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后勤部长张万,为何用20箱手榴弹和李云龙换日军指挥刀?

用户4474642174


在红军到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整个人民军队发展过程中,所有武器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手榴弹。一是杀伤面积大,二是制作工艺简单,自己的土兵工厂就能造,所以供应要比子弹、炮弹这些都充足。手榴弹唯一的缺陷是只能依靠人力抛掷,能扔多远全靠个人技巧和力气大小,所以射程不够远。但在实际战斗中,因为子弹和炮弹长期供应不足,所以红军和八路军一直强调将敌人放近了再打。

即使如此,八路军因为受制于物资紧缺,手榴弹供应也是比较紧张的。李云龙在战前去找后勤部长张万和,想要四十箱手榴弹。被张万和一口拒绝,这也不难理解。就像张万和说的那样,如果每个团长都去找张万和,一开口就是五十箱,张万和这个后勤部长就没法干了。因为按照正常程序,每个部队的武器装备需要开列一个清单,向上级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凭批条去后勤部领取。

比如李云龙的独立团需要多少手榴弹、子弹和炮弹、枪支,这不是他一张口就能要来的,必须要先由团里向上级也就是旅部申请,旅部再向师部申请,师部综合考虑后勤供应能力和作战需要之后,再在各个部队之间进行统一分配。所以,并不是随便谁都能像李云龙一样,直接跑去后勤部找部长,一开口就是把你们的手榴弹给我来五十箱,连什么手续都没有,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哪怕是真的像李云龙说的,他要是有老婆,就拿老婆来换五十箱手榴弹,也一样不行。

在这个意义上,李云龙去找张万和要手榴弹,这本身就是去走后门儿的事,否则也用不着他这个团长亲自出马,让参谋长张大彪或者副团长邢志国去就可以了。之所以要他亲自去死皮赖脸的软磨硬泡,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违反常规的事,没有上级的命令,后勤部长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他,他必须要靠非正常手段才能拿到。这和他从被服厂去独立团上任的时候顺带带走了两百套新军装一样,都是违反相关规定的。

但老李向来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次当然也一样。虽然他没有任何上级批条和手续,但还是秉承一贯制占便宜不吃亏的作风,一上来就先开了个高价,让张万和给他四十箱手榴弹。张万和作为后勤部长,显然应付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是老江湖了,心里有数,知道应该怎么应付。所以先是拒绝了这个要求,然后奚落老李说,你不是以前一直看不起我们边区造,嫌边区造不如鬼子的地瓜手雷吗,怎么又厚着脸皮来要了?

老李看来硬的不行,只好开始拉关系,攀老乡,你张万和当了后勤部长,现在都不是咱大别山人了?言下之意当然是,咱们是老乡,你就给我通融一下。张万和考虑了一下说,五十箱没有,最多二十箱,爱要不要,再多就没有了。这当然正中老李下怀,二十箱已经不算少了,四十箱本来就是他先开的价而已,并不是真打算就能带走这么多,现在能拿到二十箱,已经要感谢张部长的大恩大德了。所以,老李虽然嘴上并不满意,但其实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这时候,张部长就提出了他的要求,你给我弄一把日本指挥刀。本来李云龙来要手榴弹就是违反规定的,他可以给,也可以不给,现在既然给了,那当然也要老李给他点东西,不然张部长就亏本了。老李马上满口答应,这个要求不难办,将官刀不好弄,佐官刀还是搞得到的,然后就心满意足的带着二十箱手榴弹回独立团去了。在李家坡之战中,就是这二十箱手榴弹,把七七二团苦战许久也未拿下的日军一举全歼了。

其实只要看过《亮剑》的人就会发现,整个剧中的八路军各级干部,其实都是和李云龙一样的,都像张万和说的一样,不像正规军,倒像是商人,光想着占便宜,一点不肯吃亏,哪怕是有时候违反纪律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背后就是共军从红军时代开始,就处在被敌人包围的状态之下,武器装备低劣,物资极端紧缺,所以每个干部要想把部队带好,都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夺占好处少吃亏,否则自己的部队就没法带了,战斗力也上不去。


萧武


张万和!原著开篇就是李云龙敲诈后勤部长张万和这一段,所以你话说反了,不是张万和用二十箱手榴弹和李云龙换日本指挥刀,是李云龙非要问张万和要五十箱手榴弹,话说的可难听,张万和实在没办法,给杀价杀到二十箱,然后又提出李云龙得给他缴一把日本指挥刀,还他这人情。这情节呢,是反应我们是一个人情社会,哪怕在我党我军最初的艰苦岁月里,也没能彻底泯灭这一点。


