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孟加拉為何要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何均堰


關於這個問題,孟加拉國對巴基斯坦表示:我也不想背叛你,可以實力根本不允許啊!



孟加拉國的獨立,最直接的原因在於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此戰印度左右開弓,巴基斯坦在東西兩線都遭遇了慘敗,不得不接受印度提出的停戰條件,那就是放棄東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國。

可以說,孟加拉國完全是被印度的刺刀頂著脫離巴基斯坦走向獨立的,而孟加拉國的“自立門戶”,除了印度的從中作梗,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片區域實在和巴基斯坦親切不起來。


在英國人來到南亞次大陸之前,“印度”是個地理名詞而不是一個國家,正是英國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將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南亞各土邦攏在一起,形成了面積達500多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

鼎盛時期的英屬印度,除了包含整個南亞次大陸,還包括阿拉伯半島上的也門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緬甸。

但隨著大英帝國的由盛轉衰,對印度的控制也逐漸力不從心。二戰結束後,英國徹底掉出一線強國序列,印度的獨立趨勢也已經不可避免,因為先前的也門和緬甸都獲得獨立,因此英國人只對剩下的南亞次大陸部分進行“分而治之”。


根據英國人的設想,在英屬印度範圍內,除克什米爾,剩下的區域根據宗教的分異劃分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印度佔據南亞次大陸的大部分中間區域,而巴基斯坦則佔據兩側區域,通過這種犬牙交錯的態勢,加上克什米爾的故意埋雷,印巴雙方的矛盾從印巴分治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

此時的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的關係相當微妙。從外部來說,兩者都有印度這個敵人,理應抱團取暖;但從內部來講,雙方除了同屬伊斯蘭教範疇,幾乎再難有共同語言。


因為英國人的使壞,巴基斯坦連自己的特色文化都沒有,何談讓東巴基斯坦和自己產生共鳴?

再加上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距離相隔千里,這樣的情況,即便兩地想要抱團取暖,也難以擰成一股繩。

當然,和西巴基斯坦尚且難以融入,和宗教針鋒相對的印度就更沒有共同語言了。但印度相比於巴基斯坦有更多的“關切”。

首先,孟加拉分東西兩部分,印巴分治時,西孟加拉已經併入印度,如果巴基斯坦掌握了東孟加拉,那麼印度的西孟加拉也不會安寧;

其次,印度和孟加拉之間存在著至少197塊大小飛地,而且還是多套飛地,這讓雙方在邊境是真正的盤根錯節;

最後,孟加拉雖然在宗教上和巴基斯坦親近,但是在種姓制度上和印度更相似,歷史上的孟加拉國也深受印度佛教的影響。

有這麼多利益相關的地方,印度當然要將孟加拉國死死攥在手裡,而攥在手裡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徹底脫離巴基斯坦的統治,併成為印度的勢力範圍。

所以孟加拉國作為名副其實的小國,1947年印巴分家到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自始至終都沒有自己的自主權,本質上說孟加拉國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博弈的棋子。

不過雖然孟加拉國國土面積較小,但由於地處低緯度熱帶地區,使得這裡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過億的龐大人口使得印度根本就難以徹底消化這個小國,加上孟加拉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巨大的扶貧壓力也使得經濟尚不發達的印度望而卻步。

所以在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身上被強行剝離下來後,印度沒有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種表面上相安無事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今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孟加拉國是一個年輕的南亞國家,在1972年以前原本是巴基斯坦的領土。在1972年時,孟加拉國藉助印度的支持下,成功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這個國家的面積僅有14·757萬平方公里,而且至今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那麼,孟加拉當初為什麼要獨立呢?

時間回到1947年,也就是巴基斯坦建國時。當時,孟加拉國被劃為了巴基斯坦的領土,叫做“東巴基斯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並不與巴基斯坦本土接壤,而是一塊“飛地”,所以埋下了獨立的隱患。1971年,東巴基斯坦果然宣佈脫離巴基斯坦,建立了孟加拉國。而孟加拉國選擇獨立的原因就有三點:

第一、印度政府從中作梗。為了削弱巴基斯坦的實力,印度一直在煽動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獨立。1971年,印度以幫助東巴基斯坦取得民族解放為由,向巴基斯坦發起猛烈進攻。在這次戰爭中,印度方面竟然出動了20個師、8個旅、32個空軍中隊,500架作戰飛機、46艘艦艇,共約50萬人的兵力。

第二、東巴與巴基斯坦本土矛盾。由於東巴(孟加拉國)遠離巴基斯坦本土,所以當地的獨立呼聲一直很高。當時,東巴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兩倍,但國家的財政和資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巴基斯坦本土手中。因此,東巴不願意再聽從巴基斯坦的領導。


