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武器装备秀


被称为世界能源仓库的波斯湾,只有霍尔木兹海峡一个出口。地图如果不放大的话,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伊朗占据霍尔木兹海峡北岸,阿联酋占据霍尔木兹海峡南岸。地图放大后,才发现占据霍尔木兹海峡南岸的,不是阿联酋,而是阿曼(飞地穆桑达姆省,或译穆桑代姆)。

海湾有六个阿拉伯的君主国: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伊拉克是世俗制的阿拉伯国家)。阿曼应该是阿拉伯六兄弟中行事最为低调的一个。你天天看新闻,不是沙特挑唆美国打伊朗,就是卡塔尔为了伊朗怒怼沙特、阿联酋,阿联酋和伊朗为了大小通布岛、阿布穆萨岛吵到脸红脖子粗。卡塔尔重金投资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阿联酋重金投资英超曼城,新闻不断。科威特现在相对安静,但当年和伊拉克闹出了震惊全球的动静,被伊拉克打个半死。巴林虽然是个面积只有767平方公里的小岛国,却是美国第五舰队总部驻地。只有阿曼,在有关海湾的新闻中,很少看到阿曼的身影,这是为何?

阿曼实际上是海湾六国中仅次于沙特的面积第二大国家,30.95万平方公里。论人口,阿曼456万,也仅次于沙特与阿联酋。但是,阿曼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并不多。

沙特的石油储量占了全世界的16%,363.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8.2万亿立方米。阿联酋的石油储量为130亿吨,天然气储量6.1万亿立方米。卡塔尔的石油储量为28亿吨,看似不算特别多,但天然气储量却高达25万亿立方米,卡塔尔的面积不过1.1万平方公里。相对低调的科威特有石油储量14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78亿立方米。

阿曼呢?石油储量只有7亿吨,天然气储量更是很少,只有0.7万亿立方米。这还没有算波斯湾另外两个油气大国伊拉克、伊朗。巴林的石油储量为0.2亿吨,天然气储量1182亿立方米,六国中最少,可巴林面积才多大?咱们都知道在波斯湾,除了谈石油、天然气,还能什么好谈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谈什么椰枣和骆驼。阿曼的油气资源少,在波斯湾的话语权就相对少一些。

当然,阿曼有其他海湾国家(包括伊拉克)都不具备的地理优势——扼守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世界能源仓库“大门”的霍尔木兹海峡,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讲的。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老大”沙特拥有红海东海岸,可以将石油直接从红海东海岸的吉达港,运出苏伊士运河。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以东的阿曼湾也拥有漫长海岸线,运油都不是问题(不考虑现在的美、伊关系)。阿曼拥有这个科威特、卡塔尔等国无比羡慕的优势,只要阿曼在霍尔木兹海峡上大做文章,成为新闻主角并非难事,只是阿曼没有这么做。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五国,石油资源丰富,但要把石油运出波斯湾卖大钱,霍尔木兹海峡是必经之地。假如阿曼标价天文数字“卖”掉霍尔木兹海峡,具有战略眼光的卡塔尔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买下霍尔木兹海峡。

阿曼并非不知道,霍尔木兹海峡在地理上属于海湾相关国家,但在国际能源的大格局下,霍尔木兹海峡却是属于全世界的。霍尔木兹海峡稍有风吹草动,油价就会出现巨大波动,进而影响国际的形势。比如这次美国准备对伊朗动手,在霍尔木兹海峡上弄点动静,油价就已经“坐不住了”。这样一来,谁最高兴呢?同样靠卖石油、天然气吃饭的俄罗斯自然喜上眉梢(工业体系早就卖光了)。俄罗斯大发石油、天然气财,美国是肯定不高兴的。美国不高兴,就会在乌克兰(俄罗斯天然气向欧洲输气的陆地通道之一)与波罗的海(北溪2号)大做文章。

这些都是连环套似的存在。所以,称霍尔木兹海峡对全球格局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夸张。占据霍尔木兹海峡北岸的伊朗,面积大,人口多,有相对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伊朗有一定的能力在霍尔木兹海峡弄点动静,让美国不是那么舒服,瞻前顾后。美国要打伊朗,喊了有一段时间了,为何不动手?伊朗可不是平原沙漠地带的伊拉克,仅巨大的战略纵深就会让美国慎重下手。

阿曼有什么资本呢?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面对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弄点动静出来,可能只能干瞪眼,毕竟综合实力不如伊朗。阿曼这样的小兄弟如果在霍尔木兹海峡弄点动静,势必破坏波斯湾脆弱的“和平”,不用美国出面,沙特等国就会出手,阿曼连抵抗的资本都没多少。

