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着他的最亲的人,他的心里会痛苦吗?

心想事成1054897740867


我家孩子现在2岁,从出生都现在都是我自己一手带大的,他爸爸下班有空会帮忙,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自己带的。


孩子跟我很亲,一会不见就会满屋子找,不停地叫妈妈,上个月找好了工作,去参加一个岗前培训,一个星期不能回家,离家的第一天不敢给孩子发视频,怕自己会哭,因为自己也很想孩子。对于一直自己带大孩子的宝妈而言,和孩子离开,妈妈的痛苦一点也不会比孩子少。


第二天给孩子发视频,视频一接通孩子是笑着的,看到我后眼泪一颗一颗往下掉,哭得稀里哗啦,不停喊妈妈,孩子那么难过,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最后培训完了没去上班,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妈妈全心全意的陪伴,但是当他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比起妈妈的陪伴,孩子更需要妈妈给他做榜样。


所以我的选择是,在陪孩子的阶段就好好陪孩子,但一定不要忘了学习,提升自己,这样等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也能很好地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给孩子一个优秀的妈妈,我还在努力!


心妤心语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他天天带的亲人,肯定会痛苦的。

虽然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的大弟就是这样的情况。

母亲生下两个双胞胎弟弟后,身体很差,大姨照顾她一个月后,因为要回自己家,可看着虚弱的母亲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实属不易,便把大弟接到了她家,直到他什么都会说了才送回来。

虽然回来了,可他的心还在大姨那,每当他犯了错,我们吵他的时候,或者不小心摔疼的时候,他不像小弟那样哭喊着叫“妈”,而是像表哥那样喊着找娘,我们听了他这样叫,总会哈哈大笑,学着他叫“我娘,我娘。”可当把他牵到母亲的身边,即便母亲搂着他,他身子还是往外挣,嘴里不停地喊:“我找娘,我找娘……”




白天有人玩还好,但到了天快黑时,就不行了,他总是扶着我们院里的那棵大枣树,不出去,也不进屋,在那儿戚戚切切地喊着:“娘,娘……”让人听了格外辛酸,每隔一阶段,大姨总会抽时间来看看他,那时,可能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只有那时,他才像一个有娘的孩子,在大姨面前撒娇,甚至无理取闹。

那时,他是那么小,不知离开朝夕相处的大姨,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但是,他一定会很痛苦,很思念的……


清风秋月


曾经听一位老人说:"带孙子太累了,不想帮忙,等他大点了买点礼物给点钱,他就会和你很亲了。"

是这样的吗?孩子小就没有记忆吗?我觉得不是。



我现在还记得小班幼儿园老师

我两岁半上的幼儿园,当时哭了好久。

我们班主任姓彭,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模样,黑黑胖胖的。

记忆最深的是我发烧了等妈妈来接,她陪着我讲故事看时钟。

当时感觉很温暖,到现在二十几年了每每想起来还是像昨天一样。

小久久愿意和外婆睡,而不是奶奶

我生完小久久在家坐的月子,第七天他和我妈妈睡,很乖。

现在两岁半,暑假回家孩子会和我说晚安,和外婆一起睡。

奶奶节假日会来,也会给他买衣服和玩具。但是每次小久久抱着被子和枕头说好了和奶奶睡,关灯的那一刻他就会哭着找妈妈。

所以,我觉得孩子他会懂得,真心的陪伴永远是值得的。



三周岁之前的陪伴最重要

三岁以前,父母让孩子感到安全 。虽然很多人觉得带三岁之前的孩子是最苦最累的,而且孩子对三岁以前的记忆是零星的、潜在的。

其实孩子在这短暂的时期对接触的人与事,对陌生环境的感知,的确能影响以后的很多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由于身心发育的不完全,孩子对外界的事物是陌生的,因此他缺乏安全感。对他而言,可能喝着母乳就是安全,躺在妈妈臂弯里就是安全,被妈妈亲亲就是安全……

他能够感知的,家庭的温暖,世界的爱,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都是这时候形成的。

说起陈美龄,我们应该都不会太陌生,这位香港歌星兼女博士,更是将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

她曾经说,自己并不提倡把小孩子交给别人带,还是在父母身边长大比较好,尤其是3岁之前,一定要父母教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曾经,有人提议产假最好能放三年,因为孩子的三岁前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妈妈的陪伴。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短暂的,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孩子就能很好地与妈妈分离。



