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能看出哪些問題?

兒科恩銘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檢查項目最多的就是血常規,無論是發熱、頭痛、心慌胸悶、疼痛,抽血檢查項目肯定少不了—血常規。血常規顧名思義是指血液常規檢查,一般是檢查血液裡的白細胞系、紅細胞系、血小板系(血細胞的主要三大類)。


血常規主要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對於有些疾病是診斷標準中的一條標準,很少的疾病完全依賴血常規。那麼通過血常規能查出哪些疾病呢?或者說提示哪裡出了問題呢?

一.白細胞系的升高和降低:

白細胞的正常值在4~10(單位10的9次方/L),每個醫院的儀器標準不一樣,基本在這個範圍稍微上下一點點。高於正常值叫白細胞增多,低於叫白細胞減少,白細胞分為5種類型: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1. 中性粒細胞增高最常見的提示細菌感染、急性中毒、組織損傷,還有一些消化道腫瘤、大出血、白血病(增高的非常明顯)等也會增高;降低見於病毒感染(水痘、流感)、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的貧血、放射線照射以後、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

2.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增多常見於過敏、寄生蟲感染、皮膚病、慢性粒白血病、淋巴瘤、惡性腫瘤等等,減少的意義不大。

3.淋巴細胞增多常見於病毒感染、急慢淋白血病、傳染性疾病恢復期、移植排斥反應等;減少見於免疫缺陷疾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症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數的比例之合等於1,一般來說淋巴高,中性就會少,反之亦然。

4.單核細胞增多:感染、血液病,嬰幼兒可增多,是正常的;減低無意義。

二.紅系—主要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這兩個體現了身體的營養情況,貧不貧血主要看它們,降低提示各種貧血;增多分為兩種,一種可以理解為血液濃縮導致相對增多,例如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等,還有種是含量增多,絕對的增多了,常見於慢性的心肺疾病(慢阻肺、先心病等等)。除此之外真紅細胞增多症會出現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持續增高,很容易看得出來。

三.血小板系: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抗凝,血液裡有了血小板才能夠抵抗血管裡其它凝血成分的作用,防止血管裡流動的血液出來。所以,血小板減少就會出現身體血管出血,像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輸血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脾腫大等等,增多常見於感染、溶血、骨髓增生疾病等等。

以上是血常規的項目裡常看的、重要的幾項。針對血常規中血細胞的高低值,可以查出血液系統疾病(貧血、白血病、粒細胞缺乏症等)、是否存在感染(尋找發燒的原因)、過敏、寄生蟲病,體現了人體被細菌或者病毒入侵以後的反應能力和狀態,也看出身體的基本營養情況,再者就是結合血小板數量評估是否有白血病、骨髓造血異常、血小板減少等疾病。

小結:血常規看似簡單,裡面的每一項都有它的意義所在;如果報告提示異常,還是建議給醫生看,畢竟經驗也是看病的一種。同時血常規的化驗結果提示是當時抽血的身體情況,如果生病以後就可能出現改變。


醫者良言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曾經是一位白血病患者,為什麼我會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做過太多的檢查,對血常規也有一定的理解

血常規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檢查,費用也不高,一般西醫都會開,有時候自己覺得身體不舒服,也可以去醫院開個便民門診去檢查,血常規有三個重要的指標,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三個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另外一個是中性粒,如果這三個指標異常偏離正常值,一定要找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我是一個特殊的案例,我在犯病時,血常規沒有任何異常,異常的是凝血系統的纖維蛋白原,所以醫生從未往白血病這方面考慮,從而也使我拖了幾乎半年,再度嚴重時入院血常規才提醒,從本來應該的低危拖到了高危,主任查房看見我都很驚訝,問我半年來有沒有吃藥,如何在沒有吃任何相關藥物的治療下活了半年

所以從我的經驗來告訴大家,血常規並不是萬能的,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檢查,如果身體有異樣,一定不要忽略,不要像我抱僥倖心理,害的終究是自己啊!


