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走上万步有好处吗?对身体会有哪些作用?

中国智慧世界方案


看了下题主的运动量,走路的步数每天肯定是够了,基本不少于2万5千步,每天1w~2w步其实就足够了,不过过度走路,特别是平时不常走动的朋友如果一次性就走太远可能会对膝关节有威胁,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并不推荐每天走上3w步,很可能对膝盖造成严重磨损,诱发关节炎或其他病变。走路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走路基本上会动用到身体所有骨骼、韧带和肌肉,属于一种全身的协调性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并不剧烈,也不一定会消耗大量体力,但能够让身体得到适当锻炼,维持肌肉含量,也有助提高心肺功能,更有助对脂肪的消耗。

虽然每天1w~2w步其实就够了,但要注意的是建议每日一次性走路的步数不低于6000~7000步,很多朋友感觉在一天里走个七八千其实很正常,不过这可能是东拼西凑来的,比如上下班走到车站,工作途中的跑腿,午休吃饭散步等等,这些步数加起来其实很容易超过四五千,不过它们并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要想起到“锻炼”的效果,最起码心跳有加速,有微汗,自己感觉是有那么一点累的,这样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身体其实是一种“反脆弱系统”,我们稍微“折磨”它,它会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加倍努力达到更强的状态,比如开始跑步会觉得劳累,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心肺功能提高,我们逐渐就会觉得跑步轻松了,这就达到了锻炼目的,反过来,如果总是一副很轻松自在的样子,其实并不能对身体起到锻炼的效果。

推荐晚餐后可以走个40min~1小时,走动的速度可以普通或比平时稍微快一些,但千万不要走走停停,走马观花,像平时我们逛街那样,那样的话并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身体一直都是放松状态。走路锻炼有很多有益的效果,例如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能够提高基础代谢耗能,有助预防肥胖、三高和其他慢性疾病。


只有营养师知道


说说我半年来每天走评论12000步的感受。首先是为什么选择走路,原因很简单医生建议的。我是谨遵医嘱。半年前单位做了个体检,验血后结果血糖偏高,看到结果后我不大敢相信,40岁的年纪血糖就高了,那年纪大了怎么办?我心想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医生看了结果后,什么药也没有开给我,就一个建议:晚饭后走路。听到时我就想笑了,晚饭后去公园散步的不都是老年人?如果认识我的人知道我这样做不被笑死才怪。但经过考虑还是自己身体重要,笑就笑吧。于是我开始每天晚饭后就走去公园,还好家里离公园不远。走路不同散步,需要有一定速度同节奏,不能很懒散的慢慢悠悠地闲逛,冬天走路会出少少汗,这样就合适了,毕竟每个人走路的节奏都不同,找到合适自己的就可以了,走的过快会伤到脚,大腿,小腿肌肉,慢了又没有达到效果。经过四个月的坚持同晚饭主食的减少,再去复查,血糖值回到正常水平。体重减掉20斤,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还可以减体重。原来我是偏肥胖的按照我的身高来看,目前是标准了。之后两个月我放弃了原来开车上班的习惯还为走路,走路后人也比以前精神了。现在走路已成习惯了,一天不走觉得心里空空的。


华宇琴


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步数是运动的量,运动的强度同样重要!


我曾在健身房接受了整套的,三个系列,耐力训练,强度训练,韧性训练。对此我深有感触。


很多朋友都认为,每天达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也能很好的进行有氧训练,并且还一举两得。不过,只看步数的运动就够了吗?就可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吗? 其实不一定。目前认为,只看步数去走路,对健康的促进效果是很有限的。 事实上,有很多机构提出了以步数为唯一参照的运动建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有“每日一万步”的口号。包括ASCM(美国运动医学会)和CDC(美国疾控中心),早期也都提出过相似的建议,很多有糖尿病的人也被建议要日行万步。


但是每天一万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但是忽略了很重要的关键点。 就是并没有对运动强度进行要求。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运动强度的。如果你步行的强度很低,并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对健康没有太大的意义。



例如有很多工作也需要不停的走来走去,可这些行走大多强度较低,而且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站姿或走姿,并不会对促进健康产生任何效果。


调查显示,成年人一般一天要走8000步左右,而这8000步基本上强度都很低,对健康促进小。如果刨除这8000步,实际上日行万步中,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较有效的运动,这个运动量实在是太小了。


所以说,单纯只看步数,不考虑强度的话,意义并不大哦⊙∀⊙!

