽去的?哪一次去是为了见周喻?请提者告诉在下,在下知识浅簿,读三国有近三十年前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