我军当时装备情况有多紧张,我们都知道,按理说张万和一个后勤部长,肯定没权力这么干,但张万和为什么是后勤部长?说明他当这个部长,成绩让首长满意,后勤物资调配工作做的大家都认可!产量上跟首长哭哭穷,增长百分之二十说只长百分之十五,跟各部队领料的哭哭穷,能扣的尽量扣一点,能拖的尽量拖一拖,给自己留下一个冗余量,来应付紧急时刻,这点权力他有,这跟李云龙他们在一线打仗一样,不也得想方设法给自己留一支预备队,以便应付异常情况,或投入战场关键点吗?李云龙跟张万和是大别山老乡,当然知道他老底,装备物资争夺是他一贯的强项,会哭会闹的孩子才有奶吃!

张万和呢?当然也知道这个老乡的老底,能打!会打!二十箱手榴弹落他手里不糟践,但再问他要把日本鬼子军官的指挥刀,不是更把稳吗?跟上级首长也能交代啊:您看,您又不是不知道李云龙多能闹?我有什么办法?只好多给他二十箱手榴弹,可是给的值啊,这不,他的部队不是用这二十箱手榴弹打了个大胜仗么,您看,连连打死的鬼子军官指挥刀都给我送来了!要是别的部队来闹,也是这句话啊:我凭啥多给李云龙二十箱手榴弹?来来来,你看,我给他,他能给缴把日本佐官刀回来,给你,最多缴把尉官的吧?你小子,先别跟我这闹,好好学人打仗去!


李三万的三万里


后勤部长张万,《亮剑》没有这个人物啊,八路军蹲点兵工厂的后勤部长叫张万和。

从剧情分析,李云龙去要手榴弹应该过了物资分发的时候,是额外要的。为什么。

独立团刚刚打了败仗,被山本一木的特战队击败,阵亡200(看驻山西的日军第一军司令汇报给华北派遣军多田骏中将的话中,双方战损0-200),一个营剩下的人加上营部的只剩一个加强连了。团长孔捷被撸,李云龙被旅长骂了,才从被服厂厂长的位置过来当这团长(贱骨头啊)!

打仗就有战损,必须补充弹药,因此李云龙要手榴弹是有充分理由的,张万和应该给。所以李云龙不必用佐官刀换手榴弹的,李云龙只是想多要才被张万和要求用佐官刀换。

为什么不要其他的?其实山本大佐的手下的兵怎么看得上膛线磨平的“汉阳造”,就是普通日军也看不上,特种兵更是眼高于顶。

就剩一个连,李云龙要的战损就是五十箱手榴弹,就是漫天要钱,落地还价,而坐下来声称不给不走,要张万和管饭,耍赖!

言语中还挤兑他,说他不是大别山人,是从山西逃荒过来的,就是抠,手榴弹留着能下崽子吗?

张万和非常可怜李云龙要带被老总骂“发面团”的独立团,又是老战友,一向“抠”的张部长“大方”地给了他二十箱,条件是一把佐官刀。李云龙还想用“日本娘们”再换十箱,应该是开玩笑,不能当真。

小编认为,张万和的佐官刀应该是用来和国军换物资的,这东西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巨大的战功,有价无市。

张万和要是私吞,呵呵,那个年代被抄出来的话,你懂的!


南雷霆峰


这说法肯定是错的,在当时的八路军内部啥物资都缺,每一笔物资调拨去向都白字黑字清晰记录在案。不可能出现假公济私让个后勤部长私人拿来换东西,他之所以给李云龙调拨手榴弹那是因为李云龙的独立团本身就是八路军的在编武装力量,后勤部给李云龙发武器发手榴弹那是份内之事。差别只是可能有来催他就会想起来尽早调拨,要是没怎么催可能就认为你需要的没那么急会往后放。这就是早调拨跟晚调拨的区别而已,比如亮剑里所说的李云龙前后已经跑了七八次了,这也说明后勤部确实是没货,张万并没有假公济私私卡李云龙物资的事。

