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葬有了新規定,農村老人還是支持土葬,大家怎麼看?

新大風歌


凡是真對農村的都是錯誤的!就跟不讓養殖一樣,終究會被糾正的


封宗喜


中國有句俗語,入土為安。在中國土葬文化已有幾幹年,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包含著民俗,風情,親情,和對死者的尊重,死者為大。現在全國,尤其是江西省,以節省土地為由,禁止土葬,必須火化和在公墓安葬。在此我有幾點疑問?一是,自古以來死了多少人,埋葬了多少人,土地減少了嗎?沒有,因為人土葬後一二百年就會化為泥土,成為植物的肥科。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土葬的墳墓只有二至四代後人會掃墓,以上祖宗的墳墓慢慢地沉沒消失了。也就是等於沒佔土地。二是現在實行園陵式埋葬,我認為這樣更會浪費土地,因為每個墓地都是花崗岩和水泥徹成,花崗岩和水泥永遠不會溶解成泥土,按每個墓一平米算,幾千年幾萬年後還有地方埋葬嗎?土地還有嗎?現在各地有權勢,有關係的人搞承包,包一大片山作為墓地,根據出錢多少,葬多大面積都可以,而且幾年之後每年都要收費。我建議:農村全面實行土葬,但土葬必須按照規定,每個墳墓的墳頭不能高於1米,佔地面積不能超過5平米,而且必須用泥土,不許用岩石和水泥,墓碑改用木頭。這樣百十年之後又迴歸土地,陵園的埋葬方式也一樣。這樣即保護了土地,又沒有傷害死者家屬的感情,死者入土為安,繼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葬禮文化。另外要嚴厲打擊那些侵佔大面積進行建造活人墓的行為。不知大家認為如何?


用戶詩有情畫有意


允許土葬好啊!省得人死後還把屍體轉來轉去的,省得運屍費、火化費什麼的。

過去不允許土葬的目的是節約土地,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殯改看實際,不但沒有節約多少土地,反而有更大程度的浪費現象。在資金方面:一是交火化費,二是仍用傳統方式,再將骨灰入棺的棺材費,三是夥化的車旅費以及其它費用。在土地方面,並未看出節約多少耕地,反而在新規劃的公墓式方面佔用了成片土地。少數地方商家為吸納死者入公墓,墓碑一建一大,個別有錢人特造豪華型大墓碑,行成資金浪費,資源浪費。

對於人死後如何做到一律從減,移風易俗,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仍要出臺新的改革方案。我認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建公墓不應分出大小、好差,制止攀比風浪費錢財。有勁在碑文上做文章,把精神傳承下一代。如果實行土葬的在統一規劃地一律不留墳頭,這樣會大大地減少死後的各項費用。也能節約土地。

父母生前多孝順,兒女無愧養育恩。


一路輝煌哈哈哈


我們倡導火葬反對土葬的目的是為了節約土地,為此國家還出臺了政策法令,比如說:企業職工,工務員死亡後必須火化,有火化證明家屬才能領喪葬費、撫卹金,該制度的出臺的確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總有一些人打側邊球,在城鄉結合部,在農村又出現了一種葬法,就是把屍體火化後,把骨灰盒裝進棺材內土葬,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土葬,不但沒有節剩土地,更是造成了二次浪費,並且喪葬的費用增加了一倍還多。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很難制止,因為人們的舊觀念是很難一時改變的。


走進真實的空間


農村農民實行火葬是對農民一項很大的開支,因為火葬之後他們還是要將骨灰埋在墳墓裡,火葬在農村實在是一項不得人心的措施!


一針見血491317514276


土葬是漢族的傳統文化。入土為安是千年俗語。土葬好處為:人從土地中獲取食物,死後回到土地還其養料。即自然而來又迴歸自然;紀念祖宗有個地方;沒有火化的空氣汙染;減少火化的多餘費用;農村尚未有骨灰停放場地。故強制火化是冒進政策。


1號老爺子


土葬要土地,火化同樣要入土,骨灰安葬更加需要較多的土地,火化讓活著的親人心裡更加難受,以前對恨之入骨的人說:要把他銼骨揚灰,就是對死者不敬,現在火化也有同樣感覺,土葬環保,也是對死者的一分常尊重,我支持土葬,因為同樣要浪費土地,火化是多此一舉,


友好為人99


我們這實行火葬30多年了,不火葬還發款了,以我看還是不火葬好,火葬是對老人的不尊重,火葬真嚇人把靈魂也都嚇跑了[大笑][大笑][大笑]聽起來都害怕,燒的人肉煙味又臭又難聞又汙染空氣。以我個人看法是不用燒人了,唉,看的死去的親人們燒的心疼眼咯咋的,[祈禱][祈禱][祈禱]


快樂老家106955676


火葬是喪葬形式之一,不應絕對化。有人說土葬浪費土地,那麼土葬不能改革嗎?完全是可以的。凡是土葬不準堆墳頭就是了。目前,城市和部分村鎮己施行火葬,他們沒有浪費土地嗎?不到一平米的墓地要數千至數萬元,“死不起”被多方垢病。好好的山崗,被一片水泥石頭點領,不也是資源浪費嗎!


特別市民AAA


我支持土葬,國家的殯葬制度(法規)也只是提倡火化,而不是必須火化。從感情上來講,還是遵從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比較好。有個墳墓也利於後人進行祭掃,燒點紙錢。現在有好多人家,老人去世後省略了許多祭祀的程式,既不燒七,也不供飯,直接完事。理由是沒有時間!長此以往,親情也就淡化了,親戚也就疏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