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9元買iPhone 11 Pro Max值嗎?

詩莫顏


今天剛買一臺,等到一定的位置的時候買手機或者別的東西,不是考慮性價比,性能,主要的是跟圈子裡的人要一樣。一樣道理為什麼那麼多人買豪車,普通車不能開嗎?懂得人不會說這些



希倫教你做一條鹹魚


老公去年這個時候買的iphoneXS MAX一萬多,

剛買的時候,新手機還比較金貴,

結果玩了半個月就後悔了。

手機信號差,去地下商場吃飯,

電池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堅持一天,半年之後都是出門兜裡裝充電線,

因為實在是不太耐用。


再說了,一萬多的手機沒有5G,

雖說5G現在還沒開始上,但上起來也很快的,

各個運營商都已經開始運作,相信2年內都可以普及的。

一萬多的手機,用2年就換掉,對於我這種窮逼來說實在是不捨得,

所以,如果是我,買的話真的會慎重,

畢竟,花一萬多買一部最多用2年的時候,

我還不如買一個好電視看看,買一個好的冰箱用幾年甚至十多年呢。


不過,對於有點小錢的人來說,

喜歡就上沒考慮值不值 人生苦短用個機子都要考慮那麼多 累不累

蘋果這個max本身定位就是偏高端,

說白了就是給富人用的,開寶馬奔馳一類人。

拿工資的都不是他的目標客群。

5000以下的手機是普通大眾的。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分期去買一部一萬多的手機,

反正我是不會買這個手機去擠地鐵。

2000-3000的小米華為夠用了。


頂配的Pro Max就不是賣給普通人的,

這個價位不要談性價比!

蘋果的玩法就是:高性價比的產品走量,

頂配的Max用來提高品牌形象的!


老徐說事999


大學進入了第三個年頭之後,換手機的慾望明顯比以前消退了許多,以往一年一換的衝動也漸漸變成了「實用主義」—— 陪伴我兩年半的 iPhone 6s 在 2018 年 3 月才換成了 iPhone 8 Plus。換機的原因也很簡單,吃雞變卡了,淘寶開始閃退了,微信有時候也卡得打不了字了。

而從 iPhone 8 Plus 到 iPhone 11 Pro Max,則過了剛好一年半的時間。

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換機的理由,我雖然不是無可奉告,但我也確實說不清楚為什麼。大概是看上了新 iPhone 的三顆攝像頭,又或許是 Home 鍵按累了,覺得上滑關閉 app 的操作更舒服,也有可能是確實討厭在等滴滴和外賣的時候,還要掏出另一臺手機來打電話 —— 總之,我換手機了,人生中第一次花這麼多錢在一臺手機上。

就像是和過去告別,和新的人和事相逢擁抱一樣,人總還是會一直往前走,向前看。 儘管我以前一直很討厭大圓角和劉海,可現在真正到手把玩之後,卻又不再覺得這麼不堪了。

歡迎你觀看我的 iPhone 11 Pro Max 使用記錄,和你聊聊這臺售價將近 10000 塊的手機,對我而言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意義。

外觀

自從被 iPhone 8 Plus 金色 + 玻璃的設計所俘獲芳心之後,蘋果對於金色的調校就一直精準地打在了我的審美 G 點上,以致於在後來購買的蘋果產品中,基本都選擇了金色,iPhone 11 Pro Max 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這一次,蘋果把原本光亮的亮面玻璃換成了啞光質感的磨砂玻璃。我不會關心這項改變的背後藏著多少複雜工藝,只從觀感上來說的話,我似乎還是更喜歡 8 Plus 上面的金色。這種金色就像是個靦腆的女孩手裡,捧著的一碗晶瑩剔透的冰粉,再拌上了夕陽的餘暉一般。

當然,磨砂的後蓋玻璃也並不醜。在提升質感的同時,也徹底杜絕了機器裸奔時原本漂亮的背板被沾滿指紋。

iPhone 11 Pro Max 的金色則濃重一些,顯得更加沉穩,但在我心中依然是遠超深空灰色和暗夜綠色的存在 —— 它們對我來說,都太「刻板」了,莊重卻不明快。另外,iPhone 11 Pro Max 四周環繞的不鏽鋼中框,也比原來 iPhone 8 Plus 上的陽極氧化鋁中框要有質感許多。

但不管怎樣讚美 iPhone 11 Pro Max 的顏色和質感,都依然無法逃離背部左上角的三個大凸起 —— 攝像頭模組。

確實,初次看見這個設計被曝光的時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在腦海裡說了句髒話。毫不留情地說,原本優雅的設計被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打破,就算它在位置上的擺放再怎麼和諧、再怎麼遵循黃金分割比例,性能再怎樣強悍,這依然是任何人都沒法洗地的醜陋。

這就好比一隻張開巨口的猛獸,露出鋒利的牙齒。你依然可以說,這頭猛獸的牙齒真白真整齊,但卻永遠不能改變它猙獰的面貌。

尤其是蘋果還把這部分的玻璃做成了與磨砂後背相反的亮面玻璃,讓這三顆火癤子顯得更加突出,好像在告訴全世界的人,快來看我啊……

而正面屏幕外觀部分和 Xs Max 幾乎沒有差別,也就沒有什麼值得細講的了。

屏幕

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觀感比起 iPhone 8 Plus 來說算是一次不小的飛躍,就像一年半前從 iPhone 6s 的普通屏幕到 iPhone 8 Plus 的廣色域屏幕相似,不需要刻意去對比,就能明顯看出二者的差別。

可以說,iPhone 11 Pro Max 上的超視網膜 XDR 屏幕,是我目前看到過最好的屏幕,沒有之一。無論是對比手機、電腦還是其他顯示器,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都能毫不猶豫地將它們斬於馬下。

畢竟這塊屏幕和蘋果賣 5000 美金,屏幕支架還要 999 刀的那臺 Pro Display XDR 是同款……(經過評論區的提醒,這是我成功被蘋果宣傳誤導的一個錯誤結論)

其它諸如兩百萬比一的對比度、1200 尼特峰值亮度這種數據,真正放到手裡使用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很明顯的東西,可能只有在特定時刻才會發現不同。真正令能我明顯感到不一樣的事情就是,看同一張照片的時候,iPhone 11 Pro Max 看起來總是比 iPhone 8 Plus 要好看許多。