第三、巴基斯坦的血腥鎮壓客觀上加速了東巴獨立。為了阻止東巴分裂國家的行為,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的葉海亞採取了極端措施,派出巴基斯坦軍警和部隊屠殺東巴群眾,還造成數百萬東巴人流離失所。此舉不僅激起東巴人民更強烈的反抗,加速了東巴的獨立,而且反成為印度出兵介入的理由。

在印度的幫助下,東巴基斯坦在1972年成功獨立,並以孟加拉國為國名。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出任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不過,拉赫曼在3年後的一場政變中喪生,而動盪的孟加拉國也並沒有發展起來,至今仍是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歷史的荒野


孟加拉國獨立之前的巴基斯坦,本身就是英國人給硬擰在一起的國家,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各個方面都沒有共同語言。再加上有印度這個狼子野心國家的推波助瀾,雙方鬧掰是正常的。不分家,反倒可以算是一個全球罕見的奇觀了。

首先,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不完全一樣,略有區別。




眾所周知,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在印巴分治時會捏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地的老百姓主要都是穆斯林。但是,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大陸的原住民,自古就受到過佛教和印度教的影響,比如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就深深的印在了孟加拉人身上,即便是孟加拉的穆斯林也有種姓制度的殘餘。而巴基斯坦穆斯林就不存在這個現象。

也就是說,雙方在宗教上有一定差別。這無疑會使雙方產生隔閡。不過,這個差別也屬於正常現象。咱們國家的回族和維族同胞也都是穆斯林,兩個民族的差別有多大?想必用肉眼都能看得出來吧。

第二,民族和語言差別很大。

這個方面說起來很難理解,簡單點說,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旁遮普人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民族。

第三,西巴基斯坦存在欺壓孟加拉的情況。

由於巴基斯坦建國的主要領導人都在西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獨立後,國家的領導權自然就在西巴。而孟加拉就只能淪為被西巴領導的地位。

當時的所謂大巴基斯坦,大部分的權力都基本掌握在西巴基斯坦手中,包括財政、資源和政治權力的分配,都要向西巴傾斜,而孟加拉則處於一種被剝削的地位。

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引起了孟加拉人的嚴重不滿,因為孟加拉本來就是貧窮落後的地方,經不起別人的層層剝削。這就好比一個人已經是貧農了,如果還惡意剝削他,那麼他就只有武裝起義這一條路可走了

可惜的是,對於孟加拉人的正常訴求,西巴基斯坦政府並沒有在意,仍是繼續打壓。這就為後來的孟加拉人解放運動埋下了一個很大的禍根。

這裡偷偷的插一句,

西巴基斯坦人對孟加拉人是真的狠毒。具體可以去查資料,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四,印度積極干預孟加拉的獨立,是孟加拉人的幕後老大。

印度這個國家,表面上人人信教,是個很溫順的國家。但是其實,印度人發起狠來,一點都不比所謂的法西斯要差多少。一直到今天,印度人都認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這兩個國家是要從地球上抹掉的


因此,對於削弱巴基斯坦的大好時機,支援孟加拉人的獨立訴求,印度給予了百分之一千的幫助。

不過,光有印度的支持還不夠。孟加拉最後能獨立的關鍵原因,還有印度找到了蘇聯替他撐腰。



蘇聯和印度的關係,比較有意思。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是跟著蘇聯一起混的,而印度跟著美國混。然而到了七十年代,情況調轉了。中國跟了美國混,印度反倒跟蘇聯混了。

當時,巴基斯坦利用中國製約印度,而印度利用蘇聯制約中國。孟加拉獨立時,又恰逢中國搞十年運動,中國抗蘇力不從心。也就沒有多餘的力量支援巴基斯坦。

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明目張膽的干涉巴國內政,派兵進攻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全面爆發。

雙方的兵力部署達到50萬人之多,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了30萬人。巴基斯坦因為兩地分隔,因此在兵力上無法兼顧。於是不到一個月的戰爭,印度就將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國家。



據一些資料記載,由於蘇聯支持印度,因此美國在巴基斯坦內戰的問題上,是站在巴基斯坦這一邊的。但是由於當時美國還沒有從越戰的泥潭中脫身,沒有能力替巴基斯坦背書。於是在戰爭期間,美國只是派遣了企業號核動力航母進入孟加拉灣威懾印度。

