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清朝軍隊,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

繁華萬里


滿清八旗子弟在諸多人印象中多與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相等同,殊不知他們父輩在清朝前期曾十分驍勇。清軍能騎善射,戰鬥力極為強悍,不僅顛覆了明朝政權,還平定多次叛亂。

按理說,清軍能立下如此戰功,所配備的應是頂級裝備,為何他們反而身披棉甲作戰呢?

金屬鎧甲給人以刀槍不入之感,但是看似簡陋不堪的棉甲的防護力度更佳。明朝乃是火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僅有諸多大將致力於普及火器,還出現了專門的研發人員。在《武備志》中光記載的火箭種類就多達幾十種,更不用說其他火器。明朝時火銃及火炮的應用最為廣泛,有三眼銃和四眼銃,它們可以連續釋放多次,火力密集。對於騎兵而言,這種打擊是致命的,而清軍最大的優勢便是騎兵。他們行動迅速,馬上作戰,幾乎無往而不利。應對火銃,金屬鎧甲不僅因厚重影響行動,還易被火器穿透,但是棉甲則不然。

在鐵甲內外綴加棉甲,加以銅釘固定才製成棉甲。綴在外層的棉甲是用多層棉片構成,極為堅固,可以最大程度卸掉敵方弓箭以及槍彈的力道,保衛士兵安全。較之金屬鎧甲,棉甲看似柔弱,卻能以柔克剛,因此很多清軍騎兵所配備的都是棉甲。

棉花在清朝時極易獲取,為製作棉甲提供了便利。根據史料記載,棉花乃是在宋元之間在中國傳播種植的,但是範圍較小。朱元璋執政後,採取強硬手段推廣棉花種植,並且頒佈聖旨,凡是種植棉花,就可免收賦稅。如此一來,江南的棉花產量劇增。百姓逐漸窺見棉花之益處:它的禦寒能力比之絲麻有增不減,而且物美價廉。所以到清朝時,棉花種植已是非常普遍。製作棉甲比起製作金屬鎧甲,原料更易獲取,製作過程也更為簡易,也就更讓人青睞。

棉甲的禦寒能力比金屬鎧甲更加強悍。眾所周知,金屬的導熱性能好。在夏日,身穿金屬鎧甲的士兵會更熱,而在冬日,士兵則會更冷。棉花則不然,雖然在夏日穿會熱,但是在冬日卻能保溫。清朝雖然完成了統一大業,但是邊疆仍不安穩,叛亂時有發生。戰亂頻發之地乃是在北方,緯度高,冬季極為嚴寒。入關已久的清軍已適應京城氣候,身體的禦寒能力自然不及長期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敵人。如此一來,只能依靠外力禦寒,棉甲也就成為更好的選擇。

棉甲的優勢遠不止上述這些,還有許多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影響戰爭局勢的益處。棉甲製作價格低廉,能夠節省軍隊開支。與此同時,棉甲輕便,尤其是對步兵而言,能夠減少負重,在長途行軍中,可以保存士兵體力,這是極為重要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軍隊的裝備也在進化,很多看似倒退的發明仔細想來其實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清軍棄鐵甲選棉甲貌似十分愚鈍,實則卻是極為務實的明智之舉。


鄧海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很多,大體如下:

第一,火器成為戰場主角。

在明末時期,很多明軍部隊都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一些部隊火器裝備量,甚至高達二分之一!