李云龙找张万除了交流公事更多是以私人名义拜访张万,两个人是大别山的老乡,还是当年一起出来当兵的,两人交情深厚。从某种意义上看李云龙并没有越矩的成分在里头。

其次,李云龙来找他除了跟他拉呱以外更多是为了蹭他一口饭蹭他一顿酒,由此可见张万开口向李云龙讨要日军佐官刀不过是讨回酒钱饭钱而已。


优己


首先提一下,《亮剑》电视剧里面的后勤部长叫做张万和,而不是张万。当时李云龙还刚刚从被服厂带着新被装走马上任独立团团长,看到全团装备非常简陋,于是就去找了同为大别山老乡,四方面军战友的后勤部长张万和。李云龙在剧中的形象一直是以耍赖出彩,当时也不例外,一见面就狮子大开口,要张万和给50箱边区造手榴弹。这是不走记录的补给,作为一名合格的后勤部长,张万和第一反应当然是连连摆手:“这不可能!”

这个时候李云龙的无赖本性又上来了,直接奸商本性和无赖本性全盘暴露,给张万和来了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今天手榴弹不给事情没完。看到李云龙这么一副样子,张万和也没办法,只好和李云龙讨价还价起来,最终50箱手榴弹被砍成20箱。然后张万和给李云龙手榴弹的条件是,李云龙前面要是缴获了鬼子军刀,必须给他一把,作为他给李云龙手榴弹的回报。



后勤部长为何要顶着犯纪律的危险,用20箱手榴弹换一把鬼子军刀呢?要知道,当时八路军的斗争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物资非常匮乏,所有的物资调配都要白纸黑字,一清一楚,容不得半点马虎。20箱手榴弹可有整整几百颗,就这样不走账面上给了独立团,虽然张万和有一定的调配权力,但也有一定的风险。那他为什么不拒绝呢?

从心理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和李云龙有交情,了解李云龙这个人。他知道李云龙被坂田联队包围,从正面突出重围,还击毙坂田联队长的事情,深知这位同乡是一把打鬼子的好手。李云龙当时刚刚接手一盘散沙的独立团,手里实在是没有趁手的家伙式打鬼子,再加上李云龙已经到了兵工厂耍无赖要装备。一来二去,就做了个人情给李云龙,将手榴弹给了一些给他,让他好好打鬼子。但是犯纪律的口子可不能开,所以他就想了个办法堵住其他人学李云龙,那就是要一把鬼子军刀。

当时的背景下,侵华日军风头正盛,正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时候,八路军对日本鬼子的斗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虽然说是主力团,但是也难取得胜利,所以缴获鬼子军刀其实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只不过剧中李云龙主角光环加身,先炸死坂田,又炸死冈琦,再伏击日本军官华北观摩团,死在他手上的日本军官,少说都可以组成一个满编营。所以一把鬼子军刀对李云龙来说压根不在话下,但这对当时的其他团来说就不一样了。偶尔缴获一把也要上交充公,根本没有多余的军刀去找张万和换手榴弹,于是手榴弹给了,军刀有了,犯纪律的口子也堵住了。

另外一方面原因更好理解,那就是做后勤工作的张万和非常羡慕一线部队,对战利品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鬼子军刀这东西,在亮剑中可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玩意儿,上到旅长陈庚,下到士兵都想弄一把收着。为什么呢?因为这玩意儿象征着鬼子身份啊,你能从鬼子手里弄来说明你至少消灭了这个军官的所有部队,代表着战功啊。张万和不是带兵打仗的干部,没见过军刀,于是也想弄一把,好在军区开会的时候和其他后方干部吹吹牛:“拿这刀的鬼子,可是用我给的手榴弹炸死的!”


赤焰哒哒哒


李云龙与后勤部长张万和已经软磨硬泡了两个多小时,目的就是想多弄点边区造的手榴弹。说实话,李云龙看不上边区造的手榴弹,和日军的香瓜手雷一比差远了。但是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啊。

李云龙和后勤部长张万和是大别山老乡,看在是老乡和老熟人的份上,张万和多给了独立团十箱手榴弹。李云龙还不满足,“早听别人说后勤部长张万和其实不是大别山人,早先是从山西这边逃荒过去的,我还不信。这回可真信啦,是他娘的抠,这又不是金元宝,你存着想下崽咋的?