再加上 iPhone 11 Pro Max 的分辨率要比 iPhone 8 Plus 高一些,在閱讀細體文字的時候也能明顯感覺出來,前者的顯示效果更加細膩,而後者則有一些稍微的「糊邊」現象。

同時,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 OLED 屏幕的手機。從 LCD 換到 LED 之後,我沒有發現 PWM 調光的明顯不適,包括在夜晚玩手機的時候也是如此。

當然,用相機去拍這塊屏幕的話,PWM 調光的明暗條紋還是能看得出來的,尤其是在屏幕亮度較低的情況下。

還有一點值得表揚的是,iPhone 11 Pro Max 可以輕點屏幕喚醒手機,不用在跑到天涯海角去按鎖屏按鍵,而這點是 iPhone 8 Plus 做不到的。

但 iPhone 11 Pro Max 有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機身發熱較大的時候,屏幕降亮度的問題依然存在。但要怎麼才能把 iPhone 11 Pro Max 整熱,我還真是想了一會。《和平精英》這種遊戲放在 A13 芯片上就是個小學生,思緒良久,我突然想到了它……

沒錯,《Minecraft PE》。但單單隻靠它還是不夠的。

在《Minecraft PE》中,將能見度、亮度和渲染區塊開到最高,並將手機的錄屏打開,然後插上電源,進入遊戲後瘋狂向前移動,A13 終於也撐不住,畫面開始卡頓,機身也開始嚴重發燙,很快屏幕就開始降亮度了。

但想想看之前我用 iPhone 8 Plus 的時候,吃個雞、快充以及在陽光下使用的時候,這個問題都會出現,而 iPhone 11 Pro Max 則「堅挺」許多。所以我想,得益於 A13 的強大性能,出現屏幕降亮度的情況應該會減少很多。

還需要提的一點是,我一直是 3D Touch 的忠實用戶,而現在 3D Touch 已經被 Haptic Touch 取代,也讓我陷入了短暫的陣痛期。

比如,早上在美宜佳買早餐,中午在園區門口買湛江雞,或者是在調整打字光標位置的時候,還總是會不經意地用力去按微信的圖標和鍵盤。然而,總比原來慢了一些的快捷菜單,以及毫無反應的鍵盤卻又在不斷提醒我,醒醒,這塊屏幕已經不能用 3D Touch 了。

相機

鑑於前面已經狠狠批判了一番攝像頭,這裡就不再對攝像頭模組的外觀再進行討論了,或許蘋果真的就覺得這樣好看吧。

不過幸好,在拍攝這件事情上,iPhone 11 Pro Max 的相機一點也不隨意。

具體參數這裡一樣不表,相信知道的人早就就知道了,不想知道的人也不會關注。

點開 iPhone 11 Pro Max 的相機,就會發現與 iPhone 8 Plus 一個明顯的不同:原本上下的兩條黑邊現在有畫面了 —— 這就是新 iPhone 三攝系統所帶來的第一個不同:超廣角取景。

實際上,兩邊的畫面是用角度更寬的超廣角或廣角鏡頭畫面「拼」上去的 —— 也就是說,在拍攝的時候,三顆攝像頭其實是都在工作,分別負責著不同畫面的取景。當你選擇 1x 的時候,填充的畫面就是來自超廣角鏡頭;當你選擇的是 2x 的時候,填充的畫面就變成了來自主攝廣角鏡頭的畫面。

而當你需要調整拍攝的焦距時,iOS 就會自動為你切換到對應鏡頭的畫面。而且得益於 A13 和 iOS 13 的默契搭配,在真實使用中,無論是在縮放、切換鏡頭,還是在拍攝、錄像的過程中,iPhone 11 Pro Max 的拍攝系統都讓我覺得無比順滑,三顆攝像頭的切換極為迅速,不存在任何卡頓的情況。

但要指出的是,我對之前網上不少人說三顆鏡頭在切換時「無縫銜接」、幾乎看不出畫面差別等評價感到疑惑。至少在我這臺 iPhone 11 Pro Max 上能夠很清楚地看出來 —— 不僅有一個時間極短但瞬間「穿幫」的畫面跳躍,還有明顯的畫面色彩和亮度上的變化。

注意看第一張圖手的位置,以及第二、三張圖的畫面亮度和細節。

後來我在我的 iPhone 8 Plus 和同事的 iPhone XS 上測試,發現在 iOS 13 系統下,鏡頭切換不流暢這個問題似乎有些嚴重(相比 iOS 11 和 iOS 12 來說),所以我也懷疑這個問題是軟件層面上的優化還不足導致的,後期蘋果很可能會通過 OTA 軟件更新來解決。

不過好玩的是,在旋轉變焦環的時候,Taptic Engine 還會配合著一起振動,就像真的在扭鏡頭一樣,十分過癮。甚至有時候無聊,都可以點開來擰一擰……

而有了這三顆攝像頭的慫恿,曾經一度對拍照失去動力的我,再一次興沖沖地拿起了手機,行走在了廣州「盛夏」 9 月的街頭中。因此這個週末,我特地帶上了一位小姐姐,和她一起走在廣州街頭,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攝了幾組不同的照片,有風景,有微距,有夜景,也有人像。而專業模式、夜景模式和超廣角鏡頭的加持,也讓我有了更大的創作慾望。

點擊這個小箭頭就可以打開專業模式

說句實話,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下第一張照片之後,我整個人是震驚的。到了晚上夜景模式自動打開之後,我覺得我這 10000 花的真值……很明顯,iPhone 11 Pro Max 的畫質完全就是把 iPhone 8 Plus 按在地上摩擦。

但畢竟我並不是專業的攝影師,我只能大概說說我對 iPhone 11 Pro Max 三攝系統的成像效果。

左 iPhone 11 Pro Max,右 iPhone 8 Plus

上 iPhone 11 Pro Max,下 iPhone 8 Plus

從樣張中可以看出,在白天光線充足條件下,iPhone 11 Pro Max 的成像效果比 iPhone 8 Plus 有了明顯改變。iPhone 11 Pro Max 的畫面不僅寬容度更高,對高光的壓制更好,暗部細節豐富,並且畫面也更加通透。同時得益於 iPhone 11 Pro Max 更優秀的 XDR 屏幕,照片在 iPhone 11 Pro Max 上的色彩和觀感都明顯要比 iPhone 8 Plus 好許多。

