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醫療資源短缺定點醫院系社區醫院臨時改造,衛健委主任免職後後正在改善


黃岡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醫療資源短缺定點醫院系社區醫院臨時改造,衛健委主任免職後後正在改善

湖南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挺進“大別山”,背景大樓為黃岡“小湯山”醫院

“決不能讓黃岡成為第二個武漢。”1月29日,湖北省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省長王曉東這樣說。

同天,中央指導組派出督查組,趕赴黃岡市進行督查核查。當問到定點醫院收治能力、床位數量以及核酸檢測能力等問題時,黃岡市衛建委主任唐志紅含糊其辭,被網友稱為“一問三不知”。1月30日晚,唐志紅被免職。

當下,黃岡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黃岡如何不成為第二個武漢?

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湖南赴湖北抗擊新冠疫情救援隊株洲隊隊長劉毅,黃岡市中心醫院院長毛偉明(現負責黃岡版“小湯山”醫院日常工作),回應公眾關切。

【1】疑似及發熱病例依然“一床難求”

黃岡的疫情壓力,通過兩組數據可以窺見。

百度地圖慧眼的百度遷徙大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從武漢出發抵達的熱門目的地中,孝感市、黃岡市分別位列從武漢出發的熱門目的地前兩名。

1月23日上午10時,武漢宣佈“封城”。黃岡緊隨其後,於當日24時“封城”。

而截止到1月31日12點20分,黃岡市累積報告確診病例573例,死亡12例,成為湖北省內疫情嚴重程度僅次於武漢的城市,比確診病例全國排名第二的浙江全省還要多出36例。

很多對“黃岡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存疑的原因,是因為黃岡相比武漢要匱乏得多的醫療資源。

記者檢索發現,黃岡市只有一家三甲醫院。目前,黃岡確定了13家定點醫院和29個發熱門診,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其中,市區有三家定點醫院,包括黃岡市傳染病醫院、黃岡市惠民醫院以及黃州區龍王山老年公寓。

然而,這三家定點醫院條件都極其有限。比如,黃岡市惠民醫院是一家很小的社區醫院,成為定點醫院後,臨時改造出一個隔離區,增加床位,目前共有3層樓,100多張床位。醫護人員團隊也是臨時從市中醫院以及一些縣級醫院的呼吸科、ICU抽調組建。

然而,即使是這樣條件有限的醫院,疑似及發熱病例依然“一床難求”。劉毅說,湖南醫療隊抵達黃岡的第三天,被安排到這些定點醫院進行救助工作,醫護人員面臨的最大困難,除了人力、物資的缺乏,還有病患及家屬的情緒。

“有些病人收治進來了,而被他們感染的親人、朋友卻因種種原因未被收治,因此,他們低落、自責情緒比較嚴重,我們醫護人員要對他們進行安撫。”劉毅說。

【2】“來到這裡的,10%是危重症患者”

1月25日,黃岡市多家醫院同時求助,希望社會各界馳援快速檢測試劑盒、體溫槍、N95口罩、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

多日過去,物資告急的狀況好轉了嗎?

28日進入醫療中心後,作為醫療隊隊長,劉毅每天需要打很多個電話與毛偉明溝通物資情況。其他醫療隊情況類似。

劉毅說:“現在物資依然緊缺。但是30日晚,也就是新聞出來後,醫療中心的日常管理、物資的調配等漸漸步入正軌,目前這裡也在一個進一步的完善過程中。”劉毅說。

現在,醫護人員基本全員上崗,白班、夜班兩班倒,防護服一般穿四到五個小時就要換。“值班的醫護人員通常是在滿足最基本醫療人員配比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分組進入汙染區。每天、每個組分配多少物資都有嚴格的規定,醫護人員的使用也都非常節約。”

黃岡市於1月24日,也就是封城十餘小時後臨時決定,緊急啟用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該中心是黃岡市中心醫院的新院區,之前主體工程、室內外裝飾裝修大部分完成,原計劃今年5月整體搬遷使用。被徵用後,用三天時間整飭了15000餘平方米院房,共有1000多張床位。

“來到這裡的病人,全部是確診病例和危重症患者,後者大約佔到10%。也就是說,50個病人當中,有5個正在生死邊緣徘徊。”劉毅說。

目前,醫療中心開放了三層樓,湖南醫療隊負責第五層,山東醫療隊負責第四層。31日下午,醫院第六層開放,湖南懷化和邵陽的醫療隊開始工作。第五層的123個床位,30日下午收治了40多個病人,31日下午達到65個,現在第六層也開始工作,預計收治病患人數超過100人。醫院的總床位有1000張,這幾天會陸續開放。

“我們現在很忙。”31日下午,醫療中心目前的日常工作負責人、黃岡市中心醫院院長毛偉明接通電話後,語速飛快地說。

他建了一個醫院的工作群,除了他,還包括各個醫療隊的隊長和隊員。這個群每天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毛偉明在群內發佈信息,大部分涉及物資及人力的調配。

“人力、物資都還是缺乏,調配也面臨挑戰,醫療隊沒有,就會問我催要。人力方面,我們還是需要大量醫護人員,甚至連搬運工人的僱用都存在困難,特別是黃岡市今天為控制疫情實施交通管制,讓我們的工作難上加難。”毛偉明說。

他說,由於醫療中心是臨時徵用,一開始存在改造難度,很多工作緊張倉促。醫療中心原本是一家綜合性醫院,計劃於今年5月份啟用,現在要改成傳染病醫院,基礎設施方面,比如,病房、醫療設備等都需要改造,傳染病病房要求,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出入通道應有明晰的劃分,並設有汙染區和緩衝區的劃分,確保切斷感染源,這些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原本是沒有的,都需要臨時改造。

【3】黃岡只有市疾控中心和中心醫院擁有試劑盒

疑似病例的確診工作是另一項艱鉅的任務。目前,黃岡市疑似病例已超過1000例,然而在督察組的檢查過程中,無論是市疾控中心的負責人,還是市衛健委的負責人,都無法給出核酸檢測能力的明確數據。在督查組給出的意見中,其中關鍵的一條是,抓緊完善檢測方案,優化檢測流程,加快檢測速度。

黃岡某鄉鎮醫院護士長李梅(化名)透露,醫院對就診病人進行體溫排查,之後通過抽血、咽拭子以及胸部CT複查,懷疑是疑似對象的,就收治進來,一人一間,避免交叉感染。如果觀察的三日內持續發燒,再請區級人民醫院會診,若被認為是疑似病例,再送區級人民醫院進行下一步的確診。“最多的時候,我們醫院住過十多個懷疑病例。”

從疑似到確診,試劑盒是關鍵。目前,黃岡市只有市疾控中心和唯一的三甲醫院市中心醫院擁有試劑盒,可以進行確診流程的確認。

針對相關問題,記者聯繫黃岡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電話,電話一直處於忙音或無人接聽狀態。

瀟湘晨報記者王歡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瀟湘晨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