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古代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不乾脆直接控制蒙古草原?

大侃歷史


漠北草原上的年均降水量低於400毫米,是於大陸型乾旱氣候,不適合農耕。即使是作為草原地帶也不能稱得上是水草豐美,之所以漠北草原在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中的位置如此重要,因為它與傳統漢地之間存在著一條戈壁地帶,能夠有效的阻止漢族軍事武裝對遊牧民族的毀滅性打擊。這一點對於遊牧民族政權的生存至關重要,漢民族的軍事武力一直以來都強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能夠與漢民族周旋,全是靠著這條天然防線的保護。


(蒙古戈壁灘保護了漠北草原)

既然遊牧民族靠著戈壁灘能屈能伸,成為中原王朝的邊患,甚至在中原王朝式微時,成為中原王朝心頭之患,為什麼不能在中原王朝勢力強大時,一波反推,直接在漠北草原建設根據地,一勞永逸地解決漠北遊牧民族的軍事潛力呢?漢民族歷史上的牛人不少,我們現在想的到的對敵妙招他們肯定早就想到過,而且他們還付諸實踐過,之所以形成了歷史上漢民族與遊牧民族往來拉鋸作戰局面,與一系列的客觀因素分不開。

與其他王朝相比,明朝是有著強烈的政治動機控制漠北草原的。北元作為明朝的政治敵手,對明朝的正統地位形成了威脅。同時,因為南宋被少數民族滅國的歷史教訓,明朝也常年對這些遊牧勢力保持高壓政策。所以,對待北方遊牧民族,明朝想到的辦法是最多的。

洪武時,明朝國策是追亡逐北,一路追著北元的騎兵打,在北方設置了朵顏三衛,勢力一直延伸到黑龍江興安嶺地區。明朝軍隊在朵顏三衛南邊,又設置了東勝衛、開平衛、大寧衛等一系列衛所。屯兵屯糧,作為進一步深入草原腹地的根據地。


(朵顏三衛位置圖)

可是,朱元璋隨後就發現,在漠北草原上屯田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蒙古高原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氣壓高,海拔高,使得海洋暖溼氣流無法到達高原內陸,形成了天氣乾旱少雨,酷暑與嚴寒交替的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條件非常惡劣。不僅僅長城沿邊的衛所無法自給自足,連一向生長於斯的蒙古人都無法長期忍受這樣苦寒的條件,拼了命地要往南邊跑。

明朝只是在草原外圍建設前進基地,就已經難以為繼了。後來明朝設置了九邊重鎮,為了給北方協調物資,還把都城遷到了北京。畢竟長時間屯兵數十萬在北方邊境,人吃馬嚼的消費是一個天文數字。由於封建時代落後的財經制度,明朝往北方供應糧草的財政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明朝大規模北伐戰爭了。到了明宣宗時,明朝開始戰略收縮。到了嘉靖時,防線只在長城附近了。


(蒙古高壓帶造成了惡劣的生存環境)

農耕民族無法在那樣苛刻的條件下堅持下來,可就方便了那些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本小利薄,他們趕著牛羊來到漠北草原。雖然水草不是很豐美,用來發展基本勢力足夠了。弱小的民族藉助戈壁灘的保護在這裡悄然壯大,整合形成統一的草原政權,隨後南下搶奪塞內資源。這是他們的一貫套路。所以,中原王朝看到邊疆狼煙又起,仔細一打聽,原來北方又冒出來個新的部落。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既然無法長時間屯墾,那麼還有什麼辦法能夠限制野蠻人的勢力嗎?