而金屬鎧甲,對於明軍火器的防禦效果很爛。

北方作戰的明軍,火器以發射霰彈為主,比如著名的三眼銃,都是在幾十米近距離發射霰彈。

金屬甲主要防禦人體的重要部位,以硬質金屬防禦精銳的弓箭和冷兵器砍殺。

但對於這種霰彈或者鳥銃的彈丸,金屬甲則擋不住。

尤其是霰彈散佈範圍廣,一片覆蓋過去,有很多縫隙的金屬甲是對付不了。

而古代沒有抗生素,金屬霰彈射入人體很容易造成感染,導致士兵送命,威脅是非常大的。

這種情況下,棉甲就出現了。

由於棉花種植的普及,滿清逐步發現棉花纖維具有很強的防彈能力。

身穿著棉襖,並且在要害部位加裝金屬甲片,可以有效對付火器霰彈。

這些小顆粒的霰彈,在較遠距離是難以射穿棉花纖維的。

由此,棉甲就越來越盛行了。

第二,天氣原因。

誰都知道,滿清入關之前都是在北方苦寒之地作戰。相比明軍的進攻,寒冷同樣是很大敵人。

在之前的作戰中,滿清凍死凍傷的軍人,並不亞於作戰的傷亡。

而棉甲本質也是一件棉衣,具有相當好的保暖能力,適合北方的天氣。

第三,製造較為容易。

棉甲製作工藝如下:將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了。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棉甲上加裝金屬甲片,以增強防禦,但會增加重量。

顯然,這樣的製作並不複雜,比全金屬鎧甲要簡單得多。

有意思的是,其實棉甲也不是便宜貨。在清代,棉花也是很值錢的,很多人一輩子只有一件棉衣。

所以,滿清初期其實並沒有裝備多少棉甲。直到滿清中期,棉甲才越來越多,到乾隆時代就成為主流了。

可惜,到了清末鴉片戰爭時期,棉甲面對洋人的燧發槍再次不堪一擊,迅速淘汰了。


薩沙


棉甲並不是八旗軍特有的裝備,在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就已經開始大量裝備棉甲。


我國最早的棉甲是由元朝軍隊發明的,蒙古騎兵擅長馬上作戰,無法使用笨重的傳統鎧甲,為了提高士兵的靈活度,元朝軍隊發明了一種用棉片裝訂而成的鎧甲。這種鎧甲在要害部位裝有鐵片,既能夠保護士兵,又能夠提升士兵的靈活度,是鎧甲技術的一項進步。


因為早期的棉甲防禦能力較差,元朝軍隊並沒有大量裝備棉甲。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的主要對手都已經裝備了火器,傳統的鎧甲不僅十分的笨重,而且還缺乏防禦火槍攻擊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軍隊改良了元朝時期的棉甲,在棉甲的棉片中間部裝上薄鐵片,增加了棉甲的防護能力,棉甲也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明朝軍隊最常見的鎧甲之一。

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的時候,八旗軍隊只有13幅鎧甲,這13副鎧甲還是努爾哈赤的老祖先傳下來的。在八旗軍隊不斷壯大之後,為了抵禦明軍火器的攻擊,八旗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製造鎧甲。


在選擇鎧甲的時候,努爾哈赤看中了明朝軍隊使用的棉甲,通過仿造從明朝士兵身上繳獲過來的棉甲,八旗軍隊也開始裝備了棉甲。


努爾哈赤之所以選擇棉甲作為八旗軍的鎧甲,主要是因為棉甲相比於傳統鎧甲具備三個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棉甲更適合明末清初的戰爭需要,傳統的鎧甲都是由鐵片拼湊組成,這些鐵片非常的厚重,穿在身上影響士兵的靈活,不利於八旗士兵騎馬作戰。


而且傳統的鎧甲不能防禦槍械的攻擊,明末清初時期的槍械都屬於散彈類的槍械,這種槍械的射程和穿透性都不大,殺傷範圍卻非常的廣,能夠打中傳統鎧甲鱗片之間的縫隙。


棉甲的外層和內層都由韌性很好的棉片組成,這些棉片能夠抵擋住火槍的攻擊。

第二個優勢是造價低廉,棉花要比鐵更容易獲得,八旗軍所處的東北地區是國內重要的棉花產地,因此八旗軍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棉花供給。


而鋼鐵的製造成本比較高,製作過程也比較複雜,遠不如棉甲更加的經濟實用。棉甲的製作成本低,意味著八旗軍隊可以裝備更多的棉甲,棉甲的質量也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早期八旗軍隊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備刀劍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鋼鐵鎧甲。


第三點優勢是棉甲能夠當做棉衣使用,具備一定的禦寒能力。


八旗軍隊早期的主要活動地區是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的寒冷,普通的鎧甲都是由鋼鐵製成的,在冬季的時候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禦寒。


