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扫码支付,它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影响大吗?

深圳黑仔辜俊宝


目前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银行扫码支付

在中国渐渐进入无现金支付时代的背景下,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方式。对于扫码支付这杯羹,又加了银行前来来“分享”。谈起扫码支付不得不提支付宝和微信,那银行对它们的影响大吗?

1. 银行扫码支付

随着人们支付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了扫码支付的行列中。

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龙支付”。“龙支付”是整合了现有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全系列产品。具备建行钱包、建行二维码、全卡付、龙卡云闪付、随心取、好友付款、AA收款、龙商户等八大功能。

中国建设银行建行自主研发了二维码产品,支持二维码付款、二维码收款、二维码取款等功能,支持主扫、被扫。其中付款码采取TOKEN技术生成,每分钟动态更新,保障用户账户安全。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手机扫码取现快捷服务。推出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取现服务,客户无需使用银行卡,只需打开工行手机银行客户端中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工行自动取款机(ATM)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即可在工行遍及全国的ATM上轻松取现金。据统计,仅9月中旬以来就有数十万客户“扫码取现”,累计取现金额超过1.3亿元。

2. 能不能造成影响

银行扫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相比在手续费上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银行的个人二维码付款、收款均无手续费,而支付宝和微信要是想提现超出一定的金额,是需要付手续费的。

从使用习惯上讲,人们普遍选择的是微信和支付宝,特别是在今年支付宝红包雨等活动的影响下,支付成为扫码支付的不二选择。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会坐以待毙,在一些城市,银行的扫码支付也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在一些大学校园内为了推广银行扫码支付,有些银行和校园周围的商户达成了合作,推行使用银行扫码支付,并给予不同金额的减免活动,让大学生们下载银联钱包等各种银行扫码软件,有意培养一种使用习惯。

用户无疑是微信、支付宝、银行所关注的焦点。2017年11月,微信的月度独立设备数是95573万台,支付宝是55280万台,银联钱包为618万台,差距还很大,从用户粘性上,微信的月度有效时间为186.3亿小时,支付宝为7.54亿小时,银联钱包数据未知,想必不会太高(不妨做几个参考,有道云笔记App,154万小时;央视新闻App,146万小时;百度糯米App,142万小时)。

从银联钱包的用户增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月度独立设备数整体呈下降态势,7月~11月,数据开始逐步增长,但2017年11月的数据也就比2016年12月的数据略高而已。

从上面这个数据看,银行扫码支付和微信、支付宝无疑是存在差距的,所以用户层面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央行推出新规扫码将要限额的情况下,扫码支付也面临着新的改变,对于银行扫码支付是挑战也是机遇。银行扫码支付要是想闯出一片天还需要另辟蹊径。

如果你觉得答主说的对,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懂财帝


支付宝可能两年内要淘汰


九年面壁


现在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天下,银行的天下早就更替了,自从支付宝和微信推出扫码支付后,银行却基本没啥动静,还处处刁难支付宝,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取代了现金时代,占领中国的支付市场,而这个时候银行才醒悟过来,开始推出扫码支付,你觉得人们会为他买单吗?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银行推出的扫码支付没有人为他买单,现在有支付宝和微信为什么还要用银行扫码呢,不嫌麻烦么?而且支付宝和微信在各大城市纷纷流行,但是却基本没见到过哪里在用银行扫码支付,就连以前的刷卡机都很少见了,支付宝和微信成为扫码支付的主要方式,银行现在做什么措施都取代不了,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汐水柔情


2014年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之后,银行在该业务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在过去两年中,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业务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根据易观公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上半年》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75037亿元,环比增长25.68%。行业上半年整体交易规模达134776亿元。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占据市场交易份额前三位。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二维码支付在2016年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消费生活中,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6年下半年,央行支付清算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业务规范提出了条码(二维码)支付的系列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并根据风险验证,对条码支付额度分级管理。这是央行2014年3月叫停二维码支付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自此,银行也开始行动,包括工行、建行、民生等银行纷纷加码二维码支付,正式打响了二维码支付反攻战。

银联方面表示,移动支付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小微商户与持卡人的支付需求也涵盖多个层次。目前,二维码支付已逐渐普及,银联的发卡、收单成员机构、银联卡的用户对于这一支付交互方式的推广与应用都有一定需求,但跨行之间互联互通的市场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为此,在成员机构的共同推动之下,中国银联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后续还将陆续发布配套的业务规则和产品方案。