拿阿曼来与《雍正王朝》相比,阿曼很像康熙帝身边的近臣张廷玉。张廷玉对康熙帝的想法了如指掌,可他却信奉一条:“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在那种环境下,说1万句话,有9999条是对的,就错了1句,这1句就有可能要了张廷玉的命。阿曼也处在类似的环境中,甚至还不如张廷玉有一定牌面上的实力。阿曼保持沉默,闷头发点小财,其实也挺好。


地图帝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阻塞点之一。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着印度洋和波斯湾,历史上,霍尔木兹海峡将阿拉伯和波斯文明与印度次大陆,亚洲太平洋和美洲联系起来。例如,在15和16世纪欧洲海运帝国崛起之前,来自中国的瓷器和来自印度半岛的香料经常通过霍尔姆斯海峡前往中亚和欧洲。如今,霍尔木兹海峡将伊朗与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开,这些国家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有着强大的防务联系。

来自能源丰富的海湾国家的所有的石油出口航运都汇集在霍尔姆斯海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出口。世界上30%的原油流经这条21英里宽的水道。

为此美国总部设在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的任务是保护该地区的商船。但伊朗似乎不需要优越的军事力量来实现其破坏通过海峡的贸易流动的威胁。它可以用相对便宜的反舰导弹,快速巡逻艇,潜艇和地雷来破坏商业航运。但美国海军上将认为,伊朗在阻止海峡两岸航运方面并不容易,现代货船庞大且难以停用。与20世纪80年代不同,大多数油轮现在都有双壳,使它们更难以下沉。

除此之外,霍尔姆斯海峡并不属于伊朗,而是一条国际航线,所有希望使用它的国家都可以使用。不仅美国,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利益都在霍尔姆斯海峡,如果伊朗选择关闭,不仅美国全世界都不允许的。


走进伊拉克


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其通过能源对世界经济命脉的重大影响,如果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行受阻,整个世界的经济都会严重动荡,继而引起一系列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化学反应。

如果说霍尔木兹海峡维持其重要地位依靠两把武器,那么这两把武器就是石油和天然气,石油驱动了世界齿轮的运转,天然气则是西欧和东亚迫切所需的清洁能源。

首先,来看看这张世界十大产油国示意图(语言翻译看看就行,美国也没排在其中),从这张图就可以看出被霍尔木兹海峡锁住的波斯湾对于原油市场有多么重要,十大产油国里有一半都位于波斯湾沿岸。截止到2017年,波斯湾的沿岸的七大产油国(沙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每天生产原油大约3130万桶,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33.8%;七国拥有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约为8000亿桶,占世界总量的47.6%,这些巨大的原油生产量和储藏量绝大部分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



该地区除了伊朗以外,只有沙特和阿联酋拥有可以绕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管道对外出口石油,但是目前这两国通过管道每天出口石油的数量仅为660万桶,而该地区每天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送石油的数量是1850万桶/天,占世界海运石油贸易量的30%,其中绝大部分输往亚洲市场(约85%),其余则输往欧美。

除了石油以外,波斯湾地区的天然气产量也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看上图,红色为油田,蓝色为气田,其中最大的一块气田被卡塔尔和伊朗瓜分(卡塔尔占据大部分),此前卡塔尔曾封存部分天然气产能,但是仅其未封存的天然气产能,如果全力生产就可以满足世界三分之一的需求,其天然气产能着实令人震惊。自2016年以来,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的30%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而卡塔尔则一直是世界第一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供应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总量的26.7%。由此看来,波斯湾真是一个聚宝盆,而霍尔木兹海峡则是聚宝盆之锁。

只不过,霍尔木兹这把锁过于脆弱了一点,号称“海湾之喉”的这个海峡东西最窄处仅38.9公里,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仅10.5米,如果要实施军事封锁,从技术上来讲太容易了一些。

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短期内石油价格就会飙升到120美元/桶以上,若是封锁的时间再长一点,油价会升到400-500美金/桶的恐怖高度,这样就会引发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崩溃(如果这样的话,类似日本这种完全没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基本就是GG,欧洲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你说霍尔木兹重不重要?


