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開展的“縣管校聘”,我落聘了,我如何向家人交待呢?未來該咋辦?

楊鍋來了


世人都說暑假好,哪知暑假有煩惱。縣管校聘要實施,要是落聘真害騷!

這個順口溜切中你目前的心思吧?這個暑期對你來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害怕自己落聘,沒法向家人交待,還覺得自己身無長技,對未來充滿隱憂和焦慮。

你的遭遇似乎很讓人同情。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並不想同情你,因為你目前的尷尬情形其實是自己種下的惡果。

縣管校聘”真的是很嚴格的用人機制嗎?否!它是我見過的最“溫柔”的制度之一,寬鬆得不能再寬鬆。

為什麼這樣說?教育部文件這樣說的:“競聘不成功的教師,可以降低條件進行二次競聘,最終還沒有競聘成功的教師,安排到後勤崗位,並安排相應的培訓和教育,在下一期崗位競聘中重新參加競聘。”

看看,當你競聘不成功時,還給你準備了另一次機會和另一條退路,這種善意十足的措施簡直太“人性化”了。隨便一個職場你去應聘落聘後,哪個招聘方會對你這樣“脈脈溫情”?坦率地說,我都認為所謂的“縣管校聘”簡直是“掩耳盜鈴”,對調動老師工作積極性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這種競聘你還能下崗,我只能一聲嘆息:你平時的工作表現該有多糟糕,才會讓校長們忍無可忍痛下“殺”手?

根據我在學校時的經驗,絕大多數老師根本都不會擔心落聘,只有少數平時吊兒郎當不務正業的,或不思進取教學水平極差的,或調皮搗蛋故意和領導唱對臺戲的,才會有這種擔心!你是屬於哪種情況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你平時肯定沒有真正按老師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當落聘已成事實,未來的路如何走?解鈴還須繫鈴人,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

如果你還想保住教師這一職位,那就得真的認真反思自己近年來的表現,調整心態,主動找學校負責人談心,表明決心,並在行動中向優秀老師看齊。如果你真能幹出樣子,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是能看得到的。

如果你覺得教師這個職位形同“雞肋”,那就不如藉此機會“瀟灑”離開,對自己也是一種解脫。車到山前必有路,真正走出來,說不定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

至於如何向家人交待,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坦白”交待,畢竟這事你也瞞不住。一個成年人必須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家人負責。如果你真的能洗心革面,改變自己,家長肯定會諒解並支持你的。

做為過來人,我真誠地勸你一句,好好珍惜眼前的這份工作吧。在未來,教師這份工作 “含金量”會越來越高的,但競爭和考核也會越來越嚴,如果你再不發憤圖強,就算這一次能僥倖過關,未來也必然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居安長思危,且行且珍惜!


語文阿里之門


不要想太多。我就是縣管校聘的受傷者,2017年,我落聘了。我也迷茫過,彷徨過,走路都不敢抬頭,覺得別人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你!二年過去了,我調整好了心態,其實所謂的縣管校聘就是我重新換了個工作的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樹挪死,人挪活!落聘又不是解聘,害怕啥子嘛,反正工作在,以後好好幹!一切都Ok!陌生的朋友,我相信你,一定會振作起來,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榮虹然


編者按:“縣管校聘制度”的利弊我已經在多個問題和多篇文章中認真解答和分析過。並已經把縣管校聘制度的利弊已經點評得差不多了。總體來說,“縣管校聘制度”弊大於利。



“縣管校聘”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縣管校聘”就是為了打破現有的編制,將學校裡教師編制收回縣政府管理,由縣政府統一支配,統一強制教師在全縣範圍內的學校流動,這據說是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是,“縣管校聘”並不是完全由縣政府統一管理和調配,它需要學校做出競聘方案後再次競聘,經過“校聘”,“學區聘”,“全縣聘”後,多次競聘不合格的教師待崗培訓後仍不及格將被辭退。所以,有競爭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落聘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縣管校聘制度”等於“末位淘汰”制度,一點不假。



“縣管校聘”後落聘後怎麼辦?

