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在斯大林去世後,為何未接班反而被處決?

段德順


貝利亞作為KGB頭目權傾一時,只對斯大林一人負責。其他任何人不在他眼裡,因而樹敵過多。幾十萬內務部隊由他統率。本可以挾”天子”(馬林科夫,太年輕)以令諸侯。成為蘇聯的實際領導人。對於赫魯曉夫當總書記,貝自然不心甘。“你算啥東東?老子當內務部總人民委員(相當於元帥),你不過是個師政委”。赫要推行″非斯大林化″,貝是最大障礙。而且貝掌有重兵,隨時可以發動政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赫先出手幹掉貝,在辦公室″晤談"時就地處決。並沒有經過法律程序。罪各也很莫明其妙一一”資本主義代理人”。我當時還問老師,這啥意思?


王祖蔭1


貝利亞曾是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的總舵主,是當年名震世界的情報頭子,就連斯大林都有可能是他暗殺的。但就在斯大林去世後不到四個月,貝利亞就在蘇聯主席團會議上被逮捕,隨後很快被判處死刑

1899年3月29日,貝利亞出生于格魯吉亞阿布哈茲首府蘇呼米附近的一座小鎮,他出身貧寒,父母均是農民。

由於出身貧寒,他對蘇聯有著很大的認同。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於1917年3月,在阿塞拜疆首府巴庫加入了布爾什維克的,此後開始在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參加革命活動。

1920年或1921年貝利亞加入了契卡,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隨後他便擔任任格魯吉亞國家政治保安總局主席,正式進入蘇聯情報界。到1931年,貝利亞開始主政南外加索各共和國。

1933年斯大林曾在度假中遭遇刺殺,伴隨在他身邊的貝利亞奮力護住,由此逐漸成為斯大林的心腹。在斯大林的提攜下,次年他便成為蘇聯中央委員。

1934年斯大林發動“肅反運動”,凡是斯大林的反對者都遭到了嚴厲的鎮壓,蘇聯曾經的領導人之一布哈林就在此時被槍殺。

在整個肅反運動中,蘇聯整個黨政軍系統全部遭到了大清洗,大量知識分子被迫害,斯大林也因此建立了專屬於他的個人崇拜,而貝利亞則是該運動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到1938年貝利亞被調到莫斯科,擔任內務人民委員,之後成為內務部的實際掌舵人呢。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貝利亞帶領克格勃大量竊取德軍情報,到戰爭結束後貝利亞又負責搶運德國的科學家,為蘇聯在日後的冷戰中積累了大量軍事人才,為此斯大林晉升貝利亞為元帥,成為蘇聯政壇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斯大林。

(貝利亞)

不過到二戰之後,隨著斯大林的權威達到鼎盛,身為斯大林老鄉的貝利亞也是日漸恐懼,特別是斯大林晚年時期脾氣暴躁,動不動就處決親信,這讓貝利亞更加惶恐不安。

1953年3月1日晚上11點,蘇聯高層突然接到通知,要求他們迅速趕往斯大林在莫斯科外的孔策沃別墅,而就在兩天之前,他們剛剛受斯大林只邀在這裡舉行了宴會。

在接到通知之後,赫魯曉夫、貝利亞、馬林科夫、布爾加寧迅速趕往孔策沃別墅,當他們進入斯大林的房間時,眼前的一切讓他們徹底呆住了。此時的斯大林正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貌似是暈倒了,周圍的警衛更是手足無措。

眼瞅著蘇聯高層都已快馬加鞭的趕到,別墅警衛們正想長舒一口氣,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警衛內更加迷茫。

在看到躺在地上的斯大林之後,包括貝利亞在內的蘇聯高層都無動於衷,並沒有立刻喊來醫務人員,而是不斷地開會討論,警衛們也不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直到第二天醫務人員才被叫到別墅內,此時的斯大林已經不知道在地上趴了多久。

1953年3月5日,蘇聯政府突然發佈了一項令世人震驚的消息,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於當天病逝,逝世原因是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和胃出血。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這個消息太過突然了,就連美國中情局之前也沒有任何情報顯示斯大林身體有問題,一切都都是那麼突然。

關於斯大林的突然去世,目前已知的許多證據都顯示斯大林死於他殺,而最有可能向斯大林下手的只有從事特務工作的貝利亞,他即有動機也有能力給斯大林下毒,今天許多人都認為斯大林是貝利亞暗殺的。

(斯大林和貝利亞)

在斯大林死後,貝利亞被任命為擔任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和內務部長,成為蘇聯的頭號人物,而握有實權的貝利亞迅速展開了對斯大林的批判。

就在斯大林的追悼會上貝利亞便公開強調尊重憲法,從側面抨擊斯大林的獨斷專行。在隨後的幾個月內,貝利亞開始了對蘇聯的全面改革。

第一、平反冤案,大赦囚犯

1953年3月26日,貝利亞向蘇共中央主席團提交了《關於大赦的報告》,次日他又提交了《蘇共中央主席團關於大赦的決議草案》。根據該報告,大約有120多萬在斯大林時期獲罪的犯人被釋放,另外有40萬件案子終止調查。