由於鋼鐵鎧甲本身就比較笨重,再配上厚厚的棉衣,士兵的靈活性會大大下降。棉甲的內外兩層都是由棉片組成的,棉花具備禦寒保暖的效果,使用棉甲作為鎧甲,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不僅不需要增加棉衣,而且還可以減少一兩件內穿的衣物。

正是因為棉甲具備有如此多的好處,八旗軍隊才會放棄生產傳統鎧甲,換裝了新式的棉甲。當然棉甲在八旗軍隊中存在的時間也不長,隨著火槍的威力不斷增強,棉甲和傳統鎧甲最終都被淘汰掉了。


歷史總探長


棉甲不是清朝的特色,早在元朝的時候就出現了棉甲。

棉甲的製作比較容易。棉花7 斤,用布盛於夾襖內,粗線縫緊,泡入水中,之後再取出來,放在地上曬乾就可以了

元朝時期,棉甲還是小範圍的運用,當時的棉甲防禦力不高,但勝在輕,減輕了士兵的負擔。元朝以騎射作為其主要戰力,輕的棉甲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騎兵的優勢。

到了明朝,棉甲就得到了改進,在棉的基礎上,加入了鐵片,從而增加的棉甲的防禦。明朝初期,棉甲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到了明朝後期,火器這種大殺傷武器被髮明瞭出來,冷兵器被淘汰了。棉甲和金屬鎧甲相比,棉甲更能抵禦火器的傷害。

早期的火器是那種散彈槍,一槍下去會射出很多細小的彈珠,這種彈珠的範圍很廣,而且又細,一般的金屬鎧甲都是有縫隙的,而這些彈珠就可以通過縫隙進入士兵的身體內,從而引起士兵的死亡。


而棉甲不同於金屬鎧甲,首先棉甲沒有金屬鎧甲的那種縫隙,霰彈無法通過縫隙進入人體。其次,棉花是有彈性的,遠距離的霰彈是無法射穿棉甲的。因此在火器出現後,棉甲就越來越流行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年,明軍主要在遼東一帶活動,而遼東環境惡劣,氣溫較低。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是打算全面推廣棉甲的,把棉甲作為軍隊的配備推廣下去。奈何,當時的明朝國庫空虛,根本沒錢做這麼多的棉甲,再加上魏忠賢和東林黨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又不一致。故,棉甲在明朝軍隊中沒有得到全面的應用。一直到清朝時,棉甲才在軍隊全面應用。

那為何清朝軍隊也喜歡使用棉甲呢?

一:棉甲比較保暖,可以禦寒

清軍在入關之前,都是待在關外的。大家都知道關外天氣比較寒冷,長期處在零下幾度。寒冷的天氣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就如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攻打蘇聯,前期德軍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蘇聯首都莫斯科。但,當時莫斯科天氣寒冷,零下十幾度,德軍完全不適應,再加上又沒有禦寒的衣服,直接導致了大量的德軍被凍死。



而在天氣影響下,德軍戰鬥力直線下降,最後被蘇軍大敗。

軍隊要有戰鬥力,那麼就一定要解決這個溫度問題,只有士兵暖和了,才有力氣打戰了。

當時的棉甲正好解決了清軍這個難題,棉花是很好的保暖衣,有了這件棉衣,自然也就解決了寒冷的這個問題。

二:棉甲製作簡單,價格便宜

傳統的鎧甲製作是非常複雜的,就拿軟甲來說,首先,需要量體裁衣,然後幾個師傅就開始分工合作,有的師傅做鐵絲,有的師傅做圓環,一環扣一環。一件金屬鎧甲至少要一週才能完工。

而棉甲只要有幾斤棉花就可以做出來,同時這種棉甲可以批量生產,還能二次回收利用。

總結

棉甲這種鎧甲,適用了初期的火器時代,憑藉著便宜,輕巧以及良好的防彈力,在明末,清初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到了清朝末年,這種棉甲在面對西方的洋槍洋炮時,又變得一無是處,很快就被淘汰了。


歷史發報君


可能受影視劇影響,很多人以為清朝軍隊只穿棉甲,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裝備最多的甲具有2種,分別是棉甲、鎖子甲。

觀看清朝紫光閣二十五功臣像,我們就能發現有3人穿著相同制式的鎖子甲,可以推斷清軍裝備此甲的數量不會少。另外,據《清會典》記載,清軍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鐵甲4種鎧甲形制。

當然,清軍裡棉甲的數量佔有多數,那麼相比較其他朝代,為什麼棉甲會佔主流呢?