银联二维码支付基于卡组织的四方模式,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由于是基于银行卡账户,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者资金安全更有保障。

此外,商业银行可以获取与传统银行卡支付一致、透明、完整的支付信息,有利于风险识别管控和客户关系管理。

银联方面表示,二维码支付以支付安全为底线,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安全机制,确保持卡人账户、资金等关键要素的安全性。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对账户敏感信息进行保护,确保账户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发生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银联二维码支付将预留技术扩展性,未来可通过扩展实现对二维码支付相关国际标准的兼容,确保今后境内和境外二维码支付业务的跨境互联互通。

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陆续发布配套的业务规则和产品方案等,搭好平台,做好服务,联合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成员机构,共同为持卡人提供更多低成本、安全、便捷的支付选择。

随着银联正式参战,未来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之间的支付大战将更加激烈,但归根到底,只有赢得更多商户和消费者的支持,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

来源艾瑞~


卡宝宝贷款


银联钱包二维码,有如鸡肋哽在喉,购物结算不能扫,众目睽睽出尽丑!看在这两天已薅了银联六十元羊毛的情份上,小民诚心诚意地给你们提个温馨建议,赶快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停止此次扫码支付推广活动吧!否则这样烧钱下去恐怕只有一个结果,财尽而亡,败兴而归,欲哭无泪呀!!!如若对小民之言置若罔闻,那小民只好继续再薅你们几天羊毛喽!过后果断弃之不用也!忠言逆耳呀!敬请采纳哟!


乖巧的小猫咪


大家也不要过于乐观,竞争不过会下黑手的,大家记得没有,曾经网络盒子把广电打的怀疑人生,结果怎么样,出台各种损招扼杀网络盒子,所以别看现在银行在瞎折腾,但背后这个爹太不要脸,最后会拿出不要脸的手段扼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除非你给这些猪大量的股份才有可能保全,马云也曾经公开说过,国家要支付宝愿意无偿赠送,不是不得已谁会那么大方,支付宝未来价值是以千亿美元计算的呀。


渊深海阔ty


银行也不像话,原来不是说好的扫码支付不安全吗?言犹在耳,现在不是打脸派派的!




林根数学


对于我们客户来说应该影响不大,但对商家影响会很大,应该说对商家来说应该是受益大大的!每年移动支付那么大,而且每年增长幅度那么吓人,银联我各银行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争夺一杯羹,所以肯定会打价格产,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收取商家千分之几的手续费,全年几十万甚至百万亿的规模,支付宝和微信也是赚得很多的,银联领衔众多银行推出扫码支付,肯定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商家进行二次进攻,呵呵,商家贷款还是在银行多,两马的贷款在全国来说还是微乎其微的!再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落地业务和认证业务都是在银行,之后肯定会有一番激战!说不定银联要收取第三方支付的落地费或者由第三方支付自己完成客户真实性认证,反正手段还是有的……

再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别放高利贷了,呵呵


阳光鑫人


几乎没影响!普通民众的角度上看,银行扫码被扫时还通用,但是主动扫码时却十分麻烦,要求对方必须是相对应的银行码才可以,但是支付宝微信等一般店铺都有对应的码十分方便,主扫和被扫都十分便捷。当用户用A行的软件是,很多地方没有A行的码所以用户处于便捷的要求就会放弃A行的扫码支付,转向比较通用的支付宝微信。还有就是银行APP的打开速度你懂的。普通民众来说普通场景支付宝微信就够了,高档场景信用卡支付宝微信都没问题。没有必要再弄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银行APP来扫码支付。处于便捷通用的角度,银行再怎么出血搞活动也是白瞎最终也占不到多少市场,除非可以所有银行的主扫和被扫通用,一个银行APP扫遍所有银行的码,否则的话银行打败支付宝微信的扫码,也许也就是想想罢了。


守静逐


其实,现今的银行也是傻蛋一个,打败微信,支付宝易如反掌,其实微信也罢,支付宝也罢,都是要通过银行卡的。只要银行自己搞个支付软件,办卡时只允许绑定这个软件支付,其他的支付行不通,那不就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