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是谁?

史学达人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特别多,那我就说近代历史上的十大武将,正是他们给我们带来和平与自由、独立与民主,为我们建立了人民大家做主的新中国。



我们就着重讲一下:朱德、彭德怀、刘伯承

朱德

身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的他,一生经历辛革命中的云南起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出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经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开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大业的时期。在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朱德指挥的小型战役不下于千场,大型战役不下于百场。比如:朱德与毛泽东联合指挥的三次大规模“围剿”、朱德与周恩来指挥的第四次“围剿”、朱德与彭德怀部署平行关战役,后又配合忻口会战、朱德与彭德怀,左权联名部署“百团大战”、自己亲自这个筹划指挥的石家庄战役。

朱德元帅的一生是关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辉”

彭德怀

彭德怀也是十大元帅之一,参与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提出建议是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具体途径,推动了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日本侵略时期,和朱德联名组织了100个团,带领中国八路军,驰骋在疆场之上。百团大战彭德怀带领八路军,共计歼灭日伪4万余人,八陆军在他的带领下,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彭德怀为党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战功,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




刘伯承

刘伯承也是十大元帅之一,他辛亥革命时期就参与了军事作战,他还参与了土地革命、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护国事业。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决维护毛泽东主张。会后他协助毛泽东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等战役。使部队逃出了敌军的包围,后面反逃为攻,抢占皎平渡,使全军渡过天险金沙江。

他指挥的一场战役,本是兵家的大忌,却被他打出了经典。三天之内在同一地方两次设置伏击,全歼日军的战法,后来被称“重叠待伏法”。此战役被称为“战史上的奇迹”,因为对于兵家来说,没有敢在短时间内,在同一地方设置多次伏击。

刘伯承是当之无愧的名将,他戎马一生,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某。他的四渡赤水,更是光辉的战例。


盲客


中国历史上战将如云,名将辈出,若要排名前十名,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千万种答案,各执一词,都有理由。借这个题目,介绍一下共和国大将张云逸的简要事迹。

在1955年我军授予十大大将中,张云逸是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也是毛主席特批唯一享受元帅工资待遇的大将。

张云逸,原名运镒,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早年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保护过孙中山。历经北伐战争,骁勇善战,是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

1929年12月,他与邓小平等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并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开辟了左、右江红色根据地。

抗日战争中,1938年1月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副军长,领导新四军在皖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抵制打击了国民党的磨擦,壮大了新四军队伍。

解放战争中,他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军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坚持寸士必争,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他负责后方保障工作,坚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保障前线,集中财力、物力,动员上百万民工用小推车将数亿斤粮食和大量作战物资运往前线,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1949年9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毛泽东称其“老成持重,威望颇高”。

1974年11月19日,张云逸大将病逝于北京。





zj史海拾贝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列写如次。“将”与“帅”是有区别的,本文只叙述近现代十将,共同分享!

📒叶挺: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因攻打贺胜桥、汀泗桥闻名,为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参与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图片①)

📔陈赓:开国大将。北伐名将,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八路军129师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陈謝兵团司令员(謝富志)。挺进广西,解放云南。志愿军副司令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办人(院长)。(图片②)

📒杨成武:开国上将。参加了反围剿战争,长征先锋团政委,指挥了抢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打腊子口等战斗。抗战时期为军分区司令员,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华北兵团司令员,首都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图片③)

📔杨得志:参加了反围剿战争,长征先锋团团长,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战斗。率团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华北二兵团司令员(杨罗耿兵团)。志愿军副司令员。指挥了对越反击战。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邓华:开国上将。参加了反围剿和万里长征及平型关战役。十五兵团司令员,指挥解放了海南岛。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

📔韩先楚:开国上将。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武汉),40军军长,解放了海南岛。志愿军副司令员。福州、兰州军区司令员。

📒刘亚楼:开国上将(空军)。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亲自指挥了攻打天津的战斗。空军司令员。

📔李天佑:开国上将,红七军将领。攻打四平的指挥员。第四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既万岁军38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许世友:开国上将。红四方面军将领。传奇将军。胶东军区司令员,指挥了济南战役。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部队司令员,指挥了对越反击战。中央军委常委。

📔陈锡联:开国上将。红四方面军将领,指挥了“夜袭阳明堡”战斗。参加了淮海战役,指挥了“双堆集”战斗。任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部队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

📒正好十位,欢迎交流!





