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北元、阿魯臺、無良哈是什麼關係,有什麼聯繫?

蔡蔡的偶像是李太白


北元包括韃靼部和兀良哈部,而阿魯臺是韃靼部的實權派,兀良哈部投降明朝後跟隨燕王朱棣參加了“靖難之役“,最後演變成“兀良哈三衛”。

(一)北元分裂為韃靼、兀良哈、瓦剌

明朝建立後對逃回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權不停的進行軍事打擊。特別是明太祖時期的捕魚兒海一戰,將北元皇室的最後一點家底毀掉。自此以後蒙古各部實力派崛起,北元皇室逐漸淪為傀儡。

明建文四年之時,蒙古貴族鬼力赤謀君篡位。自此,蒙元帝國分裂為韃靼、瓦剌與兀良哈三部。

其中韃靼部可汗為北元皇室,但實際權利掌握在太師阿魯臺手裡。

瓦剌部也立了一個北元皇室的人為可汗,但實際權利掌握在太師羅斯·脫歡手裡,脫歡的兒子就是“土木堡之變中俘虜明英宗的也先。兀良哈部更進一步直接投降了明朝。

(二)兀良哈投降明朝參加“靖難之役”

明洪武二十二年,北元丞相太尉那哈出(木華黎後裔)統率二十萬大軍投降明朝。朵顏高地的兀良哈人也歸屬於明朝管轄。

明廷在朵顏山一帶設立了以兀良哈部為主的朵顏衛,以往流部為主的泰寧衛和以烏者部為主的福餘衛。三衛統稱為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最初為明太祖十七子寧王管轄,建文帝削藩時燕王朱棣奪取了寧王的兵權,兀良哈三衛也派兵參加了燕王朱棣的軍隊。

燕王朱棣登基為永樂帝后,兀良哈三衛逐漸接管原寧王屬地,並且和韃靼部暗中往來。明成祖征伐韃靼部時,就發現有兀良哈三衛的軍隊幫助韃靼部。

兀良哈三衛屢次嚮明朝提出接管大寧衛,明成祖死後,明朝依舊保有大寧城,但認可兀良哈人在邊界北二百里外自由遊牧。

(三)朱棣五徵蒙古,打垮了韃靼部確便宜了瓦剌部

明成祖繼位後幾次親自領兵北伐蒙古,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追擊、擊潰了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臺兩部。

瓦剌嚮明朝內附稱臣。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別被明朝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

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韃靼部太師阿魯臺及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襲擊,兵敗後避居母納山(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拉山),其後又受到瓦剌部首領脫歡攻擊,戰敗被殺。

明英宗正統初年瓦剌部首領脫歡又殺賢義、安樂兩王,統一蒙古帝國。他立元皇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丞相。正統四年(1439)脫歡死,子也先嗣,稱太師淮王。至此,瓦剌勢力極盛,在“土木堡之變”中擊敗明朝二十萬大軍,俘虜了明英宗。

結語:經過元朝一百年的發展,蒙古高原人口暴增,單憑遊牧經濟已經供養不起這麼多人口。失去了中原漢地的北元分裂是必然的,明朝對北元皇族的追殺,導致北元直轄韃靼部的實力衰弱,為瓦剌部崛起統一蒙古高原提供了契機。


來自邊境之光


我們首先從明太祖朱元璋所統帥的明軍攻陷元大都開始說起。公元1368年,明朝大軍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國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帶著元朝廷撤退到嶺北行省(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治所在和林),從此蒙古退出中原,結束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元朝滅亡。元惠宗回到草原後繼續做起了蒙古大汗,歷史上稱之為“北元”

公元1369年,明朝大將常遇春、李文忠率領明軍攻佔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元惠宗向北逃到應昌府(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騰旗達裡諾爾西南的達爾罕蘇木)。公元1370年四月,元順帝病逝於應昌府,同年五月,明朝大將李文忠率軍攻克應昌府,太子愛猷識理答臘逃向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在和林即皇帝位,稱必力克圖汗,年號宣光,以1371年為宣光元年。愛猷識理答臘在位期間擊退明軍北犯,力圖中興蒙古,但卻始終無法攻入中原,與大明朝形成短期的南北對峙的局面,此時的北元政權控制著嶺北行省及甘肅、遼陽行省大部分,東部至高麗,西接中亞,南面還有云南,是元朝廷北遷後最興盛的時期。

1378年四月,愛猷識理答臘去世,他的弟弟益王脫古思帖木兒(一說為其子)繼位,年號天元。脫古思帖木兒在位期間,明朝大軍對北元政權控制的地區採取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行動,使得遼陽行省、雲南及西北大部分地區盡數被明軍攻陷,高麗(今朝鮮,一直與元友好)也被明軍征服。公元1388年,脫古思帖木兒被被明朝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徹底擊敗並逃走,在逃跑途中被瓦剌支持的也速迭兒(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後裔)殺害。自此, “北元”政權也不復存在,忽必烈家族統轄的大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中央汗國的地位,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脫離它而獨立,蒙古高原大汗更換頻繁,蒙古高原群雄逐鹿的亂世開始了。