縣管校聘落聘後,不用擔心。因為在學校落聘,還可以競聘學區的崗位,學區崗位落聘還有機會競聘全縣崗位,哪怕全縣崗位都落聘,還有待崗的機會。總之,只要不犯嚴重的錯誤,工作態度端正,認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機會還是有很多。根據其他地區已經完成的縣管校聘制度來看,一個縣區落聘的教師也不過一兩個人。至於,那幾個落聘的教師到底有多差,為什麼會落聘誰也說不清楚。



“縣管校聘”落聘後怎麼面對家裡人?

縣管校聘落聘後,心情會極度失落,甚至有些教師想不開而跳樓。比如2019年7月,順豐第一中學教師欲跳樓自殺,被懷疑縣管校聘後落聘而心情不好想不開而做出極端的行為,這樣的教師不在少數。所以,落聘後首先要把心態調整好,不要做出傻事來。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就是在學校競聘中落聘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也許換個地方對自己的前途發展更有利。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競聘不過別人,就不要想不開,總會有一個人要走,為什麼那個人就不能是我?想多了本我,也就釋然了。至於面對家人,自己心態調整好了,家人也不會再落井下石,而是會關愛你如初。要知道家庭就是自己的愛的避風港,回到家跟親人照樣吃好穿好,管他明天又要去哪裡工作,又要跟誰吃飯,又要和誰共事?

縣管校聘給廣大一線教師帶來了什麼?

縣管校聘似乎給教師帶來的沒有什麼好處。工資待遇提高了嗎?教師在全縣範圍內被迫流動,車補發了嗎?教師多輪競聘後,教育均衡發展了嗎?縣管校聘後,師資水平提高了嗎?縣管校聘後,學生進步了嗎?……對教育的發展也沒有任何好處。也許,縣管校聘帶來的唯一的“好處”就是,校長的權力更大了,管理教師更輕鬆了,教師的積極性好像確實“變高”了,實際上確實教師的教育教學壓力更大了。所以,縣管校聘制度一沒給教育帶來任何好處,二沒給教師帶來好處,三也沒給學生帶來好處,這樣的縣管校聘實施起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孖無悔觀教育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就自己幹!——關注李探花,共話教育短長。

教育既然實行“縣管校聘”肯定幾人歡喜幾人憂,有人上崗,有人落聘。落聘者無須煩惱,只要懷揣才華,何愁英雄無用武之地!

去年我有幾位同事就發生了和題主相似的問題,在競聘上崗中,他們“光榮”落聘了。其實落聘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他們工資較高,學校採取經費包乾,於是學校揮淚斬馬稷,讓他們“下崗”。

他們相互商量,準備申請法律仲裁,因為按照《勞動法》,如果沒有過錯,勞動合同超過十年合成終身員工。後來經過教育局協調,這幾位老師調離原單位,被安排工作關係掛在某鄉村小學。

到了那個鄉村小學,他們反而因禍得福,他們才真正體會到做老師的幸福和自由。首先

課務很少,小學作息時間又比較寬鬆,週六、週日雙休,有一位老師精力旺盛,還在鄰市的輔導機構代課,工資開得比自己工資還高。還有一位老師索性到醫院辦了一個病休,現在長期在外地上門做家教。

今年,縣裡那所中學擴班,缺少老師,一紙調令,準備重新再把那幾位老師調回去,那幾位老師說什麼也不回去,弄得教育局出面協調,最後有幾位回去了,只是校長再見到他們非常尷尬,據說,好幾位都準備要提拔成中層使用了!