笑看东篱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猛将,猛将不同于将才,是指可以以一当十,勇猛无前,在战场上敢于打头阵,冲锋向前的人,他们也许不是最厉害的,但绝对是最猛的。下面小编罗列了一份名单,你怎么看?

十大武将排名第十,天纵神威杨再兴。

说起南宋抗金第一名将,定是非岳飞莫属了,而要论第一猛将,则恐怕要数岳飞手下的杨再兴了。在与金人的战争中,杨再兴常常单枪匹马率先杀入敌阵,虽然负伤几十处,却能在敌阵中来去自如。后来,杨再兴率领的三百骑兵于小商丘陷入金兀竹二十万大军的包围,但杨再兴却无所畏惧,他率这三百人在敌阵中杀来杀去,杀死敌人2000多,刺死万户长、千户长与百户长等大头目100余人。

十大武将排名第九,落雕都督斛律光。

斛律光,北齐名将。史书记载,他不善言谈,却善骑射,17岁时随父征周就大显神勇,后来他因一箭射中一只大雕之颈而被称为“落雕都督”。在与北周的较量中,斛律光每战皆身先士卒,英勇出击,常常杀得敌军四处逃散。除了战功赫赫外,斛律光为人也比较低调谨慎,可即使如此,最终也是被后主高韦杀害,被杀后不久,北齐也就走向了灭亡。

十大猛将排名第八,单骑退胡史万岁。

史万岁少时英武,长于骑射,耗读兵书,15岁时就随父从军,在一次与突厥的战争中,史万岁一击击杀一名前来挑战的突厥猛将,突厥大惊,遂不战而逃。此后,史万岁便名声大噪,强悍的突厥人只要一闻其名都会躲得远远的。隋朝统一天下后,史万岁成为隋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

十大武将排名第七,千古奇冤苏定方。

苏定方是被演义、小说毁掉的典型代表,在真实的历史上,苏定方是一个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他先后征西突厥,夷百济,伐高沟丽,前后灭三国。十五岁时就跟随父亲征战,此后多次率先冲锋陷阵。在与突厥的战斗中,苏定方多次率领突击队冲入敌阵,将敌军杀的四散逃去,可见,苏定方的勇猛在当时也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十大武将排名第六,白衣神箭薛仁贵。

薛仁贵自幼贫寒,随高人习文练武。投军后,薛仁贵便开始了他开挂般的人生。除了赫赫功绩外,薛仁贵还是一名当之无愧的猛将,在他第一次出手时就单枪匹马的前往敌营,成功营救被俘部将,可谓一出手就勇冠三军。此外,薛仁贵还凭借着自己的勇猛而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十大武将排名第五,悼武天王冉闵。

史书记载,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且多计谋。在灭掉羯赵后,冉闵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并颁布了赫赫有名的“杀胡令”,而这“杀胡令”颁布后,冉闵便遭到了各胡族的围攻,但冉闵却能每战必胜,且每战皆以少胜多,冉闵其人更是每战皆冲锋陷阵,胡军中根本没人能阻挡。

十大武将排名第四,三国第一猛将吕布。

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是武冠天下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曹操曾多次垂涎他的英勇,想纳为己用,可惜都没能成功。其中最有名的一段要数三英战吕布了,刘关张三人合力打了几百回合,勉强能跟吕布打个平手,天下人无不惊叹。

十大武将排名第三,马踏匈奴霍去病。

霍去病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一颗闪耀的将星,他一生未尝一败,其用自己发明的闪电战术所取得的战绩也是颇为辉煌,甚至盖过了同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尤其那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盖世名言,传颂至今。霍去病不仅是一名出色军事家,更是一名勇冠三军的猛将,其奉行的闪电战术如果没有亲自冲锋陷阵是很难发挥出如此效果的。