我是【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两岁半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


因为是麻麻


你好。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过往。

我的分离故事:

我从小是在奶奶家长大的,据说是从出生一直到快三岁的样子,爸爸妈妈把我接走了。那段时间我特别想奶奶,我不愿意去接触新的环境,我一直会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关着灯,脑袋里全是我和奶奶在一起的场景,我不敢在爸爸妈妈面前哭,于是我总是找借口早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可能还不懂得亲情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和奶奶生活在的这段时间,我很快乐很开心,她是我的依靠,她是我的唯一,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无论我做了什么我都可以去找他。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离开了我,唯一的依靠我很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我在接下来的时间,如果我犯错了,如果我发生了什么,我应该去找谁,他们不会对我横眉竖眼吗?我已经习惯了我和奶奶的一切,习惯了他早起会在我的额头亲亲,习惯了奶奶做的早饭,习惯了在奶奶身边撒娇。

虽然我现在已年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当我回忆起我快三岁那年的记忆,脑袋里依然是一片黑暗的,甚至我现在对分离离别,我有说不出的落寞。我特别讨厌去机场火车站,甚至我在去外地上学的时候,我从来不会让大家来送我,当然我也不会去送别人,我的同学可能觉得我很冷漠,其实我自己知道这是原生家庭里给我的阴影。

这是我的故事。这一段往事我很少给人提起,因为我不愿意分享,也不愿意说出。从我的心底里我知道那是我的难过,那是我不能触碰的难过。我们不能说年少不懂事,虽然年少,可是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所以一旦有自己的情感,我们就能分清自己的喜怒哀乐。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自己的亲人一定是难过的。也一定会有安全感的缺失,他会踌躇不安,他不知应该如何走下去,对于大人来说,你会拥有整个世界,可是对于孩子你才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果最亲的你已经离开,他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接下来的路。

在很多年前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的环境当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景式的思维方式与表现能力,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时候从孩子出生到两岁,虽然孩子是婴儿时期,但是他们这个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心里的感觉。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是有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的,如果你离开了他,他是能感知到自己的难过和不舍,只是他不能说出他不能很好的表达而已。

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认知的第2个阶段,也就是学前期前运算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他们已经出现了表象思维,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依赖的表象,或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一些不同的思维阶段。那个时候的孩子,他除了能感知自己的情绪,他也能感知周围的情绪。他已经从一个婴儿时期跨度到了学前时期了。

当然上诉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话,我们只要是当过父母的,我们也一定能知道,两岁半的孩子知道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他已经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的他是有自己的心理发展历程的。

我的儿子小豆瓣现在快三岁了,我刚刚经历过他的两岁半,在这段时间,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己的主张,他会告诉我妈妈,如果你不在,我会想你妈妈,如果你离开了,我会哭,因为我很难过。

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是要抱抱他,因为我上了一天的班,一天没有见到他了,他说他想抱抱我。所以我们也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没见孩子,就有了自己的谈过想法,那可以想象,如果是最亲的人离开了孩子,孩子心里的无助是有多么无奈呀。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豆瓣妈,愿和你一起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


小豆瓣成长路


题主,你好!

看到这个问题,很想分享一下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事情。

我女儿出生以后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带,老公每天下班回来会哄哄抱抱,但自然她最亲近的人还是我。

去年底,我老公因为回国开会,把我们娘仨儿留在美国;然后因为签证问题滞留了三个月还没有回来。我带着两个孩子实在待不住了,就回国找他。

那时我女儿才一岁半,看到爸爸她每天都很高兴。但很不巧的是我老公的签证在我们回去一个星期左右就下来了,然后他又到了美国,把我们留在了国内。

他走了之后,我女儿的心情明显变得非常低落,一整天都不笑的,又非常黏人,时刻都要黏着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到六月底我带她回我爸家(我爸是老师,放暑假了),我爸他们天天陪她、逗她,这时她才重新开始露出笑容。

不到两岁的孩子对并不是最亲近的人都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更何况是比这大的孩子对最亲近的人离开呢?