到了夜晚以及光線不足的地方,iPhone 11 Pro Max 的強悍就更加顯現了出來。即使沒有開夜景模式,畫面純淨度和拍攝細節上,iPhone 11 Pro Max 都是吊打 iPhone 8 Plus 的存在。

而開啟夜景模式之後,iPhone 11 Pro Max 彷彿是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 蘋果終於開始用 AI 給畫面加料了。但和許多 Android 手機把「夜晚拍成白天」不同,蘋果所加的料並不多,iPhone 在拍攝時追求的依然是接近雙眼所視的「真實感」,並沒有用 AI 和算法給圖片進行過多主動處理。

我並不喜歡機器給照片加太多東西,相比之下我更偏好於自己手動後期進行調校。當然我不是說那些 Android 手機不好,畢竟每個人偏好不一樣。

因此,就算開啟了夜景模式,iPhone 11 Pro Max 在白平衡上依然保持了接近肉眼的觀感,同時在畫面上有明顯的亮度提升。此外,畫面的純淨度也得到了保證,明暗部位的控制也拿捏的極為平衡。

不過由於手持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抖動問題,因此在一些複雜邊緣上,還是能看出模糊或過度銳化的痕跡。

還有一點就是,蘋果對於啟用夜景模式的判斷和其他手機也不太一樣。當 iPhone 認為你正在光源不足的環境下拍照時,它就會自動啟動夜拍模式。雖然可以手動關閉,但關閉的時長也僅限這一次拍攝,下一次打開的時候它又會再次開啟。

總體來說,夜景模式的使用體驗相當不錯,只要手抖的不像帕金森患者,基本都能拍出來不錯的畫面。

到這裡,我還要分享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眾所周知,iPhone 會檢測用戶在拍攝夜景模式時是使用腳架、雲臺固定還是純手持,來自動給出不同長度的拍攝時間,從 2 秒到 30 秒不等。但有意思的是,無論你拍的時間是 2 秒還是 30 秒,第一眼看上去拍出來的畫面,基本都「一模一樣」。但是放大細看就會發現,拍攝時間越長的照片,能保留的畫面細節就越多。

這也再次體現了蘋果對於拍攝中「什麼是美」這個問題的堅持 —— 真實、統一。

據說藉助夜景模式的長曝光,iPhone 也終於可以拍攝銀河的照片了。

不過,如果切換到超廣角鏡頭,iPhone 11 Pro Max 就不支持夜景模式拍攝。如果想要用超廣角拍出好看的長曝光夜景照片,就只能藉助其他的穩定裝置。

說到超廣角鏡頭,這裡直接給大家放一些超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儘管照片邊緣的廣角畸變依然存在,但只要構圖合理,依然能拍出很磅礴的硬照。

超廣角全景

沒錯,超廣角鏡頭也可以用來拍攝全景照片。這種「超廣角全景」照片,可以說是相當令人驚豔了(當然,拼接效果上還是不如主攝的廣角鏡頭好,如果晃得稍微厲害,就比較容易穿幫)。

而且得益於超廣角鏡頭的存在,iPhone 11 Pro 系列也現在已經支持用 1x 的焦距來拍攝人像了。

2x 人像與 1x 人像

哦對了,iPhone 11 Pro Max 還有一個「超取景框取景」的功能 —— 當你按下快門的時候,iPhone 實際上會記錄兩個攝像頭的畫面,並按照你當時所選的焦距來合成照片。簡單來說,當焦距是 1x 的時候,手機會讓主攝和超廣角鏡頭一同工作;當焦距是 2x 時,同時工作的鏡頭就變成了主攝和長焦鏡頭。

這樣一來的效果是什麼呢?當你點擊編輯帶有「超取景框取景」的照片時,你會發現手機拍到了一些畫面之外的圖像。萬一你發現構圖有問題的時候,還能有效進行補救。

視頻拍攝

在發佈會上,iPhone 11 Pro 系列的視頻拍攝功能被單列出來詳細介紹,現場更是展示了一段用 iPhone 11 Pro 拍攝和剪輯的 4K 電影 Demo,可以看出這次蘋果對於這三顆攝像頭在拍攝視頻時的自信表現。

說實話,當我看到那段視頻的時候,我是真的震驚了。儘管不少網友挖出來,現場還是有打光燈、機械臂等高端設備,但這依然不影響 iPhone 11 Pro 堪比電影的強悍畫質。

和 iPhone 8 Plus 相比,iPhone 11 Pro Max 不僅支持四顆攝像頭(三顆後置 + 一顆前置)的 4K 60fps 視頻拍攝,在視頻防抖上也有了巨大的進步,手持情況下畫面的穩定度比前者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在圖像畫質和寬容度上,iPhone 11 Pro Max 同樣也比 iPhone 8 Plus 好了太多。白天光線充足時可能不會這麼明顯,但到了夜晚就能看出明顯的差別。

而 iPhone 11 Pro Max 的音頻變焦,也讓視頻有了更好的「深度」—— 它可以根據鏡頭的變化而隨之變化。比如,我們拍演唱會的時候,隨著畫面向歌手拉近,聲音也會隨之被放大。

至於發佈會上提到的前置慢動作和多鏡頭同時取景,我覺得前者就像是一個玩了一次之後就扔在牆角里的東西……而後者對於真 · 影像工作者應該會有很大幫助,但對於我們這些小白用戶來說,可能更多還是留在「炫技」的範圍。

以下是我用 iPhone 11 Pro Max 和大疆 OSMO Mobile 3 穩定器拍攝的一段視頻,後期剪輯為 MacBook Pro 上的 iMovie。

Not a Vlog #01丨廣州 —— 用 iPhone 11 Pro Max 拍攝

通過拍攝上面的這個視頻,我發現了兩個比較能讓我明顯感知到有問題的點。

一是鏡頭會有反光的問題,而這個缺點幾乎是致命的,直接導致相機的可用度對半打折 —— 由於 iPhone 11 Pro Max 的鏡頭保護玻璃與攝像頭之間的距離較大,導致在拍照或錄像的時候,如果有過亮的物體出現,就容易在畫面內出現反光。這個現象在拍照和錄像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會極大地影響成片質量,而且這個問題大概率屬於硬件缺陷,可能是無法通過軟件更新來修復的。