另外,在中國關心巴基斯坦內戰問題後,基辛格為了結好中國,還一度還稱派美軍的第七艦隊艦隊介入印巴戰爭

不過,這些都是瞎扯淡。至始至終,美國的航母都在孟加拉灣內嗑瓜子看好戲,所謂的號稱要用航母摧毀印度海軍,也僅是說說而已。也正是這次戰爭後,巴鐵才真正的認識到,美國這種酒肉朋友根本靠不住,只有中國才是巴基斯坦真正的朋友

美國人,一邊玩去。



事後,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投了承認孟加拉國合法性的反對票(這是中國大陸重返聯合國後的第一張反對票),並且中國政府還默許:只有巴基斯坦承認了孟加拉國後,咱們才承認它的合法性。

後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建立外交關係,中國也就順勢承認了孟加拉國。

總的來說,孟加拉國與西巴基斯坦分家,種族差異、宗教差異、語言差異以及經濟差異,這些都是誘因。正是因起這些原因,孟加拉人才會掀起自治民主運動。但是印度的干涉也不能忽視,因為印度的武力干涉,這是孟加拉敢跟西巴較勁的直接原因。如果沒有印度撐腰,孟加拉未必敢跟西巴翻臉。(孟加拉國的首任總統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就完全是印度的傀儡。)


Mer8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孟加拉雖然是穆斯林,但和巴基斯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上圖是孟加拉人,下圖是巴基斯坦人

首先,民族不同。

孟加拉人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語言上屬於藏緬語系,屬於亞奧人。

孟加拉人在印度居住至少上千年之後,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也就是旁遮普人才來到這裡。

旁遮普人屬於雅利安人後裔,語言上更加接近波斯。

雙方民族差別非常大,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其次,宗教有區別。

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原住民,受到過佛教和印度教的長期影響,比如種姓制度。

直到今天,仰伊斯蘭教的孟加拉人仍有種姓殘餘影響,其中專門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的蓋瓦德人佔孟加拉人的絕大多數。

雙方就宗教上,也有一定差別。

再次,領導權問題。

當時的所謂大巴基斯坦,所有的權力基本掌握在巴基斯坦而不是孟加拉手中。

包括財政,資源分配,政治權利等大量的資源。

這引起了孟加拉人嚴重不滿,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貧窮落後的地方,經不起別人的層層剝削。

但對於孟加拉人的訴求,巴基斯坦政權並沒有在意,而是一味打壓。

還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關係一般。

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兩國相隔一個印度,相距了2000公里。

無論經濟、政治上,孟加拉顯然和印度關係更為密切。

也就是說,孟加拉就算拋棄巴基斯坦,也可以和印度合作。

這也是東巴基斯坦最終走向獨立的主要原因。

最後,印度的干預。

印度直到今天也認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自然要削弱他們。

1971年3月,印度通過了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的決議。

1971年,孟加拉國宣佈獨立,建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自然不會同意,立即派遣軍隊鎮壓是。印度感覺有機可圖,這是削弱巴基斯坦的好機會,乘機出兵。

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箇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個師8個旅,空軍20箇中隊,作戰飛機300架,海軍艦艇20艘,約30萬人。

在東巴戰場,印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實施“多路向心突擊”。

很快,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在印度的軍事支持下,孟加拉得以獨立。


薩沙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這句話總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身上最合適不過。

孟加拉國之所以會獨立主要原因是國內矛盾和印度的干涉造成。關於孟加拉國為什麼脫離巴基斯坦,大侃暫且不說先給大家講講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塔這兩個並不接壤的國家當初為什麼會統一成立政權。

說起巴基斯坦建國,就不得不提一下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了,二戰結束後,全球掀起殖民地獨立的浪潮,作為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也迫切想要脫離英國獲得獨立。



再者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消耗,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早已垂垂老矣,再也沒有能力控制印度,不得不同意印度的獨立需求,但是英國佬卻又不甘心,於是當時任印度總督的蒙巴頓提出了一個旨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製造矛盾,擴大分裂的“蒙巴頓方案”。

關於“蒙巴頓方案”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提議印度依據教派區別進行劃分,最終就形成了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聯邦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到1947年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繼獨立,而現今孟加拉國所在的東巴基斯坦則與西巴基斯塔共同組建巴基斯坦新政權。這就是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塔的前世。

至於題主所問的孟加拉國為什麼脫離巴基斯塔,在瞭解了二者的前世之後就比較好解釋了。

地緣大國印度的干涉,導致巴基斯塔對孟加拉國的分裂無能為力

孟加拉國國土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人口眾多,全國境內大部分是平原,而且水系河流眾多,石油等資源也非常豐富。而巴基斯坦國土面積230萬平方公里,建國之初人口才是孟加拉國的一半,且巴基斯塔國內環境並不好,所以就算兩塊領土並不接壤,但巴基斯坦非常注重孟加地區的統治。



