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會有月經?

每作一新


女性的月經,與女性的生殖系統和生育能力息息相關,可以說女性的月經是為了人類的繁衍而服務的。

月經為什麼來潮?

在醫學的教科書上講,月經是女性的子宮內膜在體內“下丘腦-垂體-卵巢”這一內分泌軸(當然近年來還發現,下丘腦之上可能還有女性的內分泌中樞)的調控下,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具體作用下,發生週期性的剝脫,大約每月一次(21天至35天,平均28天),並從陰道排出血和子宮內膜組織等物質的現象,因此稱為“月經”。

女性月經與生育能力的關係

子宮內膜受到“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所釋放的相關激素及其相互之間複雜的反饋作用,發生規律地“生長——增殖——剝脫——出血”的週期性循環。能這樣循環說明卵巢中的卵泡開始成熟,分泌雌激素,並能夠自動排出,形成黃體並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了。有排卵,自然才有可能受孕和生育。

第一次月經來潮是女性生殖功能建立、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誌,而規律的月經來潮,說明女性體內“下丘腦-垂體-卵巢”調控系統已經正常運轉,提示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漸成熟,簡單地說就是“能生娃了”。

隨著女性年齡增大,月經週期開始自然而然地變得不規律,甚至停止來潮。如果一年都沒有再來月經,我們稱這段時間為“圍絕經期”,而之後就是絕經了。絕經意味著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顯著變化,也不再排卵了。這時,在自然條件下女性就不能再生育了。所以,絕經是女性生育力消失的標誌。

為什麼一定要來月經?不來不行嗎?

不來還真不行!

月經的規律來潮不僅僅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以及子宮-陰道功能正常的標誌,也不僅僅是“能生娃”的標誌,還有重要的意義,那就是“防癌”——子宮內膜癌。

女性妊娠離不開子宮內膜的良好狀態,但是如果子宮內膜一直生長,不周期性剝脫,不來月經,那麼發生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危及女性生命健康!這是有大量科學證據的。

所以,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體的精妙與神奇!來月經是如此的重要,不僅是標誌性的現象,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韓一聲醫學博士


如果問女性每月最困擾你的事情是什麼,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月經兩個字,那女人為什麼會出現月經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大概的瞭解一下月經。一般來說,女性第一次出現月經是在13-14歲,我們稱之為月經初潮。月經初潮時間最早不超過11歲,最遲不超過15歲,如果15歲還沒有來月經,最好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我們通常從月經的週期,經期、經量、經色這幾方面來了解月經的情況。一般21-35天是一個月經週期,每次持續的時間一般為2-8天,經量一般是20-60ml,月經的顏色一般為暗紅色,無血塊。

其次,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月經的產生過程。卵巢、輸卵管和子宮是構成女性內生殖器官的三個組成部分。卵巢,主要是用來產生卵子,同時合成性激素。當卵泡成熟、卵子排出後,黃體形成,雌激素和孕酮被分泌。子宮內膜在雌激素和孕酮的作用下逐漸增厚至原來的6倍。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就會在增厚的子宮內膜上著床,開始妊娠,因為此時子宮內膜是最適宜受精卵著床的。如果未受精,卵子會老化,黃體萎縮,不能分泌雌孕激素,增厚的子宮內膜也會脫落壞死,伴隨著血液一起流出,就形成了所謂的月經,之後再形成新的卵子,開始了新一輪的月經形成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月經是婦女所特有的生理現象,是生育能力的體現,是為繁衍後代做準備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對月經有一定的瞭解。

本期答主:閆怡潔,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很高興為您解答。

很多女生都經歷過初潮的階段,在來月經的時候會出現痛經的情況,沒有體驗過痛經是不能體會痛經給女性帶來的痛苦,而痛經給女性的學習和生活中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很多女性都會說不想做女性,不想有月經等等。那麼為什麼女性會來月經呢?而男性不會呢?

月經是為了為繁衍後代做準備的。女性一個月會生成一個卵子,當沒有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時候,女性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因為在生理期中出現的經血是沒有受精的卵子死亡後產生的。而女性每個月都會有一次的排卵,所以每個月女性都需要有經血流出。而如果女性是處於懷孕的階段,就不會來月經了。但是如果孕媽媽生下了小寶寶,又沒有給寶寶餵養母乳,月經就很快會來了。

正常情況下,女性的初潮大概在12歲左右,停經的時間是45歲左右。但是現在孩子的營養攝入越來越豐富,因此發育太快,來月經的時間也不斷向前推移。而主要影響的就是孩子的身高問題,因為有些女孩在月經來之後身高發展就會變得比較緩慢。