第二就是在畫面切換時,可能會導致某些高亮的地方過曝。比如視頻中的這兩個場景:

天空過曝Apple Store 燈光過曝日常使用尺寸與重量

iPhone 11 Pro Max 的大小基本和 iPhone 8 Plus 相差無幾,前者比後者稍微縮小了一點點,因此手感上來說基本沒變化。

重量是真的重,畢竟是有史以來最重的 iPhone。雖然之前用著的 iPhone 8 Plus 202 克的重量加上手機套,已經接近 iPhone 11 Pro Max 的重量,但它 226 克的重量再加上手機殼,直逼半斤豬肉,晚上睡覺砸臉上的感覺一定不好。

我開玩笑和朋友說,iPhone 11 Pro Max 很可能戒掉我睡前喜歡玩手機的壞毛病,畢竟躺床上的時候,怎麼拿著都不舒服,確實太重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也已經不敢再用小指託著手機玩了,我怕我的小指被壓變形。

續航

續航很不錯。蘋果的數據是比 iPhone XS Max 還要長 5 個小時,我的實際體驗是,週六下午 3 點 80% 電量的情況下,帶出去拍了一下午的 4K 視頻和照片,晚上回家還有 20%。

當然,一年後估計也會是一天兩衝,畢竟電池都會有損耗。不過還好這回附送了 18W 的快充,速度會快一些。但其實現在我基本都在用 60W 的快充懟,實際 iPhone 11 Pro Max 的充電功率可以接近 20W。

配的數據線是 USB-C 轉 Lighting,對於我這種 MacBook Pro 用戶來說極為友好,但對於一些 Windows 用戶來說可能就又要掏錢買線了。

信號

說是說 iPhone 11 Pro 的 4G 速度有提升,但感覺和我的 iPhone 8 Plus 沒太大差。就是發現最近廣州電信的信號異常的爛,裝到什麼手機裡都有概率連不上網,有時候 4G 滿格的情況下點開微信,也是要轉一兩圈才能收到消息。

不過雙卡雙待確實是個好東西,再也不用因為忘帶手機收不到驗證碼,聯繫不上快遞,找不到外賣,打不到車了……

然而 iPhone 的雙卡用起來卻沒有小米 Mix 2s 好用,不支持雙 VoLTE 通話,也不支持雙卡 4G。但就實際來說一般也是一張卡上網一張打電話,所以還算能接受。

至於 Wi-Fi 6 支持,我覺得短期內用處不大。家裡 300M 的光纖,現有的 AC 千兆 Wi-Fi 路由器已經可以跑滿到 36MB/s 左右。估計等以後千兆光纖普及,Wi-Fi 6 才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但我發現一個問題,iPhone 11 Pro Max 的 Wi-Fi 信號似乎不如 iPhone 8 Plus 強 —— 我在浴室裡洗澡的時候,iPhone 8 Plus 的 Wi-Fi 信號是滿格三格,但 iPhone 11 Pro Max 只有兩格,點開朋友圈圖片的時候還要等它轉兩圈。

更離譜的是,iPhone 8 Plus 基本能夠跑滿 300Mbps 的速度,而 iPhone 11 Pro Max 卻只有 220Mbps......

如果是兩臺手機一起跑,iPhone 11 Pro Max 甚至還搶不過 iPhone 8 Plus……

5G 的話,反正手機基本就是 1 - 3 年一換的東西,如果到時候真的普及了 5G,那就再換唄。

面容 ID

其實我真的更喜歡指紋多一點。

在某些地方,我承認面容 ID 的使用體驗會比觸控 ID 好,比如在來通知的時候,如果你不解鎖,消息的內容就不會展示。這個時候只需要看一眼,消息的內容就會顯示出來,既保障了安全性,也提升了使用體驗。另外就是手溼了也不再影響解鎖,這些好處都是要點個讚的。

但說到底,面容 ID 是一種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比起觸控 ID 這種接觸式生物識別來說,考慮到安全性等多方面問題,驗證的過程和機制都要複雜許多。因此我覺得,面容 ID 的使用場景實際上比起觸控 ID 是有很多「縮水」,或者是「妥協」的。

比如,晚上躺在床上半個臉陷在枕頭裡的時候,面容 ID 基本就是個廢物。另外,手機橫著的時候,面容 ID 是不能使用的,所以有時候看視頻、打遊戲等需要把手機橫過來的時候,解鎖就很麻煩,要把手機豎過來解開了鎖再橫著拿回去……還有就是放在桌面上無線充電的時候,如果手機和臉的角度小於 60 度(我大概估算的)的時候,面容 ID 就無法識別到臉了。這時候來了消息就必須要拿起來看,不能像以前一樣手指放上去就可以解鎖。

而且,這裡我要提到一個很多人都不怎麼在意的地方 —— Apple Pay。

由於廣州和深圳還沒有支持 Apple Pay 交通卡,因此在使用 Apple Pay 乘坐公共交通的時候,還是需要指紋或者面容驗證。在以前用 iPhone 8 Plus 的時候,我只需要直接把手指放在 Home 鍵上對準閘機,立刻就可以支付完成出站。然而在昨天我使用 iPhone 11 Pro Max 出閘機的時候,面容 ID 突然識別不了我,導致我在閘機前試了好久,最後無奈輸入密碼才成功刷卡出閘。當時正好是處在人流複雜的體育西路站,不少站在我後面排隊的人都紛紛走向了隔壁的閘機。

後來我學聰明瞭,一定要在刷卡之前先驗證面容 ID,不然阻礙了別人同行確實會覺得內疚……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曾經在 iPhone 8 Plus 上使用的數字 + 英文鎖屏密碼也改回了 6 位數的數字密碼。不然面容識別超過錯誤次數之後,那個場面真的特別尷尬。

希望廣州和深圳能儘早接入 Apple Pay 交通卡吧,這樣就可以直接刷了。

防水

說是說防水,4 米水深能堅持半個小時,但我肯定是不打算做這個測試的。

要說最接近水的環境,就是洗澡玩手機的時候吧。從 iPhone 6s 的時候就這麼用,也沒出過問題。不過建議沒特殊技能的話還是不要作死,畢竟進水不保修。

性能

這個當然沒話說,iPhone 11 Pro 系列的 A13 芯片是目前最強的手機處理器,毋庸置疑。

不過,我有些擔心散熱的問題。根據最近一些網站的拆機結果來看,iPhone 11 Pro Max 的主板面積極小,也採用了雙層主板堆疊的設計,散熱問題在未來可能就會成為 A13 發揮實力的最大瓶頸。