與此同時,貝利亞還著手給遭到打壓的各個少數民族平反。例如在衛國戰爭期間受到嚴重不公正對待的伏爾加德意志人,貝利亞就要求給伏爾加德意志人平反。

第二、全面推行政府機構改革

貝利亞在斯大林死後大力宣傳依法治國,尤其嚴禁刑訊逼供,要求所有案件公開審理。此外他還肢解自己的大本營——勢力龐大的內務部,裁撤了內務部旗下的許多單位,還將內務部的勞改營移交給了司法部門。

第三、緩和與西方的外交關係

在外交方面貝利亞主張緩和與美國的冷戰關係,甚至在東德問題上貝利亞表示東德可以不施行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東德不倒向西方,蘇聯允許東德走資本主義道路,將東德變成一箇中立國,而在日後兩德也可以在資本主義制度上完成統一。

貝利亞的這些措施極大地震動了整個蘇聯社會,但是此時的貝利亞也逐漸成為蘇聯高層新的敵人。

其實對於蘇聯高層而言,他們不願意看到第二個斯大林的誕生,因為他們過夠了提心吊膽的日子,而此時的貝利亞大權在握,並且在軍隊的威望頗高,難保他不會成為第二個斯大林。

並且貝利亞本人在當年的肅反運動中殺人太多,這讓大家對他也充滿了不信任。假如由他掌權,以後的日子估計就沒法過了。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嚴重偏離了蘇聯的政治形態,甚至同意東德搞資本主義,這還得了!

1953年6月26日,貝利亞在出席政治局會議時突然被捕。根據赫魯曉夫回憶,制服貝利亞的並非是警衛,而就是一起開會的蘇聯高層,朱可夫甚至給了貝利亞幾拳。

(在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與貝利亞一度成為政治盟友)

1953年12月18日,蘇聯最高法院特別法庭開始對貝利亞進行秘密審判,最低特別法庭認定貝利亞犯有叛國罪、反蘇維埃罪、實施恐怖行動罪和強姦罪,對其判處死刑,當月23日貝利亞被執行槍決。

不過對於赫魯曉夫的回憶,目前大部分歷史學者都認為水分太大,很多俄羅斯學者認為其實貝利亞早在被捕後不到一個月就被秘密槍決了。而貝利亞的獨生子謝爾戈則表示自己的父親是在家中被直接槍殺的,之前沒有經過任何審判。

時至今日,外界對於貝利亞被槍決過程的真相依然爭論不斷,但誰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在俄羅斯官方完全解密那段歷史之前,相信這種討論還會持續下去。


千佛山車神


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在斯大林去世後,為何未接班反而被處決?


蘇聯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冤案、錯案和迷案,有很多的案件至今還沒有解密,例如“貝利亞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病逝,他死後的114天裡,接班在望的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突然被處決,從被逮捕到處決,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貝利亞之死轟動世界,成為蘇聯繼斯大林病逝之後的又一大事件。

轉眼間66年過去了,通過俄羅斯揭秘蘇聯時期的文件,我們從蛛絲馬跡中尋找歷史真相,揭開貝利亞死亡的背後原因。

貝利亞其人

貝利亞的全名是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他是格魯吉亞人,1899年出生,1919年參加革命,第二年加入契卡(蘇聯第一支政治警察組織,克格勃前身)1933年渡假的斯大林遇襲,貝利亞奮不顧身用身體掩護斯大林,立下大功,第二年成為聯共(布)中央委員,貝利亞用自己的優秀才能重建了蘇聯情報網,1941年擔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主管武器生產,1945年成為蘇聯元帥,斯大林死後,1953年3月,貝利亞被任命為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和內務部長。

有人說貝利亞是惡魔。因為他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中充當打手,死在他手裡的人不計其數,在他主政契卡期間,研發了大量的刑訊工具和間諜工具。

有人說貝利亞是功臣。因為蘇聯的情報工作在他手裡發展壯大,可以和美國抗衡,而且蘇聯原子彈之所以能夠研發成功,與貝利亞從德國和美國獲取情報必不可分,在他主管核武器研發期間,氫彈比美國提前一年試驗成功。斯大林死後,貝利亞掀起了冤案平反活動,並對內務部進行大規模改革,他甚至提交《關於大赦的報告》,一百二十萬人得到赦免。由此看來,貝利亞當年之所以舉起屠刀不是他個人的意願,而是執行斯大林的命令。

作為蘇聯的二號人物,貝利亞在斯大林死後實行了一系列新的舉措,包括市場化改革、戶籍改革和緩和民族政策,目前看來,這都是一些正確的選擇。

正當人們都以為,貝利亞將成為蘇聯領導人的時候,他的歷史卻戛然而止

斯大林病逝後,熟知蘇聯內外形勢的貝利亞向蘇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提出了一系列糾正錯誤的大膽提案,並親自抓落實,展現了他精明能幹的政治家、嘗試改革的先行者的一面。

