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商家从淘宝退出,难道是实体行业开始复苏了?

百年常青藤


商家从淘宝退出只有两个原因,要不是不赚钱,要不是不符合相关规定,但是说实体行业开始复苏恐怕言之过早了。


第一个,电商红利到顶,同行竞争激烈。一方面,电商可以开发的用户数量基本到顶进入存量格局,流量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同行的竞争激烈,对于同质化的产品那就是拼价格了,零售价几乎贴近成本价,大量的电商无利可图。


第二个,电商经济走过了野蛮增长阶段,开始规范经营,以前的刷单、假冒伪劣产品等路子行不通了,很多行业开始对经营者提出很高的要求,个体户要不证照不齐,要不无力支撑一个团队,被迫离开。


第三个,电商开始进入收割期,以往的扶持政策没了,对于广告费、排名费的开支越来越高,一旦稍不留神进不去排名前端那么就是恶性循环。


第四个,电商生态发生了改变,首先淘宝自己开通了天猫超市,很多竞品干不过淘宝,别人即是裁判也是运动员,也有资金去囤货,去进行价格战,甚至流量压制,其次淘宝把大量的流量导向了天猫、品牌、旗舰店等,个体户无法生存。


这种情况下的商家退出更多的是反应了经商环境的恶化,实体经济的复苏遥遥无期。


贫民窟的大富翁


对淘宝已近失望透顶了,买东西遇到卖家发语音骂人,我把骂人的话用文字展示出截图来给差评,最后居然判定我评论里图片上有辱骂言论屏蔽了,投诉了最后客服说就是这样规则,我投诉淘宝客服人家说淘宝客服不可以投诉,我真是醉了,怪不得商家这么嚣张,我的评论被屏蔽了后商家在后面写了一大堆装可怜还说我怎么说话难听如何骂人,还在淘宝群里发动一大波沙雕在下面评论骂人,反正评论已经变成系统默认了,我只有开了不能评论后清净了,气的直接卸载了淘宝,现在只买天猫和苏宁易购


小贝壳3056


讲一下本人的切身感受,我是09年开始做淘宝,淘宝真正难做是从16年开始的,是跟阿里的策略有关,开始了千人千面,开始了所谓消费升级,店铺去爆款模式,从那时候开始店铺的流量极速下降!不管大卖家,还是中小卖家,不管开不开直通车都是流量下降,淘宝店铺已经很难出大爆款,单品曝光转换速度非常快,很难有稳定流量,其本质上是把淘宝流量导给了天猫!另外刚好拼多多崛起,把淘宝挤出无法生存的卖家挖走,造成了更多买家的流失,从而整个淘系的流量流失!所有卖家都更难做!

另外整个经济周期都在调整,整个大环境都不好,并不是说实体开始好做!


我不是如花


别的行业不清楚,我们做的家居c店,感觉还可以,两夫妻自己小打小闹几十万一年,没有请客服,打包发货客服都是自己,天猫不敢去弄,投入太多,还要推广直通车做活动想想都烧钱。我跟老公说我们这样稳稳地赚够用了。看着别人赚上亿的一点都不眼红,他们付出的也多,风险也大。有时候开玩笑,少碰些吐血的难缠客户,可以多活几年,😄



周小黑鸭


  商家退出淘宝,其实不是因为实体店复苏!

  大家可以想象,网上生意不好做,实体的生意更加难做。高额的铺租,还有高额的人工费!

 原因其实很简单;(挣不到钱了)

  1.都在压价格,但价格越低越容易碰到胡搅难缠的客户,买了退退了还闹,有时候还得赔,而且专门吃货的垃圾大学生多,为了几块钱还得被差评打电话被骂,专业打假的虚伪君子喜欢盯这种低价量大的店铺 

  2.大家应该也经常逛街吧,有没有发现现在逛街的人比进店购物的人多得多,大部分的商店都是冷清的,一片萧条的景象,不见得实体店有复苏的迹象。 

  3.在淘宝上开店,其实不像以前可以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拉动销售额,现在的淘宝店铺,仅仅是推广费,一天不花个1000元,根本是拉不起流量,而一天的销售额仅仅是2000元左右,扣除产品成本.推广成本.包装.物流.人力成本,有多少利润可以赚啊,还是在无税的情况下

  所以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小北财经


你说的这个可能性不存在,电商退出和实体店倒闭是一样的,经营不好,没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没认真研究学习电商新的交易规则被淘汰也很正常,以前女儿开始正式上班之前也有一个小淘宝店,当时小店的收入也不错10-13年每个月一个月也有六七千的收入,有时一个月也有万八的净收入,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老了,要孩子去正式上班,小店由她妈打理,从此没能跟上淘宝经营理念方式方法的改变,流量逐渐没了,小店只有倒闭了。