主板就只有這麼大......圖片來自 iFixit

但對於網上所說,發熱嚴重、假內存的問題,我覺得就純屬為黑而黑了。

我昨天連續拍攝 4K 視頻這麼久,也沒有發現嚴重發燙的問題,而唯一出現發熱嚴重的時候是我剛拿到手機同步數據的時候。但當時的情景是,有將近 10G 以上的音樂文件正在和電腦同步,手機在以 7W 左右的功率充電,同時還在 App Store 下載著 40 多個 app。如此巨量的文件傳輸和數據讀寫,我相信不管你是什麼手機都發燙嚴重。

至於假內存,我認為純粹就是某些人故意黑的了。

在 iPhone 11 和 iPhone 11 Pro 系列發佈之前的,有人捕風捉影地說 iPhone 11 Pro 系列會搭載 6GB 內存,而 iPhone 11 只有 4GB。直到昨天 iFixit 拆機發現,iPhone 11 Pro Max 同樣也是 4GB 內存,內存芯片則是來自於 SK 海力士。

但 iFixit 表示,在 SK 海力士的官網上並未找這款內存芯片信息。因此有些媒體就大肆宣傳,蘋果用假內存欺騙用戶……

難道發佈會之前隨便編的新聞也能變成真的了嗎?蘋果也從來沒說 iPhone 11 Pro 用的是 6GB 內存吧?而且,蘋果產品中有不少的芯片都是獨家定製的,網上找不到相關的芯片信息當然也不足為奇。

更何況 iFixit 在拆解中還表示:「根據型號,可以確定 iPhone 11 Pro Max 上面的內存規格為 LPDDR4X 4266,也是目前 LPDDR4X 的最高速度。」

手勢操作

儘管之前通過越獄在 iPhone 8 Plus 體驗過手勢操作,但真正在全面屏上用手勢的體驗,確實比每次按 Home 鍵來的爽快,而且操作相當跟手,過渡動畫也堪稱完美。

外放

想當年,我們把大喇叭當成了山寨手機的最大特色,然而這才沒過去幾年,曾經震耳欲聾的大喇叭外放,如今已經成為了所有智能手機的標配。

iPhone 11 Pro Max 支持杜比全景聲,外放音質也相當優秀,配合 3D 空間環繞音效,用蘋果官方的說法就是,「讓你彷彿身臨其境」。

實際用著的時候,其實體驗並不是太能明顯感知。而且我也不經常在手機上看電影,因此對我來說這些功能可能並不太能派上用場。

圓角和劉海

還能怎樣呢?短期內蘋果也不會改這個設計,而我又不會考慮安卓,也只能慢慢去適應和接受。

因為 iPhone 11 Pro Max 的屏幕較大,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想要單手拉下來有點困難。不過有個好處的地方是,以前的定位、電話和錄屏的大橫條,現在變成了時間周圍的小圓角,舒服了很多。

iOS 13

因為從測試版開始就一直在用,因此係統上沒有給我帶來太大新感受。不過 bug 有些多是實話,比如照片 app 閃退、相機點開後取景框是黑的、輸入框會出現雙光標等等小問題。

而且,我並不喜歡黑暗模式,所以基本上是不會開啟的 —— 太多網頁沒有適配,一打開之後依然全是白色底,十分難受。

連蘋果的官網都沒有支持黑暗模式

但是,iOS 13 的音樂播放界面和滾動歌詞確實太好看了,而且還支持了共享音頻的功能,可以同時連接兩幅 AirPods,和女朋友分享同一首歌。

哦,我沒有女朋友。

總結

寫了這麼多,終於到了總結的時候。

我這時候看了看字數,沒想到已經接近我的本科畢業論文了。

一句話總結來說就是,不管你怎麼說蘋果沒創新,設計醜爆炸都好,甚至在某些地方被其他手機超越,但它的短板依然是最少的,使用體驗也是最好的 —— 它依然擁有全世界最強的手機處理器芯片,搭載著一塊可能是全球最好的手機屏幕,配備了全球最頂尖水平的攝像頭和成像效果,一切的一切都讓它足以成為全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的手機。

而這種體驗,也被蘋果一整套完整的生態和服務而進一步提升。

現在,我的電腦是 MacBook Pro,平板是 iPad Air 3,手機是 iPhone 11 Pro,音響是 HomePod,智能家居是 HomeKit,一切的硬件產品都通過 iCloud 緊密融合 —— 我的文件再也不用擔心丟失,我的設置也會直接同步,我設定的提醒事項會在所有的設備提醒,我所有的音樂可以無線投放到 HomePod 上播放,我所有的家居都可以用 Hey Siri 來控制……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前面說,我不太可能買 Android 手機的原因。

iPhone 11 Pro Max 有缺點,但它依然是最適合我的手機,而且恰巧還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機之一。

尾巴

很多人說蘋果這家公司自從喬布斯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創新了。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以為的創新,是來自於外觀上的改變,而非內在涵養的躍升。

但實際上,後喬布斯時代蘋果的產品哲學,恰恰走的都是後者的路。都說起家容易守家難,但 Tim Cook 做到了。蘋果也還是那個蘋果,一直都站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從沒走過。

蘋果是一個完全獨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相機是不是比我好,你的劉海是不是比我小,你愛超越就超越,你愛吊打就吊打。它也懶得管其他 Android 手機有多麼快的充電,有多大的屏佔比,有多麼酷炫的功能,因為在蘋果的世界裡,其他手機廠商都是「沒有內涵」的。

這也就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蘋果在「人文」一面的執拗 —— 它會認真思考怎樣讓殘疾人也用上蘋果的產品,怎樣讓人們在擁有蘋果的產品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怎樣讓人與人的聯繫更加緊密,怎樣能自豪地宣佈,我家所有的數據中心都由 100% 的清潔能源驅動,我家所有的 Mac 產品用的都是 100% 的可再生鋁金屬。