但是因為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印巴在關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先後爆發了兩次戰爭。到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印度這次借東巴基斯坦民眾爆發示威和抵抗政府,悍然出兵佔領東巴基斯坦,注重導致東巴基斯坦獨立,改名孟加拉國。

而巴基斯坦也無力挽回,這也是孟加拉國能夠獲得獨立的直接原因。

文化、語言、政治地位等因素導致西巴基斯坦民憤不斷

雖然,巴基斯坦加強在東巴的治理,但是卻沒有賦予該地區相匹配的政治地位,由於巴基斯坦首都在西巴,自然領導人也大多出自該地區,對於東巴這塊飛地的管理很是不上心,當時東巴人口是西巴的兩倍,但是核心政府官員少之又少,對該地區的投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者,雖然兩個地區同屬一國,但是語言不同,教育體系不相同,甚至民族也不同,西巴主要是巴基斯坦人,而孟加拉地區主要是孟加拉人。東巴自然對巴基斯坦沒有任何的歸屬感,再加上孟加拉地區是重要的農業產地,老百姓主要以農業為主,建國多年,眼看著西巴工業增增日上,而東巴依舊貧困,這更激起了孟加拉地區的矛盾衝突。

最終在1971年印度的幫助下,孟加拉國宣佈獨立,脫離巴基斯坦。



而這也正是英國殖民統治者期盼的那樣,分而治之,長期動亂。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能走到一起歸因於英國的“蒙巴頓方案”,但又因為自身根本的差異而分化獨立。


大侃聊歷史


孟加拉國與巴基斯擔。

並非同宗同祖之輩。

僅僅是以信伊斯蘭教,而走到一起。

當時巴基斯坦分為東巴基斯坦(當今的孟加拉國)和西巴基斯坦(當今的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後。

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中心在西巴基斯坦。

東巴基斯坦看上去僅是西巴基斯坦的附庸。

東巴基斯坦的民眾心生不滿。

但伊斯蘭堡的大員們缺少敏感度。

輕視東巴基斯坦的態度,沒有明顯的轉變。

東巴基斯坦的離心離德現象漸漸濃厚。

197O年巴基斯坦舉行大選。

受到印度支持穆吉布.拉赫曼贏得東巴基斯坦的大選。

被伊斯蘭堡當局斷然拒絕。

拉赫曼一怒之下宣佈獨立。

伊斯蘭堡當局,下令拘捕了拉赫曼。

1971年3月起。

東巴基斯坦各地湧起了武裝反抗。

印軍藉機出兵。

與東巴基斯坦的反政府武裝,聯合夾擊政府軍。

導致第三次印巴戰爭。

巴方戰敗。

東巴基斯坦獨立。

孟加拉國成立。

故,東西巴基斯坦,是在蒙巴頓協議湊合在一起的。

西巴基斯坦措施不當。

造成東巴基斯坦心生隔膜。

印度煽風點火,趨火打劫。

造成戰亂。

才使孟加拉國落地。

內有不和,就被強敵利用,從而使國家分裂。

前車之鑑,教訓深刻。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1947年,英國結束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根據“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政策,將英屬印度按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而巴基斯坦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分別稱為東巴(孟加拉區)和西巴。“蒙巴頓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語言、文化或民族的區別來劃分,由此產生的印巴之間、東巴和西巴間無窮的後患。很多人把巴基斯坦的分裂歸結為印度的肢解,實際上巴基斯擔內部的巨大差異才是孟加拉獨立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內部因素

第一,利益分配不均。當時,巴基斯坦以西巴為主,首都也在西巴地區,西巴人掌握著整個巴基斯坦的絕對權力,享有更高的政治地位,而東巴有著比西巴更多的人口,卻掌握不了權力。經濟上,中央政府把全國財政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在了西巴,在其他國家資源分配上東西巴也存在巨大的差別,導致東巴人民的極大不滿。


第二,民族文化不同。西巴的主要民族是旁遮普人,屬於雅利安人的後裔,主要語言有烏爾都語、旁遮普語;而東巴地區的主要民族是孟加拉人,孟加拉人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語言是孟加拉語。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終於使相距約2000千米的東、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

外部因素

第三,印度的介入。1971年在巴基斯坦發生內戰之時,印軍在東、西兩個戰線上同時展開,第三次印巴戰爭全面爆發,印度採取“東攻西守”的戰略,以絕對的海空優勢封鎖西巴,陸軍則在東巴快速推進,最後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東巴得以獨立,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印度也一舉解除了困擾多年的“東巴之憂”。


