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阴阳五行学说这么难懂?(见问题描述)?

珠陵江畔层溪田园情


五行学说并不深奥,是古代版的原子学说,据宏观现象,究物质本源之假说。因手段有限、认知不足,颇有牵强附会之处,不必讳言。但似非而是,其中推衍,不可解处或有真知闪烁。所以我个人觉得,五行论虽非大道,亦涉其边缘。五行论颇虚幻,不同于真气经络学说,非华夏一脉所长,兄既修大道,何必问之。


逍遥天地李二


我是从事命理学的,可以说下这个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离不开太极八卦知识。最初的河图洛书伏羲先祖画先天八卦,周文王后天八卦,八卦文化对人们影响深远。随着八卦知识的发展阴阳文化,也可称为太极文化。太极文化,阴阳交替,复始循环。五行,金木水火土加八卦为类象代表时间万事万物。五行之间的生克害合加上阴阳更替,让人与事情丰富多彩。五行学说的难懂难理解也与从小的教育有关,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个学科是来讲授这个,在猛然接触后头脑是一片空白的。很多当初学命理学的朋友都是如同读天书走过来,当然身边有个老师教授的话那理解的就快,学习起来也就快了。五行学说,作为一名命理从业者,建议喜欢爱好的朋友可以学习,其中的思想价值观对生活和工作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元彬命理


在下十分感佩提问者的博学且实践精神,同时更感佩提问者谦虚好学之心!虽然提问者还没达到“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境界,但这么广泛的涉猎与实践,已着实让人惊叹!

但是提问者却提出对看似简单、人人熟悉的“五行学说”表示不懂,在下想提问者尽然有博古通今的能力,会通东西文化的思维,还打通身体任督二脉,甚至对《黄帝内经》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应该不是不懂“五行学说”而是对其学说有质疑,故以提问方式抛砖引玉。

在下喜欢中华文化,也有幸接触过一些大家如新儒家牟宗三的思想,对于东西文化会通也十分有兴趣,还有不少阅历与提问者也有接近之处,看到此贴时虽自觉有“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意味,也仍不住要参与探讨,一则表达自己肤浅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喜欢得到大家的点拨和指教,故不自量力尝试作答,言语错误之处,望大家不吝赐教指正,至感。以下为个人整理文字仅供阁下参考。

无论是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中国墨家的类推逻辑,印度正理派的因明逻辑三大逻辑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是康德的三大批判,这些都是基于静态固化基础下的逻辑推演。然而现实、生命乃至宇宙是个动态的系统。静态固化基础下的逻辑推演属于显思维,容易理解和分辨,但动态活化基础下的逻辑推演则是隐思维,就像暗物质一样,并非我们肉眼看不见就可以忽视其存在。

“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五分法的系统论。特别是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相结合后形成的阴阳五行说更让其系统论动态化更为明显。五行学说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绝大部分思想和意识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地理、自然、医学、宗教、教育、风水、预测等。

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E=m·c2,我个人理解其阐述的不是物质守恒,也不是能量守恒,而是物质质量(有形)与精神能量(无形)总体守恒和转化的规律。但物质的质量m与能量的E之间是如何转化,爱因斯坦没分析。但中国的五行学说其中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却可以来诠释其变化的过程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形态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

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统的特性是:

(1)“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2)“火日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3)“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不能简单将其直接类比,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须对其属性深刻认识方可了解其规律。

五行学说根据五行特性,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相类比,运用归类和推演等方法,将其最终分成五大类。以木行推衍为例,已知肝属于木,而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故胆、筋、目眦属于木。他如五志之怒、五声之呼、变动之握,以及五季之春、五方之东、五气之风、五化之生、五色之青、五味之酸、五时之平旦、五音之角等等,亦归于本。根据木行的特性,在人体以肝为中心,推衍至胆、目、筋、怒、呼、握;在自然界以春为中心,推衍至东、风、生、青、酸、平旦、角等。肝与胆、目、筋、怒、呼、握,以及春与东、风、生、青、酸、平旦、角等之间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仅是在五脏之肝、五季之春的基础上发生了量的增加,其他四行均类此。

五行学说的归类和推演的思维方法是:观物——取象——比类——运数(五行)——求道(规律),即应象以尽意。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立象类比是手段,尽意求道是目的。这是一种以直接观察为基础的综合类比的思维方法。

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两种调节机制,一为正常情况下的生克制化调节机制,一为异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机制。通过这两种调节机制,形成并保障了五行结构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

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大系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宇宙万事万物各以类相从并相互作用,构成五个结构系统图式,组成一幅有序平衡、生机盎然的生存形态图,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之道。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更进一步系统化。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综合四诊,推断病情,而且也可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制订治疗方法。


草创君


仔细看完您的陈述,您这头条朋友可谓在人文领域博学且悟性十足。作为工班出身者,在下确实在此范畴没有您的博学而并非谦逊。

本人对五行也有了解,所以谈谈个人的看法。朋友所言的所涉猎的都是阐释人类社会的学问居多。这也许就是难以理解五行学问的原由,因为五行是说宇宙的学问,是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的学问。



五行之所以难,就难于竟然用了5大元素阐释与表征宇宙万物!会有专家马上跳出来说:狗屁不通!这样有几难?水火木金土,自然的水与火焰,树木木头,金属,泥土山石,还有什么难?