十大武将排名第二,飞虎将军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李存孝天生神力,被晋王李克用、看中,收为义子。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羊,遇到一只猛虎,李存孝不慌不忙,竟然与猛虎大战,最后,这头猛虎居然被小小年纪的李存孝给打死了。长大后的李存孝跟随着李克用、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十大武将排名第一,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不仅是一名猛将,更是中外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第一猛将,在所有中外正史书籍中,项羽是单场杀敌最多的将领。然而,如此勇猛的猛将最终却在楚汉之争中败于刘邦而于乌江边自刎,从此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如今,霸王项羽虽然已早已离我们而去两千多年,但人们仍在为其扼腕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迷茫的职场小菜鸟


一、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柏举之战后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二、吴起,战国初期魏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为秦国最终一扫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碍。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四、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西汉开国功臣,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夜袭魏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此后,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乌江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五、卫青,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六、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七、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初第一名将。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八、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九、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十、徐达,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虽是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1363年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率军20万北伐中原拔洛阳后分兵山东山西,四面出击收复华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围大都、灭亡元朝。徐达深通谋略,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仅沈儿峪之战就斩获元军首级10余万,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北元第一名将扩廓帖木儿仅与其妻子数人逃窜至黄河时得流木以渡。徐达北伐不仅推翻了元朝黑暗残暴的统治,使燕云十六州时隔430年再次回归汉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可谓千古奇功。


以上十位名将,几乎都是常胜将军,他们要么以弱胜强,要么以少胜多,他们指挥的战役几乎都是经典。孙武和吴起是中国兵家之祖,白起和韩信协助明君在统一国家进程中奠定基础,卫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贵、岳飞、徐达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抗击外族入侵或开疆辟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将也应让我们记住的,他们有姜尚、

乐毅、李牧、王翦、廉颇、孙膑、蒙恬、项羽、李广、班超、曹操、周瑜、诸葛亮、冉闵、谢玄、祖逖、陈庆之、刘裕、韦睿、郭子仪、柴荣、狄青、韩世忠、常遇春、王守仁、袁崇焕、左宗棠,但限于篇幅,本文无法一一列举。

(按自己的想法读书,我是六甲番人,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六甲番人


1、 项羽——羽之神勇,千古难见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2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

  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但如项羽这样铁血柔情的汉子却很少。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战场上的纵横吟啸,面对伊人却柔情刻骨,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当之无愧的受后人敬仰。

2、 霍去病——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

  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帝国双璧。

3、 卫青——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卫青,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掣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

4、 班超——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5、 孙膑——最杰出的残疾统帅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

6、 韦睿——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7、 周瑜——风流倜傥美男子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0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

8、 徐达——明初第一名将

  徐达(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与朱元璋相识一起长大,善于计谋,被朱元璋重用。

  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9、 郭子仪——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10、 李牧——战国四大将之首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果小二谈历史


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武将确实多如过江之鲫。如果要评选出来十大武将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这十个人:武安君白起,淮阴侯韩信,吴将军孙武,燕昌国君乐毅,齐将军孙膑,飞将军李广,冠军侯霍去病,寿亭侯关羽,尚父郭子仪,信国公徐达。

武安君白起。

一生未尝败绩,被封为战神级别的人物。战国时期各国名将鹊起,但是无论同时代的哪个将军,面对白起唯有一败。中国历史上能有如此战绩的唯此一人。其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的战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淮阴侯韩信。

汉初名将,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用兵能力出神入化,只要手中有兵,便如虎添翼,无人可挡。世称兵神的所在。多多益善的成语即来自于韩信。带兵能力无上限,足以说明其实力强大到极致。

吴将军孙武。

著有堪称世界兵战经典之作——孙子兵法。为世界军伍人士奉为圣典。在兵法上的造诣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用兵作战完全做到了如同使臂。各种战术令人眼花缭乱。据称,即使给予其一群女人,依旧能凭借高超的战术打败敌人。