有人說“雖然當時的第一號人物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但實際上主導作用的是貝利亞,他是一個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是一個擁有非凡智慧和巨大組織才能的人”。

貝利亞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於是有一些人處於對權勢日盛的貝利亞的共同恐懼而聯合起來,密謀以宮廷政變的方式逮捕貝利亞,這就是著名的“貝利亞事件”。

1953年6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宮參加蘇中中央主席團會議時,貝利亞被突然逮捕,命令是黨的高層領導人下的,負責實施的是朱可夫元帥為首的軍人特別武裝小組。

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說,他向馬林科夫提出了貝利亞的危險性,並說服了國防部長布爾加寧,然後又說服了主席團的其他成員,莫洛托夫不僅支持搞垮貝利亞,還建議採取極端措施,最終,反貝利亞聯盟結成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赫魯曉夫、布爾加寧、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而貝利亞還矇在鼓裡。

經過周密籌劃,1953年6月26日,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出其不備的將貝利亞逮捕了,莫斯科空防司令莫斯卡連科和朱可夫等11位元帥和將軍參加了武力逮捕貝利亞的行動,會上,赫魯曉夫、布爾加寧、莫洛托夫對貝利亞進行批判,然後將他進行武裝監護,晚上又把他從克里姆林宮秘密送到莫斯科衛戍部隊禁閉室,第二天又把他轉移到防空司令部的倉庫關押,在這裡,進行審訊,直到審判結束。

目前,能查到的官方文件,只有收藏在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的馬林科夫在主席團上的發言“關於貝利亞問題的決定第10號記錄,1953年6月26日”,但是文件中並沒有指出貝利亞犯罪的真憑實據,二是籠統的譴責他凌駕於黨和政府之上,濫用職權。

當天,主席團作出了“關於貝利亞反國家罪行”的決議,解除他的部長會議副主席和內政部長職務,取消一切榮譽稱號和勳章,移交蘇聯最高法院,為此,主席團還緊急撤換了總檢察長。

7月初的《真理報》發表社論,指出貝利亞的四大罪狀,12月7日,最高檢察院完成了貝利亞的偵訊工作,結論是組織了與蘇維埃國家為敵的陰謀叛國集團,最高法院判處貝利亞及其同夥“死刑,沒收其財產,不得上訴,並立即執行槍決”,奇怪的是,這次審判是缺席審判,被告人沒有參加庭審,也就無法申辯。

獄中的貝利亞給主席團寫了三封信,指出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間接表白了自己在國務活動方面做出的成績,並對審訊工作提出質疑,“有人想不經審判和偵查就迫害我,5天關押後一次審問也沒有……對一位中央委員和自己的同志,不經審判和弄清情況,在地下室蹲5天5夜後處死他,難道是唯一的正確的解決方法?”

這些信件送到了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和布爾加寧那裡,得到的指示是,以後再也不能給他紙、鉛筆和鋼筆,也就是禁止他寫,他的對手們竟然連他手中的筆都感到害怕。

“貝利亞事件”深層次的原因

斯大林去世後,政治精英們開始對國家權力進行重新分配,而貝利亞一系列改革措施初見成效,權力日益顯赫,所以,他動了某些人的奶酪,引起了某些人的惶恐,因此才促成了反貝利亞聯盟的成立。

其次,內政部的權力過於強大,實際上已經超出了黨的監督範圍,他的同僚們感到了自身生存的危險,逮捕貝利亞,削弱強力機關的權力,這符合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等人的利益。

扳倒貝利亞,還可以達到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把一切責任都推到貝利亞身上,這樣就能為他們日後批判斯大林找到靶子,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的《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中,將貝利亞描繪成斯大林的幫兇,進行大肆批判,由此可見這是早就埋下的伏筆。

最終,“貝利亞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後蘇聯高層權力鬥爭的結果,強力部門的領導人、大清洗運動的執行者貝利亞自然也就成為了斯大林時代大清洗鎮壓錯誤的替罪羔羊,強加在貝利亞身上的背叛祖國、組建反蘇聯陰謀集團、從事恐怖主義活動、擔任秘密間諜都是憑空捏造的。

1999年10月和2000年5月,俄羅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兩次駁回貝利亞親屬提出的上訴請求,儘管“貝利亞事件”的是非曲直都很清楚,但是想要平反,恐怕是一個很難完成的工作,畢竟,他在大清洗運動中負有責任。


葛大小姐


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斯大林死了以後,貝利亞和赫魯曉夫是最有希望成為國家領導人的,而赫魯曉夫技高一籌,他當了國家領導人以後,很清楚的認識到貝利亞是他的最大勁敵,於是赫魯曉夫重新啟用蘇聯元帥朱可夫,並利用可夫剷除了貝利亞,這樣赫魯曉夫就剷除了自己的頭號政敵,本來朱可夫覺得此次他幫了赫魯曉夫這麼大的忙,自己應該有出頭之日了,應該會受到赫魯曉夫的重用,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赫魯曉夫僅僅是利用他,而並沒有真心的想重用他,在剷除了貝利亞以後,朱可夫也沒有被受到重用,這是什麼?這就是政治!