明朝人想到了斷子絕孫的辦法,燒野草。每到秋天,草原上的草乾枯了,明朝邊軍就會領到一項任務,組成放火小分隊,深入草原,大面積燒野草。這種做法雖然太過陰毒,但是低成本,見效也快。蒙古人被明朝人這種陰險的手段恨的牙癢癢,一波又一波的衝過來找明朝的麻煩,卻經常在長城的阻擊下敗下陣去。

燒野草,是動了遊牧民族的根本了,但是並不能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這是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所決定的。他們逐水草而居,常常因為牧地資源發生大規模鬥爭。這種鬥爭的結果,必然會產生一個強有力的統治核心。漠北草原一旦統一了,就不太好自己搶自己了,那麼搶掠的對象只能南邊的大戶人家了。

所以,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的關鍵是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放棄遷徙。這一點,明朝顯然做的不夠好。蒙古人來搶東西,明朝人就把城門關起來,一直和蒙古人打了200多年,最後讓清朝佔了便宜。

(明長城有效阻攔了蒙古人的入侵)

清朝是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的,於此也可見清朝皇帝統治水平的高超。清朝通過建立滿蒙一體的統治政權,間接幫助蒙古人實現了打回中原的夢想。清朝與蒙古貴族世代聯姻,又通過喇嘛教與蒙古貴族建立起了利益、信仰上的共同體。除了走高層路線之外,清朝對蒙古民間社會最大的動作是劃定牧場,圈住蒙古牧民的遊牧範圍。表面上,清朝皇帝是為了減少蒙古各部之間的紛爭,實際上卻是斷絕了蒙古人再度形成統一政權的可能。此後,蒙古人的所有爭端都要帶到承德避暑山莊去討論解決,由清朝皇帝做仲裁。

這樣一來,清朝皇帝只要籠絡控制住蒙古高層人物,就可以實現漠北草原的長治久安了。而實際上,蒙古地區也確實在清朝時期很少出現叛亂。清朝的這種做法也在新疆做過,被稱作伯克制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清朝時蒙古各部事實上的政治中心)

綜合以上,以中原王朝的生產方式,是無法長期維持在控制漠北草原的軍事投放的。在儒家思想下,嚴守“義利之辨”,封建時代落後的財政制度,收取賦稅的能力和手段都很有效限,如果要施行這一燒錢策略,無異於自取死路。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只能採取“遼人守遼土”的方式,徹底改變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不過,明朝的國策卻難以與蒙古貴族世代聯姻,崇信儒家佛老的中原政權也不會專信喇嘛。所以,籠絡遊牧民族的高層的做法,中原王朝歷朝歷代雖然做了不少,但始終流於表面,不如清朝做的徹底,取得的成效也就不如清朝顯著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我們先要了解下游牧民族的特徵,就是來去如風,你根本就是很難掌握他們的動向,並且由於蒙古草原容易發生天災人禍,因此,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準備南侵,當中原方面打算集中力量解決他們的時候他們又迅速撤走,因此,我們可以說蒙古不是你想控制就可以控制的,因為,他們可以隨時對中原王朝發動新一輪的進攻,而中原王朝很難隨時對遊牧民族發動大規模進攻。

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當中,中原王朝的最大敵人就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而這個威脅無數朝代都沒有完全解決過,一直要他們把穩定北方邊界作為第一要務,我們細想下其實不少王朝都有想一舉解決北方威脅,可是一直都未能真正解決,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統治成本極高

從地理角度我們知道蒙古地處高緯度,溫差較大,導致這裡的農作物生產遠遠沒有比中原地區發達,中原地區 糧食可以實現一年兩熟到三熟,而蒙古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農作物一年一熟。

由於糧食方面沒有比中原地區好,就很難養活大量的人口,並且由於氣溫較低,導致蒙古部落經常要進行遷移,否則就沒有辦法養活大量牛羊。

在加上緯度和海拔較高的原因,導致海洋水汽很難達到這裡,從而導致這裡的氣候乾燥,不適合糧食的生產和種植,因此,如果中原地區想要統治這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遷移大量人口到這裡,並且對這裡進行大量的糧食支援,而中原王朝為了可以統治這裡就必須不斷燒錢,而這個錢會成為一個很難填補的無底洞,沒有那個王朝願意真正這樣做。