燕昌国君乐毅。

世界战争史上攻占城市最多的将军,没有之一。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实力,堪称神来之笔。攻城略地的能力当属古今第一。另外,诸葛亮在三国时已经差不多被神话的人物,但就是诸葛亮的偶像之一便是乐毅。由此可见乐毅的能力多么强悍。

齐将军孙膑。

著有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孙膑兵法》。据传师从古时玄术第一人——鬼谷子。围魏救赵是对其战术运用实力的真实展现。一战将同师门的高手庞涓打残。其兵法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后世。

飞将军李广。

擅长骑兵战术,打的以强悍著称的匈奴人丢盔弃甲。是中国历史上让游牧民族闻风丧胆的几位将军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对其能力的真实写照。

冠军侯霍去病。

以弱冠年龄统领大军,将祁连山牢牢掌握在汉朝手中。元狩四年,率军进击两千多里,直取匈奴王等一众匈奴族首领,封狼居胥。兵锋所指,一度到达瀚海,即贝加尔湖。使得匈奴再无胆量侵犯大汉边境。

寿亭侯关羽。

三国时著名将领,在和刘备张飞结拜后,走进历史。以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实力,傲视三国诸位英雄。死后被人称为“武圣”,全国各地皆建有武侯祠来供奉。

尚父郭子仪。

唐末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岌岌可危。郭子仪以一己之力挽大唐命运于乱世。用兵之道深不可测,无论面对叛军还是以凶悍著称的吐蕃军队,全部败于手下。特别是很多时候仅仅使用召集来的残兵游勇,经他之手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信国公徐达。

明初军功第一人。一生用兵鲜有败绩,很多时候都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可以说对明朝的建立居功至伟。


Crazy历史


不请自来,看到这个问题,我特别感兴趣,其实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具体的答案,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中国历史十大武将排行。下面说说我心中的十大武将。

第十:英布。我相信了解楚汉历史的人,会对这个人很熟悉,汉初封号淮南王,当时他与韩信、彭越并成为汉初三大名将。在当时其战力仅次于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狠角色,只不过在投靠汉以后,就没什么作为了,与楚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在楚时,巨鹿之战,率领数千先锋,击溃20万秦军,战无不胜,骁勇善战,威名显赫。

第九:马超。字孟起,刘备五虎将之一,战力无双,且长的很帅,其巅峰之战要数潼关之战,打的横扫北方平定诸侯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大败而逃。可惜后来兵败投降刘备却得不到重用,郁郁而终。

第八:李文忠,说到李文忠,熟悉明史的人,我想都了解这个人,朱元璋的亲外甥,跟着朱元璋一起征战,当时号称冠勇三军,据说当时论战力连常遇春也只能排在李文忠之下,其战力之强,由此可见。曾与张士诚一战,大破张士诚的20万大军,其他大小战役更是多不胜数,可谓是悍勇不可一世,可惜没有得到善终,病逝(这里面问题比较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第七:吕布,吕布这个人便不用我多做介绍,其知名度最高,三国名将,甚至被公认为三国第一猛将。不多做介绍。

第六:史万岁,隋唐名将,世家出身,15岁随父从军,后其父战死,史万岁袭其父爵为太平县公。史万岁的威名,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最有名的当属对战突厥,以单挑的形式,打的突厥避战议和。后随杨素平高智慧之乱,带领2000人,千里而进,经历了大小700战,与主力军失去联系,当时都以为这只军队已经覆灭,这一行杀伤敌人数十万而归。可谓是威名远播。可惜最终因为部下请功,用词不当,顶撞了皇帝。不得善终。

第五:斛律光,北齐名将,出身名门。估计很多人对这个人不是很熟悉,《北齐书·斛律光》中记载:如光自驰马迎之,斩敌将,光自生擒敌首领。像这样的描述很多很多,由此可见其骁勇善战。只因其为高车族,落得个死于自己人之手。