在這裡再說一句題外的話,比如我們國家的清朝,慈禧太后在當年和八大臣奪權的時候,就是利用了恭親王易欣,在剷除了八大臣以後,易欣覺得自己功高蓋世,可以為所欲為了,沒想到慈禧把他貶為庶民,據說當時易欣聽到被貶以後嚎啕大哭,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被嫂子利用了,真是悔之晚矣,你看宮親王易欣和朱可夫,赫魯曉夫和慈禧,貝利亞和八達臣是否有著驚人的類似呢?

俗話說,仁不領兵,義不從政。搞政治就必須心狠手辣,總想按套路出牌,是幹不成大事兒的,政治上講究的是相互利用,而不是實事求是,你覺得貝利亞可悲嗎?其實一點兒都不可悲,太正常不過了。


驕然


在斯大林去世一百一十三天後,前蘇聯的二號人物貝利亞被秘密處死。貝利亞迅速跌落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蘇聯領導層對貝利亞在斯大林時期的清洗手段感到恐懼,二是貝利亞因能力出眾而威脅到赫魯曉夫的地位。

貝利亞在斯大林時期的手段

貝利亞,1899年出生于格魯吉亞的一座小鎮,父母均為貧苦農民。很多人認為貝利亞從來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被說成是個毫無原則且致力於功名的人。貝利亞在三十二歲時,就被斯大林任命為格魯吉亞中央第一書記。

貝利亞在格魯吉亞以殘酷對待被捕者而著稱,但這正是斯大林所賞識的。七年後,貝利亞被調回莫斯科,接替葉若夫成為內務部人民委員。這與貝利亞在情報部門的工作經驗及他不折不扣的執行領袖全部命令有關。

斯大林讓貝利亞負責內務部的目的就是為大清洗剎車,但清洗活動並沒有完全終止,只是規模小些而已。蘇聯元帥布留赫爾的妻子曾回憶說,貝利亞非常高傲自大,他的外表令人厭惡,讓受害者感到無比的陰森可怖。

貝利亞在對國家安全機關清洗時,四分之三的領導幹部被更換,開除的達七千多人,其中的波蘭族、拉脫維亞族、德意志族幹部被大量剔除。接著是外交委員部,李維諾夫的幾位副手被槍決,兩千五百多人遭到鎮壓。

貝利亞還派人到墨西哥將托洛茨基暗殺,將居住在蘇聯伏爾加河流域的一百多萬德意志人強行遷至中亞和西伯利亞。貝利亞在給斯大林的報告中說:從解放出來的地區共拘留審查了九十萬人,從中查出並逮捕八萬人。

貝利亞此後被授予元帥稱號,戰後任國防委員會特別委員會主席,負責領導研製原子彈工作。貝利亞對蘇聯的兩彈工作是有巨大貢獻的,也有人將貝利亞稱為“蘇聯原子彈之父”。這時的貝利亞聲望是如日中天。

貝利亞是三人小組中能力最強的

斯大林去世時,並沒有安排接班人。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實際上掌握著蘇聯部長會議的實權,會上貝利亞推舉由馬林科夫當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則提議貝利亞為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並讓貝利亞出任內務部部長。

此時的內務部是由國家安全部和內務部合併而來,職能和權利更大。而赫魯曉夫則被解除了莫斯科州委和市委書記的職務,讓他主抓書記處的工作。布爾加寧任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成為布爾加寧的副手。

精通國內外局勢的貝利亞,向蘇共主席團提出糾錯提案,嘗試進行改革。貝利亞履行新職務的百天時間裡,提出了平反冤假錯案、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民族政策、緩和國際關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大量囚犯被釋放。

貝利亞提出反對個人崇拜,節日期間禁止在建築物上懸掛領導人的肖像,也不得在遊行時高舉他們的肖像。在貝利亞的推動下,1953年蘇聯在大赦中釋放了大批被判輕微罪刑的兒童和婦女,使社會尖銳矛盾得到緩和。

貝利亞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蘇聯領導層感到壓力巨大,給人的錯覺是貝利亞即將成為蘇聯的一號人物。最先坐不住的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深知馬林科夫只是一個精明的黨務工作者,缺乏戰略決策力和領導力。

而馬林科夫與貝利亞關係非常親密,馬林科夫曾被斯大林下放到偏遠的中亞,正是貝利亞的幫助才使馬林科夫重返莫斯科被斯大林信任。貝利亞成為實際上的實權人,黨內其他的領導人,非常害怕貝利亞取代馬林科夫。

正是在這種特色背景之下,赫魯曉夫趁著貝利亞去東德化解危機之時,藉機說服馬林科夫,繼而爭取到了黨內高層對清除貝利亞的認可。在權力爭奪面前,馬林科夫顯然是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只能犧牲二人的親密關係。

貝利亞是如何被秘密處決的?