為什麼秦始皇選擇修築長城,因為相比鉅額的花費和龐大的人力,因為大規模討伐遊牧民族在加上討伐成功後鉅額的花費,長城的修築絕對是小成品大製作,以後的王朝也對長城不斷進行加固,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有效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

遊牧民族來無影去無蹤

其實,我們細看歷史,在中華兩千歷史中,真正解決遊牧民族問題的可能只有清王朝。

因為,在清王朝之前的國家除了原本從蒙古起家的元朝基本上他們都很難伸展到蒙古草原之上,可以說他們都沒有很有效的辦法解決蒙古問題,而為什麼沒有解決蒙古問題,只要就是遊牧民族的特性,導致他們要解決蒙古問題,必須解決這些人,各個王朝對於解決蒙古都有自己的一個方法,但是,實際上陣的治標不治本。

雖然,我們知道北方蒙古從秦漢時期一直到明末,雖然,中原王朝無數次擊敗北方遊牧民族,但是,真正的就是你消滅了一個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勢力,而這個新的勢力又不斷跟中原王朝作對,從而要他們打也打不完,只能通過和親、開放邊界等緩和蒙古問題。

我們細看每次中原王朝對蒙古動兵,基本上都要選擇糧草充足並且在農忙的時候對蒙古,如果在平時他們是很難保證軍糧的,因為,蒙古高原的特殊氣候導致他們進入蒙古後很難有糧食的補充,而遊牧民族就會對中原王朝玩起消耗戰,因此,中原王朝基本對遊牧民族沒有進行承重打擊,而是在秋季之前撤離蒙古,在之後他們是很難制約的了蒙古,因此,遊牧民族選擇了更多的方法那就是熬到秋季直接就可以擺脫中原王朝的追擊。

其實,我們知道西伯利亞廣大的平原很多時候都是在遊牧民族控制之下,但是,到了清朝初期沙俄的擴張導致蒙古徹底失去了退路,清王朝抓住機會,從而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

縱觀兩千年曆史,無論中原王朝如何要解決蒙古危機,其實,一直很多時候都是本質上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更多的時候是在皮毛上解決這些問題。


莫地方


多謝題主。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強漢盛唐擊潰了草原上的民族,但卻無法征服茫茫草原。為何?一是中原地區面積龐大,足夠農耕文明繁衍生息,北上的慾望並不強烈;二是草原地區縱深廣闊,足夠遊牧民族受創之後繁衍生息,捲土重來。中原農耕,草原遊牧,這是文明進化的兩條分支,自然之道


讓我們來看看,中原政權歷朝歷代面對的北方民族主要勢力

大多數人對北方民族的印象是,古時戰力彪悍,今時載歌載舞,結構鬆散,沒有中央集權。其實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一樣,多個氏族向上追溯,同根同源。政權交替時聚時散,民族反覆融合,並不是一盤散沙。自商周與中原政權持續摩擦,在政治、文化、經濟、生產上,與中原地區始終保持著同一水平線。在關鍵的歷史節點上,遊牧民族總會出現強大的政權,使草原勢力處於短暫共識的局面。


鮮卑的崛起

取一個歷史切片。西漢將匈奴打成了南北兩部,東漢與南匈及烏桓鮮卑合力,將北匈驅逐至中亞東歐。在這個過程中,南匈南下,北匈西遷,直至烏桓滅國,內蒙至漠北的權力真空,匈奴及烏桓的殘部,迅速被鮮卑消化吸收。同時,在漢有意的扶植下,鮮卑與烏桓得到了大量的軍餉、先進的文化、技術傳輸,這也為鮮卑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差異

為什麼同一時期中原政權無法接收並控制草原,主要原因在於文化差異。遊牧民族深諧草原生存之道,遊牧文化的精髓,順應天地,驅使犬馬。草原上強大的勢力收服弱小的實力,供其驅使,對雙方來講,是可以接受的。匈奴驅使東胡之後烏桓鮮卑,鮮卑驅使柔然,柔然驅使突厥,契丹驅使女真……由於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容乃大是文明的共性),使得草原的主要勢力消亡後,在短時間內,其附屬勢力總能迅速填充權力的真空期,無縫對接,快速發展為草原上的新霸主。由於戰爭的損耗和草原廣闊的空間,中原政權只能聽之任之。


