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自己的芯片為何還要買高通的?

D仔32243584


那是因為華為麒麟芯片的型號和產量還是有限的,目前在用的麒麟芯片只有麒麟659、麒麟710和麒麟980/970幾種,雖說可以覆蓋華為手機大部分手機,但是仍有個別低端產品線無法滿足需求。

對於華為來說,麒麟芯片每設計一個型號都需要進行設計和流片,也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費用,這對於麒麟980這樣利潤豐厚的中高端產品還可以接受,如果為了幾百元的手機所用的芯片而單獨設計芯片的話並不划算,倒是不如直接購買現成的高通芯片,比如華為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一般只是幾百元價位的暢想系列,主要還是面向那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這幾年麒麟芯片儘管各方面進步很大,但是距離高通驍龍仍然有一定差距,在很多消費者心裡還是更願意使用高通的處理器,這在價位越低的機型中體現的越明顯,所以對於千元以內華為手機的用戶來說,使用驍龍400系列處理器明顯比麒麟更加賣座,這樣還能降低華為專門去設計芯片的費用,很符合薄利多銷的策略。

不過未來隨著華為麒麟芯片家族的不斷擴大,也會覆蓋從低端到高端豐富的產品鏈,到時候或許華為就會徹底停止購買高通芯片,實現全部的自給自足。


嘟嘟聊數碼


首先,高通的芯片包括了很多領域,不僅僅只有手機處理器和基帶芯片。而華為的業務也不僅僅只有智能手機,還包括通信設備,這其中就有很多零部件依賴於海外企業提供的芯片。比如華為每年都會從高通、博通、英飛凌、德州儀器、飛思卡爾等芯片廠商進口各種通信芯片,包括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器(DSP)、高速高精度AD/DA轉換器、模擬芯片、放大器、FPGA芯片等。這些關鍵芯片在國內雖然也有,但還達不到高精尖的水平,必須依賴海外進口。

任正非在5月21日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華為每年從高通進口超過5000萬套芯片,“從來沒有排斥和抵制”。同時任正非也談到:“我們還是要非常感謝美國公司,三十年來美國公司伴隨著我們公司成長,做了很多貢獻,教明白了我們怎麼走路。大家知道,華為絕大部分的顧問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典型的有IBM、埃森哲等。”

自從去年中興被禁售事件發生以來,國內也加大了對高性能芯片的研發投入,一些大學的實驗室以及相關企業都在搞,但畢竟從去年到現在也才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算國內的研發團隊獲得了一些技術成果,也很難轉換為實際的產品。

而華為的通信設備對各類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隨著5G的到來,華為不僅要滿足國內的5G網絡建設,還接到了歐洲很多國家的訂單。如果高通等美國公司對華為實施芯片禁售,其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再者除了實體的芯片產品之外,華為還用到了高通等公司的一些專利技術。比如華為手機的基帶芯片就用到了很多高通專利,大約佔高通總專利數量的10%。如果高通拒絕繼續授權這些技術專利給華為,也會帶來很多麻煩。

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就像華為致全體員工信中寫的那樣,華為一些“備胎”也在慢慢轉正。而且有很多東西在很多年前就開始著手研發了。最知名的應該就是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在這兩年已經成為能夠和高通扳手腕的高性能移動平臺。

而在5G領域,華為也積攢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比如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的5G基站,還有一種幾十年都不會腐蝕的材料技術,就受到了歐洲很多國家的歡迎。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美國的打壓並不會影響到華為的5G,“別人兩三年也追不上華為”。

另外美國企業也並非鐵板一塊,比如華為每年向高通購買5000萬套芯片,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利潤。美國禁止高通向華為出售芯片,首先利益受損的反而是高通自己。因此華為被禁售之後高通等美國高科技企業股票就出現了大跌,逼得特朗普不得不宣佈對華為的禁售期再寬限90天,讓美國企業做好切割的準備。但即使如此,一些美國企業很大一部分利潤都來自華為的採購,一旦與華為斷絕關係,這些美企就將面臨裁員甚至倒閉。這兩天就網上流傳著某美企加班加點給華為發貨的段子,雖然真實性存疑,但也可觀反映了諸多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美國企業的心態。

總而言之,美國的打壓雖然會讓華為蒙受很大的損失,但還不足以讓華為停擺,反而在這種壓力下,一些原本屬於“備胎”的技術和研發成果將會被提早拿出來,稱為華為手中的籌碼。美國希望通過封鎖來阻礙我國高科技發展的企圖最終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貓眼看數碼


感謝您的閱讀!

有人說:華為買高通的處理器,是因為華為在中低端處理器方面的能力比高通處理器差。

戰略決策方面,我們已經可以從海思總裁的那封信中略知一二了。其實,華為買高通的處理器,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目的:

  • 實際角度,華為的芯片相比高通的芯片要少,種類沒有高通多,使用高通芯片是為了緩解市場需求和芯片不足的壓力。
  • 戰略角度。使用高通處理器,緩解了中低端處理器的不足,也能給華為在其芯片的生產上備足時間。

至於華為在芯片上不及高通性能,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華為芯片短短時間的發展,讓華為能夠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而且也是助推華為成為世界第三的主要動力;華為芯片的自主,放在現在來說,真的是太有必要了,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中,零部件方面被禁售,這實際上,從根子上掐斷了華為的發展。

華為能夠在2004年成立海思半導體,而且在現在發展不俗,甚至於在芯片領域完成了自給自足,這就尤為不宜了。海思在發展,所以面對美國的禁售,海思可以說:備胎轉正!