小哥話歷史




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的根本原因是民族文化差異,主要原因是地域差距、民族主義覺醒,次要原因是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域外勢力介入和西巴對東巴的長期忽視。

1947年印巴依照英國蒙巴頓的《印度獨立法案》進行的獨立分治,而這個方案的最大缺點就是利用宗教聚集區進行的劃分,由於孟加拉地區未在協議內,且信仰伊斯蘭教,於是就出現了獨立後的巴基斯坦分為了孟加拉地區(東巴)和巴基斯坦兩塊,而東巴也就成為了一塊飛地。



但東巴是以孟加拉人為主的區域,而西巴是以旁遮普、信德等族為主的區域,前者使用孟加拉語,後者使用烏爾都語,雙方被印度相隔上千公里,文化不同,都無法主導巴基斯坦發展,於是民族文化問題成為根本上的隔閡。

而巴基斯坦獨立後,發展重心逐步轉移至西巴,但孟加拉作為農業區發展極其緩慢,於是資本與人才逐步向西巴流入,加重了的社會資源分配失衡問題,引發東巴社會的不滿。

巴基斯坦建國後,科教文化發展迅速,在20世紀50年代,隨著達卡等地大學的建立,孟加拉人迅速蹦發了民族覺醒,並且開始了民族獨立運動,而不平衡的社會發展更是加劇了這一問題。



而印度再同巴基斯坦長期的衝突中,逐漸認識到孟加拉問題將會是對付巴基斯坦的殺手鐧,於是在暗地裡也在資助孟加拉人的活動,並且在20世紀60年代達到頂峰。

1971年東西巴積怨已久的矛盾終於蹦發,並由於印度介入迅速釀成第三次印巴戰爭,最終以孟加拉的獨立結束。


馬克觀察


1972年的印度,剛剛將從60年邊境衝突中丟失的自信找回來。當時印度國內是鷹派執政,為了維護當時各邦的團結和轉移矛盾,印度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巴行動。

具體說來,印度當時是以宗教為幌子,通過挑撥民意對巴的仇恨,來轉移當時印度國內糟糕的種族對立。


因為那個時候印度,受到西方民主的影響,其實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基本各個宗教和種族之間,產生了自治和獨立的想法。

而當時轉移這種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挑撥民眾同巴基斯坦這個異教國家的敵對,同時渲染民族主義。

那個時候印度可謂是四處干涉周邊小國的內政,而其最大的經營就是對東巴基斯坦。

其實這也是英國殖民統治的遺留問題了,印度在當時國內矛盾尖銳的時候,藉著東巴基斯坦問題,推進了改革。



且順帶著出兵支持了東巴基斯坦的獨立,還一度擊潰了巴基斯坦軍隊,佔領了大片爭議區域。

如此說來,其實在當時,東巴基斯坦的獨立,主要是和國內矛盾和印度干涉,這個時機也是無他國能夠染指。


當時美蘇爭霸,雙方主戰場在中東,東方大國則在國內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自我革命。

所以印度抓住了機會,在轉移國內矛盾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戰略主動權,成功讓巴基斯坦失去了一半的人口和國土。

現在想想,印度這個國家,其實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其高層的戰略眼光和智慧,也是不能小看的。


小司馬遷論史


二戰以後,世界各地掀起了獨立的狂潮,其中印度的獨立在當時是比較意義深遠的一件。印度獨立之時,英國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頓方案。他們按照宗教信仰將印度殖民地劃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而當時的孟加拉就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知道今天孟加拉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那麼孟加拉為什麼要選擇獨立呢?這其實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首先文化的區別。雖然孟加拉和巴基斯坦都信仰伊斯蘭教,但是這兩個地方無論是在民族構成還是語言文化上差異都很大,孟加拉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語言上屬於藏緬語系。而巴基斯坦主體的民族則是旁遮普人,語言上更接近於波斯。因此兩個地方的文化差異比較大,民族矛盾矛盾很深,分開是迫不得已的事。

其二,資源分配上的矛盾。當時的巴基斯坦在資源利益分配上對巴基斯坦地區有所偏袒,而對孟加拉則有所歧視,因此,逼得孟加拉人也對巴基斯坦心生不滿。

其三,印度的干涉。眾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比較深,秉持“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理念。讓巴基斯坦不快活的事正是印度所追求,既然孟加拉有獨立的意識,那麼印度也就樂得幫助它去獨立。否則憑藉孟加拉自己的力量想從巴基斯坦手裡獨立根本不可能,因為巴基斯坦當時在孟加拉地區駐紮了很多軍隊。,正是因為有印度的從旁協助,孟加拉才能成功的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