曾幾何時,草原,遊牧民族的天堂,歐亞大陸的夢魘。今天,中華民族大融合,實乃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木正戰國


中國古代王朝,除了少數幾個以外,幾乎都受到了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困擾。匈奴屢屢為漢朝邊患;隋唐時期的突厥,回鶻也曾強盛一時,與中原王朝相抗衡。明朝時期的蒙古,更是成為了明帝國的夢魘,土木之變,庚戍之變,都使得大明王朝陷於極度危急之時刻。似乎在清朝之前,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一直是搞不定的。那麼,中原王朝為何不直接派兵,控制蒙古草原,杜絕後患?

實際上,這個想法也只能想想,根本不具備實施的可能性。至少在清朝之前,它是不切實際的。

中原王朝,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大一統王朝。在農業社會時期,由於農業為自然經濟,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故而王朝的財政是很薄弱的,雖然也經常出現大規模的盈餘,但這只是相對太平時期而言,一旦遇到大規模的天災人禍,如蝗災,水旱災害和瘟疫,這點盈餘頃刻之間便會煙消雲散。所以,歷朝歷代,其財政收入大多之是能勉強維持基本軍費和內政開支(官員俸祿,某些大型工程和局部賑災)。

北部的草原地區,其不具備天然的,可供軍事使用的堡壘和城池,一旦駐軍,那麼必然要增加財政開支,去修築一個個成體系的堡壘和軍事城鎮。廣闊的草原上,需要修築的城池數量極多,耗費的開支也必然是一筆大的數目。這筆錢對於王朝而言,是沉重的負擔。

即使修築城池,實際上用途也並不大。因為遊牧民族一般都是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居所。修築固定的城池,對其地方實現佔領,也無法避免其突然的騷擾,其強大的機動性,僅僅憑藉軍事佔領,是難以做到徹底消弭隱患的。同時,由於蒙古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並不適合種植業,所以如果駐軍,軍餉必然需要完全從內地運輸,在古代社會,陸路運輸的成本高,效率低,這樣一來,王朝的開支便更加巨大。

綜合來說,在草原地區實行軍事佔領,王朝難以徵收到稅,反而需要自己貼一大筆錢和物資進去,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徹底杜絕遊牧民族的侵襲,這樣一來,傻子都能做出成本收益分析,這簡直是完全賠本的買賣,歷朝歷代無論是君主還是大臣,都能算得清楚這筆賬。

實際上,歷朝歷代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策略多種多樣,並不一定非要用軍事手段。最為直接的辦法便是堅壁清野,經濟封鎖。遊牧民族一般情況下並不善於攻城,所以當遊牧民族到來時候,邊關守將只需要將城外百姓驅入城內,物資也全部集中在城裡,然後緊閉城門不去出戰,這樣一來,一般性的侵擾是無可奈何的。再者,遊牧民族的遊牧經濟比之農耕經濟,更加脆弱,所以很多時候其補給是依靠與中原王朝交換的,只要中原王朝暫時停止貿易,進行經濟制裁,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除了經濟制裁之外,中原王朝還通過分化遊牧民族內部的辦法,來使之內耗,以減少其整體的實力。最典型的便是漢朝扶植南匈奴,明朝初期朱棣利用韃靼和瓦剌的矛盾,煽風點火使之內耗。

總之,中原大一統的王朝,在綜合國力上,對遊牧民族有著絕對的優勢,但凡中原王朝策略運用得當,不需要用軍事手段,便能使邊境安穩。至於直接跑到蒙古高原去駐軍,這是最愚蠢的方法。


庭州行者


我們古代的大一統王朝,曾多次打敗遊牧民族,但從來沒有直接控制過蒙古草原。這是因為氣候乾旱、遊牧民不固定、外族軍不可控。



氣候乾旱

蒙古草原在古代的稱為漠北草原。此地之所以形成草原,就是因為氣候乾旱。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之下,是不適合屯田養軍的。

