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砖厂拖薪工人罢工,折腾了半个月,钱没要来,工作还要丢了

路远上班的砖窑厂,曾是阳骝镇的公企。

三年之前,砖窑厂起建,公地面积并不富裕,就靠边儿占了几户镇民的土地。这一占不要紧,两方条件各自跳码,老谈不拢,就闹得沸沸扬扬,到了最后,几户镇民呼朋唤友,拉着横幅围了镇政府。后来县府派人下来协调,又调了武警,才平息了这场纠纷。

协调结果出来,窑厂与镇民各退一步,签下协议:凡土地被占的镇户,都有厂里的部分干股,家属愿在厂里工作的话,窑厂也尽力予以分配。

协议拟得豪爽,双方都认为自己占了便宜,等到执行起来,就出了问题。窑厂那边早就想好,所谓干股分红,不过纸面把戏,其实最好处理:到了年底,账上可以作假,就说没有挣钱即可。

只是到了分配工作的环节,窑厂这边就出了纰漏。十多号人分配下来,又开除不掉,就都把自己当老板端着,不踏实干活,吃掉利润吃成本,怠工屡见不鲜。再到后来养肥了胆,更有私底下起哄的,搞出些“比谁偷砖偷得多”之类的闹剧。

这么一来,挨到年底,窑厂就不必劳心作假,因为真的赔出了个大窟窿。

小说:砖厂拖薪工人罢工,折腾了半个月,钱没要来,工作还要丢了

此后不过三年,镇政府就举手投降,抛开这只烫手山芋,把窑厂外包给了镇民马威。

马威不是等闲之辈,念过大专,在市里有关系,四下跑过几趟,就截断了外地的货源,再撤下两批作风败坏的工人,窑厂的生意马上走顺。外包第一年,年关将至,干股镇民等着分红,马威却私下改了厂名。

阳骝镇砖窑厂摇身一变,成了“马氏砖瓦制造有限公司”,虽然从未产过一块瓦片,名字也非得这么叫。工厂的章子磨掉重刻,与公家撇清了关系,原来的干股协议即刻失效。这事被曝出来,镇上又是一通闹腾,不过这回没起多大动静,先是政府与窑厂互相推诿,各自踢上俩月皮球,趁着这空荡,马威又给管事的封了几次红包,镇民闹腾的势力也就从内部遭到瓦解。

时代总在变化,砖窑厂开不长久,这点马威早就知晓,当年包下窑厂,目的也算明确,就是能赚钱时先赚一把。

再过三年,果然兴起了水泥砖,马威的人脉使不上劲,货源截不断了,窑厂的生意再次萧条,渐渐的也开始拖薪裁员。裁员并不要紧,只要没裁到自己头上,照常上班的工人们就不想跟着闹事。

等窑厂拖了几回薪,在职的工人便生下怨念,积得久了,事情摆上桌面。组长路远站出来出谋划策,领了半个厂的工人签字停工,倒逼窑厂发薪。

工人使出这招,窑厂倒也不怵,效益不好,大不了一起干耗着。这么耗上半个月,工人这边先炸了锅,又开始反过来埋怨路远,说他出的什么馊主意,拖薪的问题没给解决,反又招来了失业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