棉花是宋朝傳入我國,自然宋朝之前就別想有棉甲,即便是宋朝也沒有棉甲。因為受紡織技術的限制,宋朝的棉布一度比絲綢還要貴重,這再次驗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宋末元初,黃道婆的紡織技術改革,直接推動中國紡織業走向成熟。這時候,軍事上首次出現棉甲,它具有保暖、價廉、質輕的優點,還對早期的火藥彈丸具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棉甲分為2類,一類是棉鐵複合甲(清代的重量為35-40斤),它又分為暗甲、明甲,前者是用泡釘在襯裡內綴鐵皮、後者是以棉膽為底外裹鐵片或鎖甲。另一類是純棉甲(清代的重量為15-20斤),完全由模壓的棉片構成。

棉鐵複合甲因為優良的實戰性能,深受清朝官兵的喜愛,從入關立國到西北平叛,滾滾沙場到處閃耀著棉甲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建立後逐漸確定棉甲的形制,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7大部分,按八旗顏色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8色。

到了清朝中期,棉鐵複合甲不再受到歡迎,天下承平日久,誰也不想沒事多承重。這樣一來,華麗有餘、防禦不足的純棉甲就受到軍隊的追捧,最終淪為儀式性的道具。晚晴之後,隨著先進火器的大行其道,棉甲徹底走向衰落。


子屠龍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哪一個朝代,從來沒有為全部的武裝部隊裝備過鐵質的盔甲。


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都重視的是養兵於民,戰時披甲為戰士,和平時放下刀槍,拿起鋤頭做農夫,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這樣的。



睡虎地秦簡裡的黑夫和驚的家書現顯示,秦軍外出打仗時所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帶的,甚至秦軍士兵外出打仗時,還要從家裡要些錢來做體己。

“願母幸遣錢五、六百,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

“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禪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操錢來,黑夫自以布此。”


《木蘭辭》裡也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裝備都是自己配起來的。


在唐宋時期甚至還流行一種紙甲,就是用紙和布、絹等做成的鎧甲,防護功能當然不如鐵甲。而且有證據表明,一直到清代,軍中仍然流行著紙甲。



即使是封建王朝的常備軍,也很難都裝備上好的鐵甲。像正史記載中的鐵浮屠,那些全副武裝的重裝騎兵,只有是精銳中的精銳。


明代的棉甲製作已經到達了相當的登峰造極的階段。在明代李盤所著的《金湯借箸十二籌》中,詳細記述了棉甲的製造方法:“綿甲,綿花七斤用布盛如夾襖,麤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黰不爛,鳥銃不能傷。”

而且棉甲應該是在部隊中應用最廣泛的甲冑類型,和歷朝歷代一樣,只有高級將領以及近衛部隊才可以裝備造價高昂,看起來很威風的鐵甲。


熟悉清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清承明制,這不僅僅是說清王朝承襲明代的政治制度,清朝又是少數民族政權,基於統治的需要服飾規制對漢文化的繼承是最具代表性的,戎服也不例外。對比清代八旗棉甲標本形制、材質和工藝,與明代的文獻記載相符,證明清代棉甲與明代棉甲確有明顯的傳承性。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武備卷》中的記載:“謹按乾隆二十一年,欽定驍騎棉甲綢表各如其色,藍布裹緣如胄制,中敷棉,外布白銅釘,上衣下裳護肩護腋前擋左擋全。”棉甲採用上衣下裳分體式,既延續了明後期布面甲的基本形制,同時也傳承滿族精於騎射的民族習慣。