装备空间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一条狭窄水道。该海峡地形复杂,遍布岛屿、暗礁和浅滩,安全航道只有几公里宽,平均深度不足30米,但是伊朗、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这些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油气生产设备都聚集在这一区域,因此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向外运输的咽喉要地,被称为“全球石油阀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地位。

美伊当前关系基于叙利亚和伊核问题的骤然紧张,其负面效应快速拉升了国际油价。因为外界很清楚,全面禁止购买伊朗石油,会让伊朗经济和民生重新陷入困境。而从伊朗的军事装备情况来看,该国理论上拥有在必要时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岸基反舰弹道导弹(征服者110A型)、反舰巡航导弹(雷霆),潜/空基反舰武器,水雷战等。

由于伊朗一直把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其区域战略,以及应对老美和北约中东军事战略的撒手锏,所以外界不应该怀疑伊朗在该战略上和由此开发的针对性战术和应用准备。另外,伊朗军方将领早就透露,伊朗部署在专用地下设施内的数千枚导弹,已经瞄准了美国在波斯湾巡航舰队及其在周边盟国部署的海空军事基地。

伊朗以其军事实力被称为“中东之虎”,虽然与老美相比差距甚远,但在波斯湾博弈还是极具威慑力。在应对伊朗反舰弹道导弹、水雷战和油轮战(击沉油轮封锁航道)三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手段上,老美并无反击破解的把握。除非对伊朗实施全面军事打击,但美前国务卿克里称“这很显然是个陷阱”。而一旦该海峡被封死,后果会很严重。因为每日近1700万桶(占全球海上石油出口的35%份额)的石油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


高峰军事观察


霍尔木兹海峡有多重要?它是海湾地区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被称作“海上生命线”、“世界石油的阀门”。它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是东西方国家间经济、贸易流通的枢纽。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简单点说就是:海湾地区被称为世界的油库,而霍尔木兹海峡就是这个油库的“大门”。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据,海湾地区的石油,90%以上都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占全球石油出口至少是35%的份额。换句话说就是:超过1/3的世界原油出口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据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等每天就接近1700万桶。霍尔木兹海峡,除了是经贸交易的重要通道之外,它还是一条海上战略要道:封住了霍尔木兹海峡,就等于封住了海湾地区的石油出口,锁住了世界经济的命脉。美国向该地区运送的武器装备等,也要经由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的环境复杂,岛屿、暗礁、浅滩等等,一样不少。真正的安全航道宽度只有数公里(没错,就是数公里),平均深度还不到30米。大型船舰在这里航行,需要小心谨慎——这可不是远海大洋,想怎么开就怎么开。2007年1月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发生了美国核潜艇与日本油轮相撞事故。正是因为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再加上它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被伊朗包围,最窄处仅有38.6公里),复杂的水下环境,伊朗才会把它做为一张最重要的战略牌,也是伊朗的最后一招。


美国宣布“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限制为零”,伊朗则威胁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7月10日,美国国务卿表示:美国政府将考虑给予部分从伊朗进口原油的国家豁免,从而让这些国家的相关企业免受制裁。美国之所以态度发生改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不想与伊朗开战。一旦逼迫伊朗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那结果就是世界经济将遭受重大打击,美国与伊朗开战。这是毫无疑问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后果极为严重,美国不想开战,做出部分让步实属正常。


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看看美国的态度就知道了。伊朗可以利用火炮、火箭炮、反舰导弹等轻易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者是布设水雷,再就是沉船阻碍航道,实在不行那就导弹艇、潜艇统统出动……总之,伊朗封锁该海峡的能力不用怀疑,可采取的手段也有多种,如果是几种手段混搭,想要打破伊朗的封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而美国如果不想与伊朗开战的话,那就没什么反制伊朗的好办法了。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已经是抱了“必死之心”,美国想要控制该海峡,首先得承受伊朗的反击。


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主要就体现两个方面:经贸、战略。这是伊朗把它当作一张护身符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儒道之主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也是进入波斯湾的未一水道,海峡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湾,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个大岛叫格什姆岛属于伊朗,顺便说一下海峡水域同沿岸关系!

分为以下几种:

1,内海海峡

2,领海海峡

3,丰领海海峡宽度大于两岸的领海宽度,在位于领海以外的海峡水域中一切船舶均可自由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国际行线,不完全属于伊朗海峡。

霍尔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文化、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

16世纪初葡萄牙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

作为当今全球最繁忙的水上交通要塞之一,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初此之外在战略和航运上显得格外突出。波斯湾沿海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美国、中国等地。

霍尔兹海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伊朗一直把封锁霍尔兹海峡作为其区域战略筹码以此应对美国和北约中东军事杀手锏,所以外界不难怀疑伊朗在国防战略战术上开发针对性应用准备。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变好延深,不管是霍尔兹海峡、还是土尔其海峡等…想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走的更远更久。


梅群甲


大咖们写那么多,其实都不全面。

不如我的简单几点:

1石油命脉(石油海峡),从其它方向走管道的很少。

2海运咽喉,比如海湾国家进口物资。

3军事和战略地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