這是典型的蘋果思維 —— 我們賣的一整套理念和服務,至於硬件產品,只不過是承載這些理念和服務的實體罷了。從今年發佈會的開場影片就可以看出,蘋果一直所堅持的東西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 給創造者更強大的創造工具,他們就可以創造出更加美妙的未來。

不管你怎麼評價它,它就是這樣。你愛就愛,不愛它也不會理你。

當然,蘋果敢這麼做,和它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想想 2017 年蘋果在發佈 iPhone X 時幻燈片上的「Apple-Designed GPU」,不溫不火,波瀾不驚,也就是 Phil 平靜地告訴你,這是蘋果自研的顯示芯片,不僅比上一代 A10 中的 Imagination 速度快 30%,並且功耗還降低了一半。

但是在此之前,iPhone 一直都是用 Imagination 的 GPU。然而 2016 年前後蘋果和 Imagination 因為某些事情分道揚鑣,事後兩家徹底鬧掰。Imagination 在當時甚至放話稱,蘋果想在 2018 年完成 GPU 自研是不可能的。

不過現實卻狠狠打了 Imagination 的臉。那麼蘋果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就是用錢砸,四處從其他公司挖人 —— 有錢真的可以就是為所欲為的。

說來也是有意思,如果這事要是發生在國內,廠商必然會開一場碩大的發佈會,並鋪天蓋地宣傳,全面把「友商」吊打一遍。

但有趣的是,今年發佈會蘋果居然也開始下場撕逼了,不知道蘋果是確實感受到了壓力,還是真的就只是在嘲笑對手,以後的蘋果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還是一件耐人尋味的故事。

在我看來,蘋果更多可能還是在炫技 —— 你看看你們這一個個所謂旗艦機,連我家去年的 A12 都幹不過,我今天已經出 A13 了,你們就追去吧。

說了這麼多的蘋果,最後來說說我自己。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我寫這樣一篇 1 萬多字的東西是為了什麼?

在 30 多度的廣州街頭汗流浹背,左肩膀也被沉甸甸的揹包壓出紅印甚至脫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拿著兩臺手機拍攝視頻,被過往的行人用奇異的眼光看待;在原本可以安靜享受週末的休閒時光,不停地在廣州街頭奔波了兩天。這些值得嗎?

我也說不上值不值得,畢竟我只是一個單純的數碼產品愛好者。我不敢說我這些東西寫得有多專業,但這就是我一直真切熱愛著的事情。它可以鼓勵我去拍人生第一個像樣的視頻,可以給我勇氣站在人流之中安然自若地記錄,更可以讓我在披星戴月之時放出最開心的笑聲。

有時候,我並不是沒有發現美的眼睛,而可能是我沉睡了太久。

也許,下一次換手機就是兩年之後甚至三年之後了。我們有機會的話,相信還會再見。


小小邁克


雖然沒有5G,但不得不承認iPhone11ProMax依然是一款不錯的手機,性能說地表最強這一點不接受反駁,包括即將發佈的麒麟990和驍龍865都將是手下敗將。但毫不客氣的講,近一萬三買這樣一部手機不值得。

先不要忙著反駁,我們結合上一代的iPhoneXSMax、XS、XR三款手機的銷量就可以說明問題,XR銷量最高,小道消息稱XR是半年的單品銷量冠軍,我對這個有點質疑,但可能性很大,因為每一次XR降價都會引起瘋搶。其次才是MAX,但Max要降價一千多才有一點銷量,不然賣不動。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XSMax是溢價過高的,而iPhone11ProMAX的溢價更高,消費者的反應就是最誠實的反應。

iPhone11ProMax不值得的地方有兩點:

第一、溢價過剩

蘋果手機是挺不錯,但就這個價格來說確實貴的離譜,承然有人買,但就好比汽車一樣,豐田大眾的銷量就是比奔馳寶馬的高。蘋果手機高於市場價一兩千元我覺得能接受,畢竟物以稀為貴,IOS和A13具有唯一性,高於同行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iPhone11ProMax的起步版本為64G,售價為9599元,最高配版本近13000,這相當於一部MacBookPro了,確實貴的離譜,對於過長手機來說,都可以買三臺安卓旗艦了,溢價確實太過(允許有一定的溢價,但凡事有個度)。

第二、內存過大,價格虛高

對於現在的智能手機來說,128G是最合適的內存,既不浪費也夠用,但是蘋果手機就這麼奇葩。最合適的內存就不給你配。如果確實對這款手機喜歡,那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那就入手256G版本,這款版本是賣得最好且最實用的,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出手賣掉都很適合。

當然很多人不差錢,但從商品屬性來說,手機價格超過筆記本價格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這次iPhone11價格就很實惠,但pro版本果貴,試想一下,把iPhone11Pro定價在6500元左右,11proMax定在7500元左右,那顯得稍好一些(即使是這個價格我也覺得貴了,但是參考三星和華為,蘋果的旗艦機也不可能低於6000).

現在手機行業都遇到了天花板,凡事超過5000元的手機都不怎麼好賣,一線品牌超過6000一樣很難有市場,當產品價格擊破吃瓜群眾的心理底線後,再好的產品也不再有優勢,很難有購買慾望。iPhone11ProMax的價格一公佈後,網上很多投票,就問這一款手機需要幾個月的工資,所以值不值就一目瞭然了。結合市場反應和消費者的反應來看,ProMax 的價格是不值得的,想要體驗蘋果,入手iPhone11就好,這才是性價比最高的。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先森數碼


十年果粉,入手了iPhone11ProMax玩家告訴你值不值得買!