一開始,為了防護的需要,在棉甲裡還有加上鐵片做防護的,但是“鐵葉甲亦僅軍容而已,至於臨陣不甚裨益,宜通融辦理,不致苦累兵丁”,乾隆年間乾脆剔除,直接只用棉。



改造後的棉甲更具禮儀性但缺乏實戰性,這也是因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少有戰事紛爭,加之作戰方式逐漸由冷兵器轉為火器,無需再穿用沉重的鐵甲,因此禮儀規制便成為棉甲形制的主要功能。


一盤拉條子


棉甲,出現在元朝中後期,明、清兩朝大量裝備,清朝前期棉甲除顏色外其形制基本和明朝相同。

大家要是瞭解歷史,可以發現棉甲大面積裝備的時期正好是中國火器大發展的時候——元末明初,這絕不是巧合,這正是多種因素而堆積出的結果,正是火器的大發展才造成了傳統鎧甲的弱勢,逼迫著其向前發展。

元明清三朝的鎧甲是有區別的,除了顏色外,元朝的棉甲大部分是套頭式,明朝的棉甲大部分是一體的對襟式罩甲,而清朝除前期照抄明朝外,中後期以後基本都是可以分開穿戴的分離式,另外明朝的棉甲的頭盔上面有小旗子,而清朝棉甲的頭盔上面是針式的,也就是俗稱的避雷針,帶有流蘇式盔纓。

大家聽到棉甲這個詞的時候一定不要望文生義,以為棉甲就只是棉布做的鎧甲,就以為它很輕,可以隨意穿戴。確實有一部分棉甲是單純用棉花做出來的,和胖棉襖沒什麼區別,可以單穿也可以和其他鎧甲混穿,說到底還是一種棉襖。

這種棉甲的製作方法唯:“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出自明代朱國禎著的《湧幢小品》。

不過還有一種棉甲的結構不是這樣的,這種棉甲現在一般稱為布面鐵甲,也就是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面的那種帶著避雷針(盔槍)的鎧甲,這種棉甲是由複合材料做成的,又分為‘明甲’與‘暗甲’兩種。

‘明甲’的是以棉膽為底,將鐵甲片以札甲形式連綴其上,或者直接將鐵網包覆於棉膽之外;‘暗甲’則表裡都是用棉布製作,但是用泡釘固定鐵片作為內襯,因為甲片隱藏在棉布裡,平常根本看不見,所以稱為暗甲。

這類棉甲禦寒、防護兩不耽誤,當然指望它能完全防護住火槍的射擊那是不可能的,但遠距離面對小口徑的火器如三眼銃、鳥銃時,還是有不錯的防護能力。

在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大家千萬別以為它叫棉甲就以為這種鎧甲很輕,是個人都能穿,明朝大才子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邊軍勞苦”,裡面記載了戍邊將士鎧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45斤,鐵盔、腦蓋重7斤,再加上護心鐵、腰刀、弓箭等等,共計88斤,士兵們深受其苦,期望能減輕重量。

明末戰爭時期,面對大量裝備火器的明軍,後金(清朝)製作出比明軍更厚實的棉甲,甚至會給負責衝陣、攻城的士兵套上兩層鎧甲,這樣面對明軍的遠程火器時,才能保證士兵在中遠距離的安全。

而這種棉甲也確實對火槍有防護力,比如明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中,明軍指揮官李如柏的頭盔被倭銃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才未至重傷。

上圖為常見棉甲,可以看出棉甲的防護力是很驚人的,不光內襯甲片,還另有鎖子甲

我是酷愛歷史的夏蟲欲飲冰,期待您的關注,我的主頁裡都是好文章哦~


夏蟲欲飲冰


我是三維策論,歷史愛好者,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

導語:

棉甲起源於元朝,元朝人通過在布料內人體的要害部位安裝鐵片來製作盔甲,這種鎧甲被稱作布面甲。明朝人則在布面甲的基礎上內襯鐵片,在外部使用銅釘固定,使得棉甲有了更好的防禦力。清朝的盔甲則又在明朝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了後來的八旗甲冑。

(圖片為八旗甲冑)