抓住一隻小榮榮


血常規可以檢查出很多病。可以作為很多疾病的輔助結果,還可以作為獨立結果加上患者症狀作出準確的結果。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疾病。


一,貧血。很多女人因為生理原因特別容易出現頭暈,氣短的症狀,很有可能就是貧血造成的,查一查血常規就能看出來是否貧血。


血常規中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的高低就是反應貧血的。如果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非常低就是貧血了,如果特別低,比如血紅蛋白低到了60(正常女性是115到150),就要考慮輸血了。而如果是100左右正常的生活,多吃一些補鐵的東西,比如動物的肝臟,紅棗,枸杞,鴨血之類的含鐵量比較多的就可以了。



二,感冒的原因。得了感冒很多人就需要查血常規,這是因為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中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的高低能反應感冒是哪種類型。一般細菌性感染中性粒細胞會升高,有時會升高二到三倍,同是白細胞計數的總數會增高很多。而病毒性感冒時中性粒細胞不會變化太多,也可能會減少一部分,淋巴細胞就會升高,百分率能升到35%以上。


三,凝血。有的人有了傷口很長時間不凝,血一直慢慢滲,這是就要看看血常規裡面的血小板了。血小板,英文plt,是血液中主要負責凝血的成分,正常人有了傷口一般幾分鐘就能凝,而血小板缺乏就困難了。正常是的是110到300.,如果是低到了60,就會凝血延長,低到了45就必須要輸血小板了,並且限制活動,怕磕磕碰碰出現傷口。如果是20以內,身體就會自動的向外滲血,比如口腔部位,血會一直向外滲。

四,寄生蟲感染和過敏反應。這個小孩的家長可以多看看,在報告單裡有個“嗜酸性粒細胞”,七八歲小孩這個如果高就很可能有了寄生蟲,再加上有經常咬手指,咬衣角的行為就要考慮真的有蟲了。

對於大人來說,這個高了就可能是過敏反應。有人一到冬天就咳嗽,不停的咳嗽,沒有感冒,發熱也會咳,做血常規白細胞紅細胞都正常,就嗜酸性粒細胞高一點,一般就要考慮是不是過敏反應。

以上都是最常見的,還有很多,比如白血病,比如紅細胞增多症,都能檢查出。


國557


先講一個真實案例吧:一個28歲的年輕女子,因為這段時間老是乏力,精神不好,就去醫院檢查,醫生首先給做了一個血常規、肝腎功能,這是很簡單的檢查。血常規結果回報後,醫生都傻眼了,白細胞非常高,後來請血液內科醫生會診,建議做骨髓穿刺活檢,一查,原來是白血病。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是不是白血病,血常規能提供一定的信息。


還有一個真實案例,一個54歲的男子,經常有氣促,後來查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只有50g/L,非常低,屬於重度貧血了,才知道貧血導致了心臟的損傷,叫做貧血性心臟病。貧血的原因是多年來的痔瘡,經常便血。


這些例子都可以告訴我們,血常規是非常有用,使用非常廣泛的一項檢查。


血常規之所以能成為常規,的確是因為它太重要,而且操作起來又簡單,所以成為了常規。不管是門診還是住院病人,如果需要抽血檢查,那麼血常規是必查的。


血常規能夠檢查以下信息:

1、有沒有貧血:血常規裡面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都是診斷貧血的標準,正常人的血紅蛋白應該有120-150g之間,如果低於120g就屬於貧血了,120-90g之間是輕度貧血,90-60g之間是中度貧血,60-30g之間是重度貧血,30g以下就是極重度貧血了。

2、有沒有感染:有時候我們懷疑一個病人有感染,會查血常規,就是看血常規裡面白細胞計數、中心粒細胞比例等等,因為存在感染、膿毒症時,白細胞計數會升高,而且在抗感染治療期間,複查血常規也能瞭解白細胞計數的動態,判斷治療有無療效。

3、有沒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常規裡面有血小板計數,血小板計數正常值150-300,如果血小板低,原因很多,可能是血液內科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淋巴瘤等等,也可能是一些嚴重感染導致的血小板減少。

很多血液科疾病都是通過血常規來發現端倪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白血病等等。

其實還有很多信息,血常規都是能夠提供的,所以血常規是非常有用的一項檢查。


李鴻政醫生


我是心血管楠醫生,副主任醫師,致力於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為大家講解醫學知識,您可以關注我,如有問題可私信我,為您的健康問題排憂解難。

血常規是大家經常要檢查的一個項目,面對其中20多項的內容,基本上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不知道如何進行解讀。今天楠醫生告訴你三步法即可解讀出血常規是否有問題。

第一步,看白細胞計數

如果白細胞計數增高,提示與細菌感染密切相關,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計數及其比例的增加,細菌感染程度與數值升高呈正相關,計數越高,則感染越重。