這次新iPhone發佈會上,百分之60都是在聊三攝鏡頭,所以重點來了,如果你是個喜歡拍照,且對拍照有著一定要求的使用者,我個人建議,值得入手的。

不管是前置的1200萬攝像頭,還是後置的三攝1200萬攝像頭,在iPhone所有的機型內,確實是最強的,這毋庸置疑。

對於遊戲控的人來說,也是毋庸置疑,ProMax依然是如今的機皇。

但是在散熱部分,我個人還是比較不滿意的,長時間玩大型遊戲的時候,會造成手機發燙,而且溫度還不低。

在18W快充時,也會造成手機發熱,不過進入涓流充電後,溫度就會下降,所以害怕手機發熱,我覺得不值得入手。

對於續航來說,ProMax可謂是最強的存在,相較於上一代XsMax,續航時間提升了30%左右。

ProMax的5小時的續航時間測試,微信1小時耗電3%(剩餘97%電量)、1小時的微博耗電7%(剩餘90%電量)、1小時的視頻播放耗電10%(剩餘80%電量)、1小時的王者榮耀耗電17%(剩餘63%電量)、1小時的和平精英耗電25%(剩餘電量38%),5小時過後剩餘電量38%。

XsMax的5小時的續航時間測試,微信1小時耗電5%(剩餘95%電量)、1小時的微博耗電10%(剩餘85%電量)、1小時的視頻播放耗電20%(剩餘65%電量)、1小時的王者榮耀耗電25%(剩餘40%電量)、1小時的和平精英耗電32%(剩餘電量8%),5小時過後剩餘電量8%。

以上也是我個人測試結果得出。

最後就是關於5G跟信號問題。

大家都知道ProMax沒有搭載上5G快車,而信號方面,依然用著剛收購因特爾基帶部門的基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信號問題肯定是比較嚴重的。

而在信號問題方面,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購買的,雖然信號並沒有差到影響使用效果,不過在信號較差的地鐵或地下停車場,還是會發生無信號狀況。

而5G就更不用說了,明年幾乎在國內就普及了,所以可以忍一忍,等下一代iPhone12發佈,畢竟庫克說了,iPhone12可能搭載5G。


玩數碼的哆啦C夢


需要三天工資才買得起,想想確實挺貴的。值不值就等收到後用過再評價。



ZWY-WILL


選給老婆的,還沒確定Pro還是Pro max



juven60


值得啊,我已經下單了



攝影師F


應該說,是值得的)(起碼對於果粉來說),蘋果這次憋大招祭出的Iphone11系列,尤其是旗艦iPhone 11 Pro Max應該是目前蘋果乃至全球手機科技的集大成作品,無論從拍照到CPU再到品控都優勢明顯,下面從5個方面說明國產手機和蘋果旗艦的差距。

01 拍照在於算法

前不久小米剛剛發佈一億像素的拍攝模組,而且定價中端,勢必在第三季度成為小米的殺手鐧。以此為代表,4800萬、6400萬像素的拍照手機已經成為國產手機的標配。

但真正在使用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除了華為的鶴立雞群,這些“像素高”的手機,無論是夜拍還是人像,遠沒有達到宣傳的那麼好,而拍照中的卡頓、硬直時常會出現,30倍、50倍變焦的使用場景也非常有限。個別國產手機Dxo評測的指數似乎與使用感差距較大。

蘋果似乎感受到了拍照方面的落伍,這次發佈會終於知恥後勇,推出了三攝模組,但背後所帶來的變化是驚人的,也是國產相機上億像素不可比擬的。

簡單看一下並不驚豔的參數,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的後置攝像頭搭配1200萬像素廣角+1200萬像素長焦+1200萬像素超廣角的組合,支持最高4倍光學變焦,廣角與長焦鏡頭都搭載光學防抖。其中,新增的1200 萬像素 f2.4 的超廣角鏡頭等效焦距可達13mm,視角可達120 度,堪稱手機中最廣。

看似1200萬像素的“低端配置”,比國產手機動輒4800萬低出一個量級,但因為傳感器的優化、三攝像頭的協作,以及與A13仿生處理器的智能配合,讓長焦、廣角和超廣角的隨意切換無絲毫卡頓,無論從 0.5 倍切換到 1 倍,還是從1 倍切換到2 倍,都如同絲般順滑,沒有任何遲滯,這在任何一款國產手機,包括華為,是體驗不到的。

同時,這三顆攝像頭無論是曝光、色溫、白平衡還是色彩風格,都出奇的一致,完全看不出是來自獨立的鏡頭,默契地如同一顆攝像頭,不得不佩服A13 仿生芯片強大的運算能力下,讓拍攝系統可以如此完美和諧。在很多國產手機中,甚至出現拍照不能同時打開多個攝像頭,或者廣角不支持夜拍等尷尬,也說明了硬件與軟件的脫節。

眾多國產手機已經標配已久的夜間模式,蘋果讓其更智能 ,三個攝像頭會瞬時捕捉 9 張照片,而且包括長曝光和短曝光等不同狀態的樣張,這樣的融合,讓 iPhone 11 Pro 的夜景樣張觀感極好。

再比如iPhone11 Pro 的三顆鏡頭在視頻拍攝時,可同時進行獨立拍攝,前置攝像頭可以120 幀慢動作視頻等等,蘋果這次的拍照的升級,是一次拍攝解決方案的整體升級,依託A13的強大充分調動1200萬像素長焦、廣角、超廣角的潛能,通過算法的優化提升整體拍照體驗,而並非簡單的攝像頭參數+傳感器參數的升級。

我們可以回憶,華為手機的起步靠著索尼定製傳感器與徠卡的合作提升算法從而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小米的重奪市場靠著小米8時代成立拍照部門提升算法重回前三,OV早期的優勢,同樣也是前置逆光拍照等算法的吸引力,但2019年拍照參數噱頭和一億像素之爭,是國產手機表面繁華的一個縮影,這次讓蘋果和早先發布的三星Note10雙雙用1200萬像素啪啪打臉,不得不說國產必須要在拍照算法研發上加把勁了。

02 核心在於芯片

蘋果每一次發佈會,A系列芯片都是重點,去年的A12已經吊打全行業,今年的A13繼續在CPU和GPU上同時實現20%性能提升,但最強的是採用了臺積電第二代7納米工藝,同時加入蘋果自主設計的PMU電源管理單元,能做到精確控制SOC每一塊電路分配,能耗降低40%!