若是直接從中原供應糧草,成本實在太高。任何朝廷都養不起這樣一支大軍。這是第一個原因。



遊牧民不固定

遊牧民族部落為了生存,在草原上都是飄來飄去的狀態。管理非常困難。

其若是和西域諸國一樣能屯田、能定居的話,我想中原王朝一定會直接控制的。這是第二個原因。



外族不可控

這個說的是:在不能用本族大軍直接控制的情況下,若是派異族大軍前往,就會導致虎被滅狼就出世了。這是第三個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古代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的原因是:氣候幹早、遊牧民不固定、外族不可控。


林子說歷史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大致經過: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00和800毫米等降水位線沿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 一線。

它同時也量我國的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是森林植被與草原植被的分界線。是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400mm降水量線把我國大致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半壁而且水的重要作用可以參看綠洲農業。

這是唐朝全盛時期的地圖。

事實上,早在秦漢時期,漢人政權已經在河套地區修建城池,一步步“蠶食”土地。而到了唐朝,羈縻政策和都護府的建立,使得草原地區其實已經進入到遊牧和農耕交替狀態,特別是內附的東突厥和回紇人。

內附的突厥人在河套等地開始進入到農耕社會結構,而回紇人也在陰山以北的區域或是都護府附近的城池,也開始施行農耕和放牧兩個結合的社會結構。

只是由於當時的農耕操作方式落後,加上天氣因素和戰爭因素在內,進行定居式的遊牧民族反而更容易遭受突變。

因此隨著唐朝的覆滅,草原民族也隨之進入到混戰之中,所建立的農耕社會結構也因此而崩塌。

這是契丹(遼國)宋時期的地圖。

很多人以為契丹人是遊牧民族,其實他們並不算是遊牧民族,早在唐朝時期,他們在都護府和羈縻政策之下,早已經在東北平原進行農耕文化。

正如圖一所說的400毫米降水線。契丹人同樣是以這條降水線為基礎,在東北、華北地區施行農耕文化,在草原地區施行遊牧文化的二元政治制度。

這也是後來的蒙元政權,依舊是以降水線為基礎,在南地(舊南宋、雲南、四川)以南宋舊例為藍本,在漢地(華北、華中、華西一帶)以漢制,而在陰山以北則依然施行遊牧管理制度的原因。其實依舊是以山脈和降水線為根本,所建立的多元文化管理制度。

能源、糧食、資源、天氣、降水讓草原成為中原政權的雞肋。

在蜂窩煤沒有發明出來之前,木材成為古時人類生活的必須能源之一

因此雖然草原有煤炭礦產,但也只能成為冶金時運用的能源。同時草原缺乏樹木,讓城池的建造點被有所限制,使得漢文化在推進時期,城池與城池之間的間隔過大,使之缺乏相互防禦體系,在戰爭中被各個擊破。