脫古思帖木兒去世後,恩克卓裡克圖繼汗位,他停用大元國號改稱蒙古。歷史界有一種說法,恩克卓裡克圖就是也速迭兒,他殺死脫古思帖木兒後自稱大汗,這種說法被大多數人所認可。歷史界還有一種說法,恩克卓裡克圖是脫古思帖木兒的兒子。暫時不管這兩種說法,總之,恩克卓裡克圖是蒙古脫古思帖木兒去世後即位的大汗,也是大元國號停用後蒙古第一位可汗。也速迭兒是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後裔,在蒙古貴族中,他本身並沒有太強的實力,之所以能夠殺死脫古思帖木兒,主要原因是有瓦剌的大力支持。瓦剌是古代西部蒙古民族,最早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以狩獵為生,13世紀初歸附成吉思汗,與成吉思汗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權勢顯赫,一直享有特殊地位。自元朝末期至明朝初年,全國各地戰爭頻繁爆發,在這段期間裡,瓦剌因為偏居西方而免遭戰亂,得以休養生息。脫古思帖木兒被也速迭兒殺死後,群雄逐鹿的亂世開始,瓦剌仗著強大實力,積極參予蒙古各派系紛爭。

在這裡有必要再介紹一下蒙古兀良哈三衛(也稱“朵顏三衛”)。14世紀中葉蒙古東部(即大興安嶺以東)生活著不少的蒙古部落。元惠宗帶著元朝廷從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後,這一地區的蒙古各部落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組織軍隊抵禦明軍進攻。同時在這一地區,元朝將軍納哈出(木華黎後裔)統率著二十萬蒙古軍隊抵禦明朝大軍,成為上述蒙古各部的防禦屏障。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大將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等率領二十萬大軍繞道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包圍了納哈出軍隊,納哈出被迫投降,上述蒙古各部失去防禦屏障。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脫古思帖木兒被明朝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徹底擊敗,在逃跑途中被瓦剌支持的也速迭兒殺害。自此, “北元”政權不復存在,忽必烈家族統轄的大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中央汗國的地位,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脫離它而獨立。這使得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各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只能歸附大明王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朝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衛所制是明朝的軍事制度)。

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的。後來,明朝廷也把朵顏衛稱為兀良哈衛。當初,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餘衛,朵顏衛在後。後來,朵顏衛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衛之首。因此,明朝往往把三衛籠而統之地稱作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把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的駐地統稱為“兀良哈地區”。但是,兀良哈三衛在初建衛所的第二年就反叛明王朝,並受到明軍征討。兀良哈三衛與明朝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始於永樂朝(朱棣在位期間)。

明朝建立後,對成吉思汗嫡系後裔政權以及其實際控制的蒙古高原東部草原各部落統稱為韃靼,他們自稱蒙古,與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對立,除此之外還有生活在大興安嶺的蒙古兀良哈三衛(有時依附韃靼,有時歸順明朝,基本算獨立個體),以上三部基本涵蓋了了蒙古高原各方勢力。而熱播劇《大明風華》裡經常提到的阿魯臺部實際上指的是阿蘇特部,阿蘇特部是蒙古化的伊朗人,起源於高加索西部的亞速海,因蒙古西征而進入四川和蒙古高原,元朝時期就有幾個完全由他們組成的軍團,他們是成吉思汗嫡系後裔政權實際控制的部落,屬於韃靼部。








讀史如品茶


【韃靼】韃靼為古族名。突厥統治時期,漠北以蒙古語族室韋諸部中的塔塔兒部先為突厥人所知,遂以其名統稱諸部。初附屬突厥,突厥衰亡後,韃靼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逐漸西遷至今蒙古國、貝加爾湖地區及內蒙古西部。因其強大及與周圍突厥部族聯合若干非蒙古語遊牧部落往往自稱或被稱為韃靼。宋遼金時期,除韃靼(塔塔兒)本部之外,又習稱漠北蒙古部為黑韃靼、漠南汪古部為白韃靼或熟韃靼、森林狩獵部落為生韃靼,韃靼遂成為蒙古高原諸部的通稱。十三世紀初,塔塔兒為蒙古所滅,但西方通常仍將蒙古稱為韃靼。1402年,北元鬼力赤殺害可汗坤帖木兒,廢除元朝國號,恢復部落原名號韃靼。故明代又將東蒙古成吉思汗後裔各部稱為韃靼。

【北元】1368年閏七月,明北伐軍迫近元大都(今北京市),元順帝棄離京師北奔上京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仍稱元朝。史稱元皇室結束對全國範圍內的統治、北徙大漠所維繫的政權為北元(1368—1402)。