赫魯曉夫很清楚內務部是在貝利亞的控制之下,他們不會執行逮捕貝利亞的命令。於是赫魯曉夫向布爾加寧和朱可夫求助,隨後國防軍的兩個師團被調入莫斯科,朱可夫與莫斯科其他國防軍將帥負責執行逮捕貝利亞。

1953年6月26日,蘇聯高層接到召開部長聯席會議的通知,趕往克里姆林宮,赫魯曉夫帶著手槍來到會議室,貝利亞則坐在赫魯曉夫的右側。會議室隔壁是荷槍實彈的國防軍戰士,赫魯曉夫首先提出討論貝利亞問題。

赫魯曉夫還指責貝利亞任人唯親,是一個鑽進黨內的野心家。接著布爾加寧也講了相同的話,於是赫魯曉夫提議解除貝利亞的一切職務,馬林科夫隨即發出信號,朱可夫帶領國防軍破門而入,根據命令將貝利亞逮捕。

貝利亞在遭到逮捕時曾咆哮道:你們什麼也不懂,是我製造了導彈。蘇聯高層對貝利亞採取了拖延戰術,首先摧毀他的精神防線,接著不僅使他承認了罪行,還讓他交出了隱藏著蘇聯領導層“黑材料”的文件袋。

隨後,蘇聯最高法院判處貝利亞死刑。據一位參與行動的軍官透露,行刑人員出於對貝利亞的仇恨,還沒等他被捆上就在樓梯處開了槍。有人建議將貝利亞的屍體放在強鹼中焚燬,之後他被扔進一個裝有強鹼的容器中。

關於貝利亞的死,還有另一種說法。據其兒子說,貝利亞是會議當天在自己家中被打死的,當時有人還聽到了槍聲,並看到貝利亞辦公室窗戶被打碎的玻璃,隨後有人被擔架急忙抬走,此後無人再見到活著的貝利亞。

於是貝利亞之子在1998年向俄軍事檢查總院提出為其父平反的要求,俄最高法院在對案卷進行核查時,雖然發現原判決對刑法個別條款的適用有些誤差,但總體來看,貝利亞的犯罪事實證據確鑿,量刑適度,駁回請求。

貝利亞曾經做過不少壞事,手上也沾著無辜者的鮮血,在蘇聯人的眼中他就是兇殘的化身。貝利亞的突然跌落並非偶然,他是蘇聯內部權力鬥爭的必然結果。


野史也是史


1953年3月5日,就在前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屍骨未寒之際,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內已經開始了蘇聯國家權力的重新分配活動。燈火通明的大廳之中,一位位政壇元老眼中閃著光芒,迫不及待的大聲吆喝著屬於自己的那塊蛋糕,最終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名副其實的二把手貝利亞

當時赫魯曉夫任書記處書記、馬林科夫成為了部長會議主席,而貝利亞則兼任了內務部長和副主席,表面上看似乎貝利亞只能說是一個重要人物,實際上確實蘇聯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把手。當時的蘇聯已經將安全部和內務部合併在了一起,也就是說當時整個蘇聯的生殺大權都等於是在貝利亞手中,豈不是名副其實的最高掌權者。


甚至在當時,很多人認為貝利亞就是謀殺斯大林的真正凶手。然而在5天后,一項突如其來的拘捕令讓貝利亞跌下神壇,非但沒能繼承斯大林的種種權力,反而被蘇聯官方抓住並開除黨籍和職位,最終處決了。貝利亞為何會遭到這樣的待遇?原因很簡單:




天羅地網,疏而不漏

當初斯大林在整合蘇聯內部,迫害自己政敵的時候曾不擇手段的進行排查調查,貝利亞則是斯大林的先鋒官,為其判了不少冤假錯案,導致貝利亞本人在蘇聯內部也是如坐針氈。斯大林死後,憤怒的政客將怨氣一股腦發洩到了貝利亞頭上,最終得到了被處決的命運。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斯大林對於貝利亞也同樣不怎麼放心,雖然當初貝利亞立下大功,但貝利亞狡詐的為人態度卻讓斯大林心生厭惡,並在臨死前佈下了天羅地網,貝利亞最後也跳了進去。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糾正一下,斯大林死之前貝利亞不是二把手,而是三把手,二把手是馬林科夫。

(斯大林和馬林科夫,右圖為馬林科夫)