天氣、地勢、水源和糧食制約了城池的建設

近年來的科研發現,在東北平原的地下水在逐年降低、減少,主要因素是現代農業需要大量的水源。

同樣在古代,城池的建設離不開糧食的種植區域和麵積。在19世紀時期,喇嘛教的興起,讓圍繞寺院的集市越來越繁茂,同樣商業的興起,也讓漢商開始與蒙古貴族和寺院合作。

以寺院為基礎的城市開始出現,同時伴有的也是草原的開墾。可……草原沙漠化的進程在短短百年時間裡就成為蒙古城市衰敗的原因之一。

資源的匱乏使得中原政權看待草原如同雞肋般存在

當代,草原因為礦產資源而繁榮。可在古代,礦產資源的開發技術的制約之下,草原對於中原政權來說,無非只是肉食產地而已。

因此直到大航海時期,因為西方文明對皮毛的需求,才能讓草原進入到繁盛時期。

西歐對羊毛的需求,以及羊毛的運用,推進了清政府對草原的全面掌控。

所以不是中原政權沒有直接掌控草原地區,而是草原地區的環境和資源制約了中原政權無法全面控制草原地區。


斐駺


首先,就農耕民族而言,蒙古高原不適合耕種,雖然面積很大,但並不適應農耕民族居住,由於氣候關係,其不適應中原及南方的農耕作物培育,而適合利用廣闊草原更大面積的牧馬。而就控制蒙古草原而言,歷史上曾有農耕民族的中原王朝嘗試過控制,而最後多以失敗告終,強盛時候,依靠強大的國力和軍隊強行控制,而弱勢時候,遊牧民族便可南下,襲擾中原王朝,甚至取而代之。就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漢民族王朝,漢唐而言,前者因漢這個朝代而給中國的主要民族命名,雖然兩漢時候,強盛時候也有衛青霍去病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開創或者陳湯的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豪邁,更有竇憲燕然勒石的之舉,一舉而拿下匈奴,更有《漢書》作者班固作為執筆,為之謳歌,但一旦衰弱,北方的遊牧民族必然南下牧馬。

其次,應該說馬鐙的發明促進了遊牧民族的南下,之前的匈奴並沒有實現入主中原的想法,但之後的鮮卑的北魏和唐後的契丹、金、西夏、元乃至滿清先後成功入主中原,近而統一中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南北朝時候馬鐙的發明,解放了騎手的雙手,而就那些馬上民族來說,由於有了馬鐙,徹底使雙手可以握持重武器,而不僅限於弓箭,而藉助馬匹的力量,其對步兵的攻擊無疑是相當厲害的。儘管有甲冑的保護,但一般甲冑很難抵擋馬力加人力和長矛的聯合攻擊,抑或是奔馳的馬匹上的騎士,用馬刀進行的劈砍,都是中原王朝士兵無法承受的,而此時,農耕民族也只能以數量來換取局部上優勢。而正因為馬鐙的發明,而出現西晉之後五胡亂華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勢之舉。而就秦漢之後的強盛漢族王朝,如隋唐兩朝而言,其也是北魏鮮卑化漢族的延續,某種程度上說,其可以算漢胡雜居後胡化的漢人王朝而已。可以說隋唐是依託北方的鮮卑族而崛起的。

再者,北方草原由於天氣惡劣,並不適合人類大面積生存,而遊牧民族在如此惡劣情況下,其生存率相對也較低,繁衍後代也較少,只有最強盛的種族才能在戰爭和惡劣的天氣環境中生存下來,而高昂的人口淘汰率和高蛋白的食物和乳酪類飲品,也使得北方遊牧民族天生體質就比南方農耕民族強悍,因而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作戰時候相對比較強勢,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從某種程度而言,秦代甚至更近點的明代長城,其初始目的是為防禦北方少數民族而設立的,但它從根本上沒有擋住遊牧民族的入侵,而如果更往北則是更廣闊的大漠和草原,其也不適合南方人和中原農耕民族居住和定居,因而中原農耕民族根本無法在蒙古草原定居,而大漠草原的廣闊天地,一馬平川則更適合遊牧民族的高機動作戰,縱橫馳騁,可以說在蒙古草原,遊牧民族如魚得水。就歷史上看,農耕民族的每次北伐,都是勞民傷財之舉,因為在遼闊的蒙古草原和大漠,遊牧民族可以逐水草而居,隨牛馬羊群隨時遷移,而定居農耕民族卻做不到這點,可以說在蒙古草原,遊牧民族是真正的主場,可以稱為一代天驕,而農耕民族卻做不到這點,而面對來去如風的遊牧民族,農耕民族卻又無可奈何,可以說就古代來說,遊牧民族是最高超的機動兵力,從小就培養騎馬,人人都是騎兵,其機動能力好比熱兵器時代的坦克及裝甲車輛,而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思想,也是騎兵思想在工業化之後的最好體現。而就當時的農耕民族來說,要養一個騎兵,需要相當數量的自耕農的供養,顯然中原王朝培養騎兵是十分吃力的。而就蒙古草原的馬種來說,其多屬於蒙古馬,其耐力較強,可以長途跋涉,雖然馬匹不大,也不如後來的阿拉伯馬和西方的純血馬,更不如西域的烏孫馬、大宛良馬乃至於汗血馬,但其獨特優點,也是起源於蒙古草原的騎兵得以橫掃歐亞大陸的奧秘所在吧!而就中原王朝來說,在冷兵器時代,特別是出現了馬鐙以後,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直是其無法擺脫的夢魘吧!而進入近現代,長城內外的中華各民族因為有了共同的國家和民族認同而聚集在一起,因此而構成了56個民族是一家的中華大家庭,昔日長城內外爭鬥的手足兄弟,終於團結在一起,成就了今日偉大的中國!而蒙古草原也不再是地限南北的區隔,成為了人類可以共享的共同資源!End!


