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降下来了,动脉硬化还会好吗?

杨圭训1


血压降下来了,动脉硬化进展可以明显减慢,可以明显减少动脉粥样斑块、会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这里面有两层概念:

1.动脉本身弹性下降而产生硬化:中层肌层几十层环形平滑肌的增生、变厚、弹性下降随血压控制会缓和下来。同时内膜下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因血压下降增生得到控制,老化失去弹性也会明显好转。即使没有高血压,动成动脉内的这些成分也会隨年龄增长而增生,失去弹性。这也是动脉和其他脏器必然老化的结果,这也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受年龄、高血压、有过粥样硬化斑块决定的。

2.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另一层关系:斑样斑块的形成与否,形成的速度、面积大小等决定于心血管能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流压力对血管内膜的损害,糖尿病高血糖的糖毒性对内膜的损害一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有通过内膜损害处才能侵入内膜下层被氧化,同时损害处发生炎症反应招来大量具有吞噬功能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等,这些细胞无控制地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体积澎大的泡沫细胞并堆聚在一起形成斑块的核心脂质,若血压越高内膜损害越重,结果是斑块长得越快越多,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同时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所以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抽烟的人一定要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如今天忽现它们等到发生心梗、脑梗时已是抢救活命或留了后遗症了。心血管医生看得太多了,这是可以防治的疾病有什么理由放弃治疗呢?

2019.6.21



我想说点真话


不会的,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但是通过正确饮食和锻炼会有所改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病变,所造成的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不过,通过以下三大措施可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合理的饮食调节

  首先要严格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例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及动物脑等,尽量做到少吃或不吃这些食物。

  其次还应适当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两餐间可喝些牛奶、吃几块饼干或或几片水果充饥。

  此外食盐的摄入过多可对血管壁构成很大伤害,所以,一定要少吃盐,每日摄盐总量不超过5克。

  积极的运动疗法

  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运动疗法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建议大家每周应有4-5天的规律运动。

  一般来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以有氧耐力运动为主,运动结束时的的心率不可超过120次/分,身体有微汗而无明显呼吸气短现象。

  对老人来说,步行、打太极拳、体操、游泳、及羽毛球、乒乓球等都是适宜的运动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出表现就是高脂血症,对高脂血症,除饮食调理外,还可根据血脂增高的程度和种类选择适宜调脂药物。例如,以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为主者选用他汀类,以甘油三脂增高为主者选用贝特类,混合型高脂血症者选用血脂康、烟酸肌醇酯、亚油酸丸等。

  此外,近年的临床研究资料还表明,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钙拮抗剂,以及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减少新斑块出现的实际效果。所以,医学专家建议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可在调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钙拮抗剂或ACEI。


梦见你小老鼠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高血压降下来了,动脉硬化还会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白,引起动脉硬化的常见原因,具体总结如下:

1.年龄:血管相当于水管,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血管的损坏逐渐增加;

2.血脂异常:不说别的,我们吃火锅后,锅上油腻腻的脂肪用手都不容易洗掉,如果血脂高,这些脂肪也会容易粘附在血管上,对血管造成损伤;

3.高血压:该病引起动脉硬化的风险比常人高很多;

4.吸烟:香烟中含有大量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引起动脉硬化;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血糖也能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6.肥胖:肥胖者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7.其他:如熬夜、高能量饮食等,也可加速血管硬化。

上述的原因都可加速血管硬化,引起脂质粘附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为了防止脂质脱落,机体吧这些脂肪表面钙化,钙化的脂质相对较硬,控制血压也不能让动脉硬化停止,因为动脉硬化高危因素很多。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满意,就赏个赞呗……


医者良言


动脉粥样硬化在中老年人中相当常见,它的出现提示人们可能存在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需要早期干预,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动脉粥样硬化能逆转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之所以如此常见,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会逐渐增加,其早期病理变化在儿童时期已经出现,这是部分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无法避免的主要原因;二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病因逐年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不仅患病率居高不下,且逐渐趋于年轻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持续存在,如吸烟、肥胖、酗酒等,大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三是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出现,在高危因素的持续作用下,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即使在去除病因以后,也只能延缓其进展,几乎无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在控制好血压以后,虽然减少了动脉损害的因素,也只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很少能达到逆转的预期。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害为加重血管狭窄,使重要器官血供减少,发生缺血缺氧性疾病,如冠脉的狭窄,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头颈部动脉的狭窄,可能会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脑梗死;肾动脉狭窄,可能会诱发肾性高血压,甚至肾衰竭等。尤其是合并不稳定动脉斑块时,易发生斑块破裂,会诱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是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以后,首先应筛查是否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若有,应及时干预以降低相应风险;其次,应注意动脉的狭窄程度、是否有不稳定斑块形成,动脉狭窄达50%,或有不稳定斑块形成时,应给予他汀+阿司匹林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管狭窄达70%或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应评估是否需要植入动脉支架。

综上,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控制好血压以后,虽然减少了动脉损害的因素,但只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几乎无法达到逆转的预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除开控制好高血压等高危因素,还应结合动脉的狭窄程度、有无不稳定斑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如果一块玻璃有了裂纹会完全恢复原来的样子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是如此,要知道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而且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也不只是高血压一个因素,实际上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比如:

血压的升高 血压升高是血管内皮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受到损伤,进而有大量的脂肪沉积其上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脂肪不变被脂质化发生变性,逐渐破裂并取代血管正常的组织而形成。这一过程是缓慢的,需要几年、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因此一旦发生完全恢复正常可能几乎没有。

血糖的升高 高血压是机体代谢异常的一种反映,它可以对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也不能幸免,加之血脂代谢障碍,血糖往往是有升高,而血糖对血管的损害与高血压一样,都为动脉硬化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血脂的升高 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它是将脂肪运送进血管内皮中的运载工具,在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即便低密度脂蛋白处于正常值的范围内,也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对存在损伤血管内皮因素的人,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更加严格,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

不良生活习惯 比如吸烟、饮酒、熬夜、缺乏运动等,本身就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它们将与高血压、高血糖协同加大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年龄的增大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年龄的增大各项机能不断退化,血管功能也在不断下降,血管内皮本身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就在减粥,如果这些危害因素持续存在,将加速血管病变的发生的进程。

因此,把血压降下来只是阻止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措施之一,同时也能降低已经发生了病变的血管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比如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发生破裂形成血管,可以避免病变血管因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发生破裂等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把血压降下来是必须的,与此同时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是也应当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就像人的年龄不可能倒退,但却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减慢年龄增大导致的老化速度,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你好中心动脉硬化是不是全身没力气


杨圭训1


动脉硬化改善了,血压会降下来!但血压降下来,动脉硬化缺未必就有了改善。有原因就会有结果,有很多结果却不是一个原因引起的,有多个原因引起。你说咱们改变了一个原因,那另一个原因是否消失了呢?原因没消失,只是结果被另一个改变了而已。比如用降压药可以把血压降低,但却不能改变生活习惯带来的动脉硬化(另一个血压升高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