小学时我们就于语文教科书,看到过一只座于古井底的大青蛙的高谈妙论,觉得非常搞笑,因为其坚信天空只是有一米那么大!

莱布尼茨发现了二进制(0、1),其是计算机算法语言的根本。这家伙在1703年给其死党老友…德雷蒙的信中说到:其发现是源自中华的易经,其阴阳即偶奇,他只是用0与1代表此概念(0为偶数且是很特殊的偶数,而1则为奇数)。


我们现在非常容易理解,计算机可以表征与描述宇宙万物,可以是万物的镜像般。那么两种元数就可描述万事万物,何况5个元数么?请问谁能以此搞个桌面系统出来?退一步谁可以(0,1)此搞个表征某方面事物与功能的程序出来,这个恐怕能够的人亦不多吧!由此我们看到,以两种又抑或五种元数表征事物是多么的困难。

五行是个欲拟五种元数表征与阐释宇宙万物的学问。其数为十。为什么这般说?因为每个五行都有阴阳,比方水分阴水、阳水,其余相仿。所以有十数。这个缘故,易经已经说得非常清晰…天数五、地数五,天地(宇宙)之数为十就是源泉于此。

简而言之其是将阴阳(0/1)又分为十种情况与情形。并以此演算与表征宇宙万物的学问。从头条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将中国人需认知的传统文化中:八卦与五行知识高居首位。个人以为这个是本国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其中含义我们各人可以各自想一想了。好吧,题主所问就回答于此了,望可以帮到您。


洪范书斋


我和你相反,对你提及的那些学问,我基本不懂,但唯独对五行学术有点明白。

五行学术是中国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它以简单的五行属性来归类万物,并从中找到了它们的运行即变化规律。

大概不知道五行的人并不多,什么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和反过来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样的相生相克的规律也背得烂熟,但唯独不解的是:它们何以会相生相克呢?它们相生相克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的呢?这才是人们不明白之处之所在。

既然宇宙物质存在着五行属性,那么推动它们互相变化的是什么呢?是"气″。气是宇宙与生俱来存在的一种无形物质,这种物质推动了宇宙的不停运动,也即是五行的运动。这种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如果没有气,宇宙就会停止运动;人没有气,就会死亡。因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和力量,人们只有感知它的存在却无法控制它,所以才感觉玄而又玄。因此,五行学术也就被称作"玄学"了。

既然五行是可以确定在运动的,那么它们的相生相克的规律也就容易理解了。

可能有人又不明白了。既然金生水,那金是怎么生成水的呢?答曰:火克金生成的。火可以把金熔化成水,那不是金生水了吗?当然,如果你机械地去理解金,认为金就是金属物质的话,那又局限了。金在地球上是指所有比较坚硬的物质,包括坚硬的地壳层。地壳在地热(火)的推动下发生改变,使水得以从地下涌出来。金在人体的五脏中主肺。为什么是肺呢?因为肺是五脏之中位置在最外面的脏器,人体外感风寒风热之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肺。所以,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有"肺如钟,撞则鸣″的说法。钟当然是金属做成的了,所以肺是属金的。当肺受到外感寒热之气(寒也可以转化为热)侵袭,或人体内热壅盛之时,它就生水(痰)了。不对吗?很科学的。

鉴于篇幅,就不多说了。其余的可以此类推,应该不难明白。


卿本佳人70


您对世界三大哲学体系(西方,中国,印度)都有所涉猎,却说看不懂阴阳五行学说,按道理是不应该的。不过细想也有道理。

可能原因有两个。按照西方哲学的观点,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是二元论。不管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笔糊涂账。而哲学的本体论又影响后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西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一元论,不承认唯物和唯心的根本对立。如果说阴阳五行学是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而中国哲学是一元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也包含着本体论的内容,和西方哲学有本质的差别。不辨识二者的不同,就容易造成混乱。印度哲学认为万物有灵所以本质上也是一元论。这可能是第一个原因。

如果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只在中医学和占卜学上还在应用。中医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标志,由于受西方思想的摧残,真正懂得辨证施治的中医也不多了。很多中医是按照西方的诊断来开药的。现在学占卜的人不少,真懂的人不多。我翻阅过占卜的三本主要著作(朱熹:易经本义,高岛:易断,焦氏:易林)根本无法把握。也翻阅过奇门遁甲,给我很大的震惊。是多么好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遗憾的是涉及的知识面太宽,现在巳经没必要再去深入研究。我说的意思是,现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二个方面都存在着危机。一般人看不懂阴阳五行学说也很正常。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易经。易理包括象数和义理。周易本经完整的保留着两方面的内容。孔子的易传,老子的道德经,都是在讨论义理,看起来都很困难。象数学已经几乎失传。从这个角度说看不懂,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真实可信,因为没有多少人真懂了。