所以我觉得他们是会痛苦的,虽然他们可能表现很正常,但可能只是不会表达而已,并不代表没有痛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夕木在美国


很荣幸来回答您的问题。
我是一位宝妈,我儿子现在正好两岁半了。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大人的语言(表面的意思),有些情商高一点的孩子,或许深层的情感他也能感受到。根据我自己在带孩子方面的感受吧,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吧。

首先,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着他的最亲的人,他肯定会有疑问的,如果离开的时间很久他肯定会失落的。我儿子在我上班的时候,都是爷爷奶奶照看,有一次爷爷奶奶要到外地去,所以我请假在家照顾了儿子两天。两岁半的孩子,对于生活的规律和习惯已经很有感觉了。他会问我,“妈妈,爷爷奶奶去哪儿了?”说明,他对于我在家照看他,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由爷爷奶奶照看他,是有感觉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回答孩子。我们可以实际求是的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比如,我是这样说的,“宝贝,爷爷奶奶外出有事情要做,后天就会回来跟小宝贝玩了。这两天由妈妈来陪宝贝玩,好不好?”孩子一般都会点头同意。然后,我一般会顺势告诉他,“那我们就一起快乐的玩耍吧,让妈妈看看宝贝平时都是怎么听话的。”适当的用一下小机智,对于孩子来说,是很管用的。

其次,我不知道,题主说的“离开他最亲的人”是什么意思,是长久或者永远的离开吗?如果是长久的离开最主要的亲人,像爸爸妈妈,尤其是离开妈妈,孩子会非常难过。我在孩子两岁五个月的时候去爬泰山,因为目的是想看泰山日出,所以行程安排上是夜晚爬山,这样第二天早上等日出。这就势必要跟孩子离开至少一天一夜。要知道,在这之前,我除了白天上班时间,从未有过晚上不陪孩子的时候,孩子夜间也一直是我哄睡、搂着睡觉的。所以,在决定去爬泰山的时候我下了相当的决心,连婆婆都劝我放宽心,这么大的孩子了,少哄一晚上没事。可事实上,儿子在我不在的那一天晚上,从吃晚饭就开始问,“我妈妈怎么还没回来?”“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晚上熬到11多钟,已经很困了,他还是不敢睡觉,非要等妈妈回来。我老公说,是抱着儿子边看小猪佩奇边哄着,他困极累极哭闹够了,才抱着睡着的。由此可见,妈妈对于两岁半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小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母亲,他天然的认为,只有妈妈在身旁才会有安全感。

第三,如果孩子离开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种主要的亲人,而且是永远的离开,我想孩子也是会难过的。至少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他会因为看不到他们而好奇、念念不忘,他想要探究答案。我们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真实的结果,比如说,“爷爷去了天堂,那里好远好远,没有汽车和火车,一旦去了就回不来。但我们所有人最终都会去到那里。幸福的人,最终会在那里相遇。”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话,虽然会有遗憾,但他会为自己的内心疑惑找到答案而感到轻松。
以上是我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帮到您。我是萌宝妈妈屋,关心育儿,与孩子共成长。

萌宝妈妈屋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他最亲的人,会痛苦吗?

我认为孩子肯定会痛苦的

2-3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心理的一个转折期,2岁左右的宝宝特别依赖妈妈或者一手带大他最亲近的人,会有分离焦虑症,缺乏安全感,而且他能记人,记事了不像一岁之前记不住,即使妈妈不在家也好哄。

我闺女快两岁了,我一手带大的,一岁之前我要是有事出去她奶奶就能哄好,也能哄睡,但是1岁之后懂事了,记事了,每次我要出门就抱着我紧紧的,不松手,哇哇哭,怎么哄都没用,等我办完事回家就会一直抱着我不撒手,我能感觉到我回家之后她很开心,很放松,我觉得这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也会反抗妈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特别难管。

我闺女现在就是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碰,都会说这是我的,我的玩具,我的小板凳,我的妈妈。有时候你说这个不能玩,那个碰,偏要玩,非要碰。而且啥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我拖地她也拖,我扫地她也扫,我洗衣服她也洗。还喜欢模仿,看我化妆她也自己拿眉笔画眉毛,擦口红,一边画一边说。很难管,心力交瘁,所以没少挨打。没办法我有时候实在是忍不住。


总而言之,我不建议这个年龄段让孩子离开妈妈或者其他最亲近的人,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成长,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啊。

我是胖兔,一位90后全职妈妈,喜换的朋友欢迎关注,多多交流。


胖兔子与小肥猪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着他的最亲的人,他的心里会痛苦吗?