经过李云龙再次的软磨硬泡,张万和决定多给十箱手榴弹,前提是要拿日军的指挥刀来交换。张万和虽然也是军人,但主要是管后勤的,上前线的机会较少,对于日军指挥刀比较稀罕。对于李云龙来说,缴获日军的指挥刀比较多,他觉得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才比较高级。另外,张万和虽然是后勤部长,但是手榴弹也不能随意乱拨。有一把指挥刀,张万和也好和上级交代。说明这十箱手榴弹给得物有所值,缴获的指挥刀就是战利品。



历史军魂


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军的武装力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一个过程。

我军的武装力量是由多部分组成,有负责战斗的部队,有负责后勤的部队。而后勤部长张万和就是我军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一支后勤部队的军官,他放弃了在第一线的冲杀机会,而服务于其他人。

职责不同

李云龙口中的后勤部长张万和,是八路军某部的后勤部长。他主要负责我军的后勤工作,这可是一项重要工作。而后勤部门的工作就包含武器弹药的生产、分发。李云龙想多要点子弹装备什么的就要“讨好”咱们的张部长。

而且,张部长长期处于后方,没有和鬼子直接交手的机会,要想搞到一把鬼子的指挥刀,其难度可想而知。张部长向来知道李云龙的为人,知道这家伙来找自己就肯定不会空着手走。再加上自己也想搞一把指挥刀,所以就顺水推舟和李云龙做起了“交易”用手榴弹换取鬼子指挥刀。

归根结底张万和也是一名军人

在那个时代既然敢参加革命就说明他的心中也有一腔热血,张万和不能去第一线和鬼子交手,心中也是充满遗憾的。李云龙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听到张万和想搞一把日军指挥刀,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实际情况

对于老李来说,什么刀不刀的无所谓,他只想要枪、弹药、火炮这些能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一把指挥刀换20箱手榴弹是折本生意,但在李云龙看来这是占了大便宜的。


在他心里,20箱手榴弹可以炸死多少鬼子啊!可以使战士们减少多少冲锋啊!这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指挥刀,让他见鬼去吧!

总的来说,这都是老战友之间的小把戏,无伤大雅。


阿飞看电视


《亮剑》这部剧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后依然军人本色不改,真的很令人钦佩小编相信一定有人多人和小编一样喜爱这部电视剧,可是剧中有一情节大家一定很好奇,为啥后勤部长张万和要用20箱手榴弹,换一把日军指挥刀一把日军指挥刀换2箱手榴弹,这买卖可不划算啊,张万和是怎么想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别急,请听我给大家慢慢讲述

。剧中用一把日军指挥刀换20箱手榴弹的这一幕发生在李云龙刚刚担任独立团的团长后不久,他去找后勤部的张万和部长要50箱手榴弹,李云龙和张万和是老乡又是老战友。所以,两个人非常熟稔,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在,李云龙就对张万和加倍的“耍无赖”,一副“你不给我我就不走”的架势,而张万和知道李云龙这个人油盐不进,而且说到做到,为了防止他一直缠着自己不放,又加上独立团刚刚新败,需要补充弹药,最终张万和同意给李云龙20箱手榴弹,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20箱手榴弹需要用一把日本指挥刀来换。

李云龙听到这里十分高兴,不就是一把日军指挥刀吗,换20箱手榴弹,多划算,于是李云龙特别爽快的答应给张万和弄一把佐官刀。当时小编看到这里的时候就特别不能理解张万和觉得张万和亏惨了,20箱手榴弹有多少呢几乎接近一千颗啊,仅仅换一把日军指挥刀相信大家和小编想的一样,这张万和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可能在我们眼里一把指挥刀值不了几个钱,不就是一把刀吗,但是事实上指挥刀在日军军官眼中是重如生命的存在,除非自己战死了,否则指挥刀不可能被敌人缴获,是真正的“人在刀在”。


阿布影视


  《亮剑》应该是一部人人都看过的经典抗战剧,相信对剧中的剧情也是十分了解。在《亮剑》中有这样一幕,就是李云龙刚刚担任独立团的团长后不久,去找后勤部的张万和部长,一开口就是要50箱手榴弹。从这两个人的谈话中可以得知,他们的关系应该不错,都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而且还都是大别山人。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李云龙“耍无赖”的本性又上来了,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而张万和对李云龙也没有办法,知道这个人一向就多吃多占,加上独立团刚刚新败,需要补充弹药,同时又是老乡加战友的关系,所以最终张万和答应给李云龙20箱手榴弹,但是必须要用一把日军指挥刀来换。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后勤部长张万和要用20箱手榴弹,换一把日军指挥刀?他难道不亏吗?