第四:霍去病,霍去病应该不用小编多做介绍,其对匈奴之战,名载史册,可以称得上是不败之将,霍去病所过之处,胡人无不闻风丧胆。

第三: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据传是南宋名将杨业之后。岳家军的骨干成员,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来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但其威名却百世流芳。据传闻,其死后火化时,从体内烧出的铁箭头就达2斤以上。

第二:白起,杀神白起,秦国名将,兵家的代表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可谓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狠人,被后人号以杀神,白起生平指挥战役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最著名的当属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据后人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共战死有200万人,其中白起占了二分之一。活脱脱的杀神一个。

第一:项羽,第一之名,当之无愧,霸王项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巨鹿之战,率三万部下破敌三十万大军。彭城之战,率三万人,破六十万大军。战绩令人匪夷所思,敌我力量悬殊数十倍,竟能破之。霸王之称,当之无愧。尽管最后他自刎乌江,但是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却丝毫不影响。

以上纯属小编个人心中排名,只作为参考,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大家一起讨论。


小马侃历史


笔者认为,真正的武将应该是具备足够战略水准、于国于民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既是将才又是帅才而不是只会逞匹夫之勇的鲁莽之人。笔者列举以下10位,供大家参考斧正。

1、先轸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元帅头衔的武将。辅佐晋文公在春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城濮之战中以其非凡战略智慧打败企图称霸中原的南方大国——楚国,成功的将晋文公推上春秋五霸的第二把交椅,奠定了晋国百年霸业的基础。该战役从策划到实施、从伐谋到伐交甚至很多战斗细节,均是先轸一手策划,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战役。对中国军事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受到这场战役启发极大。

2、孙武

春秋末期齐籍吴国人,著作的不足数千字的《孙子兵法》足足影响世界军事史数千年和数以万计的后世军事家。

作为兵家鼻祖,一生指挥过一场大战——柏举之战,担任吴国军队前敌总指挥,指挥春秋时期三流的吴国军队约3万人大败一流的楚国军队20万人,一举攻入楚国首都。将这个曾经称雄中原百余年的南方头号强国打得几乎亡国。

3、吴起

战国名将,其军事生涯最辉煌时期是在魏国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经过大小数十战,从秦国手中夺取河西之地,为魏国在西部撑起了一道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屏障,威胁秦国数十年之久。为魏国向东方争夺霸权赢得了坚强的后盾!吴起训练出来的一支人数在五万人上下的“魏武卒”成为战国时期第一支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为魏国争霸立下赫赫战功。

4、韩信

汉初三杰、三大名将之一,为辅佐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韩信真正崭露头角是在楚汉战争时期,从汉军东出秦岭开始,韩信就作为大将军独当一面。暗度陈仓定三秦,声东击西、背水一战定燕赵,长途奔袭平齐鲁,横扫北方,所向披靡。当楚汉两军相持于中原、形势渐渐对汉军不利时,韩信放弃割据称王的念头,毅然率军加入楚汉战场。趁楚军主力在外后方空虚之际,横扫楚国后方,与与中原汉军一道对楚军形成战略大包围态势。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最后在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之际自杀而亡。

5、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大将。汉武帝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经过前后15次大小战役彻底解除威胁华夏民族长达1个多世纪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而卫青则参与并指挥了其中大部分战役,无一败绩。他一生指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后一战就是漠北之战,以5万骑兵、25万步兵横跨大沙漠直接杀入匈奴王庭,大破匈奴单于伊稚斜率领的匈奴主力部队,这也是中原王朝军队往北打得最远的一次。卫青因功被汉武帝授予武将最高职衔——大司马。

6、李靖

唐朝开国名将。在唐王朝统一战争中担任南方战场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李孝恭先后歼灭盘踞岭南和江淮的萧铣、辅公佑两大势力。在平定岭南的战争中,李靖提出将缴获的敌军战船散落于长江中,任其随波逐流,迷惑敌军。敌军果然上当,以为唐军已经攻克都城不敢轻举妄动。而李靖则率军昼夜兼程一举拿下其首都江陵。等到敌援军搞清楚情况,萧铣已经被唐军俘虏,于是也全都缴械投降。