性能參數是抽象的,但對於3D遊戲的渲染、對拍照模塊的協同處理等等,都是我們能感受到的強大,這種強大應該是讓國產手機不寒而慄的。因為芯片這個獨家秘笈蘋果握在手裡,蘋果內可以以此為核心搭建軟硬件生態,外可以抵禦各類價格戰資源戰。回想美國對華為芯片的掣肘,我們就能想來蘋果的強大在於這種內在實力的強硬根基。

這次的A13芯片蘋果破天荒的和華為進行了對比,也說明華為麒麟的威懾力以及蘋果的危機感。但無論如何,麒麟系列和蘋果A系列、高通的速龍系列有一定差距是不爭的事實,何況大部分國產手機仍然在用著進口的芯片。

對於芯片這個技術,應該是國產手機很長時間的痛點。

03 屏幕無比重要

這次Iphone11 Pro上面這塊Super Retina XDR屏幕,是訂製OLED面板,常規亮度高達800nit,對比度高達200萬:1,還同時節能15%,在顯示高對比度視頻時,最高亮度竟然能飆到1200尼特,秒殺市面上任何手機,唯有Galaxy Note 10+可以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OLED屏幕的能效提升15%,有助於增強電池續航。蘋果改進了顯示屏與其驅動之間的信號傳輸,採用了能效更高的OLED材質,並優化了面板設計,從而使陽光下的顯示亮度,以及觀看HDR 照片和視頻時的顯示亮度。

參數都很古板,但屏幕恰恰是iPhone 11 Pro在你手上能感知到的最大魅力,因為屏幕的好壞是手機之於用戶的第一感官,“流暢、清透”真正讓消費者欲罷不能、愛不收手。當我們使用三星手機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官,包括最新一加7pro推出的90hz屏幕,主打的也是清透與流暢,屏幕的好與壞已經成為手機的必要因素。

但不得不提,以華為P系列和M系列為代表的國產手機,拍照、CPU樣樣頂級,就是屏幕難以讓人達到旗艦級別的滿意,在陽光下、在暗光下的觀看以及屏幕流暢度、清透度可提升空間還很大,這些遺憾,需要國產手機儘快補上。

04 細節決定品控

iPhone 11 系列最直觀的變化主要在機身背部,一顆碩大的鏡頭模組,第一眼看去似乎有些不適。或許蘋果意識到這樣的設計過於突兀,於是在加工工藝上下了大工夫:攝像頭凸起是由整塊玻璃一體塑形而成,而非在玻璃上切割後加入鏡頭模組。

這個細節儘管只在發佈會上一筆帶過,但加工流程卻極為複雜。它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拉高了手機工業設計與製造水準,對實際使用中防塵防水性能提升也大有裨益,IPhone 11 Pro的防水級別達到IP68,在4 米水深下可熬過30 分鐘,上一代的數據是2 米30 分鐘。

從玻璃工藝到防塵、再到耐摔,蘋果在這些細節處始終是高水準,但我們回憶國產手機的發佈重點,往往集中在拍照強悍、CPU首發等環節,但是防水防塵這些細節基本無人提及,其實這和成本控制有很大關係,也並非所有人使用手機的剛需。

現在能依稀回憶起來國產手機中從細節入手的,也就是前途未卜的錐子手機老羅,那個帶燈的USB充電頭吧。

05 生態才是未來

作為開胃菜,蘋果在發佈會的第一項介紹了Apple Arcade遊戲 和 Apple TV+ 兩種服務,雖是開胃菜,但從遊戲內容和影片質量來看,這兩項服務都將是蘋果等同於app商店、音樂等未來重點打造的服務之一。

Apple TV+ 暫時和國內無緣,而很大幾率在國內上線的Apple Arcade不僅支持蘋果多平臺,而且已經邀請世嘉、科樂美、卡普空等100多家遊戲廠商入駐,這可是隻有索尼PS系列、微軟XBOX系列和任天堂NS系列才能打造的遊戲生態。在5G時代,手遊場景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這個生態蘋果搶佔的很快也很準,更試圖利用精品迅速成為霸主。

現在我們想來,蘋果的可怕,不是簡單的某一部手機的可怕,而是形成的手機、平板、電腦、手錶甚至智能音箱的硬件生態以及APP商店、音樂、影視、遊戲等構成的軟件生態,離不開蘋果成為在市場上競爭的最大競爭力。


先鋒美學


自從今年三款新iPhone發佈後,包括小智在內,很多人都說iPhone 11性價比不錯,也確實是這麼回事,相比去年XR起售價,iPhone 11在配置上有升級,售價卻降低了1000元,想買的人多也不足為奇,除了11,11 Pro和11 Pro Max值不值得買呢?


11,11 Pro和11 Pro Max有什麼區別呢?


Pro 系列後置鏡頭三顆主鏡頭,分別搭載 1200 萬像素廣角、1200 萬像素長焦距、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前置自拍鏡頭也從 700 萬像素升級至 1200 萬像素。

鏡頭是11 Pro系列升級的重點,它可以讓果粉瞬間拍下9張照片,並通過一系列的全新算法將照片合成,以此得出更清晰、更真實的照片,除了拍照,視頻錄製功能也很強大,可以結合第三方開發者推出更多專業功能,用來拍攝一部電影短片也不成問題。


另外為了讓用戶視頻錄製更方便免切換,也有 QuickTake 功能,只要長按快門鍵能直接錄製,無需切換模式,還可用於一切第三方短視頻平臺的拍攝,且支持4K 60fps和慢動作錄製。此外還有新一代的智能HDR 與夜間模式等等。

之前iPhone的續航問題一直是很多人吐槽的重點,而今年蘋果終於有所改進,續航算是增強了很多, 對比 iPhone XS,iPhone Pro續航最長增加 4 小時,視頻持續播放最長可達18小時,支持快充,而 iPhone 11 Pro Max 續航比 iPhone XS Max 最長增加5小時,視頻持續播放最長可達20小時,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Pro系列均配備 18W USB-C 電源適配器,無需另外購買快充設備,並且A13芯片的強大性能已經到了沒有對手的地步,2K 5.8寸OLED 屏幕的加持讓顯示效果非常驚豔,更堅固的一體成型玻璃後殼和啞光質感也給顏值加分不少。

綜上所述,iPhone 11 Pro系列適合那些拍攝有較高要求的果粉,而普通用戶入手iPhone 11就足夠應付了,這裡要說一下,由於此次港版iPhone 11 Pro比國行便宜了1000元左右,很多人想買港版,但要注意港版充電器均為英規插頭,需要轉換插頭才能在大陸使用,iPhone 11 Pro 和11 Pro Max 會標配18W 快充快充頭,如果購買港版,蘋果不會為你更換國標插頭,也就是說要是買港版iPhone 11 Pro還要再花錢買快充頭,另外iPhone 11 Pro Max 並不支持5G,相信很快5G網絡大範圍推行後,這麼貴買的手機,不能說在換一個5G手機,這有點豪了,不過如果要有錢那就可以任性地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