清朝的八旗甲冑都是非常厚實的棉甲。在製作過程中,要首先將溼棉花拍打薄片,然後將多張棉片合在一起成為厚實的棉布,再用兩塊棉布夾著一層厚鐵片,使用銅釘固定住。所以我們看到的八旗甲冑都是在棉布上面打了很多銅釘的外觀,看起來十分簡陋。那麼為什麼清軍會放棄金屬鎧甲,轉而使用棉甲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棉甲的綜合防禦力強

唐宋時期士兵們都身披重甲,把自己包裹在鐵桶裡面。鐵甲造價高昂,能夠有效防禦刀劍的傷害,但是對鈍擊的防禦力較弱,因此很多厲害的武將都開始使用戰錘作為武器。隨著鈍器成為戰場上將士們偏好的武器,鐵甲的防禦效果越來越不明顯。戰士們反而更偏向於緩衝性能更好的棉甲。

(鐵甲對鈍器和火器的防禦效果不理想)


而明清時期火器的快速發展使得三眼銃、鳥槍等火器大規模列裝部隊,棉花的“防彈”特性也被人發現。從此棉甲就開始慢慢取代鐵甲成為戰場上的主流。

棉甲不是棉衣,而是由兩層棉布和一層鐵甲組合而成。既能夠有效防禦刀劍攻擊,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鈍器攻擊,還能夠對火器起到較好的防禦作用。綜合防禦力遠超鐵甲,更能夠適應更復雜的戰場環境。

(火器的興起使得棉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抵禦防寒

清朝興起於東北苦寒之地,即使在大雪紛飛的冬季也常常會有軍事行動。因此,他們在選用鎧甲的時候,不但要注意防禦能力,也要看重禦寒的能力。棉甲有兩層棉布,穿上之後能後有效地抵禦嚴寒。在戰役推進的過程中,即使後勤物資沒有跟上,戰士們也能夠依靠自己的鎧甲保暖。降低了因嚴寒而發生非戰鬥減員的可能性。

(清軍在雪地發起突擊)


輕便,有利於行軍和戰鬥

八旗軍非常擅長騎射,這對戰馬和戰士的靈活性都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如果身著全部用鋼鐵製作的重甲,馬匹會喪失速度優勢,並且持久力也會下降。並且鐵甲甲片之間的連接比較死板,會限制士兵的動作幅度,這對射擊精度的影響是致命的。因為為了保持自己的騎射優勢,清朝選擇了更加輕便靈活的棉甲作為制式裝備。

(手持弓箭策馬疾馳的清軍,劇照)

造價低廉,製作簡單,有利於批量生產

作為漁獵民族,滿清興起的時候冶鐵技術並不是非常發達。並且鐵是戰略資源,明朝對其出口限制非常嚴格。在鐵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為了使得更多的士兵能裝備鎧甲,滿清只有選擇耗鐵量較少的棉甲。

鋼鐵堅硬,不能彎折,因此鐵甲製作完成後對使用者的身材是有一定要求的。一副上等的鐵甲往往需要量身定做,並且造價昂貴。棉甲則不然,棉花雖然也不便宜,但是價格卻遠遠低於鋼鐵,並且棉甲柔韌性遠超鐵甲,製作完成之後對使用者沒有那麼高的硬性要求。這樣就可以進行批量進行生產,有利於大規模列裝部隊。鐵甲和棉甲兩者相比較,在成本上棉甲是遠遠低於鐵甲的。

(棉甲造價低廉,製作簡單,有利於批量生產)

繼承於明朝

滿清早期畢竟只是文明比較落後的漁獵民族。像棉花種植和冶鐵技術這種農耕民族的產物他們是很難快速發展的。因此在他們當時看來,明朝的一切都是先進的。明朝軍隊大規模的裝備棉甲,清朝也就學習了過來。如果明朝還是想唐宋時期一樣裝備鐵甲的,那麼滿清恐怕接觸不到棉甲,也發明不出來棉甲,選擇棉甲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明朝時期棉甲的普及也是清朝選擇使用棉甲的重要原因。

(明朝軍隊大規模裝備棉甲)

綜上所述:

由於明朝後期棉甲的大量普及使得滿清接觸到了這種先進的鎧甲。他們發現棉甲不但造價低廉,製作簡單,並且對刀劍、鈍器、火器等各種兵器都有著不俗的防禦力,再加上棉甲能夠抵禦嚴寒,有利於他們在東北行軍。棉甲輕便,有利於他們長途奔襲發揮騎射優勢。因此滿清選擇了使用棉甲來裝備八旗鐵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經解答了題主的疑惑。
歡迎留言討論,更多精彩,請關注@三維策論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三維策論


清軍在早期已重甲聞名,清軍重甲步騎兵在對明軍的戰爭當中,取得了極大的戰功。根據明朝的記錄,八旗重步兵和重騎兵都是身披重甲,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

說誇張一點,八旗軍精良的盔甲,對明軍簡陋的火門槍和弓箭,都有很強的免疫能力。而明軍的盔甲則是非常差,根據熊廷弼的報告,我兵盔甲既皆荒鐵,胸背之外,有如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脇,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到了乾隆時期,清軍出現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武器變革,清軍開始全面換裝重型火繩槍了。當時準噶爾軍隊的重型火槍,不但遠勝清軍火槍,甚至比清軍的輕型野戰火炮還狠。雙方的巨大差距,簡直是“我子母炮(清軍野戰炮)擊遠輕便不及賊之大鳥槍(準噶爾火槍)。”

清軍也開始仿造這種大威力火繩槍,由於這種火繩槍可以輕易擊穿鐵甲,隨著數量越來越多,清軍也就逐漸淘汰了重甲,只有棉甲一類的輕甲保留。

要知道乾隆20年出擊,準葛爾,清軍出動北路軍3萬,西路軍2萬,動員,北京八旗4000,黑龍江八旗2000,索倫巴爾虎兵2000,綏遠右衛八旗2500,西安八旗2500,涼州八旗1000,寧夏八旗1000等15000八旗軍。

察哈爾蒙古4000,厄魯特蒙古4300,歸化城土默特蒙古1000,阿拉善蒙古500,哲理木蒙古2000,昭烏達蒙古2000,喀爾喀蒙古3500,和託輝蒙古500等17000蒙古。還有宣大綠營炮兵1000,甘肅綠營1萬人,纏頭回迴向導200人。

輜重,後勤28000人,張13.8萬,駱駝2.2萬,火槍37500支,大炮500門,弓箭2萬張張。這種陣勢,還要那麼多鐵甲幹嘛?


深度軍事


清朝之所以使用棉甲,主要是因為當時火器已經大量裝備,逐漸成為戰場的主角。

而傳統金屬鎧甲對火器的防護性能很差,鐵片連接處的防禦性為幾乎零。

在同明朝軍隊的交鋒中,滿族人逐漸發現看似柔軟的棉花對以鳥槍為主的火器有很好的防禦性。因為當時火器射程還不是很遠,彈丸在遠距離無法穿透層疊起來的棉花纖維。

當然棉甲並不代表全部是用棉花製成的,在棉甲的最內部還嵌有一層鐵片,這使棉甲不僅能抵擋火器,還能抵擋冷兵器的傷害,這就大大提高了棉甲的防禦力。

另外,由於滿族興起於東北地區,那裡較為寒冷,於是棉甲的保暖優勢就體現了出來,在作戰中極大減輕了後勤保障壓力。不過在炎熱的夏季,特別是在南方、西北地區作戰時,穿著棉甲就非常不爽了。

再者,棉甲的造價相比金屬鎧甲較為低廉,而且耗時較短。打造一副金屬鎧甲需要“千錘百煉”,工序非常複雜,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間。而棉甲只是把棉花浸水後反覆打壓成薄片,然後把很多個薄棉片縫製在棉布上,在內部嵌上鐵片即可,成本和耗時要比金屬鎧甲低很多,適合短期大規模列裝。

即便如此,棉甲的造價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承受起的。清朝只有八旗士兵勉強可以普及棉甲,而綠營兵則很少有人能穿得起棉甲。

不過棉甲也只是能對付鳥槍這類的火器,到清末時期,隨著西方火器工藝的迅猛進展,清軍的棉甲在面對列強時就毫無優勢可言了,最終被西式的近現代化軍服所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