“縣管校聘”管理制度設計中就存在很多涔漏洞,現在才剛剛開始,就已現端倪,不過,縣管校聘加速教師流動,對於打破教育壟斷,實現均衡也許是一件好事情。


青衫李探花


感謝題主朋友“楊鍋來了”的邀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縣管校聘”。所謂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和校長,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把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很明顯,縣管校聘的初衷是國家為了促進縣域內各鄉鎮學校之間、鄉鎮學校與縣城學校之間教育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的再平衡。

對於縣管校聘,鄉下學校、尤其是偏遠學校的老師肯定會拍手歡迎,因為起碼有機會流動到縣城或者鎮學校任教。但相對應,縣城學校、鎮學校的老師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因此,這方面還需要有關方面做好相應的安撫工作。

另外,由於縣管校聘採用的是校長聘任制,這樣,縣教育管理部門對校長的聘任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教師能不能被某學校聘用,完全取決於校長的意願,校長是否能客觀、公正、公平地聘任教師,可能直接左右該教師的前程。

至於校長如何聘任老師,採用何種方式對擬聘任老師進行考核,最好能徹底公開,並採取公示的方式讓民眾瞭解。


現在,題主在這次假期開展的縣管校聘中落聘了,這當然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我認為,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的是認真反思一下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先考慮自己該如何向家人交代,是自己的問題就多想想應該怎樣去解決。比如,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有問題?是不是自己的知識水平不夠?凡此種種有關業務能力的問題,都可能是造成落聘的原因。

假如通過深刻的反思後,感覺到可能是校長的問題,你不妨直接向主管部門反映,以求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理。

最後我要說的是,落聘雖然短期內或許不是好事,但如果通過這件事情,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誰又敢說不是好事呢?


感動時代


“縣管校聘”就是為了打破現有的編制,將學校裡教師編制收回縣政府管理,由縣政府統一支配,統一強制教師在全縣範圍內的學校流動,這據說是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是,“縣管校聘”並不是完全由縣政府統一管理和調配,它需要學校做出競聘方案後再次競聘,經過“校聘”,“學區聘”,“全縣聘”後,多次競聘不合格的教師待崗培訓後仍不及格將被辭退。所以,有競爭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落聘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縣管校聘制度”等於“末位淘汰”制度,一點不假。

縣管校聘落聘後,不用擔心。因為在學校落聘,還可以競聘學區的崗位,學區崗位落聘還有機會競聘全縣崗位,哪怕全縣崗位都落聘,還有待崗的機會。總之,只要不犯嚴重的錯誤,工作態度端正,認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機會還是有很多。根據其他地區已經完成的縣管校聘制度來看,一個縣區落聘的教師也不過一兩個人。至於,那幾個落聘的教師到底有多差,為什麼會落聘誰也說不清楚。

適當的引入競爭機制是好事,也不用太大的壓力 要做好自己不斷調高自己業務能力才是正途。


塵觀


縣管校聘是現在的大趨勢,如果落聘了,必須要頭腦冷靜,適應這個事情。同時應該樂意接受新學校,新崗位。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爭取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縣管校聘”只要年度考核合格,即使落聘,教育局、學校都會安排工作。年度考核合格其實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德能勤績”:師德、能力、出勤、成績沒有重大問題,年度考核都會是合格的。年度考核領導小組不可能把一個教師置於死地。

落聘教師往往都是剛愎自用、不聽別人意見、與家長、學生對立的老師。我們學校有一位英語老師,每教一個班,期末成績都比同類班級低10分以上,對學生責怪多、對班主任責怪多,從來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所有班主任一聽說她要上自己班上,都心冷了。學校安排她守圖書室,找領導大吵大鬧,人人都避而遠之。

落聘老師如果被安排到其他學校,不要在工作上背思想包袱,要努力工作,加強自身實力。我始終認為沒有實力的憤怒是沒有用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只要在新學校、新崗位做出成績,這樣才能夠對得起自己家庭、孩子,對得起自己。

積極陽光向上的心態面對工作、生活,我們才會開心,工作、生活才會更好!