一看見貝利亞這個名字,守仁君就想起來《斯大林之死》這部電影裡的大胖子貝利亞。機關算計、陰險毒辣,卻在最後關頭被朱可夫以及赫魯曉夫一腳踹翻。

實際上貝利亞的工作能力非常出眾,而且掌權的短短三個月就給蘇聯帶來了積極的變化。

斯大林死後,馬林科夫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貝利亞則是二把手,但是貝利亞因為掌握著內務部(克格勃前身),所以他這個二把手才是蘇聯真正拍桌子的人。

如果他僅僅是部長會議的副主席,哪怕他架空馬林科夫,那他的下場也不會這麼慘,關鍵原因還是因為他手裡有內務部,而內務部則有蘇聯所有高官的黑料,而且貝利亞和赫魯曉夫等大部分蘇聯高官的政見又不合,比如貝利亞認為不需要在東德推行社會主義,只需要把東德和西德建立成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就行,比如他認為在蘇聯的其他加盟國裡,更應該由本民族或者本國人來領導國家,他還主張和南斯拉夫改善關係,反對個人崇拜,主張發展輕工業、對計劃經濟和農業進行改革,對冤假錯案進行平反,這些舉措和建議嚴重損害了蘇聯大部分官員的利益。


貝利亞也是個狠人,他製造的冤假錯案,秘密暗殺的人不在少數,他很有可能為了自己政策的順利推行而清除攔路虎,這件事對於掌握了內務部的他來說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赫魯曉夫等人因此極度恐懼,這才聯合起來將其推翻,而且絲毫不留餘地,很快就將其處決。


守仁讀仁


1953年7月10日,也就是距斯大林去世不到4個月後,莫斯科各家報刊刊登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此前召開的蘇共中央全會上,會議決定將貝利亞從蘇共中央委員會中清除出去,並且開除出黨,至於他的一切職務則就地解除;同年,在沒有進行精心的審判之後,貝利亞被處決,貝利亞是斯大林去世之後,新領導集體的第二號人物,為何會落得如此的下場。

斯大林去世之後,蘇聯新的領導集體是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三巨頭執政,但由於莫洛托夫在斯大林晚年的失勢,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曉夫三巨頭執政,但從具體權力上來講,掌握著秘密警察、內務部隊以及維穩力量的貝利亞是更勝一籌,他的力量讓其餘兩人感到恐懼。

那麼從斯大林逝世到貝利亞被捕,這個中間的三個月內,貝利亞主要做了什麼呢?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三月底貝利亞將目光放在了斯大林晚年的鎮壓案件上,兩天之內,由貝利亞牽頭其它部門配合釋放了120萬人,40萬件正在偵察的案件停止偵察,讓蘇聯社會極為震動;四月,貝利亞著手改善執法過程以及存在的各種體罰措施,同時將目光移到了當時的民族政策上,面對東德的問題,他更傾向於將東德建立成中立國,緩和東德和西德的關係,除此之外,對於一些加盟共和國內部正在發生的鎮壓行動也進行了批評,並且拒絕了將軍們增加國防開支的請求。

貝利亞在斯大林去世後做的一切工作,讓其餘的兩人相形見絀,地位的水漲船高和它對內部控制力量的增強讓其他人感到了壓力,因為貝利亞同樣掌握著有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人曾親筆簽名過的機密文件、資料,這些東西同樣可以成為拉他們下馬的證據,於是一個針對貝利亞的秘密小組開始建立,核心人員便是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察覺到當前的情況已經進入到一個相當危險的時期,除了爭取其他人員的支持,他還要爭取到軍隊的支持,因為秘密警察、內務部隊甚至主席團警衛人員也均聽從貝利亞的指令,所以只有軍隊的人才能出面,最終他爭取到了共計11位元帥和將軍,其中朱可夫的分量最大。

1953年6月26日,蘇聯召開主席團會議,雖然軍人不準帶槍進入克林姆林宮,但是在布爾加寧的安排下,這11名元帥加將軍還是得以帶槍進入,會議開始後,由馬林科夫主持,在會議上其首先發言要求對貝利亞問題進行討論,此時貝利亞已面露驚慌之色,在其他幾位代表發言完畢,甚至意見都還沒有歸總的情況下,赫魯曉夫直接按下電鈴,將軍們一擁而入,貝利亞被當場逮捕,並於同年12月18日開始審判,23日宣佈處決貝利亞。

值得注意的是,貝利亞在斯大林去世後推行的政策比如反對個人崇拜、推翻冤假錯案、改善與南斯拉夫關係以及在東德問題上的主張皆沒有被廢棄,他們大多被後來的領導人繼承。


小藝的史料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個電影叫做《斯大林之死》。

2017年,英國導演阿爾曼多·伊安努奇的喜劇電影《斯大林之死》面世

,隨即爆紅。該片改編自同名繪本小說,以喜劇的方式講述了斯大林在去世前的歲月,其中,斯大林去世後,蘇聯高層權力的爭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去世,一時間,這個橫亙在亞歐大陸的龐然大物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為了爭奪權力,蘇聯高層開始了激烈的政治爭爭鬥,最後赫魯曉夫成功扳倒了當時蘇聯的二號人物貝利亞,成為新的蘇聯領袖。


這位貝利亞是誰?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人是誰,貝利亞的全名叫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格魯吉亞人,在二戰結束後,晉升為元帥,在斯大林去世之前,他就掌握著極大的權力,是蘇共的二號人物,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在斯大林去世後,一度成為蘇聯領袖的人選。

如此重要的人物,為何會被處決?