我同事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白眼狼,自己亲力亲为照顾他,一到爷爷奶奶家就不愿意回家了。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的发展弹性。但是如果2岁半的宝宝离开天天带他的亲人,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行。


我记得我四岁多的时候,我妈妈生病住院了,我那时候特别想妈妈,但是知道妈妈生病了,要看医生才能好,所以我拼命装坚强,等着妈妈出院那天。

妈妈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才回家,记得妈妈回来那天,我哪也没去,就躺在妈妈的边上睡着了,而且睡了将近一天。那天我到现在都记得,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离开天天带他最亲的人,他的心里肯定会有思念和痛苦,只不过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还不会把这种思念和痛苦表达出来。如果说有多痛苦也谈不上,只是会很想妈妈。

有的妈妈,因为生活或工作的需要,有时候不得不离开孩子,比如出差工作等,所以会比较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宝宝的安全感来源于对妈妈(扶养者)的信任,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拥有安全感,并且逐步发展最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如果妈妈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得不经常离开宝宝。而孩子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的发展弹性还是比较大的,爸爸或祖辈都可以作为安全依恋的对象,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那么孩子也不会缺乏安全感,也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痛苦。



其实宝宝在三岁前,是不建议长时间离开天天带他的人(扶养者),因为一般来说超过两个星期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但是在2岁前,扶养人和孩子已经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宝宝在2岁后是可以忍受一定的分离焦虑的,比较容易安慰 。


银花育儿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他的最亲的人,他一定很难过,不一定会表达。我们家宝宝1岁了,我分享一下他的情况。

出生起,我们就一直在一起,尤其是晚上,从来没有分开过。

记得有一次,老公陪我去参加一个考试,天不亮我们就走了,中午的时候和他视频,本来玩的好好的,开始哭,晚上回到家,我给他喂奶,我发现他有明显的不一样,他的小手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以前的时候都不让我握他的手,整个吃奶都不松开。

婆婆告诉我,中午他也不睡觉,带他出去玩也不高兴,回家的时候光看我们卧室,进来看不到妈妈就哭😭我在家的时候,他一直很规律,每天准时睡午觉,出去玩都高兴地屁颠屁颠的。那一次,把我和他爸心疼的不行。

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他们更懂得了,对自己最亲的人,不在一起,心里肯定难过,亲戚家的孩子妈妈出去打工了,他刚开始在家哭的哇哇叫,哄不住。

小孩子,比我们更细腻更敏感,他们的感情更真实和单纯,不要总觉得他们小,不懂!如果不得已要离开,一定要告诉孩子,用他能听懂的语言,给他安全感!并时不时跟他保持联系!


李菜菜121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他的最亲的人,心里痛苦应该是短暂的。如果有比他大的姐姐哥哥和他一起玩,这个痛苦会很快消失。


我家女儿三岁之前离开我。她是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很快适应了。在她三岁前有两次离开我,一次是在她一岁半的时候。当时我工作很忙,中秋回老家后,就让她和奶奶在老家多住一段时间,当时她小姑家的妹妹也一岁多点,两个小朋友一起吃住,一起玩。期间我特别想念她,心里也很纠结自责,不应该这么小把她放老家。基本天天和她视频,但是女儿却一点不想念我,她过的很快乐,似乎已经把我给忘记了。这个时候她根本不想我,也不会痛苦。后来我想可能和她年龄太小有关,这么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多想念。也有可能是我们给她的安全感比较足,所以她并不害怕我不在她身边。


女儿第二次离开我是在两岁半左右,是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和姥姥玩。当时我们已经进车站候车了,姥姥姥爷在外面看着我们,女儿看到姥姥后就要出去找姥姥,姥姥也舍不舍外孙女走就过了抱起她,等到我们开始检票上车时,女儿说什么也不和我我们走,她想和姥姥在一起。没办法只能留下她,我们离开。女儿这次在姥姥家小住了半个多月,期间也没有说想我啊,姥姥细心的照顾她,带她玩,她一点不想我们了。


所以,两岁半的孩子,如果这之前孩子安全感建立好的话,孩子也比较独立,离开照顾她最多的亲人,他基本也不会哭闹太久和痛苦。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理论和经验不能全部正确的套在每个孩子身上,照顾孩子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根据孩子性格表现选择,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和情绪。父母长时间缺席孩子6岁前的成长,对孩子的心里发展,性格养成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离开孩子太久。


我是和和顺顺妈,儿童心理学在读硕士,多平台育儿领域创作者,分享育儿知识,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希望我的分享和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