平淡是真oymlq


落聘不等於解聘。依《教師法》規定,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只有在法定三種情形解聘與教師的關係。《教師法》與《勞動法》一樣,均是保護職員利益專門以法律規定解聘(解除合同)的條件,約定或另外解聘條件均無效。既然“落聘”不等於解聘,工資、保險有保障,至多績效工資受影響,筆者建議“落聘”教師,堅持上下班制度,利用“落聘”時期給自己“充電”。


南京徐劍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詳細的瞭解了一下“縣管校聘”制度。

部分省市開展中小學校“縣管校聘”試點工作,將轄區內所有教師編制回收,按師生比和學校實際情況合理分配,由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委會、教師等組成評聘會,對進行崗位競聘的教師進行打分,確定入崗教師。競聘不成功的教師,可以降低條件進行二次競聘,最終還沒有競聘成功的教師,安排到後勤崗位,並安排相應的培訓和教育,在下一期崗位競聘中重新參加競聘。

提起信心,準備第二次競聘

競聘失敗換成誰心裡都不好過,競聘失敗也不一定,就代表你的能力不行。打分受到很多主觀因素的影響,除了業務能力之外,應該還包括管理水平、人際交往能力等等,所以先不要盲目自卑,你要做的就是提起信心降低要求,準備第二次競聘。

吸取第一次競聘失敗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糾正和彌補。不要過早放棄希望,只要自己全力以赴了,就沒有什麼覺得愧對家人的。



如果被分流或者安排後勤,也不要放棄提升自己

誰也不想被降級聘用或者分流,甚至更差的結果是安排到後勤。不單單待遇上有所下降,面子上也會覺得下不來臺。但是總會有競聘失敗者,能正視自己的失敗也是個真正的強者。

我想最無奈但也是最好的結果就是沉下心來接受相應的培訓和教育,給自己再充充電,在下一期的競聘中一定會脫穎而出。我們經常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通過競聘增強自己的憂患意識,更有助於以後的發展。

不要覺得愧對家人,一次的競聘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

只要你盡力了,相信家人一定會理解你。只要你鼓起勇氣接受現實、接受挑戰,未來還是會屬於你的。

我曾經有一個大學同學,在教課的過程學校實行末尾淘汰制,很不幸,他所教的班級成績一直不理想,後來被學校安排到了圖書館。在看圖書館的過程中,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和努力。現在他已經回到了正常的教學崗位,自己也感覺提高了很多。



總結: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我一直非常喜歡一句話,就是巴爾扎克說的:在我的手杖上刻著我能夠摧毀一切障礙。我們當老師的更應該學會自我調節增強抗挫折的能力,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重新獲得理想的崗位!


軒老師談教育


我是山村老師,每天為您解答教育領域裡的疑惑!關注我,走在教育領域不迷路!


假期開展的“縣管校聘”,我落聘了,我如何向家人交待呢?未來該咋辦?

看到落聘二字,身為老師的我心裡也為之一顫。“縣管校聘”實施,落聘也是我要面臨的問題,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來與出路。

“縣管校聘”是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的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交流或輪崗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說得通俗點,縣管校聘就是教師的人事權歸政府管,而聘任權下放到校長手中。


縣管校聘的初衷是好的,其目的是為了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推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提升教學成果。

但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縣管校聘的實施,任聘權下放到校長手中,很容易造成教師間任聘不公平,導致出現一些成績平平卻靠關係而不被末位或分流的情況。

怎樣才能避免自己落聘或被分流?

一、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打鐵還需自身硬,當縣管校聘來臨時,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不被落聘或分流。當你足夠優秀時,完全可以向城區發展。就算無法進城或去更好的學校,我想校長權利再大,也沒傻到拿自己的業績去坑自己吧!

二、努力搞好與校長的關係

很多憤青很可能會覺得和校長搞好關係就是溜鬚拍馬,其實並不全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在努力幹好自己工作的基礎之上,不得罪領導就行,偶爾在領導面前謙遜一點又有何不可?

結語:“縣管校聘”的實施勢在必行,既然躲不了避不開,那就用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就算真的落聘了,不是還有一句話叫:“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嗎?優秀的教師還愁找不到好工作?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不喜勿噴!縣管校聘來臨,如果你落聘了,你會如何做?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