同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饭后立马就行走,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减少,不利消化,饭后半小时再开始走步更益健康。

2.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或步数,忽视自身身体情况。


3.断断续续的运动,只是在做无用功,连续的运动才更有价值。

4.运动中适当补充水分,分次补水,不要一次饮用过多。

5.在运动过程中,如感觉身体不适,最好暂时停止运动进行观察。


酸浆草


现如今,健康成为不能被忽视的话题,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走路则是最简单的锻炼方式。

如果你能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它将对身体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以下几点:


  • 1 身心舒畅

每天坚持走路,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分泌素,让步行者思维清晰、精神矍铄,使身体和心理得到双重锻炼,使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

  • 2 远离疾病

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经常步行能促进体内腺体的激素分泌,增强各器官的蠕动和机能,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 3 舒筋活血

经常走路可以活络筋脉,加快血液流通和新陈代谢,让步行者全身放松,强健体魄。

  • 4 减肥塑身

坚持走路虽然不是一项激烈的运动,但依然能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有规律的走路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分泌更多消化液,加速肠胃蠕动,治疗肥胖、便秘等消化道疾病,从而达到减肥塑身的目的。


不过,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每天坚持走一万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选择合适的环境

步行者尽量选择安静、舒适、富含氧离子的环境;路面平坦,光线强弱势中,这样能让人彻底放松,心情也会变得很舒畅。

  • 2 步行姿势很重要

如果想进行高效的步行锻炼,就必须要学会正确的步行姿势,抬头挺胸,目视前方,重心稍向前倾,协调好上肢和下肢的节奏。


  • 3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步行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提前热身,避免拉伤肌肉;
运动前选择舒适、透气、宽松的衣服和鞋子;
每天坚持走一万步只是控制了量,所以步行者要自己调整速度,
步行速度应该循序渐进,过快会加重身体负担,过慢则起不到锻炼的目的。


斑点狗科普


凡事都有两面性,坚持走步对身体健康肯定有好处,但是如果处置不当,好处也会变成坏处的。

在时下全民健身的今天,很多人都开始用走步来代替运动,毕竟走步比较低碳环保,而且还不用花钱,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就可以走步,而且把走步定义为“每天上万”,认为可以减肥,减脂,其实走步有很多讲究的,并不是走一万步就能过得健康~


坚持走一万步的由来

每年的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这是2007年由卫生部发起的一项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全民健康生活行动日,在时下的今天,人们把每天走步低于4000步的人,定义为不健康人群。专家研究发现,每天走步低于4000步的人,会患有很多亚健康的疾病,于是就把走步量定义为4000步起,7000步优秀,10000步超优。

走步的好处

走步可以增加记忆力,强迫自己记住每天走的路,这样会使大脑出于活跃的状态,不至于疲惫休息,

走步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跳动的更加有力。同时,走步还可以促进血管增加弹性,不至于血管破裂,导致出血等问题。

经常走步的人,月牙会降低,人也会特别快乐,因为经常走步,假如了血液循环,血里没有垃圾,气血畅通,人面红润,就会感到快乐。


是不是走的越多越好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走步很好,对身体健康以及减肥有很好的效果,然后就一味的追求步数,结果健康没来,疾病却先一步到来。

①走步过量,会导致滑膜炎。

有的人听说走步可以减肥,就日走上万补,结果因为体重大,运动量过大,走出了滑膜炎。

②运动过量,导致膝关节积液

膝盖处里面是有液体,是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的,可是运动量过大,加上岁数的增长,积液会产生越来越多,变成积液就影响生活了。

走步是好的,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一下突然运动量过大,对身体反而是一种负担。突然行走超过万步,有可能会导致韧带拉伤,严重的韧带撕裂可就惨了。


怎样科学的走步才健康

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不要走超过1万步是最健康的,最好控制在5000以上,10000以下为宜。同时走步一定要控制好几度,不要过猛,也不要太温柔,慢悠悠的走步不会对健康有一点好处,因为都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意义。

根据营养学家推荐,每天走6000步是最好的健身状态,因为6000步等于三公里多,在30分钟内走完,就属于中等强度的锻炼了,这个强度对一般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就够了,不用走太多。

不过,这个步数是单纯运动的步数,不是一天一共的量。因为很多人平时也会慢悠悠的溜达,可是这样强度的步数,对人体不会起到锻炼的效果的。


走步的动作要领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嗤之以鼻了,走步还有什么要领,就有呗。

其实不然,走步有很多讲究的,良好的东西收到的效果更好,同样一次锻炼,你比别人收获的多,对于健康不就又迈出了一步么?