要举例说明,本人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医,要懂辨证施治才行,讲了我们也听不懂。占卜已经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没有几个人真会。举其他方面的例子,没有办法表达阴阳五行的深邃内涵。

按照您的学识水平,如果非要搞懂,建议去研究一下奇门遁甲可能会有深刻的领会。黄帝内经侧重中医的理论部分,对阴阳五行学的应用说的不够具体的,很难体会其中的应用。

三大哲学体系各有特色,要谁高谁低谁对谁错的问题。真正搞懂,哪一个哲学体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老梁139490047


五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的最朴素的哲学。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天文、地理、中医、命理、堪舆风水水等学科的基础。我略懂五行,简单说一说。五行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矛盾统一,最主要是讲平和,中庸。古人把世间万事万物归于五行,万物都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矛盾统一中生存发展。如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赖金生,但要适当,金多水浊;火赖木生,木多火炎;木赖水生,水多木漂;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多水热;火能克金,金多火熄。中庸之道是,金旺用火的锤炼才能成为器皿,如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铁器等金属用品都需要火的锤炼。火旺得水方为相济。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如水库,用土修成大坝就成了水库。土旺得木乃成连通。木旺得金方成栋梁。这就是矛盾又统一。五行代表万物,如五行代表方位和春夏秋冬:木代表东方,春天;火代表南方,夏天;金代表西方,秋天;水代表北方,冬天;土代表中央,长夏。中医学又把金代表肺,木代表肝,水代表肾,火代表心脏,土代表脾胃。五行学说博大精深,它是最基础的东西,五行结合阴阳学说逐渐产生先后天八卦,命理学,风水学,天文学等,这里不再多讲。总之,五行学说不是迷信,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瑰宝。





学会高恩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用五个文字符号代表物质能量的形态间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该学说大概发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产生变化,宇宙万物循环不已。需要指出的是,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并不仅仅指具体的五种物质,而是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宇宙间所有事物或现象大体上分为五类,分别归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 “五行”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首先体现为相生、相克理论。在相生关系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相克的关系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除此之外,五行之间还存在相乘、相侮、制化、胜复的关系。古人运用五行和五行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宇宙并将宇宙万物的内在运行规律化。五行学说的产生和五行观念的形成,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通过掌握人体运行机制来防病、治病。比如: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当代仍有中医在研究“五行” 在医学上的进一步运用,以期医治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另外,中国人在占卜、取名时也往往要运用到“五行”学说。在算命术中,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配起来的八个字,推算此人的命属于某种“命”,比如“水命”;还可推算出此人命中五行缺什么,然后在名字中通过某个字加以弥补。比如鲁迅小说《故乡》中便有这种情况:“闰土五行缺土,因此取名为闰土。”除此之外,季节、方位等万事万物都可以按“五行”归类。关于五行的排序,有多种排法,其中按相生的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按相克的顺序则为“水火金木土”,而“金木水火土”这种排法却找不到内在规律上的依据,之所以在人们口中流行,大概是因为念起来比较顺口吧。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用五个文字符号代表物质能量的形态间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该学说大概发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产生变化,宇宙万物循环不已。需要指出的是,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并不仅仅指具体的五种物质,而是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宇宙间所有事物或现象大体上分为五类,分别归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

“五行”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首先体现为相生、相克理论。在相生关系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相克的关系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除此之外,五行之间还存在相乘、相侮、制化、胜复的关系。古人运用五行和五行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宇宙并将宇宙万物的内在运行规律化。五行学说的产生和五行观念的形成,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通过掌握人体运行机制来防病、治病。比如: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当代仍有中医在研究“五行” 在医学上的进一步运用,以期医治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另外,中国人在占卜、取名时也往往要运用到“五行”学说。在算命术中,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配起来的八个字,推算此人的命属于某种“命”,比如“水命”;还可推算出此人命中五行缺什么,然后在名字中通过某个字加以弥补。比如鲁迅小说《故乡》中便有这种情况:“闰土五行缺土,因此取名为闰土。”除此之外,季节、方位等万事万物都可以按“五行”归类。关于五行的排序,有多种排法,其中按相生的顺序为“木火土金水”,按相克的顺序则为“水火金木土”,而“金木水火土”这种排法却找不到内在规律上的依据,之所以在人们口中流行,大概是因为念起来比较顺口吧。


小鱼影视录


五行学说,乃上古先贤格物致知把事物简要曲分为五类元素所构成,常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顺克逆生之理互生互倚,互刑互克,合局会局,当令失令。互成因果,故为基因数据库。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阴阳五行如易之变。


安水闲人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同属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事物转换规律的一种认识。阴阳即是意思对立的两类事物,也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五行是人们将自然界的五种物质,并按之性质分类,转化。其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种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相生,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中医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乘是相克的加强版,是由我弱或克我者过强,致使相克的程度加重。相侮则是反克,是因为我强或克我者减弱,致使原本克我者为我所克。五行又与五气,五味,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脏,五志相配合扩大了中医治疗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