所以说电商退出倒闭很正常,就和实体店倒闭关门一样。


barton1963


某宝规则越来越不合理,倾向买家,就凭给了评价的买家确定店铺的数据,一般买家买了东西没问题根本不去评价,有问题或恶意买家专门针对性评价!这样,店铺评分越来越低,不做死才怪!现在被惯着的淘宝买家越来越任性,我店铺有几笔差评是买家收货后要求不退货退款,最后不同意当然是差评了,我把50元的东西9.9元包邮给淘宝买家,但有些买家照样差评,不讲道理!宝宝还规定了只允许卖家对发广告评价的买家可以申诉,其他的不合理会申诉不通过的,最后好多小卖家被逼死了,平多多这点就好很多,同样东西两个平台卖出100笔,宝宝上的评论差得无法参加活动,而多多上各项指标非常高到免流!所以就小事可以看出结果了


花街坊


商家从淘宝退出,其实同实体行业是否复苏没有任何关联。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淘宝虽然是个大流量平台,但是逐步已经形成了头部效应,很多商家已经无法展业了。同时与淘宝竞争的新电商平台和新模式也越来越多,大家转向新平台进行销售了。

德先生带大家来分析下为什么大量逃离淘宝?

1.淘宝的收费现在也越来越高了,有些销售量不高的商家已经无法支撑淘宝的日常运营。

过去为什么大家愿意去淘宝上开虚拟商铺?还不就是因为不用付实体店铺房租和其他费用,同时互联网产业可以有无限的潜在客群。但现在实际情况如何呢?

淘宝C2C一年6~8万,天猫B2C一年12~20万,低于这个投入,基本上淘宝是没有啥钱可以赚的,可能连自己的人工钱都赚不回来。

标准一个店的组合:高级美工、高级运营、网络推广、两个客服(白班,晚班),大家可以看下,淘宝运营成本要多少把?

2.淘宝上经过多年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某一商品门类的头部平台商家,其他商家销售量已经无法提升了。也就是最终的28原理,20%的商家销售了80%的销量,剩下80%的商家销售了20%的销量,实际情况可能比这更残酷,可能形成了19原理。那么针对80%的商家来说,淘宝这个大流量平台对于他们是个鸡肋,已经没有持续经营下去的动力了。

3.淘宝商家们的卖货选择平台和卖货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除了淘宝和天猫是最大的电商平台。其实还是有着潜在的竞争者也在不断发展,例如京东、苏宁、拼多多、微店等等电商平台。那么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可以去这些新兴的电商平台上搏机遇,不需要再掉在淘宝一棵树上。

同时目前的网络直播带货也是发展迅猛,它针对于过去的淘宝店铺是营销,又是一次产业进步。你看,连李湘都下海做直播带货了,更不用说李佳琦一天可以产生直播上千万的销售额,当然最恐怖的还是杭州薇娅,他创造了年收入3000万,带货销售额7亿元。甚至于她创造了直播带货奇迹:单场(2小时)最高销售额2.67亿元;单件商品最高引导销量56万件,单间商品最高引导销售额2700万元等等。这种转型效应带给无数的商家很多冲击。也出现了很多直播平台进行转型,快手、抖音、微信又吸引了无数淘宝商家从原来淘宝平台退出,进入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转型做网红直播卖货。

总结下:在这三大因素下,原来的淘宝商家为什么不去那些成本更低、流量更大、获客模式更先进的平台进行转移呢?所以淘宝商家的逃离是正常现象。同时他们对于淘宝贡献率也是很低的,淘宝平台也是不会太在乎的。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网购是当今的大环境大气候,网店以它的“便利,快捷,价优,物美,品全”占主导地位,实体店大部分已全军覆没,不可能东山再起的。

就拿我来说已经网购了11年,日常的“吃,喝,穿,戴,家居用品,化妆品及家具”全是网购,购得的商品很多都是“价廉物美”非常满意。

我下午到货的一盒“费列罗巧克力”,我前天在上海联华超市买了一盒是93.8,昨天在网上买了一盒一模一样的就便宜了23.8,所以谁不愿意网购?(这是下午收到的那盒)



蔷薇xxpp


现在很多线上都回过头开实体店了。前几天网传ITM模式下运营的SOFIA(索妃雅)品牌拟在北京SKP、王府井、西直门凯德、西单大悦城、朝阳悠唐、东大桥芳草地以及三里屯太古里等区域设立北京ITM模式的衣品实体店。店铺为时尚人群提供时尚服装服饰的个人衣品诊断定位、穿搭,以及上门衣橱管理等专业服务为主,以轻奢时尚女装私(人)定(购)销售为辅。各店拟投资额300~600万不等,投资股东须具有广泛的国内时尚圈、娱乐圈资源的知名文艺人士(或可成为我品牌形象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