走步运动的时候,最好将手臂摔起来,摔到与肩同高的地方,对于血液流回心脏大有好处。同时,抬高的双臂减少了心脏回血的负担,促进静脉回流,还能锻炼平衡感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现代人养生的方向很多人选择了走路,走路不需要成本,任何时候迈腿去走就行,走路不要强求自己刻意去走多少步,因人而异,身体好走二万步也行,身体弱走几千步也行,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来掌握,走路快慢也不可强求,甴自己灵活掌握,以达到锻炼身体为目标,事实证明,长期坚持走路健身的人体重减轻了,身材体型保持住了,血压也降下来了,肺活量也增加了,心脏功能也增强了,我本人坚持走路已经有10年,每当太阳冉冉升起,我就会开始在城市的林萌道上健步养生,每天坚持走15000步到20000步,10年下来,原来的血压高也降下来了,停药几年倍感舒服,′体重和身材也保住了,我深信人的两条腿连着生命命脉肾,只有两条腿保持活动,双肾才会健健康康,有一天双腿走不动了,肾也就完蛋了。


杨建曦


研究表明步行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脉搏量增加,血流加速,能有效增强心脏功能;步行有利于控制体重,长时间步行和大步疾走,能增加能量的消耗,促使体内脂肪的利用,起到很好减肥作用。步行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预防和消除关节炎的某些症状。另外,步行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目前,有效步行已经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塑造完美身材和保持健康状态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健身运动中,我们不能仅仅看走了多少步,运动对人体的刺激关键在于运动强度,负荷强度的作用远远高于总的运动量,就是对于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强度,不能仅仅消耗时间。在健身走中,有些人还专门购买计步器来测量自己的步数,问题是计步器可以给出精确的步数和距离,但不能告诉你实际的运动强度。计步器对于需要设定运动步数的人是有帮助的。但是专家提醒计步器没有办法计算你的运动强度,如果我们能够监测心率或者记录每分钟的步数,如控制在每分钟100步,就可以达到中等水平的运动。

一项新研究表明为保持体型,进行健身走的强度最好每分钟100步,接近一个中等的运动强度。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为保持健康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也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以中等速度步行,走1千步大约需要10分钟。


上海运动营养


长期步行的好处那可是太多了,我就简单的说一说最为明显的几点吧。

1: 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帮助排毒养颜。

2: 消耗脂肪,利于减肥。增强肌肉防御抵抗能力,减轻扭伤、摔伤几率。

3: 有利于心肺功能健康,减少心肺功能疾病及心肌梗塞。

4: 提高氧气吸收功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5: 改善亚健康状况,帮助睡眠。

当然,每天步走一万步正常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可以分次进行。每次最好在半小时以上,让身体有微微出汗最好。

步走也是有方法的哦。首先我们要选择空气环境良好。道路平坦的路面去进行。



1: 我们可以先快后慢,先快走十分钟,再慢走十分钟,接下来再快走十分钟,以此循环进行,这样更利于健康。

2: 可以甩开胳膊大步走。这样更有利于全身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步行时还可以倒着走。倒着走比顺走的锻炼效果更好。但是一定要选择宽阔平坦的道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欢迎点赞分享!如果您也有不同的经验欢迎下方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123运动达人


“晚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句民间谚语早已刻入老百姓的心里,在我国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傍晚时分都能看见健步走团队的身影。走步也确实是很好的运动,没有技术含量,老少皆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议我们每天要有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走6000步。多项国际研究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和抗癌方面有很大帮助。

如果每周健步7个小时(分日进行)或一天走一小时,对于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死亡风险降低50%;如果已经患癌,经常走步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作用;使患乳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12%(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均适用);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走步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痴呆的发生。

上面说到指南中建议每天走6000步,但是这里要强调走6000步必须是“主动身体活动”也就是说,这6000步不是从早上起来就把计步器挂在身上,然后做家务、上卫生间这些步数都等算上一共6000步,而是一次性走6000步,比如说晚上吃完饭后,下楼走6000步。主动活动6000步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能量消耗大约在300kcal左右。

如果每天坚持走上万步的话就要注意关节和韧带的保护,在走步期间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收紧小腹,使身体重心往上移,肩膀与地面平行,大幅度摆臂。在走步之前要对充分热身,走步之后也要做好拉申,对膝关节做好保护,以免骨骼损伤。

注册营养技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量师


营养百事通


万步走确实有好处,作为一个万步走的实践者,个人认为,万步走的意义并不在于步数,更多在于这种健康的理念。

万步走,这其中有一个认识的问题,“万步走”并不等同于“走万步”。比如说, 一个坐办公室的人,姑且叫A,每天忙东忙西,手机的记步显示到10000步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万步走是强调集中走,而不是用碎片化的时间。

万步走,也有一个方法的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讲,快走的效果肯定要好于慢走,老年人反之。并不存在一个标准,告诉你什么时间走、走多少步、走多长时间就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带来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理念的提升。

其实,所谓运动的快乐,也是在于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过程,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