利刃觀察眼



為什麼古代各王朝政權,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不控制大漠草原?

成本太大了,財力無法負擔!

大漠草原,地廣人稀,遊牧民族忽東忽西,南北流動,不駐防大量軍隊,無法遏制,大量軍隊駐防,大漠草原不產糧食,後勤給養要由內地,源源不斷的輸送,太大的成本,財力根本無法承擔。

要知道,古代木有現代的交通運輸工具,主要伕役肩扛背運,軍隊後勤給養運輸最先進的工具,就是原始的馬匹、駱駝、木輪車而已。

歷史上,幾次大規模出征大漠,保證後勤給養供應的兵員、伕役數量,遠遠多於出征將士的員額,如此大的後勤補給團隊,自身的給養就是個不小數量!

大明帝國就是因為,財政無力負擔交通運輸線驛站的開支,裁撤驛站驛卒。

身為驛卒的李自成失業,奮起造反,縱橫馳騁中華大地,殺進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煤山,大明帝國最後亡於自己曾經的驛卒“闖王”李自成。

可笑嗎?李自成的驛卒身份,相當於今日郵政局郵遞員,滿大街跑的快遞員!

大明帝國竟然亡於快遞員之手,快遞員李自成竟然也做了大順皇帝,雖然為時不長!

呵呵,呵呵呵!

只有滿清,大家認為最懦弱、最無能的王朝,將強悍“馬背民族”蒙古族,“大棒+胡蘿蔔”,武力征服,外加聯姻和親懷柔政策,控制了大漠草原。

當然,征服之初,投入了大量成本,但是,控制以後,“以夷制夷”,自己無需派駐大量軍隊,就木有成本了!


z山海


1、因為自然地理因素,大陸性氣候太明顯,不像中原地區以溫暖溼潤的季風性氣候,而且緯度高,氣溫低,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太多,註定蒙古高原只能長草,或者勉強種一些適應性強的作物,比如馬鈴薯,不過這類作物也是明朝時才傳到中國的。所以如果漢人征服了蒙古,漢人又有多少人能忍受寒冷的氣候和不同的飲食習慣呢。

2、古代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不發達,蒙古地區面積不小,面積和中國整個南方地區面積差不多。要治理這樣的地方,必須要保證人員、物資、信息的高效流通傳遞,就算是蒙古和中原一樣都住滿了人,都設了州縣,蓋了驛站,保證中央對各地的有效控制,也是個難題。天高皇帝遠嘛,對於皇帝來說,沒必要興師動眾的去佔領一個註定管不過來還要倒貼財政資金的地方的。比如歷史上為什麼蒙古帝國最後控制不住歐洲,為什麼英聯邦國家都各自為政。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中央真的管不過來。