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海思還存在一定的劣勢,在2018年,全球半導體領域中,海思的75億美元排名第五;同樣看到,海思的增長速度確實第一,這說明了,海思雖然和老牌的半導體廠商有差異,可是它還是在努力提升中。

麒麟處理器的劣勢體現在GPU上,如何解決CPU性能的問題,是目前麒麟處理器需要解決的問題,畢竟GPU性能方面,麒麟處理器確實使用的是ARM的公版,不像高通自研GPU,這需要注意和提升的地方。

已經備胎轉正的海思芯片,未來征途是大海;壓力是大(關鍵的零部件需要攻克),可是我們有信心,海思能夠攻克這些內容!


LeoGo科技


縱觀手機市場,不止華為,諸如三星用高通處理器,vivo oppo用高通的同時,也是聯發科並用,所以說,華為雖然有自己芯片,再去買高通也是很正常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咱分析分析,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重在參與嘛

首先,自己需求,看看華為涉及的區間市場,可以說低端到高端一條龍,細心的你們也許會發現,高端產品基本是自家的處理器,只有個別的才是驍龍,畢竟華為的銷量如此大,生產供應不過來也是正常的,那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別家的處理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其次,低端產品市場,或許驍龍處理器會更加美麗,都知道,現在手機市場三足鼎立,蘋果領先,高通次居,接下來是麒麟,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那低端系列有的採用高通處理器,不失一個好的選擇

或許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但是,個人覺得產能是個很關鍵的因素,畢竟這可是世界銷量排行老二的品牌,當然了,有什麼具體原因,知道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評論


熊二科技說


華為是有自己的芯片供給高端手機使用,但在中低端手機上面,還是會用到高通的芯片,讓人疑惑不解。

海思開始研發芯片主要是定位高端,後面才開始佈局中低端

海思剛開始在佈局芯片的時候,產品線還沒有那麼豐富,基本上只有高端芯片供給華為使用,低端芯片還沒有開始研發,再加上產能有限,就沒有生產中低端芯片。但是為了滿足中低端市場的需求,只能先用高通或聯發科的芯片應急。隨著芯片水平不斷成熟,開始著手研發麒麟6系的中端芯片,在中端手機上使用。


重心在高端芯片,低端芯片研發成本很難收回

海思芯片主要是在高端級別發力,與高通、蘋果展開競爭,在這方面,麒麟芯片有很大的功勞。因為要正面和別人競爭,就要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和技術,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低端芯片的研發。而且低端芯片價格低,要靠走量才能回收成本,海思的芯片又沒有對外銷售,所以華為有的低端機型會用到高通的芯片。



使用高通的芯片也是研發需要,能夠對比做出改進

高通的基帶和GPU技術是非常強大的,手機的芯片必須要與基帶參數吻合,才能保證信號的暢通。使用高通的芯片,研發技術人員才能夠了解自己芯片與高通芯片的差距在哪裡,可以根據對比做出優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使技術水平提升。


華為使用高通的芯片,還是自己的麒麟芯片,應該是出於產品定位需求、戰略規劃、研發技術等方面做出的決定,這也促進了芯片產業的良性發展。


星河方舟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那是因為華為不只是手機,即使手機,也是在中高端上使用自己的芯片,在低端上,使用高通的芯片成本比較低。

華為本來就是通訊設備供應商,在服務器是上,在基站上用到很多的芯片。所以華為在公佈的的核心供應商上,有超過30家是美國的。其中就是包括高通的芯片,除了處理器,還有什麼射頻芯片什麼的。高通、博通、美光、思佳訊、科爾沃、西林克斯和新飛通等公司,都是華為在美國的重要供應商。

雖然說國內有替代品,但是想要達到最佳的性能,還是外國的產品比較高性能,所以它需要使用高通的產品。

而且,作為全球化的一份子,全球採購零部件也是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我們說得很多的ASML,就是荷蘭頂級的光刻機制造商,他們也是全球採購零部件,其中最為重要的零部件就是採用德國的蔡司的。

這一次,美國通過宣佈國家進入了緊急狀態,把華為拉入了實體名單,這是明顯破壞了全球分工產業化的玩法,這只是開頭,越來越多國家會對此反抗的。

當然,華為本身還有plan B,很多芯片都有自己的備胎,可能體驗和性能暫時跟不上,但是隻要給一點,華為就能跟上。


太平洋電腦網


我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華為有自己的芯片還用高通芯片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產能不足

華為自己是不生產芯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臺積電給華為的訂單其實是很少!臺積電大部分都給了蘋果,所以華為芯片只能夠自己的一些機型,並不能全部解決產能!



2.合作關係

華為和高通都是通信巨頭,有自己芯片並不意味就不用高通芯片,用多家芯片可以讓自己產品多樣化,避免同質化嚴重!

3.可以多學習

用高通的芯片可以讓自己學習更多國外先進的技術!增強自己的技術!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觀看!!


被你遺忘的海


商業考慮啊,華為高端用自由芯片,低端本來就利潤空間小,高通芯片出貨量大,價格低,華為也不想虧錢賺吆喝,用高通芯片也是沒問題的


布魯撕機


你有都車了,為何出門還要打的?


叔萌呆了


因為還不夠好,師夷長技以制夷。已經在飛速的發展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立足於國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