每個女性都有自己獨有的時間週期,一個月一次,當然停經也意味著不能生育。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北京婦科醫生肖萍


月經來潮是女性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在生理的角度來說已經具備生育的條件了。


至於說為什麼月經血是怎麼來的,月經的推遲或者提前,經量的多或者少對人體有沒有影響,這就涉及到生理方面的知識了。


首先所謂的月經血是子宮內膜在體內的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而週期性的增生到剝落壞死出血,是一個週期性的循環過程。這個過程其實是在人體在為懷孕做準備。一般排卵是發生在末次月經後的第14天這個階段如果同房就有可能懷孕,月經的循環就被打破了人體就會進入受孕階段。


人體的月經量的多少,經期的長短等都是由體內的內分泌控制的涉及到下丘腦,垂體,卵巢一個體系的聯動調節,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月經,精神心裡因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熬夜啊等多會影響激素平衡,從而導致內分泌失調。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皮膚差臉上長痘痘痤瘡,皮膚油啊等。

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生活習慣。身體才能健康,比什麼化妝品都強。


超人店小二


月經是指伴隨著卵巢週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週期性的脫落及出血,稱為是月經。女性1個月會生成1個成熟卵子,當沒有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時候,子宮內膜就會脫落,這個時候就會流血,稱之為月經。就像皮膚破了以後會受傷,女性內膜脫落也會流血。女性月經是具有周期性和規律性。一般出血的第1天是月經開始,相鄰2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為1個月經週期。女性月經週期一般是21-35天,平均28天。月經持續的時間稱為是經期,一般的是3-7天,平均5天。1次月經的失血總量稱為是經量,正常為20ml-60ml。女性規律的月經週期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標誌,女性一生中大約有30-35年的正常月經週期。


喜夏厭煩


自青春期開始,子宮內膜功能層在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下,開始出現週期性變化,即發28天左右發生一次內膜剝脫出血、增生、修復過程,稱為月經週期。每個月經週期是從月經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經來前一天為止,分為月經期、增生期、分泌期三個時期。

1.增生期 第5-14天,此時卵巢所處的時期為卵泡期,在生長卵泡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剝脫的子宮內膜由基底層增生修復,並逐漸增厚到2-3mm。基質細胞分裂增殖,隨著增生期進展,子宮腺增多、增長且更彎曲,腺腔擴大。腺細胞頂部有分泌顆粒,糖原聚集。螺旋動脈伸長和彎曲。指月經週期第14天時,卵巢內通常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子宮內膜隨之進入分泌期。

2.分泌期 第15-28天 此時卵巢黃體生成,故稱為黃體期。在黃體分泌的黃體酮和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繼續增生變厚,可達5mm。

3.月經期 第1-4天。由於排出的卵未受精,卵巢內的月經黃體退化,雌激素和黃體酮水平驟然下降,引起子宮內膜功能層的螺旋動脈持續收縮,從而引起功能層缺血,導致各種組織細胞壞死。繼而螺旋動脈又突然短暫擴張,致使功能層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出並積聚在內膜淺部,最後與剝落內膜一起經陰道排出,即為月經。月經期後,又轉到增生期修復子宮內膜。


愛兒屋


中醫認為,月經是基於“血海滿盈,滿而自溢”的理念,以腎氣的盛衰為主導而產生的。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其中,天癸即人體的先天之精,影響人的生長、發育和生育。其源於先天腎氣,又受後天水谷精氣的滋養。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腎氣也在不斷長養,當腎氣盛實時,促使天癸蓄極而盛,最後使得“陰脈之海”的任脈陰精充沛旺盛,與衝脈相資,衝脈又得腎精充實,聚臟腑一定之血而滿溢於子宮,也就形成了月經。


關注@大家健康,瞭解更多簡單實用的中醫養生知識!


大家健康


子宮內膜的脫落是週期性的,每月一次,它受到卵巢內分泌 的週期性變化的影響。每次內膜脫落後,卵巢中卵泡開始發育, 在它分泌的雌激素影響下,子宮內膜包括其中的上皮細胞、血管 及腺體開始重新生長增厚,這時的內膜叫做增生期。大約在月經 週期的中期,確切地說是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卵巢中的卵 泡發生排卵(以28天週期為例,第14天為排卵日)。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能分泌雌激素與孕激素。這些激素作用在子宮內 膜上,使內膜變得更厚,血管彎曲充血,腺體變粗擴張分泌很多 營養物質,這時的內膜稱為分泌期。這些變化主要是為了供給受 精卵種植在內膜後的營養髮育所需。如果這個月排出的卵子沒有 受精,卵巢中黃體就要退化,產生的雌激素、孕激素就減少,子 宮內膜得不到雌、孕激素的支持,就發生萎縮、塌陷,內膜中的 血管痙攣收縮,最後破裂出血,內膜層就從子宮腔剝離脫落,經 陰道排出,這就是月經。在生育年齡的婦女,除非受孕,這種變 化週而復始,所以稱為月經週期。也可以這樣理解,月經是每月 一次排卵後未能受精的表現。