3、移民難度大。環境惡劣,還沒有經濟效益,沒有漢族人會願意移民過來的。就算是中原王朝天下大亂,百姓還是大多都選擇去南方或者四川一帶有發展潛力的地方的。近代的闖關東、走西口也是因為有荒涼地區有開發的巨大經濟價值才冒險去的。蒙古地區,不好生存,生態環境對人口的承載力低,還沒有什麼經濟資源可供開發。東北雖然荒涼氣候冷,但森林總比草原寶貝多吧。所以,如果沒有國家政策強制執行,移民蒙古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而不移民就沒辦法對蒙古實現有效控制,沒有辦法管理蒙古,乾脆就不佔有。

4、軍事力量消耗太大,而且還不一定能打贏。因為蒙古人擅長騎射,蒙古又盛產良種馬,而且蒙古人吃肉長大,肉食對於人體肌肉生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以上這幾點就是蒙古騎兵和中原王朝軍隊硬碰硬的底氣。中原王朝軍隊多是步兵,騎兵除非經過嚴格訓練和針對性的戰術培訓,還要保證戰馬質量差不多才能一戰。騎兵不一定能打贏,步兵方陣就算能打贏,也追不上。不能全殲敵人,敵人就會進行騷擾戰、游擊戰,其實中原王朝軍隊最怕的也許不是敵人千軍萬馬奔騰來決戰,而是化整為零的騷擾遊擊和以快打慢的運動戰。即使是明朝時火藥槍炮裝備部隊,也因為早期火藥武器在射程、精準度、裝填、隱蔽性、火藥安全性等方面的致命缺點而有時還不如弓箭好使,火藥的作用更多的是對敵人的心理震懾和攻城拔寨。而近代機槍的發明才真正把騎兵淘汰掉。所以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勝利很多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杜甫不是說過嗎?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5、朝廷真的能承受高昂的戰爭成本和管理成本嗎?不同的王朝,一個王朝的不同時期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比如明朝洪武永樂盛世時也許可以,但明朝中後期就財力緊張,不得不搞變法改革。就算是軍隊可以打的贏,財政狀況和人民負擔可能不允許出征。就算是財政充足,可能軍隊戰鬥力太差就不敢再惹是非。比如,明朝英宗後就算財政壓力不大,軍隊也不敢再出徵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考慮就好比是“一個企業是否應該考慮收購另一個公司的問題”

1、企業併購不能收購負債率過高的公司,否則即使自身實力雄厚也可能會因為不良資產償債能力跟不上而引火燒身。蒙古估計是嚴重資不抵債,不窮也不會去搶劫邊疆吧。

2、企業併購的對象如果有有一定的發展潛力、順應了未來商業發展趨勢,或者掌握了某些特殊的資源和專利技術,即使負債率有點高、接盤風險有點大也可以接受。蒙古有資源、人才、技術嗎?有盈利增長點嗎?接盤只會倒貼錢。

3、併購對象如果管理層結構複雜,上下矛盾尖銳,全公司上下利益關係複雜,政策不能上通下達,管理混亂,人浮於事,最好不要接手。蒙古族各個部落利益關係複雜,漢族人要管理蒙古就不能不調停利害關係,小心應對,避免火藥桶的爆炸。所以漢族人還是別費心收購了。

4、取決於收購方自己,如果資金流通性好,資產負債結構合理,財務報表漂亮就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企業自己對未來盈利預期好就考慮一下。如果企業管理層矛盾處理的到位,董事長有威信,開會會風好,辦事效率高就可以討論一下。

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望大家批評指正。


那個蟲兒敢作聲


學術性的話我不會,只好用大白話說說:但凡控制一個地區,實行有效管理,歸根結底是要施行經濟上的控制管理。一切政治問題說到底還是經濟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軍隊如果私人來養,則必然成為尾大不掉的軍閥,更不用說其他方面。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經濟發展模式明顯不同,小農經濟安土重遷,自然好控制管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來去如風的存在,又沒有gps定位。名將征伐草原,最大的問題就是尋找敵軍主力。在這種情況下談何管理?若是遷入內地,當時的生產力又哪來的土地和財政去支持他們不鬧事?中原王朝若是強盛還罷了,若是虛弱,對方搶劫的收益明顯毫無成本,不打你就算好了,還談什麼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