可能和他的政治生涯有關。

貝利亞最早是靠情報工作起家,早在1920年就加入了克格勃的前身契卡,主要從事肅反和情報收集工作,因為人精明、聰明能幹,很快就得到提拔,也是在這段時間,他引起了斯大林的重視。

1931年,貝利亞成為國家政治保安局駐高加索全權代表,1938年,他被調到莫斯科,沒過多久就擔任了內務人民委員。



1936年開始,貝利亞堅定的執行了斯大林的鎮壓政策,斯大林對他的工作很是滿意,授予他一級國家安全委員稱號。在蘇共十八大上,貝利亞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後領導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還在衛國戰爭中立下了戰功,二戰結束以後,貝利亞被授予元帥稱號,在蘇共和政府內部的地位僅僅次於斯大林。

在30年代的大清洗運動中,貝利亞參與了對沃茲涅辛斯基和庫茲涅佐夫等高層的清洗,地位進一步提升,但是這並不算是什麼好事,二戰結束後,斯大林對自己的親信越發的不信任,其中自然包括已經權傾朝野的貝利亞,表面上斯大林和貝利亞之間的關係很是牢固,但是斯大林一直在思考除去貝利亞的辦法。

1953年,斯大林去世,貝利亞和馬林科夫掌握大權,但是馬林科夫的頭腦和手段遠沒有貝利亞高明,因此極其容易受到貝利亞的操縱,沒過多久,馬林科夫的權力幾乎被架空。

貝利亞很聰明,為了掩蓋在大清洗的形象,他一上臺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否定斯大林改革,將大量斯大林時期定下的政策推翻,這一行為緩解了蘇聯的緊張局勢,但是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1953年,德國問題越發敏感起來,而貝利亞冒險的處理東德問題,導致了東德的擾亂,備受蘇聯高層的指責,徹底的將他孤立起來,除掉貝利亞漸漸成為大多數蘇聯高層的共識,這也成為他覆滅的重要原因。

1953年6月26日,貝利亞被捕,僅僅過了六個月,便被執行了槍決,受其影響,一大批與貝利亞親密的政府高層被拖下水,赫魯曉夫抓住機會成功成為蘇聯這輛超級戰車的最終掌控者。


彈指間的歷史


在蘇聯的歷史上,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是個繞不過的人物。

對於貝利亞,人們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但有一點毋庸置疑,貝利亞是斯大林時代,蘇聯僅次於斯大林的二號人物,在當時的蘇聯,貝利亞絕對稱得上是權勢熏天。


貝利亞本來只是蘇聯一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蘇聯眾多地方官中默默無聞。1933年,改變命運的時刻來到了,斯大林到貝利亞的轄區度假,突然遇到了刺客,大家都亂作一團,唯有貝利亞沉著冷靜一邊奮不顧身用身體保護斯大林,一邊向刺客射出一連串子彈。

從此之後,有了救駕之功的貝利亞受到斯大林的垂青,人生就像開掛一樣,在官場上迅速平步青雲。

蘇維埃政權成立後,受到了帝國主義的聯合圍剿,反蘇勢力內外勾結,企圖把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扼殺在搖籃裡,為了應對敵人的顛覆,斯大林反動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清洗運動。


貝利亞作為斯大林的鷹犬,是蘇聯大清洗運動的堅定執行者和有力策劃者,也是大清洗中負責屠殺的劊子手。

在貝利亞的直接指揮下,蘇聯上下數以百萬計的“反動分子”被揪出來,被流放、囚禁和槍決,製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但也有力地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由於在國內負責的肅反工作,貝利亞當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德國的黨衛軍頭子希姆萊。以至於後來斯大林向丘吉爾介紹他的時候說:“這是我們的希姆萊”。

二戰結束後,貝利亞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戰場——東西方兩個陣營的生死搏鬥。貝利亞在所有被蘇聯佔領的國家和地區,大規模清理反對蘇聯政權和建設的叛徒、內奸和間諜,而且通過大量的情報工作,打擊了敵對勢力,鞏固了親蘇政權的統治。


他的工作雖然殘酷,但對蘇聯的安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對斯大林政策不折不扣的執行,貝利亞受到了斯大林的充分肯定,他先後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金質獎章1枚,列寧勳章5枚,紅旗勳章2枚,蘇沃洛夫一級勳章1枚,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也獲得了空前的權力。