如果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則需要看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計數及比例是否增加,如果二者升高,提示與病毒感染密切相關。


第二步,看血紅蛋白數值

血紅蛋白是人體中運載氧氣的載體,其臨床價值遠遠高於白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的數值與貧血密切相關:低於60為重度貧血,60-90之間為中度貧血,90-120之間為輕度貧血。

貧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紅蛋白生存不足,原料缺乏,血紅蛋白破壞較多或者血紅蛋白丟失嚴重等,發現血紅蛋白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步,看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是人體血液中具有凝血能力的物質。當我們有傷口出血時,血小板就會被激活啟動,進而幫助我們快速進行血液凝固。

血小板計數顯著下降提示有出血傾向,例如低於20,顱內自發性出血風險。血小板計數顯著升高,提示有形成血栓風險。

總結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血常規檢查結果通過三步法就可以滿足對結果的解讀,判斷是否存在相應的疾病,其他各種各樣的指標就可以忽略不看,這樣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對血常規的解讀,明確是否有問題。


【關注健康,關注楠醫生】


心血管楠醫生


血常規,是廣大患者耳熟能詳的一項檢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常規操作。大到三甲醫院,小到衛生院,都可以進行檢查。



什麼是血常規?

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

血常規檢查包括有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為三大系統,即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是醫學上最常用的一種實驗室檢測手段,也是醫生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的依據。



血常規為何如此重要,它能檢查出什麼疾病?

1、感染性疾病

血常規的檢查,對於判斷是否有感染,為何種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血常規的一個重點內容是白細胞,具體又分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單核細胞。如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增多常提示細菌感染;白細胞正常或減少而淋巴細胞增多,常提示病毒感染;嗜酸細胞的增多,常用來判斷一些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疾病等。

2、貧血性疾病

在血常規檢查中會有紅細胞數目、血紅蛋白數、紅細胞體積等,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判斷有無貧血、貧血類型(大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及貧血程度。這也是臨床疾病原因、判斷預後,決定輸血與否,輸血效果評價的重要指標!但具體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貧血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3 、血液系統疾病

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及其比例等,對於血液病的診斷和初步篩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判斷有無凝血功能障礙

血常規中的血小板的作用是專門修補破損的血管,還負責凝血、止血、防止出血,維持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因此被稱為人體的裝修隊。

血小板的數量可以反應人體的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數量過少,則表現為受傷之後傷口很難癒合,嚴重的只要劃破了一道小口子就會一直血流不止。



5、有助白血病的診斷

如白細胞的異常升高或血小板和白細胞的異常減低,都是提示白血病的可能。僅從血常規檢查是很難確診白血病的,但醫生可以從中發現血常規的異常,並通過進一步檢查診斷來確診白血病,所以血常規對白血病確診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總之,通過血常規檢查,既可以初步判定一些疾病,還可以拋磚引玉提示一些疾病可能。對指導診斷及治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

在臨床上常用來診斷分析的數據大概有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


一:白細胞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1.急性細菌性感染:白細胞會迅速升高,而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例如:感冒、發熱、咳嗽、痢疾、闌尾炎等都會導致白細胞升高。為了更加準確的確診是哪種疾病還要結合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

2.白血病:白細胞明顯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以是正常人的數倍或數十倍以上。注意:還需要做血塗片甚至骨髓穿刺檢查、流式細胞分析和分子生物學檢查才能確認。

3.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功能障礙等都會導致白細胞降低。

二.血紅蛋白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貧血:血紅蛋白低是貧血的表現。

三.血小板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1.過敏性紫癜(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會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容易導致過敏性紫癜。

2.心腦血管疾病:

血小板過多容易堵塞血管,導致腦動脈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四.嗜酸性粒細胞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1.過敏性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紫癜都和嗜酸性粒細胞異常有很大的關係。

2.寄生蟲:蛔蟲和血吸蟲病。

五.中性粒細胞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細菌感染:細菌性感冒、細菌性痢疾等

六.淋巴細胞異常和哪些疾病有關係?