唐太宗即位后,继续任用李靖为将,率大军反击又一个威胁中原百余年的草原游牧民族——东突厥汗国。李靖以主力部队正面一线平推,亲自率领3000名精锐骑兵迂回包抄,出其不意的打掉了东突厥军队的指挥部,配合正面部队一举将东突厥军队主力打垮。继而由率军穷追仓皇逃窜的东突厥汗国首领——劼利可汗,一举将其俘获。整个军事行动干净利落,速战速决,对唐王朝威胁最大的外敌就这样被彻底铲除。晚年李靖又以64岁高龄重新挂帅,远征盘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又是一战将其征服。

7、郭子仪

中唐时期名将,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时年58岁的郭子仪这才走上战场,可谓是大器晚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收复被叛军占领的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将唐王朝从危亡中拯救过来。安史之乱后又率部防御唐王朝又一个劲敌——吐蕃,连续击败之。经过安史之乱的唐王朝逐渐坠入风雨飘摇之中,各地藩镇时有反叛,但是只要碰上郭子仪挂帅领兵,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也不居功不自傲,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

8、孟珙

南宋中后期名将。在抵御金朝、特别是蒙古入侵时期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南宋王朝统治者因为目光短浅贸然接受了蒙古提出的联合灭金计划,出兵与蒙古一道攻打金国,一举将其灭掉。金国灭亡不久,蒙宋战争随即爆发,蒙古大军兵分三路从川陕、荆湖、江淮等地大举进攻。孟珙主持前方战事,先战荆湖,打败中路蒙古军,收复中线重镇襄樊。进而迎击攻入四川顺江而下的西路蒙古军,将其挡在夔门一带。其机动灵活的防御方针被后世称之为“战略机动防御大师”。击退蒙古军的第一次全面进攻后,在孟珙主持下全面建设防御体系。以荆襄为主,四川次之。后来在蒙宋战争中大显神威的钓鱼城和关乎南宋命运的襄樊,就是在孟珙主持军务时期建造。事后证明,两城都起到了全局战略支撑点的作用。

9、徐达

明朝开国名将,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一直担任前敌总指挥,先后攻占过都城(张士诚势力的平江和元朝都城大都)两座、省会三座、大小州县不计其数。从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四年间前后数次带兵攻伐蒙元王朝,从长江流域一直打到黄河最北端,驱逐了统治汉族人民长达1个多世纪的蒙古贵族,创下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唯一一次由南方发动北伐战争而统一全国的战例。

10、左宗棠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一生致力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回民起义,其手段凶狠残忍为后人所诟病。但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斗争中,左宗棠表现出来的民族大义也为后人所景仰。1875年,左宗棠力主出兵收复被英、俄帝国主义支持下的阿古柏占领的中国领土新疆并担任主帅。在左宗棠的正确指挥下,清军仅仅用了一年左右就全部收复新疆领土,成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屈指可数的胜利之一。


大将军威武K


第一名: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于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第二名: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西汉著名将领,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元光六年,匈奴南侵,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奇袭龙城,取得胜利,是汉初以来对匈奴的首次胜利,因功被封为关内侯。元朔元年,卫青率三万骑兵大破匈奴。元朔二年,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大败敌军,被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卫青率三万骑兵出击匈奴,大胜,卫青被拜为大将军,元朔六年,卫青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灭匈奴军过万,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出击匈奴,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元封五年,因病去世,谥号为“烈”。

第三名: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著名将领,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是皇后卫子夫、名将卫青的外甥,元朔六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霍去病率轻骑八百出击,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和相,斩单于的祖父等2028人,被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后追谥为景桓侯。

第四名: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第五名: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战荆湘并抚岭南诸州,二战江南,三灭突厥,四捣吐谷浑,皆大胜,可谓不世奇功。

第六名: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第七名: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项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霸王别姬,自刎而死。

第八名:乐毅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第九名: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第十名:冉闵

冉闵(?-352年),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