由於負責蘇聯內務和安全系統,在實權上,貝利亞幾乎是蘇聯的二號人物,有望成為斯大林身後接班的第一人選;可是就這樣一個實權派,卻在斯大林去世不久被開除出黨,判處了死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貝利亞之所以被清除,主要因為以下兩點:

一、為斯大林背鍋。

列寧同志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會犯錯,一種是沒有出生的,一種是壽終正寢者。這話的意思是說,任何人都會犯錯,偉人也不例外。


斯大林在執政期間也犯了不少錯誤,比如肅反擴大化,大清洗失控,烏克蘭饑荒,對民族政策有失偏頗等等,都導致了很多無辜的人受到迫害,很多罪不至死的人被判處死刑。更有成千上萬的人,沒有經過正當程序被定罪,被處死。

斯大林的做法當時就受到了黨內外人士的堅決反對,但斯大林在蘇聯搞一言堂,家長制,大家敢怒不敢言。

斯大林去世後,黨內沒有一個跟他一樣的鐵腕,人民的怒氣像火山一樣發洩出來。可是斯大林已經作古,黨內外人士的矛頭就指向了斯大林政策的執行者——貝利亞。

從貝利亞的立場上說,他很冤枉。因為他只能無條件執行老闆的命令,根本沒有資格去問對錯;可是其它人不管這麼多,就是要跟他秋後算賬。於是,貝利亞的命運就註定了。

二、鬥爭技巧失誤

斯大林去世後,接班人問題就擺上議事日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接斯大林這個班,一時之間鬥爭非常激烈。



當時最高蘇維埃有三個人是呼聲最高,蘇共中央的政治新星赫魯曉夫,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掌握了國家核武器和全國警察力量的貝利亞。他們三個人被稱為斯大林去世後的三駕馬車,是當時蘇聯的實權人物。

貝利亞不是傻子,他在執行斯大林政策的時候,心裡明明白白知道那是錯誤的,可是他卻不敢抵制。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本人也知道斯大林的做法不得人心。

於是在斯大林死後,他馬上撥亂反正,開始大張旗鼓平反冤假錯案,改變對少數民族的過激政策,降低軍費開支,大力發展經濟;並且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斯大林時期遍佈全國的集中營,著名的“古拉格群島”,就是在貝利亞的命令下被解散的。

貝利亞這些舉措應該說是無可非議的,他對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彌補社會裂痕,維護黨的威信都是有益無害的,但這些做法讓赫魯曉夫心裡不爽了。

赫魯曉夫認為,你貝利亞是斯大林政策的執行者,還多壞事錯事都是自己親自幹的。現在你大搞撥亂反正,幾個意思?好人壞人一人當?

再說了,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這些蘇共的元老,當時都參與了大清洗,你貝利亞一個人主持平反冤假錯案,這不等於打臉人家二位,告訴蘇聯人民只有你貝利亞是好人嗎?

跟赫魯曉夫抱著同樣想法的,還有黨內不少重量級的人物,覺得貝利亞以前乾的壞事太多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貝利亞的處境就危險了。

其實貝利亞認為,就算自己當不了接班人,也不準備讓赫魯曉夫接手。他打算讓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當一把手,因為老馬的性格溫和,沒有赫魯曉夫咄咄逼人。而且馬林科夫跟貝利亞兩個人關係非常鐵,馬林科夫接班的話,對貝利亞就會言聽計從,貝利亞不當一把手也能掌握最高權力。

可是貝利亞的如意算盤卻註定無法得逞,因為他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軍隊的態度。

由於貝利亞在斯大林當權的時候鋒芒畢露,在軍隊中結下了很多仇家。讓兵權在握的蘇聯元帥朱可夫,也堅定不移站在了貝利亞的對立面,為赫魯曉夫一邊保駕護航,這場決鬥貝利亞能有勝算嗎?


在赫魯曉夫的勸說下吧,國防部長布爾加寧和蘇聯元帥朱可夫帶領兩個師團進駐莫斯科。由於知道貝利亞控制著內務部,對於逮捕貝利亞,蘇共沒打算用警察動手,而是準備發動軍事政變。

6月26日,蘇共高層發出了會議邀請,邀請各大領導人去克林姆林宮。赫魯曉夫知道要發生什麼,特意攜帶了手槍出席,就坐在貝利亞的旁邊。在會議室的隔壁,是由朱可夫帶領的幾十個全副武裝的蘇軍軍官。

在會議上,赫魯曉夫與布爾加寧對貝利亞提出尖銳的批評,貝利亞措手不及,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他在對自己進行辯解時,朱可夫帶著人進來,迅速逮捕了貝利亞。貝利亞就在這樣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抓了。

被抓以後的貝利亞拒不認罪,但在審判者的威逼利誘下,他逐漸供出了他在大清洗時所犯下的罪行,並交出了蘇聯高官們的黑材料。在交出這些材料以後,貝利亞的生命就該結束了。

1953年12月16日,已經身陷囹圄的貝利亞接受審判。12月24日,曾經下令處決了無數人的貝利亞被處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