  

  那20箱手榴弹有多少呢?因为是边区造的木柄手榴弹,所以体积大,每箱的容量有限,估计一箱大约在30至50颗左右范围内,也就是一共有600到1000颗左右。如此庞大的一批手榴弹,日军一把指挥刀才值几个钱,而且张万和还没有要求是要什么级别的日军指挥刀,也就是说将官刀、佐官刀,甚至是尉官刀都可以。将官刀太难弄到,尉官刀又有点寒酸,拿不出手,所以李云龙就答应给张万和弄一把佐官刀。

  

  就算是一把佐官刀,也值不了20箱手榴弹吧!这对李云龙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细数一下抗战时期,李云龙干掉的日军少佐以上军官,都可以组成一个营了,其中伏击日军华北观摩团一战,就有上百人规模。在李云龙眼里,也许一把日军佐官级指挥刀根本就不值20箱手榴弹。但是这在后勤部长张万和的眼里就不同了,因为他一直待在后方,接触不了硝烟,别说日军指挥刀,说不定连一个鬼子都没见过,自然他就对鬼子身上的装备感兴趣了。

  

  八路军平时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了不少,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刺刀、歪把子、甚至是九二式重机枪都有,这也许张万和早就见过了。但是日军指挥刀不同,指挥刀在日军军官眼中重如生命,除非自己战死了,否则指挥刀不可能被敌人缴获,说不定就算战死了,指挥刀也会被身边的日军带走。所以这种东西,还是挺稀罕的,自然张万和就会喜欢了,在他眼里,能值20箱手榴弹也就不足为奇了


kitty影视


李云龙,先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团长,后担任独立团团长,属于386旅自行扩编的单位,尽管是没有番号的部队,在国民政府军政部没有编制,但打仗却绝不含糊,战斗力不比386旅有番号的团差。

所以作为一团之长,李云龙和军区后勤部长张万,两人算是老相识了,都是大别山出来的老乡,平常去领军火什么的,应该都是相当熟悉的。

剧中李云龙违抗上级军令,率新一团不从日军战线薄弱处突围,却硬是从苍云岭正面突围成功,顺便还一炮干掉了日军联队长坂田大佐。


尽管李云龙率部顺利突围,但由于违抗军令,被上级撤了新1团团长职务,被贬到军区被服厂当厂长,碰到了军区后勤部长张万。

在被服长干了没多久,上级又调李云龙到独立团接替孔捷的团长职务,在杨村遭遇战中,孔捷指挥失误,独立团被日军山本一木大佐的特种队打懵了吃了败仗。

由于独立团缺少弹药,李云龙向张万讨要50箱手榴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张万答应给李云龙20箱手榴弹,但前提是李云龙得给他弄把日军的指挥刀来,李云龙竟然满口答应下来。

李云龙的部队,经常和日军作战,知道指挥刀的份量,同时也知道有把握弄把尉官,或佐官的指挥刀。

李家坡之战,程瞎子的团久攻不下,旅长让李云龙的独立团上,李云龙采取土工作业的战法,掘地开到投掷手榴弹的距离,在3600颗手榴弹爆炸后,全团机枪手开道,连马夫和炊事员都上了,冲上阵地和鬼子开展白刃格斗,最终全歼鬼子山崎大队,缴获了一把日军佐官指挥刀。

李云龙亲率一营去搞点副业时,竟然钓到了一条大鱼,全歼了日军华北方面军下属第21旅团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领衔的一百多个鬼子军官组成的观摩团,搞到了1把日军将级指挥刀。

张万,是剧中军区后勤部长,是后勤系统的干部,平常不参与战斗,说不定没和鬼子在战场上碰过面,在他眼里日军的指挥刀一定非常稀罕,也一定很有价值,日军本身就很难打,更何况是搞到日军的指挥刀。

日军指挥刀,人在刀在,人死才搞到军刀,能打死日军指挥官不容易,搞到指挥刀,那更不容易了。


所以李云龙为了20箱手榴弹,能答应张万搞到日军的指挥刀,说明李云龙确实是个人物,是块打仗的料。

李云龙,从军区后勤部长那里搞到了20箱手榴弹,答应张万的要求,应该算是完成了,全歼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一百余名军官组织的观摩团,一下子就搞到了上百余把日军尉官、佐官、将官等级不同的指挥刀。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