病毒感染: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


血常規是我們抽血化驗中最常用的一項檢查,但是具體能檢查出什麼疾病,還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結果系統分析。

我是孕媽蕭筱,想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哦!本文屬於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我。

蕭筱育兒經


血常規最為最為常規、最為普及的檢查,可以說當今社會的每個人都可能做過,那麼通過血常規,我們能大致判斷出那些問題呢?今天張大夫來說一說這個問題,我們說這個問題,主要是針對老百姓的大部分情況,不深入做專業探討,盡最大努力通俗易懂,好學好用。

血常規裡面蘊含的內容,主要是包括白細胞系、紅細胞系、血小板系三大部分,其中各自提示相關疾病,今天張大夫把它們能夠提示的,最常見的疾病給大家說一說。

1、白細胞系

白細胞系是醫生和患者最為關注的一部分,因為查血常規很多情況下,是看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一般說來,對於細菌感染,白細胞中的幾項數值會比較明顯的提示出來,比如說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比率都升高的話,多數情況下提示患者存在細菌感染,就可以考慮給抗生素治療。

2、紅細胞系

紅細胞系能夠常常提示的最常見問題就是貧血,同時具體貧血原因因能夠通過紅細胞系的相關變化進行推測。比如說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提示缺鐵,通過紅細胞系的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體積等指標就可以初步判斷。

3、血小板系

血小板能夠提示的問題,最常見的是血小板的增多和減少。異常的增多或者減少,考慮是否存在血小板增多和減少的原發和繼發因素。比如說如果一個人,發現血小板增多,排除了繼發因素,考慮原發性血小板增多,面對這樣的患者,如果做心臟支架手術的話要特別慎重。

以上就是張大夫對於這個問題的初級解答,總之,血常規可以提示很多常見問題,必要時還是要積極的做。


張之瀛大夫


不管是體檢還是去醫院看病,血常規幾乎是必查項目,血常規化驗單上有密密麻麻幾十項,大多也會有箭頭提示是高還是低,那麼你會看血常規的化驗單嗎?這些指標的升高還是降低能查出哪些疾病呢?



血常規能查出哪些疾病?

血常規報告單上看上去項目有很多,但其實臨床上主要看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這三大項。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看白細胞計數,正常值是4-10之間,如果大於10,最常見的是體內有感染、有炎症,常見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在白細胞計數增高的同時,中性粒細胞比值也會增高,如果兩者都高那麼基本上就是有感染了,需要靜脈用抗生素治療,有些人白細胞計數特別高(比如達到30以上),那麼也要排除一下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如果白細胞過低,說明抵抗力低下,有的是藥物引起(比如化療藥物),有些血液系統疾病也可引起(如再障)。



其次看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這兩項都是反應體內是否貧血的指標,有一致性。如果患者有急性出血(外傷等)或慢性失血(如痔瘡或月經過多),那麼這兩個指標就會下降,必要時需要輸血治療,對於慢性失血要找到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最後也要關注一下血小板計數,一般在100-300之間,臨床上常見的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是有危險的,出血不容易止住,有些化療患者血小板只有幾十,可能會出現自發性腦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低的患者可以輸注血小板。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我們為什麼要查血常規呢?

實際上,血常規可是個重要指標,他對於篩查和排除某些病因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以下幾種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抽一管血,就能知道,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細菌感染,白細胞的數量就會迅速升高,中性粒細胞也會升高。

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哮喘的病人由於上呼吸道感染會導致病情急性加重,要根據醫生安排上調劑量,做相應的藥物調整。值得注意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主張患者少用藥,等疾病的自限期過了,症狀便會緩解。

2.篩查白血病

當白細胞的數量不出現顯著增加甚至減少時,很可能提示出患者有血液腫瘤,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白血病。

如果確診為白血病,這時候,就要進行相關治療。目前,白血病的治療有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患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檢查報告,去正規三甲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

3.頭暈胸悶看貧血

當人們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目眩的時候,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一般可以看看是否由貧血引發。血常規可以幫忙檢查貧血。

如果患者確診為貧血,還需要進一步細分為營養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營養型貧血的患者可以通過補充肉食以及蔬菜(如黃瓜、香菇)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進行補充。當然,醫療上也要給予補充鐵劑。

4.檢查血常規,觀察血小板數量

當人們的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等現象時,通過血常規的檢查,我們可以查出血小板是否減少,是否出現了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貧血、缺血等疾病。

一般情況下,對於原發性的血小板減少症可以使用某些藥物,比如說糖皮質激素等進行治療,還可以通過一些化療的藥物,如環璘酰胺或者是硫唑嘌呤等來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來減少它的血小板的一個破壞。

專家強調,患者通過血常規化驗,可以很快協助醫生判斷身體各種組織器官的病變情況,所以在許多患病未明原因的情況下都要做血常規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