北元難攖明軍兵鋒,1369年由上京開平府敗走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來諾爾以西)。翌年,元順帝駕崩,太子嗣位,是為元昭宗;明軍克應昌,元昭宗北走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北元五傳至坤帖木兒,1402年,坤帖木兒被部將鬼力赤殺害。鬼力赤自立為可汗,廢除國號、帝號,恢復原部落名號而稱“韃靼”,北元滅亡。

【阿魯臺】阿魯臺為明代蒙古阿速部領主,北元政權知院。1408年,阿魯臺殺非元皇室後裔鬼力赤,擁立能元帝裔本雅失裡為可汗,自稱太師。1409年,明軍北伐,阿魯臺大破並全殲十萬明軍於臚胊河(今蒙古國克魯倫河)。1410年,明成祖率領五十萬大軍親征韃靼,大破之,本雅失裡兵潰西遁。阿魯臺不願隨可汗西走,君臣始各為部;明軍追擊阿魯臺,連戰大破之。當年冬,阿魯臺遣使嚮明貢馬言和。

1412年,瓦剌部順寧王馬哈木殺本雅失裡,立答裡巴為可汗。阿魯臺遣使赴明京師,請求明朝出兵擊瓦剌為故主復仇,受封為和寧王。1414年,明成祖親率大軍五十萬西擊瓦剌馬哈木,大破之。1417年,馬哈木去世,子脫歡嗣位。後因韃靼貢使劫掠行旅被明廷責備,阿魯臺復叛,兵犯興和(今河北張北縣)。1422—1424年,明成祖三次親征阿魯臺,他均聞訊而遠遁。1428年,阿魯臺為瓦剌所敗,乃率部東走兀良哈,駐牧遼塞。1434年,阿魯臺徙居母納山(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瓦剌脫歡襲殺阿魯臺,並其部眾。

【兀良哈】兀良哈為蒙古部落,初分佈在斡難河、不兒罕山(今肯特山)至巴爾忽真隘(今貝加爾湖東)一帶,後歸屬蒙古,參加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的戰爭,族人者勒蔑、察兀兒罕、速不臺成為蒙古開國名將。速不臺之子兀良哈臺曾隨軍西征至東歐,並與忽必烈南滅大理、南宋。

蒙元時期,兀良哈發生分化,部分“森林兀良哈”人西遷加入斡亦剌(衛拉特),大部分留在不兒罕山一帶,擔負守衛成吉思汗禁地(葬地)的神聖職責,明中期成為達延汗的左翼兀良哈萬戶。另一支於元中葉以後,在者勒蔑後人率領下,跟隨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溫之子額勒只帶入居東部封地朵顏山(大興安嶺南麓)一帶,元設“朵因溫都兒兀良哈千戶所”治之,其中混合有東遷至肇州的吉利吉思、烏思、撼合納部眾。明代,成為朵顏衛主要部眾,並以朵顏山為衛名,但仍自稱兀良哈。明太祖為削弱北元勢力,乃“分其部落”,於1389年在其地分置朵顏、泰寧、福餘三衛為羈縻衛,分任首領統領之。朵顏、泰寧、福餘合稱兀良哈三衛,並出兵幫助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活躍於明朝和蒙古的歷史舞臺而為世人所知。

由上述而可知,韃靼本為蒙古部落原名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統稱蒙古;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始稱元朝;1368年,元皇室北徙大漠,其政權史稱北元;1402年,北元部將鬼力赤殺害可汗坤帖木兒,自立為可汗,廢元國號,恢復部落原名號韃靼。阿魯臺為北元大臣,殺非元帝裔可汗鬼力赤,立元裔本雅失裡為韃靼可汗;後被明軍擊破,君臣分手,阿魯臺率部東走兀良哈,活動於東部,後為瓦剌襲殺。兀良哈為蒙古部族重要組成部分,與韃靼、元朝、北元關係密切;但北元及其改號後的韃靼為成吉思汗皇室後裔,屬黃金家族;而兀良哈儘管屬於蒙古族的功勳部落,仍屬從屬部落。阿魯臺為蒙古阿速部領主,北元大臣,韃靼權臣,是東部蒙古的領導者。


風光藝境


韃靼一般指成吉思汗的直系後代建立的政權或者部落。

北元是指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逃出北京後,在大漠繼續延續統治幾十年時間的殘留政權,歷史上一般以藍玉率領明軍在捕魚兒海一役大破北元皇室主力和捉住北元皇族標誌北元結束。

阿魯臺是韃靼部其中一段時期的首領,像中原王朝的皇帝一樣。

兀良哈一般指蒙古高原東部附近的三個部落,先後臣服於北元和明朝。

至於聯繫,我可以補充說明的是北元滅亡後,主體主要分裂為韃靼部和瓦剌部,當時兀良哈地區的蒙古部落已經臣服於明朝,後來稱為朵顏三衛。這個朵顏三衛在靖難之役和明朝與韃靼部的戰爭中都是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