豌豆尖兒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子宮出血。月經是婦女所特有的生理現象,它是受大腦皮層、腦下垂體和卵巢產生的激素影響與支配的。

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女孩兒初潮的遲早,於身體的發育程度、健康狀況、氣候條件、自然環境以及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一般女孩兒初潮在13~15歲之間,但也可早在11~12歲,晚至17~18歲。一般把出血的第一天稱為月經週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週期。一般月經週期是28~30天,提前或錯後一週左右都屬正常現象。正常月經一般持續3~5天,經血呈暗紅色,其內除血液外,尚有子宮內膜的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月經的特點是不凝固,但也偶爾有小凝血塊。據統計,我國婦女的月經出血量平均約為50ml左右,少者僅有20ml,多者可達100ml。



那麼,月經是怎麼產生的呢?



女孩兒到13~15歲,卵巢內開始有卵子發育、成熟,併產生女性激素,每一個月經週期一般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成熟的卵子從卵巢排到腹腔,經輸卵管的撿拾及輸卵管壁的蠕動、輸卵管內膜纖毛活動等協同作用,進入輸卵管,並向子宮腔運行,這就叫排卵。

排卵的日期是在下次月經前的14天左右。排卵前,正在發育的卵泡產生雌激素,這種女性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增厚;排卵後,卵巢裡出現黃體,黃體產生一種孕激素,使已經增厚的子宮內膜變得鬆軟。如果這時受孕,胚胎就在這種又厚又軟的子宮內膜上生長;若是這時沒有受孕,黃體就在它出現後的十天左右萎縮,停止產生雌、孕激素。而增厚的子宮內膜由於失去了女性激素的作用,就逐漸萎縮、壞死、脫落、出血,這就是月經。



月經過後,子宮內膜的創面長好了,卵巢的另一個卵泡又開始發育成熟、排卵,出現黃體,產生激素,使子宮內膜週而復始地產生變化。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和哺乳外,卵巢經常不斷的重複上述週期變化,這就是產生週期性月經的機理。


正常女性一般每隔28~30天來一次月經。女孩剛來月經頭一、二年,經期可能不太準,這是因為女孩全身的發育還沒有完全,卵巢的發育也不成熟,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按月排卵,所以經期不是提前就是錯後,有時還會幾個月來一次,這是正常現象。


由於月經期子宮內膜的變化受卵巢女性激素的支配,而女性激素的分泌,又是受大腦皮層、丘腦下部和腦下垂體等中樞神經的影響和支配。因此,內界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如情緒是否穩定、中樞神經功能是否正常、身體狀況如何以及氣候環境、生活條件的變化等,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卵巢的功能,是月經週期及月經量發生變化。



千篇非一律


所有的胎生哺乳動物都有生理週期。人類叫做月經期,動物叫做發情期。

顯性月經與隱形月經

人類,黑猩猩等靈長類與少數非靈長類(如蝙蝠)在生理週期會伴有出血的現象,這叫做顯性月經。而其他動物這沒有,這叫做隱性月經。

月經時怎麼來的?

簡單來說:在一個生理週期內,子宮內壁會不斷變化:開始增厚,達到最飽滿的狀態,然後脫落,被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

大姨媽這麼痛為什麼還要有大姨媽?

科學研究顯示,這是一種保護子宮的形式。受精卵就像一顆種子。著床時會深深紮在子宮中。以保證穩定地吸取營養。這種極富進攻性的策略對子宮可能帶有不好的影響,更厚子宮內壁能攻更好地保護子宮。

同時,人類胎兒的生長可能需要更厚,更高質量的子宮內壁。高質量的內壁具有更復雜的化學結構,脫落後並不能被吸收。這也是人類選擇顯性月經的原因之一。

動物的發情期

這裡補充一下,動物的發情期也是各有不同的。

例如家裡的汪星人,它們一般是春秋兩季發情,這屬於季節性發情。又是也會分泌帶血液的物質。

但是如豬是全年發情。

但是野生哺乳動物,由於繁殖成本較高,因此不同亞種,會因為生存環境,氣候,食物等因素存在有些亞種季節性發情,有些亞種全年發情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